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7_1整理乘法口诀教案新版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2 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冀教版1. 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1.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能够熟练应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1.2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记7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1.数学教材、练习册。
2.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
3.乘法口诀卡片、7的倍数卡片、小红花贴纸。
2.2 学生准备1.记笔记的本子和笔。
2.自行准备的习题册。
3. 教学过程设计3.1 自主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课堂练习,学生应掌握7的乘法口诀。
3.2 指导学习3.2.1 导入教师询问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合下可以使用乘法口诀。
3.2.2 讲解教师通过黑板、白板或PPT等方式,清晰明了地讲解7的乘法口诀。
例如:7×1=7,7×2=14,7×3=21 …… 以此类推,每个数字都末尾为7,数字个位先从1开始顺序递增。
3.2.3 练习依次出示7的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们念出口诀,并自行练习口诀应用。
如:7×4=?7×8=?3.3 合作学习3.3.1 讨论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乘法题,如7×6=?。
鼓励学生结对讨论,在3-5分钟后,教师让学生们依次回答这个问题。
并适时给予小红花贴纸奖励。
3.3.2 提高应用能力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妈妈给了小明7元钱,小明用了4元钱买书包,请问他还有多少钱;某天,小明妈妈让他买了7斤土豆,一斤3元,请问小明应该付多少元。
教师鼓励学生们运用7的乘法口诀,自由竞答,选取1-2名答题速度和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并适时奖励小红花贴纸鼓励学生。
3.4 独立学习通过对相关习题的反复练习,学生们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理解、掌握7的乘法口诀。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自编口诀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会编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
小组合作,反馈编口诀情况。
表扬一些编得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整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巩固应用,游戏辅助。
一个星期有几天,说一说。
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
怎样算更简便?
学生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
1、按顺序齐背口诀。
2、指名背口诀。
3、看算式背口诀。
4、师生对口令背口诀。
5、 8×7 =7×7+() 7×6+7=()×()
9×7-7=()×7
三、回顾总结,引发疑问。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一个口诀对应两个乘法算式。
2、练习:
(1)每个人7个本,分给5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多少个本?
(2)现在有14个苹果,7个梨,7位小朋友怎么分最合理?
3、预习8的乘法口诀。
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2 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清楚标准的7的乘法口诀,快速算出较为简单的乘法。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独立动手计算较为简单的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7的乘法口诀。
•独立动手计算。
难点:•7的倍数与不是7的倍数的乘法区别。
•运算过程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同学们,你们学过乘法吗?”“当我们遇到类似7×4,6×3这样的简单乘法时,怎样才能快速地算出答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7的乘法口诀,掌握它可以让计算更加便捷快速。
”3.2 乘法口诀•老师说出口诀:7×1=7,7×2=14,7×3=21,7×4=28,7×5=35,7×6=42,7×7=49……•老师指读,学生跟读,反复练习数次。
•请学生背诵口诀。
3.3 练习让学生自己计算以下题目,看看自己对乘法口诀掌握情况如何,其中标出答案的:1.7×4=2.7×7=3.7×2=4.7×3=5.7×6=6.7×5=7.5×7=8.3×7=9.9×7=10.2×5=3.4 讲解•老师带领学生逐步揭示7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师讲解与学生发问交流。
3.5 加强训练让学生计算以下题目:2.6×7=3.7×9=4.2×7=5.3×7=6.7×8=7.7×10=8.5×7=9.7×11=10.12×7=3.6 小结心得学生回忆整个课程的过程,感受学习的快感。
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回答学生的提出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1.让学生抄写乘法口诀。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的乘法口诀的计算和应用教学设计涿州市双语学校张丽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熟悉掌握7的乘法口诀;2、会正确认熟练使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3、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现实具体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交流、实践,在活动中去主动建构知识;4、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知识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形成学与用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认使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动画、卡片等。
学情分析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7的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认识,能背诵口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口诀的感性经验,这些都为学生学习使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其次,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通过观察感知、形成并逐步发展成抽象思维观念的时期,他们认识事物的特征也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和具体性,而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的计算肯应用》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在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背诵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口诀,在活动中构建实践知识。
教学过程一、亲切互动竞赛复习师: Heo bo and gir!生:Heo Mi Zhang!e :Magic Finger二、细心聆听歌曲导入师:Do ou want to iten a ong?播放歌曲《白雪公主》。
生:Ye!师:Do ou ie thi ong生:Ye!师:白雪公主来到大森林里以后,和七个小矮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现在,我们就到白雪公主肯七个小矮人的家里去看一看。
三、童话激趣感受新知播放童话故事短片《白雪公主分果子》。
师: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生:吃午饭!师:谁能回答小矮人提出的问题吗?每人3个果子,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点名回答。
谁能继续回答白雪公主提出的其他问题?回答正确,白雪公主会有奖励哦。
第一课时 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8页、59页,7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学生非常喜欢的七星瓢虫的典型事例,通过观察“七星瓢虫的生活情景图”,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去归纳、编制乘法口诀,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
要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独立探究,归纳总结7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经历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主动的参与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与他人合作的体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独立自主的探索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经历7的乘法口诀归纳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语激趣师: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小朋友们,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生:七星瓢虫!师:(出示七星瓢虫生活情境图)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图上有好多七星瓢虫,它们在干什么?生2:七星瓢虫是益虫,它们应该是在捉蚜虫……生3:一只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点,这大概就是七星瓢虫名称的来历吧!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认真,说的也非常好,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 1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那2只七星瓢虫共有几个点呢? 3只?4只?5只?6只?7只?师:问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谜语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了激活课堂的作用。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师:(出示统计表)请小朋友们观察表格,1个7是多少?,怎样列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生:一七得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7的乘法口诀1-冀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七的乘法口诀。
2.训练口算能力。
3.了解七的倍数的一些规律。
教学内容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应该预习: 1. 7的乘法口诀。
2. 理解七的倍数的一些规律。
七的乘法口诀1.7乘以1等于7。
2.7乘以2等于14。
3.7乘以3等于21。
4.7乘以4等于28。
5.7乘以5等于35。
6.7乘以6等于42。
7.7乘以7等于49。
8.7乘以8等于56。
9.7乘以9等于63。
10.7乘以10等于70。
七的倍数的规律1.七的倍数的个位数是7、4、1、8、5、2、9、6、3。
2.七的倍数的十位数依次是0、1、2、3、4、5、6、7、8、9。
教学重点1.七的乘法口诀。
2.七的倍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七的倍数规律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与整合(5分钟)1.教师用两个数字告诉学生:7和10,问学生7和10有什么关系。
2.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用7乘以1,得出的结果是什么。
3.学生听完问题后举手回答,正确的回答是7。
4.教师讲解7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因为它有很多有趣的特点。
5.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7的乘法口诀和它的一些规律”。
讲授(15分钟)1.教师说出7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跟着说,直到能够熟练背诵。
2.接下来,教师讲解七的倍数的规律,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练习(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每组先给出一个数,其他三人用7连乘快速计算出结果,看哪组最快。
3.继续练习,每组随机给出一个数,其他三人用7连乘快速计算出结果,看哪组最快。
4.轮流让每组的学生解释一下规律。
提高(10分钟)1.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2.让学生用七的乘法口诀和规律解决文化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3.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练习口算。
总结反思(5分钟)1.让学生回答:今天的课程让你们学到了什么,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总结,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与同学合作的成功乐趣。
教学重点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1~6的乘法口诀2.师生谈话,交流学生见过的瓢虫,然后通过课件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关瓢虫的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瓢虫吗?说一说: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瓢虫?是什么样子的?让有实际经历的学生充分交流。
然后,播放介绍瓢虫的课件资料。
3.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信息的机会。
师:我们知道了瓢虫是一种昆虫。
全球大约有5000种。
瓢虫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各有不同。
其中有一种瓢虫叫七星瓢虫,谁知道这种瓢虫有什么特征呢?生:因为它身上有七个黑点,所以叫做七星瓢虫。
师:说得对,七星瓢虫因为身上有七个点而得名。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8页上的图。
学生翻书看图。
师: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图上画的有瓢虫、丝瓜(可能有人说黄瓜)和瓜叶等。
●每只瓢虫的身上都有七个点。
●都是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2只七星瓢虫,一个叶子上有3只七星瓢虫,还有两个叶子上各有一只瓢虫。
●瓜叶上一共有7只瓢虫。
……二、新课学习1.教师说明用七星瓢虫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目的。
然后,师生对话,总结出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两句乘法口诀。
师:我们已经学过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利用七星瓢虫身上的七个星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师:同学们想一想:1只瓢虫身上有七个点,可以写出什么乘法算式呢?生:可以写成7×1=7和1×7=7师:可以总结出哪句口诀?生:一七得七。
教学反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乘法口诀表是对所学乘法口诀的一个系统的整理,表中蕴藏了很多规律,本课重点是:通过对全部乘法口诀的归纳整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
难点是: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数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所以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整理乘法口诀表,交流所填写的乘法口诀并校对订正。
接着让学生横看、竖看、斜看,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交流,并分别汇报自学结果,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整节课教师只是适当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
最后学生根据所发现的规律来记记口诀,采取同桌背,齐背,小组互背等形式,引导学生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7的乘法口诀-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回忆并默写出7的九十九乘法口诀;2.能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回忆7的乘法口诀并默写出来。
教学难点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以“7的魔术”为题目,进行介绍:全世界只有一个数可以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它可以不断的翻倍,就像魔法一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神奇的数字7。
演示(10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乘法口诀“7×1=7,7×2=14,7×3=21,7×4=28,7×5=35,7×6=42,7×7=49,7×8=56,7×9=63”,并向学生宣布:“大家现在开始集中注意力,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一边模仿,互相帮助”。
讨论(15分钟)1.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那么这个口诀有哪些应用场景呢?”2.让学生分组自由发挥,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应用,例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乘法填空等题目,展示出学习成果。
3.让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交流和学习。
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与7相同的乘法口诀,并自己默写一遍;2.让学生手写一张含有7的乘法口诀表,练习默写。
总结(5分钟)1.让学生自检所写的乘法口诀表是否正确;2.由老师进行回答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主要讲解了7的九十九乘法口诀,通过听、观察、模仿和互相帮助,学生通过演示来加深印象,以组为单位讨论丰富了学习的内容。
通过练习默写和自检来加强了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同时,教师需要注意授课语言要简明易懂,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第1节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加深学生对口诀记忆和理解。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7的乘法口诀记忆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自编口诀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你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开火车2、根据口诀说出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3、根据算式说出口诀。
4x5 5x3 5x2 3x4二、引入课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2、猜一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是怎么猜的?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出示七星瓢虫图片。
瓢虫是一种昆虫,全球大约有5000多种。
瓢虫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各有不同。
七星瓢虫因为身上有7个黑点而得名,又因为它是一种益虫而受到人们的爱护。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观察图案,独立完成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关键问怎么想的?7+7或者2个7相加或者2x7------探索7的乘法口诀(1)写出乘法算式像老师这样说一说,1个7是7.学生汇报。
边汇报边写出乘法算式。
(2)编出7的乘法口诀刚才我们猜过7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自己编一编口诀,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熟记7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读一遍口诀。
对于这7句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学生汇报)小游戏:师生对接口诀同桌之间对接口诀(4)巩固7的乘法口诀把口诀填完整(P59第2题)()七十四()七三十五六七()四七()三七()七()四十九根据口诀写得数(P59第5题)7x5= 25÷5= 18÷3=4x7= 36÷6= 7x7=四、拓展练习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7的乘法口诀有关的例子,在小组内说一说。
2、7言古诗中诗句共有几个字?用到了哪句口诀?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对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9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66~67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提示教材呈现了一幅学生经常见到的大厅灯池的情境图,灯池里有9组吊灯,每组吊灯上有9个灯泡,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所给的信息,完全由自己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激发学生计算和总结乘法口诀的兴趣,然后再提出“独立完成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要求,在学生总结完之后,再全班交流,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要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记忆的规律,并利用规律很好的记住口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总结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并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情境图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师:(拿出“孙悟空”的手偶)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生:齐天大圣孙悟空……师:是啊,小朋友们很喜欢他是不是?谁能和大家谈一谈孙悟空?生1:他神通广大,有72变……生2:孙悟空大闹天宫……生3: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孙悟空会72变,还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去了西天取经,你们知道72和81都和几的乘法口诀有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乘法口诀。
(板书:9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用二年级小学生喜欢的西游记故事和人物导入课堂,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能很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师:(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小朋友们看,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变出了这么多的吊灯,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发现了什么?生1:有9组吊灯……生2:每组吊灯有9盏……师:(出示统计表)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1~8的乘法口诀,这一次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9的乘法口诀的归纳。
7的乘法口诀-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背诵7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黑板、粉笔。
3.练习册、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PPT上的乘法口诀,提问学生,有谁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并引导
学生回想之前学习的乘法口诀,带领学生观察口诀的规律,然后呈现出“7的乘法
口诀-七七四十九”,进行口头教授。
2. 操作练习
教师出示PPT上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
由于本学期流程的特殊性,
建议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1.首先,老师按顺序出题,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自测的试题;
2.其次,让学生将试题的答案反馈给老师并进行解答;
3.最后,让学生反复自测核对,直到基础学习的稳固。
3. 教学总结
通过此次学习,你们知道了7的乘法口诀,也通过练习掌握了这个口诀的应用,你们是否觉得自己更加地了解自己的数学课程了呢?
四、教学反思
此次的教学活动是按照流程,通过多次课堂实验,设计此一套教案。
学生们通过课前自主准备、课中的新知嵌入和课后基本知识呈现与应用旨在达到学习的高峰。
在课堂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内核,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数学。
最后,教师需要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更快地把新知落地为习惯以及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整理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乘法口诀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名背诵乘法口诀。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1-9的乘法口诀,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每个人只背一组。
指名背口诀,对选择背8、9几句的给予鼓励。
二、新课学习1.提出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要求,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
师:我们整理过2~6的乘法口诀,今天同学们能不能把2~9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空白乘法口诀表,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把背诵的口诀整理在表中。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教师巡视。
2.交流各组整理的结果。
请一个小组把整理的乘法表介绍给大家。
然后,让各组说一说是怎样合作的。
师:哪个组把你们整理的乘法口诀表介绍一下?请一个组展示整理的结果。
由于有2~6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整理的结果应该一样。
师: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是怎样合作的给大家交流一下?各组都要发言。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发现其中的规律,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师:这是大家完成的乘法口诀表,你们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可能说到的规律有:●第一列是一几得几的口诀,第二列是二几得几的,第三列是三几的?……●第一行是一的口诀,第二是二的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口诀。
●一的口诀就一句,二的口诀二句……几的口诀就有几句。
●第一列一几得几的口诀,得数一个比一个大一,第二列二几得几的口诀得数一个比一个大二……几几得几一个比一个大几……4.让学生把乘法口诀填在教材第70页上的表中。
师:现在,请同学把乘法口诀默背着填在课本70页的表中,看谁填的又快又整齐。
知识扩展1.提出一共有多少句乘法口诀的问题,给学生数或算的时间。
《8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尝试总结、交流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8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案:《7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与他人合作的体验。
教学建议:◆7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然后,结合兔博士网站的内容,师生交流关于瓢虫的知识。
2、让学生看书上的表格,明白空格中要填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问,学生答,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如,教师问:3只瓢虫的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算法:7+7+7=21,7×3=21,对第二种算法给予表扬。
3、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口诀”的要求。
提示学生参考第一个算式和口诀,总结其他口诀时要利用表中算出的数。
4、全班交流整理出的乘法算式和口诀,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教师参照教材格式,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5、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让学生口答。
教师在口诀右边写出另一个算式。
◆练一练第1题,对口令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熟记口诀,可以同桌一起做。
第2题,让学生把口诀填完整,然后全班交流。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先说算式和得数,再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第4题,教师可设计“找朋友”的活动,提高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图上连线,然后交流。
第5题,用学过的口诀计算,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