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人生寓言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感悟人生十大寓言故事感悟人生十大寓言故事1、《青蛙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放在可以容纳它的容器里的青蛙。
青蛙以为这是它的家,因此从未尝试跳出来。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被自己设定的边界限制住了,但只要勇敢尝试,我们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2、《乌鸦与狐狸》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狐狸通过夸奖乌鸦的美声来诱使乌鸦放下了蛋饼,从而得到了美味的食物。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奉承,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不受干扰。
3、《螃蟹与鹤》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螃蟹向鹤提供美味的螃蟹肉,然后鹤用长长的嘴子尝了一口,螃蟹便截断了鹤的嘴巴。
这个寓言说明了一些人有时候用自己的利益诱使他人,但最终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4、《争夺苹果的两只狗》这个寓言讲述了两只狗争夺一只树上的苹果,最后两只狗决定平分苹果。
故事告诉我们争斗和利己主义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分享和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老狮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老狮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与一个年轻狮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最终,老狮子因为体力不如年轻狮子而失败。
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尊重和学习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
6、《蚂蚁与蜜蜂》这个寓言讲述了蚂蚁和蜜蜂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
蚂蚁勤劳、廉价、高效,而蜜蜂则追求享受生活。
故事告诉我们努力工作可以带来回报,而放纵享乐只会导致浪费和后悔。
7、《乌龟和兔子》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进行比赛,兔子因为过于自信而睡着了,最终乌龟赢得了比赛。
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和耐力是成功的关键,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
8、《一只懒惰的牛与一只勤劳的马》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懒惰的牛和一只勤劳的马的生活方式和结果。
牛懒散,什么都不做,而马勤劳,并得到了主人的奖励。
故事告诉我们懒惰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而勤劳是成功的基础。
9、《猴子与鱼》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猴子试图教鱼爬树,但鱼这个任务。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长处,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生活和发展。
感悟人生十大寓言故事感悟人生十大寓言故事1.寓言故事《百花齐放》含义:每个人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在多元的社会中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内容概要:花园里不同的花朵互相竞争,结果导致整个花园变得单调而无趣。
最终,花园主人明白了每朵花是独一无二的,决定让它们多样化齐放,使整个花园更加美丽。
2.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含义:弱者可以借助权势者的威势来获得优势,但此种优势只是表面的。
内容概要:一只狐狸吹嘘自己的实力,威胁动物们。
其他动物被吓到,但狐狸却被老虎威胁,深感恐惧。
最终,老虎发现了狐狸的伪装,狐狸失去了自己的威势。
3.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含义:智慧是人与众不同的品质,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内容概要: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一个水瓶,但水瓶底部的水太低,无法直接喝到。
乌鸦用聪明的方法将水瓶中的水位提高,最终解决了渴望。
4.寓言故事《狮子与老鼠》含义:即使是最微小的行为也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对别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即小事也能成就大事。
内容概要:一只狮子被困在网中,被一只小老鼠解救出来。
后来,这只狮子遇到困难时,小老鼠也伸出援手,相互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5.寓言故事《螃蟹过河》含义:有时我们在逃避困难时,可能会因为欠缺判断而陷入更大的困境中。
内容概要:一只螃蟹辗转于多条河流之间,终于选择了最宽阔的一条,结果却被水冲得几乎无法保持平衡。
最终,它发现了原来最狭窄的一条河流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6.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含义:不要轻易相信奉承和虚伪的话语,真诚和坦率才是受人尊重的关键。
内容概要:一只狐狸夸耀了乌鸦一番,为了获得乌鸦手中的奶酪,结果乌鸦因为狐狸的奉承而太过自信,不慎将奶酪掉落,最终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7.寓言故事《渔夫和金鱼》含义:贪得无厌可能导致失去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
内容概要:一个渔夫捕到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答应为他实现三个愿望。
渔夫贪得无厌,背弃了对金鱼的承诺,最终失去了金鱼和所有的财富。
8.寓言故事《蚂蚁和蓝莓》含义:即使是微小的力量和努力,也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8.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课例分析《白兔与月亮》是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则现代寓言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性和现实意义,故事内容生动浅显,语言精美,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白兔与月亮》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篇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起到较好作用的文章。
它所蕴含的寓意较为难懂,学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所以重点应放在如何使学生最终能水到渠成地体会其寓意。
同时,结合寓言这种体裁特点,深入挖掘其所蕴涵的哲理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1.理解、积累词语。
2.理解概括寓言的寓意;了解作者及寓言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学习巧妙的构思。
4.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小组讨论法与点拨结合法。
寓言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
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老师适时点拨。
3.延伸拓展法。
联类引申,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学有所用。
4.情景教学法。
通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寓意,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会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中财富和不幸,对待人生际遇,树立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情节,白兔得月前后的心态变化,理解寓意,学习正确把握人生,对待人生际遇。
2、学习精美的表达;学习概括寓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和对人类的讽刺意味;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巧妙的构思。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PPT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读《白兔和月亮》,准确理解故事的寓意和语言的精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第8课人生寓言学案总编号:NO. 11命题人:初一语文组审核人:李长春一、学习目标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二、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主要作品有:《各自的朝圣路》《安静》《望的距离》。
2、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嬉.戏金窖.禀.告行乞.jiǎo洁chè销宝zàng 慷kǎi风韵.心旷神怡.落难.抢劫.险象迭.生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①折②度③磨4、形近字注音并组词窖_____( ) 销______( ) 禀______( ) 泯______( ) 窑_____( )消_____( ) 凛_____( ) 眠_____( ) 5、解释词语突如其来:险象迭生:举世无双:多愁善感:心旷神怡:三、学习、梳理1、检查预习情况2、自读《白兔和月亮》,思考问题。
a.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b.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c.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d、感知语言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仔细品味、赏析。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
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3、自读《落难的王子》,思考问题。
①这篇寓言讲了个什么故事?②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③“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④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第八课人生寓言(一)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白兔仍然..“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X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和人类不同的是.......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2.选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3.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课文简析其作用。
他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4.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5.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6.文段中说“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请你根据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将白兔所看到的“险象”具体的描述出来。
(二)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X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1.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1)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2)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2.诸神之王为什么要把月亮赏给白兔?3.月亮赏给白兔前后,它的心情迥然不同,赏前是________;赏后是_________ 。
8.人生寓言(节选)
周国平
学习目标
1.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2.通过探究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2.难点:通过探究课文,培养表述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2)皎.洁(jiǎo):(月亮)明亮而洁白。
(3)无忧无虑:没有忧愁。
(4)心旷.神怡(kuà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5)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6)嬉.戏(xī):游戏,玩耍。
(7)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
今泛指智慧。
(8)慷慨
..(kāng kǎi):不吝惜。
(9)举世无双:全世界没有第2个。
(10)闲适:清闲安逸。
(11)心痛如割:形容心里痛苦的样子。
(12)险象迭生:危险的现象不断出现。
(13)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14)撤销:取消。
(15)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16)禀.告(bǐng):旧时称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
(17)厄.运(è):不幸的遭遇。
(18)突如其来:突然发生。
(19)异国他乡:外乡,外地(就做客的人而言)。
(20)行乞.(qǐ):向人乞讨。
(21)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22)落难:遭遇灾难,陷人困境。
(23)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2.朗诵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2.寓言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本文两则寓言均是谈论人生哲理的寓言。
三、正课
1.朗读《白兔和月亮》。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探究质疑:白兔在拥有月亮前后赏月心理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
(1)拥有月亮以前: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无忧无虑地嬉戏,心旷神怡地赏月,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2)拥有月亮以后:闲适心情一扫而光,牢牢盯着月亮,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
3.探究质疑: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在拥有月亮之前,对月亮抱着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态度,所以她的心情是闲适的;在拥有月亮之后,在她的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必须占有它,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所以她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4.探究质疑: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讨论并归纳:因为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第二课时
5.探究质疑:文中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讨论并归纳:我们的主人公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而人类则相反,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贪得无厌,如一些贪官,接收了别人的巨额贿赂,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被举报,获得判刑坐牢的下场。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6.朗读《落难的王子》。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探究质疑: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讨论并归纳: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8.探究质疑: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讨论并归纳: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规律不能成立。
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炼,比如,登山、长跑,并非厄运,但是需要坚韧的意志,是可以锻炼人的。
9.探究质疑: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1)用第一人称,“我”是落难王子的同时代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编造的故事,而是亲身见闻。
(2)人物事件的极端设计。
人物,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拟定一个多愁善感的王子;厄运也往极端方面去编,国破家亡,又当奴隶,终成残废,行乞度日。
通过落难王子之口,说出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
(3)“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10.探究质疑:请用概括的语言说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讨论并归纳: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四、小结
两则寓言,一则写好事变成了坏事;一则写坏事变成了好事。
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坏事是经常遇到的,怎样对待好事,怎样对待坏事,两则寓言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