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说
- 格式:rtf
- 大小:68.66 KB
- 文档页数:5
南怀瑾大师语录1、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
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
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2、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3、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
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
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4、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
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
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
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5、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6、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
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7、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
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
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8、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
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9、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10、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1、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
南怀瑾老师的50句人生精言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
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
我们精选了南怀瑾的人生精言50句,他曾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细细体悟这些话,正是走在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的光明大道上!1、靠别人永远没出息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
……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
2、人的势利,很正常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
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
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3、器度决定高度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
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
4、寂寞的享受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
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
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
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
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5、空灵才能自在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
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6、没有什么会一直拥有凡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它不要变。
像人类的感情,我们都希望爱河永浴,希望它不要变;年龄也希望不要变,永远青春等等。
可见人永远都是那么愚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知道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当然,不变?没有这回事!7、成大事者必变通“功业见乎变”……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8、以信仰约束自己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南怀瑾: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展开全文南怀瑾,当代国学大家,少承旧学,博览群经,无所不涉,极为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
以下为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及人生智慧妙语集录,从其大量著作中精心摘选而出,共七七四十九句,细品,必受用不尽。
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多读历史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
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
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有缺陷才是正常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
《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知生灭便是觉悟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
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
……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英雄与圣贤之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
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古代经典要从小开始背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
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南怀瑾说过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欢迎阅读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1、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2、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3、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4、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5、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6、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
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8、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
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9、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
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10、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11、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12、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13、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经典语录)却有上上智。
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
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14、教育的目标,敬业乐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学问乃一生之事,做人做事都是学问。
15、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南怀瑾名言名句
1.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2.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轻视自己。
"
3. "生活是一场修行,学会放下,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才能活得更加从容。
"
4.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遇见了适合自己的人。
"
5.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心有所属,身处安稳。
"
6. "不要让过去的伤痛,毁了你对未来的期待。
"
7. "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世界已经够冷漠了。
"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的过程。
"
9. "做人要有底线,做事要有原则。
"
10.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学会放下什么。
"。
南怀瑾20句话,会做人,能做事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勤读不辍,广泛涉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药武艺、诗词曲赋,对儒释道经典皆有很深体悟。
南怀瑾堪称中国古典文化的“活字典”“活史书”,是近代少有的能够贯通儒释道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他的很多话语能给我们带来极深的人生启迪。
今日我们选取了南怀瑾先生的20段话,相信大家读后必定受益匪浅。
1、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2、读书是为明理,而非谋生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因为“生活”的意义,是人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怎样设法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同时,使人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快乐的一生。
这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因为“智慧”、“智识”的开发了,就容易懂得了“谋生”的“技术”,和各种有利“谋生”的“智识”,也都属于“读书明理”。
明白了“人伦”之道以后,那是当然、必然的事。
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
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3、多为别人想一想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
有人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
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
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
南怀瑾语录精选1、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
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2、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
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3、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4、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
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
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
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5、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6、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7、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8、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9、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10、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11、道是天下人的公道。
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1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3、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
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14、人生最大的这里是把握好:进退得失存亡。
4谈话时要注意关系的建立,通过沟通交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也很重要。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见人总是保持微笑,有人问:“您为什么永远在微笑,而我们学不会?”南怀瑾说:“如果你学不会,只好先学咧嘴!”还有人问:“什么是学问?”南怀瑾说:“真正的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
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面广,储备丰富。
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把人做好、把事做对,就是学问。
”有记者问:“您仅是一介文人学者,为何要出资出力修建金温铁路?”南怀瑾说:“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
”意为世间须有大道,这大道不只是可以行车,而是一条可以通往人心的大道,是一条用文化、用道德修筑的大道。
南怀瑾话以载道,道以化人,让人在话语间参悟明理。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次聊天,南怀瑾和几个弟子聊到犯错这个话题,南怀瑾叮嘱他们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有人德行浅薄却居于高位,往往他这个位子坐不稳。
有时在位的人甚至不需要有多厉害的才干,发挥精神领袖作用更重要。
若德行配不上你所在的高位,就会坐得很累。
很多人都有勃勃野心,有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是你的智慧要配得上你的野心,智慧和谋划相辅相成,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身负重任时,要先估量自己的力量。
如果力量不够,就且平心静气,慢慢积蓄自己的力量。
否则,责任就成了负担,最终把自己压垮。
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写过一句有名的诗:山泉绕屋知深浅。
山泉尚且知道自己的深浅如何,袁克文以此来劝谏父亲不要称帝,奈何袁世凯听不进去,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南怀瑾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人活一辈子,如白驹过隙,何苦好高骛远、事事强求,往往弄得身心俱疲。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做事要与自己的德行、智慧、力量相匹配,才能游刃有余。
南怀瑾披文入情、出情入理的阐析,援引事例的告诫,甚是醒人心神。
在人们越来越浮躁的今天,这三个不能犯的基本错误当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南怀瑾60句经典语录南怀瑾先生曾在静坐的基本认识中说:欲在修习中取得成就,必须对生理与医理有所了解,中国古典医学的《内经》以及《难经》,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经典语录,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经典语录1) 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没你也不少的人。
2)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3) 政治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
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
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4)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5)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6) 所以佛说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不实在。
但是有为法,体是无为,用是有为。
所以我们想在有为法中,求无为之道,是背道而驰;因此一切修持都是无用。
并不是把有为法切断了以后,才能证道;有为法,本来都在无为中,所以无为之道,就在有为现象中观察,观察清楚才能见道。
7) 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
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
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
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
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8) 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争入空王眼睫毛,大家争先恐后的想成佛。
9) 如果学佛为了求福报而学,求来生怎么样而学,不错,是有这个事,但不是彻底的,所以说人天福德枉成痴。
10) 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没你也不少的人。
南怀瑾先生说过的小秘方,求之不易,每一个都妙得很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著述中,曾多次提到一些养生治病的小秘方,上手简单而效果明显。
南先生说这些秘方都求之不易,虽是小法子,却妙得很。
办公室养生、失眠、肠胃病、补肾、高血压...南先生提到过的那些珍贵治疗小秘方,我们都为你收集好了,建议收藏哦~01失眠小秘方在人体上,水是属于肾部,火是心部。
所以中国医书讲,人老睡眠就少,因为心肾不交。
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
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
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
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
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02高血压小秘方我当年什么都去学,不管有道无道,都要向他们摸索一下。
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
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
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
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
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上喜马拉雅,收听南师经典03肠胃病小秘方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
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我的同龄人,当时都想出国读书,我顽固地想学中国文化,我说你们去外国读书,把他们的书翻译过来,我看就可以了。
”南怀瑾说,自己是“顽固地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顽童”。
一袭深蓝色棉布长袍,翻出雪白的袖口,一头银发,一根根向后梳得一丝不苟。
右手的拐杖,只有在上下讲台时才拄一下地,平地走路就提在手中,步履轻盈。
他每次出场必有弟子陪伴,不离左右。
弟子中有家资万贯的商人,也有一身道袍的方外之人。
他讲课时,弟子们就坐在下面,吃饭时,弟子们就坐在身边。
每天晚餐时,他会在餐厅出现,看着与他同桌的弟子们吃饭,他常悠闲地吸烟,有时喝一点稀粥。
2009年10月上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受太湖大学堂邀请参加了其开办的禅修课,在太湖大学堂几日,听南怀瑾先生讲课,与其共餐,聊天,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先生请教。
“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南怀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少时受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一生有从戎、修道、经商、执教的丰富经历,又因其精通儒、释、道各家经典,著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易经杂说》《金刚经说什么》等多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
2006年,其暂居于太湖大学堂,著书立说,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
听说记者姓柴,他说:“几百年前赵家欺负你们家孤儿寡母,抢走了柴家的江山。
”(指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夺后周皇权的历史。
)谈到写文章,他说:“文人写文章有一个限度,到某一个程度打死了都不说。
汉武帝把司马迁阉了,他应该把汉武帝骂得狗血喷头啊,但是没有,他写刘邦有屁本事啊,可是读了史记,没有觉得他在骂人,这是太史公的笔法。
”“做新闻记者很苦的,真话不敢说,假话不愿意说,你看多苦啊。
”他又向记者调侃道。
禅修期间,每天下午和晚上,南怀瑾都给家长们讲课,除10日晚讲《楞严经》,其余时间都讲有关教育的问题。
讲课时,南怀瑾语速颇缓,语气像话家常,上下五千年如在眼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几千年人类基本的错误观念。
”在讲课中,南怀瑾多次说,“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
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什么叫修佛修道?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有好的人品和教育修养。
”他接着阐发道:“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
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
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
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朱熹的祖师爷程颐、程颢,在成都悟道,他们的学问从哪里来的呢?箍桶匠,在街上做箍桶生意的,二程遇到他,哦哟,大学问家,跪下来拜师,他(箍桶匠)传他们易经,箍桶匠的名字叫什么,没有留下。
中国的十大商帮中,徽商列在首位,当地有句俗语,‘前生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向外一丢’,孩子长到十二三岁就出门谋生。
”因南怀瑾深居简出,外界有人打着他的招牌大谈私塾,甚至办了只读古代经典的学校。
对此,他纠正道:“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
儿童读经,我在台湾提倡了几十年,李素美、郭姮晏她们到不发达地区去推广,现在差不多普及了。
但是大家不要弄错了,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外面有人说我提倡私塾,主张专门读古书,那是害死人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私塾’是民国以后出来的名词,与公立学校相对的。
推翻满清以后,我们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成立了教育部,学校由国家办,如果私人家庭办学,不是政府登记申请,叫做‘私塾’。
现在为什么要标榜私塾呢?为什么一定跟时代、跟政府对立反抗呢?我们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政权,不管它好与不好,交给历史去评论。
我们做现代人,遵守现在政治法律社会规则,慢慢地改嘛!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是向政府立案的。
”他接着说道。
孔子的教育也是分科的,‘礼、乐、射、御、书、数’,孔门当年还有四科:‘德行’,做人的道德、品格;‘言语’,要懂外文、中文、方言,狭义说是学会说话;‘政事’,懂得做事,如果出来做官可以做得很好;‘文学’,文章写得好。
我们(大学堂)中文、英语、算术各种科学都在学。
不能死读书,外面的事情都要知道。
”在与记者的谈话中,南怀瑾还谈及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的事情。
一次讲课时,南怀瑾指着座中的一个人说,“李(李传洪)老板是个博士,从来没有好好读书的(‘死读书’),但是功课很好。
”“还有一个我,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文凭,但十八般武艺都会,我十七岁曾经拿过武术比赛第一名。
别看我现在手里拿着拐棍,(当年,即使)你拿着手枪,我拿双筷子,我也能制服你。
”身心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这个静坐(打坐),不是修道也不是修佛,而是中国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的人生修养,最基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叫修心养性的方法,简称‘心法’。
不要看到静坐(打坐)就是学佛学道了,那就笑死人了。
”禅修的几日,打坐是课程中的重点,南先生第一次讲课时就这样解释。
讲堂的讲桌上摆着一尊象牙佛像,讲课中,他忽然停下来指着佛像说:“为什么放尊佛像在这里,我怕人家拜我,我不是佛,只是普通人,你别拜我,你拜他,你拜我也拜。
”《瞭望东方周刊》:在太湖大学堂国际学校的教育中为什么这么强调身心修养?南怀瑾: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
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也传心法。
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
后来佛学传过来,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
“中”不是中间,是恰当。
譬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
把握中道,不是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欧洲也在乱。
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
“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养的“三纲”。
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
我叫它七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一百年来教育没目标“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
《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
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南怀瑾对中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观点明确。
“过去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坐着,学生站着,现在跟西方学习的,学生坐着,老师站着,我看将来,学生睡着,老师跪着。
”一次在开讲之前,南先生如此调侃。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也在研究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南怀瑾:我曾公开讲过,现代教育没有方向的。
现在大学生那么多,就业有问题,教了知识,没有教他谋生的技能,(毕业了)按理说应该贡献社会,但是现在找婆家(工作)也成了教育部的责任,这是什么社会啊。
现在几千个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希望到北京、上海,拿高薪,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拿到高薪,自己也不清楚。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在一百年前改革的,学习了西方的教育制度。
南怀瑾:一百年中(教育)有五次改革,这个说出来要扒皮,我不愿意扒一些人的皮。
教育没有目标的,基本的都是错误的。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传统教育中很注重“人”的教育,讲究修身养性……南怀瑾:修身养性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后来推翻旧的教育以后,一个学校(负责)修身养性主要有三个部分,教务,总务,训导。
训导就是人品的修养,现在还离不开,但后来把训导变成政治,就完了……这个问题跟你谈不清了。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人的品德修养的教育应该是家庭、社会、宗教和学校同时起作用,你觉得学校可以承担那么多吗?南怀瑾:学校当然可以承担,现在学校哪有管这些啊?你刚才讲的几个方面很好啊,但现在很多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没有资格做家长啊。
他们受白话文教育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没有,西方的也不懂,大家向钱看,赚钱,买房子,买股票最重要,怎么教育啊?求人不如求己“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
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一次讲课中,南怀瑾讲起他小时候接受的教育。
一日晚饭后,有来自美国、智利等国家的管理学、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者在座。
座中,麻省理工大学一位教授彼得·圣吉向南先生发问:“现在科技文明发展了,可是整个人类的道德堕落了,怎样重建人类的道德,与科技文明接轨?”南怀瑾答道:“科技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很多方便,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甚至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科技文明发展的同时,全世界东西方道德文化都堕落了。
西方文化过去靠宗教,中国文化靠传统的道德观念,东西方有个共同点,人怕什么?怕因果。
西方文化说好人死后上天堂,坏人下地狱。
现在西方宗教衰退了,中国的文化道德也堕落了,所以现代人不怕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