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规定》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理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财产保险保险监管【发文字号】晋公交管[2009]39号【发布部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山西省公安厅【发布日期】2009.05.04【实施日期】2009.05.0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理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晋公交管[2009]39号)各市、县公安局交警支、大队,各保险公司:为提高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速度,现将《山西省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五月四日附件:山西省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依法快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保障我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实现保险快速理赔,方便交通事故当事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动车发生仅造成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能够自行移动的,当事人应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后,迅速将车辆自行撤离现场,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自行协商或报警等候处理。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三款的规定,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第三条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可适用快速处理方式处理。
快速处理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快速处理和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自行协商快速处理方式,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一)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二)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三)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四)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五)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六)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七)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八)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公安部关于印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2008.12.24•【文号】公交管[2008]277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公安部关于印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为贯彻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公安部修订了原《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公通字[2005]16号),并更名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公安部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附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附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报警的受理与处理第三章简易程序第四章现场处置第五章现场勘查第六章调查第七章检验、鉴定第八章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九章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第十章复核第十一章处罚执行第十二章损害赔偿调解第十三章结案和档案管理第十四章其他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依法公正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遵循事故处理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和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实行分级负责、专人办案、领导审批制度。
对造成人员死亡的和其他疑难、复杂案件应当集体研究决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并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正规化建设要求,配置必需的人员、装备和办公场所。
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道路客运企业道路交通安全“黑名单”制度》的通知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晋公通字[2013]108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日期】2013.07.22
【实施日期】2013.07.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公安厅、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道路客运企业道路交通安全“黑名
单”制度》的通知
(晋公通字﹝2013﹞108号)
各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
为加强道路客运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建立生产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山西省道路客运企业道路交通安全“黑名单”制度》,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山西省公安厅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
2013年7月22日
山西省道路客运企业道路交通安全“黑名单”制度
一、列入道路客运企业“黑名单”的情形
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道路客运企业,将被列入山西省道路客运企业“黑名单”: 1.年内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道路交通事故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或者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且负有责任的;
2.所属客运车辆有携带《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化学品名录》规定的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的危险物品的;
3.所属客运车辆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车辆卫星定位监控装置且未实行GPS全程动态监控的,卧铺客车未安装视频监控装置的;。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文件【晋公交管(事)〔2018〕7号】关于宣贯山西省地方标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的通知指出:山西省地方标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DB14/1544—2017)已于2017年12月30日发布,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2018年3月1日起,所有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都要按照该标准划分事故责任。
其中的e、f关于“藏匿不配合调查的”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执行。
(上述内容节选于文件)文末附文字版《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规则》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要求. 35调查取证. 36责任划分. 47责任加重情形. 48特殊情形处置. 5附录A(规范性附录)严重过错行为. 6附录B(规范性附录)特殊过错行为. 12参考文献. 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公安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警察学院、山西树德律师事务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万里、杨昆、张雪梅、李新生、张钧、赵学刚、张建业、岳福珍、蔚凤梁、杨常胜、杨虎生、章运良、杨德贵、常丽军、李军、郭新民、冯峥嵘、李喜顺、张宏昭、郝二柱、王志胜、姚勇、李博、陈雁林、王强、苏姗、史京辉、郭鹏、张鹏鹏、赵阳。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驾驶人、公路通车里程及交通流量大幅度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也一直在高位运行。
为此,处理好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案件进行勘查、调查后,对交通事故基本事实、形成原因和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专业性调查结论,同时也是确定当事人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公安厅•【公布日期】2011.08.10•【字号】晋公通字[2011]46号•【施行日期】2011.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刑事犯罪侦查正文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晋公通字〔2011〕46号)各市公安局:现将《山西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印发你们,望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厅。
涉案财物专用账户和保管场所务于8月30日前设立并投入使用。
已经设立保证金专用账户的,可将扣押款存入保证金账户,保证金扣押款账户作为涉案财物专用账户管理和使用。
山西省公安厅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山西省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工作,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执法办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和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收取的取保候审保证金、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保证金,以及依法以扣押、冻结、先行登记保存、查封、调取、收缴、追缴、没收、抽样取证等方式提取的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第三条涉案财物管理工作坚持分级管理、办案与保管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妥善保管、案结物清、依法及时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公安机关管理涉案财物,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借用、挪用、调换、截留、坐支、私分、损毁、贪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擅自处理涉案财物。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财物,应当严格保密。
第五条各级公安机关后勤装财部门是涉案财物管理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对涉案财物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包括会商同级财政部门开设和使用涉案资金银行专用账户,以下简称“专用账户”;筹建和管理涉案财物保管场所,以下简称“保管场所”)。
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规定(论证稿) 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山西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11.06•【分类】其他正文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规定(论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道路通行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第四章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及时化解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驻晋部队、中央驻晋直属各单位、各行业条管驻晋单位(以下统称单位),以及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等,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本辖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县管、乡包、村落实”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责任制。
第四条各乡镇、街道政府的在职在编人员和治安、农机、安监等其他安全管理人员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兼任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本乡(镇、街道)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各农村、社区的村干部、社区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兼任乡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本村(社区)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统计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公布辖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公布辖区道路交通事故。
第六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单位应当定期发布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及时无偿公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以及气象部门提供的道路交通安全预警预报信息。
第七条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保险公司明确理赔标准、减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及时支付或垫付抢救费用。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交通厅、省公安厅山西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6.18•【字号】晋政办发[2004]48号•【施行日期】2004.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交通厅、省公安厅山西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4]4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交通厅、省公安厅制定的《山西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四年六月十八日山西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省交通厅省公安厅2004年6月)为切实解决我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保护路产路权,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运输秩序,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交通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219号,以下简称“七部委《实施方案》”)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告》(晋政发〔2004〕20号,以下简称《通告》)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山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长效治理相结合,部门协作和区域联动相结合,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宣传先行和稳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广泛宣传、统一行动,多方合作、依法严管,把住源头、经济调节,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工作方针,严厉打击超限超载、“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和车辆生产及使用秩序,确保公路设施完好和道路交通安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1993.10.04•【文号】公交管[1993]138号•【施行日期】1993.10.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公交管〔1993〕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自国务院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后,公安部陆续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标准,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开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方面仍是办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取证质量不高,影响事故责任认定;出现场不及时或勘查时间过长,造成交通阻塞;现场防护措施不够,以致造成勘查人员伤亡。
为保证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工作及时、顺利地进行,提高取证质量,维护道路交通的畅通,现就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现场勘查是处理交通事故工作的基础,对于全面分析事故原因,准确认定事故责任,作好处罚和善后调解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必须全面、仔细、依法勘查、保证工作质量,同时还必须缩短勘查时间、保证自身安全。
所有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人员要认真执行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相》、《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等技术标准。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教育事故处理的办案人员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掌握这些标准的基本内容。
在进行业务培训时,对没有系统学习标准的,必须及时补课,今后未经培训或没有掌握标准的不准处理交通事故。
为保证接到事故报案后能够及时赶赴现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昼夜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须认真做好接、报案登记和交接班记录,以保证有事故现场时不分昼夜都能随时出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办法(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晋保监发[2012]64号【发布部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山西省公安厅【发布日期】2012.08.28【实施日期】2012.1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办法(试行)》的通知(晋保监发〔2012〕64号)各财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及各办事处、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现将山西保监局与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共同制定的《山西省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印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办法》内容,切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各保险公司要按照《办法》要求,建立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快速理赔通道,优先处理快速理赔案件,简化快速理赔案件的内部处理流程,提高理赔服务时效。
三、保险行业协会应按照《办法》要求,在各市保险纠纷调解中心设置维权举报电话,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解决《办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四、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引导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当事人快速撤离事故现场,减少交通拥堵,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2012年8月28日山西省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我省机动车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特别是提高机动车小额财损交通事故理赔时效,缓解因小额财损交通事故导致的交通拥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结合《山西省机动车财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理赔服务质量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公安厅山西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案件管辖与处理【发文字号】晋政办发[2007]84号【发布部门】山西省政府【发布日期】2007.07.10【实施日期】2007.07.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公安厅山西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7〕8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省公安厅《山西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七月十日山西省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省公安厅2007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遏制和减少交通事故上升势头,切实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三次部际联席会议和广西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决定从现在起到12月底,在全省范围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活动,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交通安全,坚持党委政府总揽、职能部门主管、社会整体联动、群众广泛参与齐抓共管和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强化运输企业和驾驶人源头管理,落实运输企业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严查严处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路面行车秩序;排查危险驾驶人、危险车辆;整治公路危险路段,着力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构建“和谐山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推动交通事故预防综合工作机制的完善;集中消除一批客运安全隐患,集中整治一批公路危险路段,集中查处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使我省道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省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同比明显下降,力争不发生群死群伤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实现我省“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今年低于去年,山西低于全国”的总体事故预防工作目标。
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规
定》的通知(2016修订)
【法规类别】交通安全管理
【发文字号】晋公通字[2016]75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公安厅
【发布日期】2016.09.02
【实施日期】2016.09.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规定》的通知
(晋公通字〔2016〕75号)
各市、县公安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的担保行为,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省厅对《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暂行规定》(晋公通字〔2014〕160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厅。
山西省公安厅
2016年9月2日
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担保规定
第一条为正确实施《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担保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发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山西省境内发生的路外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后,当事人之间未能达成损害赔偿协议的,有赔偿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提供有效担保;未提供有效担保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据《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暂时保管有赔偿责任的事故车辆。
第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保管事故车辆的期限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出之日起计算。
保管事故车辆不超过30日。
一方申请复核或案情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第五条经交通事故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协商,担保可以选择保证人担保、保证金担保或者以事故车辆担保,并依法订立书面担保合同,提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无
法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