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
- 格式:pdf
- 大小:522.65 KB
- 文档页数:43
寒冷天气下的飞机场航行安全飞机场航行安全一直是航空运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寒冷的天气给飞机起飞和降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飞机在寒冷天气下的航行安全。
首先,对于飞机起飞前的冰雪清除工作非常重要。
积雪和冰冻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飞机运行道的结冰,而结冰道路可能会导致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滑动或失去控制。
因此,机场管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天气状况,并在必要时采取除冰和防滑措施。
常用的除冰方法包括化学除冰剂、热空气和机械装置,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积雪和冰层,确保跑道的良好状态。
其次,在寒冷天气下,飞机的机械设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低温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仪表和其他关键设备的故障。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这些设备在寒冷的环境中能正常工作。
例如,发动机可能需要在起飞前进行加热,以确保其正常启动和运行。
仪表面板和其他控制设备也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以免发生故障或误操作。
飞机在地面保持适当的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结冰或雪堆积。
此外,寒冷天气下的飞机场航行安全还需要特别注意其他的因素。
一方面,飞机在寒冷天气条件下的性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例如,寒冷的空气会使空气密度增加,影响飞机的升力和阻力。
这可能会导致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需要更长的距离。
因此,飞机的性能参数需要根据实际天气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起飞和降落。
另一方面,寒冷天气可能会对飞机的导航和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例如,低温可能导致导航设备的故障或不准确。
因此,飞行员必须时刻关注导航设备的工作情况,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此外,飞机的通信设备也必须保持正常工作,以便与地面人员和其他飞机保持良好的联系。
最后,飞机在寒冷天气下的维护也非常重要。
低温可能会导致飞机发生结冰或冻结,影响各种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机务人员必须定期检查飞机的结冰和冻结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清除。
机组人员也应受到培训,以了解在寒冷天气下的维护要求和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寒冷天气下的飞机场航行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针对各个方面采取措施。
航空器驾驶员低温冰雪运行指南目录1、目的 (4)2、适用范围 (5)3、参考资料 (5)4、低温天气航空器运行 (6)4.1目的 (6)4.2讨论 (6)4.3低温天气下航空器准备 (6)4.4航空器的运行 (9)5、结冰条件下的飞行 (18)5.1与结冰有关的大气条件 (18)5.2结冰的影响,保护和探测 (26)5.3飞行运行 (52)5.4与飞行阶段相关的结冰注意事项 (56)5.5 总结 (70)6、大型飞机地面除冰 (72)6.1 简介 (72)6.2清洁飞机的概念 (75)6.3除冰和防冰液 (81)6.4除冰和防冰程序 (89)附件一定义 (100)附件二积冰检查单 (105)附件三防冰液使用表格指导 (116)1、目的低温和冰雪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一个关键问题。
事故数据表明,适航认证不允许进入结冰条件的飞机如果进入结冰条件飞行,容易发生致命后果;经过适航认证可以进入结冰条件的飞机也在结冰条件下发生了一些严重问题。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当事飞行员缺乏对飞机限制以及在低温和结冰条件下性能的了解、错误理解飞机系统结冰的认证、对结冰这一术语的误解,以及人为因素等。
因此减少飞机低温冰雪事故的第一步就是教育。
本咨询通告为飞行员提供一般性的指南,不作为规章强制要求,不取代机型在特定的飞机飞行手册(AFM)或具体的飞行员操作手册中提到的具体信息,也不是建立一个最低标准。
本咨询通告提供的指南和程序仅供咨询,但是,运营人将会发现此信息能够进一步确保安全操作与运行。
第四章主要为飞行员在温度变化很大的低温天气中如何运行航空器提供背景知识和指南,包括极端低温的一些情况介绍。
第五章包含了在结冰条件下安全飞行的重要信息,以及遭遇结冰条件如何避免或脱离的信息。
第六章包括保证大型飞机在结冰条件下安全运行的建议,以及发展完善大型飞机除冰程序的指南。
2、适用范围本咨询通告适用于按照CCAR-91 部、CCAR-135 部和CCAR-121 部运行的飞行员和运营人。
高速铁路低温冻胀及冰雪等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一、线路低温冻胀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办法每年冬图期间,综合检测列车动态检查发现需要限速运行或封锁时,由综合检测列车负责人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提出限速或封锁请求,需限速时的限速范围按超限位置前后各加200米确定;静态检查发现需要限速或封锁时,由工务驻调度所联络员(驻站联络员)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办理限速或封锁登记手续。
需限速运行时,列车调度员根据综合检测列车负责人的请求或工务驻调度所联络员(驻站联络员)登记,及时向相关列车发布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并设置列控限速,对来不及发布调度命令的列车,应立即通知司机限速运行。
线路冻胀限速按以下标准执行:(一)线路动态几何尺寸限速标准:1.8毫米<高低10毫米或7毫米<水平8毫米或7毫米<三角坑8毫米时,限速200公里/小时;2.10毫米<高低12毫米或8毫米<水平10毫米或8毫米<三角坑10毫米时,限速160公里/小时;3.12毫米<高低巧毫米或10毫米<水平14毫米或10毫米<三角坑12毫米时,限速120公里/小时;4.巧毫米<高低或14毫米<水平或12毫米<三角坑时,限速不大于80公里/小时,具体限速值由综合检测列车负责人确定,必要时临时要点封锁线路进行整修。
(二)静态检查发现冻胀需限速时,由作业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列车放行条件。
(三)运行途中列车司机发现晃车时,应立即减速运行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晃车地点及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待本列无异常状况后恢复常速运行。
1.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以下时,列车调度员立即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停车,并不得再向该区间放行列车,通知工务部门,根据工务部门上道检查的申请,及时发布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公里/小时及以下的调度命令后,准许上道检查。
工务检查设备后,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列车放行条件。
2.晃车时列车运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及以上时,列车调度员应向后续首列发布限速120公里/小时的调度命令,限速位置按司机汇报的晃车地点前后各加1公里确定。
飞机除冰/防冰工作程序1依据本程序依据地面除冰/防冰大纲和AC-121-50《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编写。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天津维修基地各部门。
3.人员岗位资格除冰/防冰工作者应经培训,并持上岗证,检查者应经除冰/防冰培训并持有该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
4 需要的工具和器材除冰液、水、酒精、除冰车、布拖把、鬃扫把和热气源等不损伤航空器表面的工具设备。
5工作程序5.1 定义5.1.1 污染物:污染物指附着在航空器关键表面上的霜、冰或雪。
5.1.2 关键表面:起飞前不得有冰、雪、半融雪或霜的飞机表面。
关键表面由飞机制造人确定,通常包括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气口、发动机装于后部的航空器的机身上表面、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或航空器的任何其他稳定性表面。
5.1.3 持续效应时间(保持时间):持续效应时间(保持时间)指施用的除冰/防冰液能够有效地防止霜、冰或雪在经处理的表面上附着的预计时间。
持续效应时间的计算从最后一次喷洒除冰/防冰液开始时计起,至除冰/防冰液预计不再起保护作用时结束。
5.1.4浸冷效应:如果经过高空飞行后刚着陆或刚添加了非常冷的燃油,从而使飞机中载有非常冷的燃油,则这时的飞机机翼称为“被浸冷的”。
在地面上,无论什么时候如果降雨落在被浸冷的飞机上,都可能产生透明冰。
即使环境温度在–2°C到+15°C之间,如果飞机结构保持在0°C 或以下,在可见潮湿或湿度较高时,仍可能结冰或结霜。
透明冰是非常难以通过目视检查发现的并可能在起飞期间或之后破裂。
下列因素有助于浸冷的产生:温度及各油箱中燃油的数量、各油箱的类型及位置、在高空飞行的时间、所添加燃油的温度及加油后的时间。
5.1.5一步方法与二步方法除冰/防冰:一步方法是指除冰/防冰液一次调释,其冰点应低于环境温度10℃,混和液在容器中加热至180~200℉(83~93℃),并一次实施飞机除冰/防冰工作。
二步方法是指先除冰后防冰,除冰液的冰点不应高于环境温度3℃,混和液在容器中加热至180~200℉(83~93℃),防冰液的冰点应低于环境温度10℃,二步方法除冰后3分钟之内做防冰工作。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程序规定了上海浦东维修基地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对飞机进行除冰、雪、霜的准备、操作、检查以及除冰/防冰液的检测、除冰车维护等基本要求。
1.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上海浦东维修基地相关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
1.32. 引用文件和术语2.1引用文件2.1.1 AC-121-50《地面结冰条件下的运行》2.1.2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3145-49《民用航空器除冰/防冰》2.1.3 MUMOP 09-002《飞机地面除冰和防冰》2.2术语本程序采用MUDAP《除冰和防冰大纲》1.2 定义与缩略语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3. 要求3.1所需的人员岗位1) 除冰/防冰操作人员、除冰/防冰液配制人员、除冰/防冰检测人员、特种车辆操作人员;2) 除冰/防冰液理化检测人员、航材检验人员;3) 除冰/防冰检查人员、整机放行人员;4) 适航性资料管理人员;3.2需要的资料、工具和器材1) 各机型飞机地面除冰/防冰检查单;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9-2-12) 除冰/防冰液制造厂家相关技术文件;3) 除冰/防冰液及相应储存容器;4) 折射计、除冰车等设施、设备。
3.3职责3.3.1 维修管理部1) 负责向外站配发东航相关机型地面除冰/防冰检查单。
2) 负责组织制订并发布工程技术公司飞机除冰、雪、霜应急预案。
3) 负责冬季除冰/防冰工作的总体协调。
3.3.2 生产技术部1) 负责传递飞机除冰、雪、霜等信息,协调和保障本基地除冰/防冰工作。
2) 负责配发相关机型地面除冰/防冰检查单。
3) 负责回收、保存和定期销毁除冰/防冰工作记录。
3.3.3 质量管理部1) 负责除冰/防冰液的入库检验和批次取样工作。
2) 监督冬季前除冰/防冰检查和纠正措施的落实工作。
3) 参与调查本基地发生的除冰/防冰中不安全事件或违反除冰/防冰程序的事件。
3.3.4 综合事务部1) 负责制订年度除冰/防冰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 负责保存除冰/防冰人员的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