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初步评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51.43 KB
- 文档页数:6
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现状及对策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林业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
受到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甘肃省天然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长速度缓慢,环境功能下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甘肃省的天然林资源,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一、现状分析1. 天然林资源破坏严重甘肃省的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岷山、武都山等地,面积较大,但由于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导致天然林面积减少,森林更新能力降低,林地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减弱。
2.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天然林被破坏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山洪泥石流频发,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
3. 正规管理不到位由于监管制度不完善,天然林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违法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现象。
二、主要对策1. 加强立法和监管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立法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打击非法砍伐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天然林保护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强化全社会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天然林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3.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在天然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应该遵循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合理规划林地利用方式,推广生态经济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加强经济林的科学种植、培育和管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
4. 加强生态环境修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天然林资源的面积,提升森林的功能和质量,促进山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5.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投入力度,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体系,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强化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资金保障。
三、对策实施1. 政府主导政府应当加大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有关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天然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行为,鼓励有关单位加强信息共享,开展协同作战。
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前言】:森林作为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其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祁连山是我国五大山脉之一,其本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不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每年从祁连山上所流出的山脉水养育了附近几百万的人口,由此能够看出祁连山具有非常多的服务功能,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祁连山森林的当前概况祁连山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我国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成为了的自然保护区,其位于甘肃省境内,是我国非常有名的山系。
祁连山海拔通常为3000 米到5000 米之间,年降水量则在300毫米到500 毫米之间,无霜期达到了3 个月到4个月[1] 。
此山区中包含了多种植被,土壤条件则分为多种。
现阶段,祁连山区总体面积达到了265万hm2现有的森林面积则为43.61万hm2森林覆盖率为16%林木储量约为2412万m3而森林中冰川的含量共有2800多条储水量为800多亿m3 两者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符合水库每年有超过70亿m 3的水资源灌溉附近的农田养育了祁连山附近上百万的人民。
二、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一)涵养水源价值在水源含量上所进行的计算主要包含了以下三种方法:第一以祁连山中各个河流每年的流量为依据来进行计算;第二根据祁连山土壤本身所具有的蓄水能力来计算水源涵养量;第三,以森林区域本身所拥有的水量来进行计算。
文章对祁连山区水量涵养量所进行的计算所使用的方法是第二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森林水源含有量与单位水影子价格相乘,如此便能够得出森林涵养水源所具有的价值,而在影子价格则需要根据水库在蓄水上所产生的成本来取值[2] 。
祁连山中灌木林、杨桦林、圆柏林以及云杉这四种林木的土壤厚度为55cm 48.5cm、45cm以及50cm而非毛管孔隙度则为22.50%、13.5%、15.82%以及34.70%,从上述数据中能够得出祁连山总体水资源含有量一共为5.66亿m3/a,如果每立方米的建设成为为0.86元,那么得出其价值为4.87亿元/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6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发展的思考黄禾春山丹县林业和草原局,甘肃山丹 734100摘要 1988年经由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为野生动物和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地理坐标为36°43′N~39°36′N以及97°25′E~103°46′E,其占地总面积高达265.3万hm2,占据本省5.8%的土地面积。
该保护区资源极其丰富,包含湿地、雪山、森林、冰川等,具备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化、调节气候、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等作用。
该保护区经营管理目标主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水源涵养效能、保护祁连山北坡典型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平衡森林生态系统等。
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之际,正确认识到保护区的战略地位,科学评价其生态功能,认真总结其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是保护区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科学发展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158-031 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2008年甘肃省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对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显示,保护区有林地面积19万多hm2,灌木林面积69万多hm2,疏林地面积1.9万hm2,未成林地面积0.4万hm2。
其中,水源涵养林面积为48.6万hm2。
借助祁连山湿地、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能够达到涵养调蓄积雪、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的目的,海拔4 000 m 以上有2 859条现代冰川,储水量达811亿hm2。
每年有72.6亿hm2出山径流经过三大内陆河水系,主要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
与此同时,河西走廊的70多万hm2良田的灌溉用水都来自祁连山,养育河西480万人口、提供500多万头牲畜的饮用水,提供数千家工矿企业生产用水。
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靳芳1,2,张振明2,余新晓2,饶良懿2,牛健植2,鲁绍伟2,谢媛媛2(11国家林业局,100714;2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083:北京)摘要 为引起各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视,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收益资本化法等,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得出祁连山每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4130亿元。
其中涵养水源为9130亿元,保育土壤为5164亿元,固碳制氧为2691139万元,净化空气为7141亿元,保护生物多样性1151亿元,森林景观与游憩价值1687150万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祁连山收稿日期:20040630 修回日期:20041220项目名称: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项目“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研究”(2003CC B00500)第1作者简介:靳芳(1957—),女,在读博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生态管理。
E 2mail :jin fang2010@ 责任作者:余新晓(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森林水文。
E 2mail :yuxinxiao @V alue evalu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of Q ilianmountain in G ansu provinceJin Fang 1,Zhang Zhenming 2,Y u X inxiao 2,Rao Liangyi 2,Niu Jianzhi 2,Lu Shaowei 2,X ie Y uanyuan 2(11S tate F orestry Adm inistration ,100074;21C ollege of S oil and W ater C onservation ,Beijing F orestry University ,K ey Laboratory of S oil an W ater C onservation and Pesertification C ombating of M OE ,100083:Beijing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s ociety and people to the forest ecosystem ,and advance the eco 2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 orthwest China ,value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of Qilian m oun 2tain in G ansu province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shadow engineering ,market price ,substitution expenditure ,opportunity 2cost ,capitalized returns ,and s o 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nual general for 2e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is area am ount to 2430million yuan (Chinese RM B ),of which ,930million yuan for storing water ,564million yuan for s oil conservation ,26191million yuan for carbon dioxide fixation and oxygen production ,741million yuan for air purification ,151million yuan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16188million yuan for forest landscape and tourism.K ey w ords ecosystem service ;forest ecosystem ;eco 2service value ;Qilian m ountain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现状及对策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拥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的天然林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现状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一方面,林地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的土地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林地开发的压力加大。
林地资源存在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
一些地区大规模采伐木材,破坏了天然林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应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公众关注和支持天然林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应加强对林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加强执法力度,杜绝非法采伐和滥伐行为。
应加强天然林保护的科技支撑。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天然林保护的效益和效果。
利用遥感技术对林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林地开发和保护的动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加强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深入了解天然林的特点和功能,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应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合力推进。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应加强与民间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合作,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天然林保护的经济支持力度。
天然林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包括林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等方面。
应加大财政支持,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保证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甘肃省天然林保护工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一定的对策。
只有在加强政策制定和推动下,形成多方合力,加大科技支撑和财政投入,才能有效推进天然林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023年第10期现代园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权军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东大山自然保护站,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院保护天然林是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基本民生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观的全面践行。
近年来,天然林保护成为焦点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基于此,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天然林的作用和天然林保护中面临的困境,并从制度、技术、意识、资金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不断提高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水平。
关键词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困境;对策1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概况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地处97°23′34"~103°45′49"E,36°29'57"~39°43′39"N。
保护区现有林地87.4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8.8%,自2001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通过采取封山育林、封山禁牧、森林管护等措施,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得到显著增加,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作用天然林又叫自然林,是指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形成的森林,具有林相较完整、物种丰富、自我恢复能力和抗性强、生态功能完备且突出的特点。
天然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天然林往往具有发达的根系、丰富的林冠和树下植被,既能牢牢抓住土壤,护土固坡,又能削减雨势,减少地表净流量,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有研究显示,在天然林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一次降雨,至少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
2.2净化空气、调节区域微气候天然林枝叶繁茂,具有阻挡、过滤和吸附灰尘及释放氧气的作用。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 晶 王有盛(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马蹄自然保护站,甘肃肃南 734028)[摘 要] 林业资源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基础材料的重任,而且具有绿化、美化城乡环境的功能,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及净化空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林业生态保护逐渐引起相关林业部门及广大林农的高度关注,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
然而,在实际的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林业生态保护效率与质量。
基于此,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重点探讨该地区林业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生态保护;保护机制;资金投入[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3-85-30 引言林业是社会经济与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发展状况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之间关系密切[1]。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生态建设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采取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在造林绿化、净化空气、林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各地在实际的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林业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扎实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推动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2]。
1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交汇地带,介于东经97°25′~103°46′、北纬36°43′~39°36′[3]。
祁连山山势整体呈西高东低的特点。
该自然保护区属于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具有夏季短暂且温凉湿润、冬季漫长且干燥寒冷等特点。
Vol.57,No.08. 2023·11·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3.08.04林业生态保护的规划设计探究——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滚其崇(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祁丰自然保护站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林业是维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主要产业,是调控陆地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是降解污染、净化空气及水质的关键载体。
为此,在林业生态保护的规划与设计中,必须将目的地条件和实际需求相结合,建立以林业生态屏障为核心的林业保护系统和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322;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3)08-11-03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重加强科学规划设计,构建完善的保护措施,不仅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最优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1 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的作用一方面,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保障林业承包者的整体经济效益。
以个体承包为主的管理方式是目前中国林业资源开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林业生态保护规划设计方案执行期间,必然需要对现行的林业权利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方案的内容中对现行的林业种植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明确的规定,将更好地保护林业承包人员的经济利益,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林业保护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制度体系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可以更好地处理好在林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争议,从合法角度保证承包人的合法利益。
另一方面,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能够推动林业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开展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方案,特别是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的保护系统构建能够为有关人员进行林业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林业环境保护问题涉及的要素比较多,要求有关部门及人员紧密合作。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作者:汪有奎张永称刘金寿李贵琴张兴荣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1期汪有奎1 张永称2 刘金寿2 李贵琴1 张兴荣2本文采用旅行费用法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
依据旅行费用法,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为全体游客的支付意愿(直接费用与消费者剩余之和)与时间价值之和。
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为7296.4万元。
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况在近20年的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区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县级森林公园2处,生态旅游开发景区、景点100多处,形成了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
2010年,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实现利润500余万元。
二、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测算的理论方法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Atkinson法、成本法、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费用支出法等类型。
本文采用旅行费用法对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估。
旅行费用法是一种评价无价格商品的方法,通过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来对非市场环境产品或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并把消费环境服务的直接费用与消费者剩余之和当成该环境产品的价格,这二者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对旅游景点的支付意愿。
三、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为消费者支付意愿和旅游时间价值之和。
(一)消费者支付意愿消费者支付意愿为直接费用与消费者剩余之和。
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件商品或一项服务所愿意支付的费用与实际付出的费用的差值。
其公式表述为:计算消费者剩余可将旅行实际费用作为一种“影子价格”(如图),当影子价格增加,即旅行实际费用增加时,游客人数将减少。
2、消费者支付意愿分析计算(1)游客抽样调查和分区采用调查法,直接询问游客关于生态旅游的支付意愿。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研究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足迹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可持续性。
在旅游开发、能源开发、农牧业发展等方面,人类活动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旅游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流量,对保护区内的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能源开发引发了土地资源的开垦和水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农牧业发展带来了农耕和放牧活动,对土地的利用和植被的覆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评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足迹,可以从生态系统底物、水源消耗、陆地消耗和碳排放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可以对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量化。
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承受生物和人类活动的能力。
研究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力,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容量和稳定性,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多种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承载能力正面临一定的压力。
首先,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影响。
农牧业的发展导致土壤的耕作和过度放牧,使土地的肥力降低,植被的覆盖减少。
其次,旅游开发带来大量的游客流量,给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和植被造成了破坏。
此外,能源开发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土地的占用,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