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6.22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辅助疗效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涕、喉咙痛、发热等。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咳嗽又是处理上呼吸道感染的难点之一。
针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治疗儿童咳嗽的药物,其中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药物。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海藻酸镁、山楂、厚朴、决明子、黄芪等,能够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而其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方面的疗效如何呢?下面将从临床数据、药理学研究、临床实践经验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有海藻酸镁、山楂、厚朴、决明子、黄芪等。
海藻酸镁具有清热化痰、宽中行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症状;山楂可以行气调中,理气止痛,对于儿童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厚朴有宽中理气,化痰止咳的效果;决明子可以清热泻火,通利肠胃,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疗效;黄芪可以益气健脾,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有研究表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的海藻酸镁可以通过降低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粘稠度,减少胃酸反流,达到护胃作用。
而且其所含的山楂、厚朴、决明子等成分能够对抗病原微生物,起到抗菌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支气管扩张,减轻肺泡壁水肿,从而减轻儿童咳嗽症状。
黄芪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康复。
三、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在临床实践中,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常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
通过一些临床研究发现,使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可以缓解儿童的咳嗽症状,减轻呼吸道炎症,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而且,由于其成分天然,质地温和,所以不仅对症状缓解效果好,而且还不会对儿童的胃肠道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咽、喉和气管等上呼吸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病因多为病原体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咳嗽、流涕、发热、喉痛等。
喜炎平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本文将对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
一、喜炎平的药理作用1.清热解毒:喜炎平含有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材,能够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发热、咽喉疼痛等症状。
2.消炎止咳:喜炎平中还含有桔梗、甘草等药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
二、喜炎平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1.缓解咳嗽:喜炎平中的药物能够祛痰止咳,改善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减轻咳嗽频率和咳痰量。
2.减轻发热:清热解毒的药效有助于降低儿童的体温,减轻发热症状,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3.缓解喉痛:喜炎平中的药物能够减轻儿童喉部疼痛和不适感,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使孩子能够正常进食和喝水。
三、喜炎平的用法用量1.根据医生建议,遵循医嘱使用喜炎平,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2.一般情况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可口服喜炎平颗粒,每次剂量为儿童体重×0.2g,每日3次。
3.持续用药时间一般为5-7天,必须按时按量服用,并饮用足够的水。
四、注意事项1.喜炎平为中药,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等,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儿童患有慢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孕妇慎用喜炎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综上所述,喜炎平是一种常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中成药,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炎止咳的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喜炎平能够有效缓解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发热、喉痛等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使用喜炎平时需谨慎,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指南一、概述《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指南》是在当前儿科医学领域中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这一常见疾病制定的一份重要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旨在规范中成药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小儿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90以上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
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目前,针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如解热镇痛、减轻鼻充血、抗组胺等。
这些药物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了耐药性的增加和不良反应的频发。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成药多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经过科学配伍和炮制而成,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本指南的制定,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对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指导。
本指南的制定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力求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份实用、可靠的参考工具,以指导中成药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1.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这些炎症常由各种病原体引起,如病毒、细菌等,其中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
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摘要】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传统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进而研制成的针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
该方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以醒神、化痰之品,以加强其“清开”之力;临床观察表明,清开灵注射液除有抗病毒、抗菌消炎的作用外,不需做皮试,对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可优先考虑;制剂稳定、疗效可靠,在退热与改善症状方面作用较为迅速,可缩短病程,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特别适合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清开灵注射液;病毒唑【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74-02诱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是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近年来笔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2年4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患儿116例,男66例。
女50例,年龄1-13岁,患儿临床症状:鼻塞、流涕、嗓子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烧、并伴有怕冷、头痛、睡眠不安、全身无力、不想吃东西;所有患儿胸部x线透视或x线片无异常改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增高,部分中性粒细胞偏高。
随机将患儿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个人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患儿首先接受基础常规治疗,58例治疗组患儿采用清开灵注射液0.8 ml/(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倍静脉滴注,1次/d,3 d为1个疗程;58例对照组患儿用病毒唑注射液按10-15 mg/(kg?d),溶于5-10 %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3d为1个疗程。
中国乡村医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朱炜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90%由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咽痛等,全身症状多表现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缺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尚无特效药,常予口服抗感冒药及常规对症治疗。
因此,副作用较小的中成药制剂逐渐被应用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
本文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
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1~7岁,平均(4.3±0.6)岁;体重10.8~21.2kg,平均(15.5±2.0)kg。
患儿急性起病,且病程≤3天;无特殊发热类型,体温≥38℃;伴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干咳、流涕、鼻塞及声音嘶哑等症状;3~7周岁儿童可伴有头痛、咽喉疼痛及其他全身症状等;体格检查可见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Ⅰ、Ⅱ度肿大;血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基本正常。
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疾病;伴有严重生化指标异常及发育异常。
家长同意本次观察且书面签字。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
两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对症处理外,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湖南恒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g/袋),温水冲服,年龄1~3岁,体重10~15kg,每次半袋至1袋;年龄4~6岁,体重16~21kg,每次1袋至1袋半;年龄7~9岁,体重22~27kg,每次1袋半至两袋;每日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g/袋)治疗,开水冲服,1~3岁,每次1袋;4~6岁,每次1袋半;7~14岁,每次两袋;每日4次。
两组均治疗7天观察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缓解,作者单位:311200 杭州,浙江萧山医院儿科通信作者:朱炜炜,Email:****************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且趋于正常;无效:治疗后无效果甚至加重或需要介入其他治疗。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辅助疗效分析引言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生。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儿童咳嗽一旦发生,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容易引起家长的焦虑。
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治疗成为了家长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桔梗、百合、瓜蒌、黄芪等中草药。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咳嗽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本文将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部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及安全性分析三个方面,对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辅助疗效进行分析。
一、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据相关临床研究报道,在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后,患儿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特别是对于咳嗽时痰液较为难咳、黏稠的患儿,效果更为显著。
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大部分患儿在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后,咳嗽症状在3天内有明显缓解。
这表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于咳嗽症状明显、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二、肺部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咳嗽往往伴随着肺部炎症的发生,因此肺部炎症指标的变化是评价辅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患儿在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后肺部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该药物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辅助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口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后,患儿的肺部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尤其是在口服药物后的48小时内,肺部炎症指标下降较为显著,说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能够有效缓解患儿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咳嗽的症状。
这一结果表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善患儿的肺部炎症指标,从而减轻患儿的咳嗽症状,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三、安全性分析对于小儿用药来说,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指标。
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使用情况,并提出中成药合理使用建议。
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10~12月的每个月的第一周的儿科门诊49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调查对象,统计中成药的使用率、用药途径、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情况等。
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使用率为86.79%。
中成药的品种有14种,剂型以口服液、颗粒剂为主,均为口服。
有25.06%为中成药联合使用,主要为中成药二联使用,占24.12%。
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的使用合理。
标签: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儿科门诊;联用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90%由病毒感染所致,少数患儿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是年幼儿。
中成药是按照中医药的理论和辨证施治的规律及历代治疗经验获得的有效方剂,以中药为原材料,采用特定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1]。
目前,因中成药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而疗效较为肯定,而且便于携带、保存,中成药广泛应用于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但是若中成药的使用不合理,就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为促进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的合理应用,笔者调查分析了本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的用药情况,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10~12月的每个月的第一周的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病程90%由病毒感染所致[2],少数患儿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
该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导致,而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中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越来越普遍,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5]。
本文调查结果如下。
3.2.1中成药的使用率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使用率为86.79%,这提示中成药广泛应用于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本科毕业论文某医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用药分析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中药分析鉴定方向)班级2011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4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资料与方法.. (1)3结果与分析 (2)3.1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3.2处方用药味数和剂数统计 (3)3.3用药规律与特点 (4)3.4用药安全性 (9)4讨论 (13)4.1患者与处方基本情况 (13)4.2中药处方用药讨论 (14)4.3用药安全性讨论 (17)5结论 (1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 (21)致谢 (28)某医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用药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处方分析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中药以及用量用法,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寻找新的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门诊部2014年10月~12月期间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患者基本情况、处方基本情况、用药规律与特点、用药安全性等方面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儿童和老人为主,性别差异不明显,一般单张处方以3剂12味药为多,常用的药物以清热药、化痰平喘止咳药、解表药为主,41.51%的药物包括毒性药物有出现用量超标的现象;结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用药品种数多但用药类型相对集中,医师运用中药方剂学有针对性给药,但处方用药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现象,需重视并做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