小学生数学乘法口诀表
- 格式:docx
- 大小:19.72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乘法表(超清晰版)乘法口诀表:1×1=1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1×5=5.2×5=10.3×5=15.4×5=20.5×5=251×6=6.2×6=12.3×6=18.4×6=24.5×6=30.6×6=36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 =64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 =72.9×9=81这是乘法口诀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计算乘法。
每个数字与其他数字相乘,得到的积在表格中排列。
例如,1乘以2等于2,2乘以2等于4,在表格中它们排列在第二行。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行都比上一行多一个数字,这是因为我们在计算乘法时,需要将一个数字与另一个数字相乘,得到一个积。
表格中的每个数字都是由两个数字相乘得到的。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乘法,特别是当我们需要计算大量的数字时。
小学生数学乘法口诀表在小学阶段,乘法口诀表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我们务必记熟乘法口诀表,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生乘法口诀表_数学乘法口诀表,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口诀表数字版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乘法口诀表文字版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一、学会主动预习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乘法口诀表及算式一、乘法口诀表1. 一一得一2.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3.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4.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5.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6.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7.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8.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9.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二、乘法口诀对应的算式示例(一)与“一一得一”对应的算式1×1 = 1(二)与“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对应的算式1×2 = 2,2×1 = 2;2×2 = 4(三)与“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对应的算式1×3 = 3,3×1 = 3;2×3 = 6,3×2 = 6;3×3 = 9(四)与“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对应的算式1×4 = 4,4×1 = 4;2×4 = 8,4×2 = 8;3×4 = 12,4×3 = 12;4×4 = 16 (五)与“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对应的算式1×5 = 5,5×1 = 5;2×5 = 10,5×2 = 10;3×5 = 15,5×3 = 15;4×5 = 20,5×4 = 20;5×5 = 25(六)与“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对应的算式1×6 = 6,6×1 = 6;2×6 = 12,6×2 = 12;3×6 = 18,6×3 = 18;4×6 = 24,6×4 = 24;5×6 = 30,6×5 = 30;6×6 = 36(七)与“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对应的算式1×7 = 7,7×1 = 7;2×7 = 14,7×2 = 14;3×7 = 21,7×3 = 21;4×7 = 28,7×4 = 28;5×7 = 35,7×5 = 35;6×7 = 42,7×6 = 42;7×7 = 49(八)与“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对应的算式1×8 = 8,8×1 = 8;2×8 = 16,8×2 = 16;3×8 = 24,8×3 = 24;4×8 = 32,8×4 = 32;5×8 = 40,8×5 = 40;6×8 = 48,8×6 = 48;7×8 = 56,8×7 = 56;8×8 = 64(九)与“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对应的算式1×9 = 9,9×1 = 9;2×9 = 18,9×2 = 18;3×9 = 27,9×3 = 27;4×9 = 36,9×4 = 36;5×9 = 45,9×5 = 45;6×9 = 54,9×6 = 54;7×9 = 63,9×7 = 63;8×9 = 72,9×8 = 72;9×9 = 81。
小学乘法口诀表小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小朋友们需要反复记忆和练习乘法口诀表,才能够真正掌握好乘法知识,成为小学算术的好手。
下面就是小学生们学习乘法口诀表的详细介绍:1. 一乘法口诀1 × 1 = 11 ×2 = 21 × 3 = 31 × 4 = 41 × 5 = 51 × 6 = 61 × 7 = 71 × 8 = 81 × 9 = 91 × 10 = 10这一口诀表是初学者最基础的口诀,只要能够记住这一口诀表,就能够进行更高级别的口诀练习。
2. 二乘法口诀2 × 1 = 22 × 2 = 42 ×3 = 62 × 4 = 82 × 5 = 102 × 7 = 142 × 8 = 162 × 9 = 182 × 10 = 20这一口诀表是在一口诀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记忆乘法表。
3. 三乘法口诀3 × 1 = 33 × 2 = 63 × 3 = 93 ×4 = 123 × 5 = 153 × 6 = 183 × 7 = 213 × 8 = 243 × 9 = 273 × 10 = 30这一口诀表是在二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更好地记忆乘法表。
4. 四乘法口诀4 × 1 = 44 × 2 = 84 × 3 = 124 × 4 = 164 ×5 = 204 × 6 = 244 × 8 = 324 × 9 = 364 × 10 = 40这一口诀表是在三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它是四乘法实现自加实现的基础。
乘法口诀表(彩色打印版)
幼儿园要的乘法口诀表,彩色、打印版的。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一十二四四一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一十二三六一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一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一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十四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口诀表一、乘法口诀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 = 1.1×2 = 2 2×2 = 4.1×3 = 3 2×3 = 6 3×3 = 9.1×4 = 4 2×4 = 8 3×4 = 12 4×4 = 16.1×5 = 5 2×5 = 10 3×5 = 15 4×5 = 20 5×5 = 25.1×6 = 6 2×6 = 12 3×6 = 18 4×6 = 24 5×6 = 30 6×6 = 36.1×7 = 7 2×7 = 14 3×7 = 21 4×7 = 28 5×7 = 35 6×7 = 42 7×7 = 49.1×8 = 8 2×8 = 16 3×8 = 24 4×8 = 32 5×8 = 40 6×8 = 48 7×8 = 56 8×8 = 64.1×9 = 9 2×9 = 18 3×9 = 27 4×9 = 36 5×9 = 45 6×9 = 54 7×9 = 63 8×9 = 72 9×9 = 81.二、乘法口诀表的特点。
1. 得数规律。
- 横着看,每一行的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依次增加1,积也依次增加第一个因数。
例如在“1×1 = 1,1×2 = 2,1×3 = 3……”这一行中,第一个因数都是1,第二个因数从1开始每次加1,积也每次增加1。
- 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二个因数相同,第一个因数依次增加1,积就依次增加第二个因数。
小学乘法口诀题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1×8=8, 1×9=92×2=4,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2×9=18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5×5=25, 5×6=30, 5×7=35, 5×8=40, 5×9=456×6=36, 6×7=42, 6×8=48, 6×9=547×7=49, 7×8=56, 7×9=638×8=64, 8×9=729×9=81这是小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住乘法表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断地重复背诵,孩子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计算乘法。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不仅如此,掌握乘法口诀表还能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熟记乘法口诀表可以使孩子能够迅速计算出结果,节省时间并降低错误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示例来说明。
比如,当计算3×5时,根据口诀表可以知道结果是15。
同样地,计算8×9时,根据口诀表可以得出结果是72。
通过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孩子们可以快速地完成这些计算。
乘法口诀表一、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1乘以3等于3,依此类推。
二、2乘以1等于2,2乘以2等于4,2乘以3等于6,依此类推。
三、3乘以1等于3,3乘以2等于6,3乘以3等于9,依此类推。
四、4乘以1等于4,4乘以2等于8,4乘以3等于12,依此类推。
五、5乘以1等于5,5乘以2等于10,5乘以3等于15,依此类推。
六、6乘以1等于6,6乘以2等于12,6乘以3等于18,依此类推。
七、7乘以1等于7,7乘以2等于14,7乘以3等于21,依此类推。
八、8乘以1等于8,8乘以2等于16,8乘以3等于24,依此类推。
九、9乘以1等于9,9乘以2等于18,9乘以3等于27,依此类推。
十、10乘以1等于10,10乘以2等于20,10乘以3等于30,依此类推。
要背好乘法口诀表,就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记忆:1、2、3、4、5,不用背大家都会;5、6、7、8、9,背了它就让你过关。
2、个位数乘,得数个位;十位数乘,得数口诀;个位数乘,翻倍加法;十位数乘,两数个位乘一起。
3、十位数相同,个位数相加;个位数乘积相同,十位数相加;十位数和个位数乘积相同,有一数相同。
4、两数相乘,先把数位乘积算;同意进位,将数加;有余数,就往前进一位。
5、各数相乘,同数进位;一数减一,另数加十。
6、同数相乘,个位为它的平方,十位为两数个位的积。
7、九九乘法表,快速记忆;四位数乘法表,灵机一动;五位数乘法表,天下无敌。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几个特殊的乘法口诀,如2的倍数乘、5的倍数乘、10的倍数乘、11的倍数乘等。
2、深入理解乘法的本质。
乘法的本质是重复加法,通过反向思考和拆分式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
3、多做计算题,熟练运用口诀表。
做好乘法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数学题目。
总之,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数学高效学习的基础。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记忆,我们可以轻松背出乘法口诀表,让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1×1=1九九乘法口诀表1×2=22×2=41×3=32×3=63×3=91×4=42×4=83×4=124×4=161×5=52×5=103×5=154×5=205×5=251×6=62×6=123×6=184×6=245×6=306×6=36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81÷9=9九九除法口诀表64÷8=872÷9=849÷7=756÷8=763÷9=736÷6=642÷7=648÷8=654÷9=625÷5=530÷6=535÷7=540÷8=545÷9=516÷4=420÷5=424÷6=428÷7=432÷8=436÷9=49÷3=312÷4=315÷5=318÷6=321÷7=324÷8=327÷9=34÷2=26÷3=28÷4=210÷5=212÷6=214÷7=216÷8=218÷9=21÷1=12÷2=13÷3=14÷4=15÷5=16÷6=17÷7=18÷8=19÷9=11+1=2十以内加法口诀表1+2=32+1=31+3=42+2=43+1=41+4=52+3=53+2=54+1=51+5=62+4=63+3=64+2=65+1=61+6=72+5=73+4=74+3=75+2=76+1=71+7=82+6=83+5=84+4=85+3=86+2=87+1=81+8=92+7=93+6=94+5=95+4=96+3=97+2=98+1=91+9=102+8=103+7=104+6=105+5=106+4=107+3=108+2=109+1=1010-1=9十以内减法口诀表10-2=89-1=810-3=79-2=78-1=710-4=69-3=68-2=67-1=610-5=59-4=58-3=57-2=56-1=510-6=49-5=48-4=47-3=46-2=45-1=410-7=39-6=38-5=37-4=36-3=35-2=34-1=310-8=29-7=28-6=27-5=26-4=25-3=24-2=23-1=210-9=19-8=18-7=17-6=16-5=15-4=14-3=13-2=12-1=1数学常用单位换算表●重量单位换算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斤=500克公斤=千克1吨=1000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吨=2.83立方米● 长度单位换算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平方千米-km2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公顷-hm2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时间单位换算1年=12个月1世纪=100年1日=24小时1时=60分钟1分=60秒1时=360秒大月(31天)1/3/5/7/8/10/12小月(30天)4/6/9/11平年2月为28天,闰年2月为29天●人民币之间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升。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 1×2=22×2=43×2=64×2=85×2=106×2=127×2=148×2=169×2=18 1×3=32×3=63×3=94×3=125×3=156×3=187×3=218×3=249×3=27 1×4=42×4=83×4=124×4=165×4=206×4=247×4=288×4=329×4=36 1×5=52×5=103×5=154×5=205×5=256×5=307×5=358×5=409×5=45 1×6=62×6=123×6=184×6=245×6=306×6=367×6=428×6=489×6=54 1×7=72×7=143×7=214×7=285×7=356×7=427×7=498×7=569×7=63 1×8=82×8=163×8=244×8=325×8=406×8=487×8=568×8=649×8=72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九九乘法口诀表
1x1=1
1x2=2 2x2=4
1x3=3 2x3=6 3x3=9
1x4=4 2x4=8 3x4=12 4x4=16
1x5=5 2x5=10 3x5=15 4x5=20 5x5=25
1x6=6 2x6=12 3x6=18 4x6=24 5x6=30 6x6=36
1x7=7 2x7=14 3x7=21 4x7=28 5x7=35 6x7=42 7x7=49
1x8=8 2x8=16 3x8=24 4x8=32 5x8=40 6x8=48 7x8=56 8x8=64
1x9=9 2x9=18 3x9=27 4x9-36 5x9=45 6x9=54 7x9=63 8x9=72 9x9=81
《九九乘法歌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乘法口诀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一六得六,一七得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五六九五十四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除法口诀表:1÷1=12÷1=2,2÷2=1,4÷2=23÷1=3,3÷3=1,6÷3=2,9÷3=34÷1=4,4÷4=1,8÷4=2,12÷4=3,16÷4=45÷1=5,5÷5=1,10÷5=2,15÷5=3,20÷5=4,25÷5=5 6÷1=6,6÷6=1,12÷6=2,18÷6=3,24÷6=4,30÷6=5,36÷6=67÷1=7,7÷7=1,14÷7=2,21÷7=3,28÷7=4,35÷7=5,42÷7=6,49÷7=78÷1=8,8÷8=1,16÷8=2,24÷8=3,32÷8=4,40÷8=5,48÷8=6,56÷8=7,64÷8=89÷1=9,9÷9=1,18÷9=2,27÷9=3,36÷9=4,45÷9=5,54÷9=6,63÷9=7,72÷9=8,81÷9=9。
⼩学⽣乘法⼝诀表、除法⼝诀表、珠算⼝诀表[教育]⼩学⽣乘法⼝诀表、除法⼝诀表、珠算⼝诀表[教育]除法⼝诀表:1?1=1 2?2=1 3?3=1 4?4=1 5?5=1 6?6=1 7?7=1 8?8=1 9?9=1 2?1=2 4?2=2 6?3=2 8?4=2 10?5=2 12?6=2 14?7=2 16?8=2 18? 9=2 3?1=3 6?2=3 9?3=3 12?4=3 15?5=3 18?6=3 21?7=3 24?8=3 27?9=316?4=4 20?5=4 24?6=4 28?7=4 32?8=4 36?9=4 4?1=4 8?2=4 12?3=45?1=5 10?2=5 15?3=5 20?4=5 25?5=5 30?6=5 35?7=5 40?8=5 45?9=5 6?1=6 12?2=6 18?3=6 24?4=6 30?5=6 36?6=6 42?7=6 48?8=6 54?9=6 7?1=7 14?2=7 21?3=7 28?4=7 35?5=7 42?6=7 49?7=7 56?8=7 63?9=716?2=8 24?3=8 32?4=8 40?5=8 48?6=8 56?7=8 64?8=8 72?9=8 8?1=89?1=9 18?2=9 27?3=9 36?4=9 45?5=9 54?6=9 63?7=9 72?8=9 81?9=9加法⼝诀表10以内加法⼝诀:1+ 1= 21+ 2= 3 2+ 2= 41+ 3= 4 2+ 3= 5 3+ 3= 61+ 4= 5 2+ 4= 6 3+ 4= 7 4+ 4= 81+ 5= 6 2+ 5= 7 3+ 5= 8 4+ 5= 9 5+ 5=101+ 6= 7 2+ 6= 8 3+ 6= 9 4+ 6=10 5+ 6=11 6+ 6=12 1+ 7= 8 2+ 7= 9 3+7=10 4+ 7=11 5+ 7=12 6+ 7=13 7+ 7=14 1+ 8= 9 2+ 8= 10 3+ 8=11 4+ 8=12 5+ 8=13 6+ 8=14 7+ 8=15 8+ 8=16 1+ 9= 10 2+ 9= 11 3+ 9=12 4+ 9=13 5+ 9=14 6+ 9=15 7+ 9=16 8+ 9=17 9+ 9=181+ 10=11 2+ 10=12 3+10=13 4+10=14 5+10=15 6+10=16 7+10=17 8+10=189+10=1910+10=2020以内加法⼝诀:1+11=12 2+11=13 3+11=14 4+11=15 5+11=16 6+11=17 7+11=18 8+11=199+11=20 1+12=13 2+12=14 3+12=15 4+12=16 5+12=17 6+12=18 7+12=19 8+12=20 1+13=14 2+13=15 3+13=16 4+13=175+13=18 6+13=19 7+13=20 1+14=15 2+14=16 3+14=17 4+14=18 5+14=19 6+14=201+15=16 2+15=17 3+15=18 4+15=19 5+15=201+16=17 2+16=18 3+16=19 4+16=201+17=18 2+17=19 3+17=201+18=19 2+18=201+19=2010以内减法⼝诀:9-9=0 9-8=1 9-7=2 9-6=3 9-5=4 9-4=5 9-3=6 9-2=7 9-1=8 8-8=0 8-7=1 8-6=2 8-5=3 8-4=4 8-3=5 8-2=6 8-1=7 7-7=0 7-6=1 7-5=2 7-4=3 7-3=4 7-2=5 7-1=66-6=0 6-5=1 6-4=2 6-3=3 6-2=4 6-1=5 5-5=0 5-4=1 5-3=2 5-2=3 5-1=44-4=0 4-3=1 4-2=2 4-1=33-3=0 3-2=1 3-1=22-2=0 2-1=11-1=0珠算⼝诀珠算加法⼝诀表: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直加满五加进⼗加破五进⼗加加⼀:⼀上⼀,⼀下五去四,⼀去九进⼀加⼆:⼆上⼆,⼆下五去三,⼆去⼋进⼀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三去七进⼀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四去六进⼀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六上⼀去五进⼀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七上⼆去五进⼀加⼋:⼋上⼋,⼋去⼆进⼀,⼋上三去五进⼀加九:九上九,九去⼀进⼀,九上四去五进⼀珠算减法⼝诀表: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补五的减减⼀:⼀下⼀,⼀上四去五,⼀退⼀还九减⼆:⼆下⼆,⼆上三去五,⼆退⼀还⼋减三:三下三,三上⼆去五,三退⼀还七减四:四下四,四上⼀去五,四退⼀还六减五:五下五,五退⼀还五减六:六下六,六退⼀还四,六退⼀还五去⼀减七:七下七,七退⼀还三,七退⼀还五去⼆减⼋:⼋下⼋,⼋退⼀还⼆,⼋退⼀还五去三减九:九下九,九退⼀还⼀,九退⼀还五去四珠算乘法「九九」⼝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归除⼝诀,⾸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小学生数学乘法口诀表
在小学阶段,乘法口诀表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我们务必记熟乘法口诀表,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生乘法口诀表_数学乘法口诀表,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口诀表数字版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乘法口诀表文字版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学会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
如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解“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_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
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
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则2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6×6=216(立方厘米)。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4)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
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以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3)5×(1-20%)÷20%=20(天)。
如果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
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6)20%∶(1-20%)=5∶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
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
”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
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两个刻度更方便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
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
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
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六、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性问题之前,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
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既可认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
因此,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先由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度数,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这就运用归纳的思想方法。
七、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
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数学离不开符号,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
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符号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数学符号是抽象的结晶与基础,如果不了解其含义与功能,它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
八、统计的思想方法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人们通常需要有目的地调查和分析一些问题,就要把收集到的一些原始数据加以归类整理,从而推理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这就是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求平均数是一种理想化的统计方法。
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的学习情况,以班级学生的平均数作为该班成绩的标志是有一定说服力的,这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方便的统计方法小学数学除渗透运用了上述各数学思想方法外,
还渗透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
从教学效果看,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