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
- 格式:doc
- 大小:49.51 KB
- 文档页数:8
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第一章天保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一、主要成效天保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全面评价工程一期建设成效,充分总结实施经验。
二、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第二章工程区基本情况一、工程实施范围二、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等情况。
三、社会经济状况重点论述工程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产业结构;工程区人口数量、密度、就业状况;城镇和林区人均收入、贫困人口情况;社会保障及救助情况、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工程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综述天保工程区的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状况,以及改善这些状况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一、战略地位结合天保工程区的实际,科学确定该区域的战略地位、长远发展战略。
二、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第四章主要目标与任务一、实施期限二、指导思想三、基本原则四、主要目标五、主要任务第五章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营一、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根据“十二五”期间所确定的采伐限额,木材产量分3年调减到位,并将各项调减任务落实到局(县)。
二、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一)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地生产力维护等。
(二)加强林政管理(三)加强森林管护落实管护任务,包括国有林、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集体所有的地方公益林。
明确管护责任,确定内容、管护方式、管护要求等。
三,分类经营(一)森林分类区划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14号)的要求,要求各实施单位落实到山头地块,区划界定结果见附表。
(二)国有中幼龄林抚育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合理确定公益林、商品林抚育对象和抚育措施。
通过抚育解决好职工就业,提高职工收入。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公益林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坚持生态优先,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不同,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并执行相关保护和经营管理规定。
权威解读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政策权威解读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政策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2011年05月17日国家林业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工程二期总投入资金2440.2亿元,其中:中央投入2195.2亿元,地方投入245亿元。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林区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基础,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民生改善、林区和谐。
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坚持政策引导,促进改革;坚持事权划分,分级负责。
主要目标:到2020年,新增森林面积7800万亩、森林蓄积11亿立方米、碳汇4.16亿吨;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同时为林区提供就业岗位64.85万个,基本解决转岗就业问题,实现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工程实施范围有所扩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与一期相比,省(区、市)数量不变,县(局)数量适当调整。
工程一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共17个省(区、市)。
其中:长江上游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6省(区、市);黄河上中游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7省(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新疆5省(区)。
二期实施范围在一期原有范围基础上,增加了丹江口库区的11个县(区、市),其中湖北7个、河南4个。
新增的11个县,既是国家生态重点保护区域,也是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建设区,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政策调整呈现七大亮点天保工程二期与一期相比,中央投入政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附件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管理,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效,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省(区、市)天保工程实施单位。
第三条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指天保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建设项目。
第四条公益林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五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及省级实施方案,编制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按年度通知要求联合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根据地方上报的年度投资计划申请报告,结合各省上年度工程实施情况及以往年度核查考评情况,汇总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建议,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对年度投资计划建议进行审查和平衡后,联合国家林业局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第七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分解转发下达明细计划。
各县(局、场)等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县级实施单位”)根据下达的明细计划,编制作业设计,于明细计划下达一个月内上报上级发展改革、林业部门联合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三章调查设计第八条调查设计是公益林建设重要的基础性文件,是保障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和规范调查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公益林建设成效。
第九条公益林建设要因地制宜,调查设计选择的对象。
封山育林:选择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沙)荒地实施封山(沙)育林,根据立地条件及母树、幼苗幼树、萌蘖根株等情况,合理确定封禁类型和育林措施;飞播造林:选择在宜林荒山(沙)荒地、灌木林地实施飞播造林,补充适量种源,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集“飞、封、补、管”综合手段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
如何做好阿勒泰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中图分类号】f326.2阿勒泰林场天保工程从1998年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至今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阿勒泰林场从1998年开始对木材产量进行逐年调减,并于200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工作重心转为天然林保护,真正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通过一次性安置,分流人员从事森林管护、后续产业等措施,全面完成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根本上促进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险,进一步健全阿勒泰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确保天然林资源长治久安;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全面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各项公益建设任务;积极发展后续产业,进一步优化林区产业结构,有效提高林场经济实力,增加职工经济收入。
通过天保工程一期建设,阿勒泰林场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增长”,森林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林区社会稳定,职工经济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天保工程一期建设成就为阿勒泰林区实现林业大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
2011年2月,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通知》,明确了天保工程二期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政策及具体要求。
阿勒泰林场紧紧抓住天保工程二期建设这一发展战略机遇,及时编制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阿勒泰林场天保二期建设主要以继续实施森林管护补助,完善社会保险补助,完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继续实行公益林建设投资补助,增加森林培育经营补助等国家主要补助政策为依据,结合工程区森林资源现状及林区社会经济现状,科学规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内容与规模,并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以及完善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林场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实际,合理确定符合林场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建设目标与项目。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林规发…2011?21号附件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2010年12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1)一、主要成效 (1)二、主要经验 (4)第二章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8)一、战略定位 (8)二、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必要性 (9)第三章主要目标与任务 (13)一、实施期限 (13)二、实施范围 (13)三、指导思想 (13)四、基本原则 (14)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14)第四章森林分类经营与木材产量调减 (16)一、森林分类经营管理 (16)二、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 (17)第五章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19)一、资源状况评价 (19)二、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20)三、加强后备资源培育 (22)I第六章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 (29)一、扩大林区就业渠道 (29)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0)第七章主要政策和资金投入 (31)第八章保障措施 (33)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实行“四到省” .............................33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工程管理 (33)三、推进国有林区改革~构建林区科学发展新体制 (34)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35)五、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工作力度 (35)六、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绩效考评 (36)第九章效益分析 (37)一、资源质量提升 (37)二、生态效益显著 (38)三、社会效益巨大 (38)附表:表1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范围表 (42)表2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43)表3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林分各龄组面积统计表 (44)表4 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木材产量调减情况表 (45)II前言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即天保工程一期,重大战略决策~同年开展试点工作。
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和湿地保护工程资金稽查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和湿地保护工程资金稽查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林业局,神农架林区林管局:根据国家林业局林业基金管理总站《关于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和湿地保护工程资金稽查的通知》精神(林基稽【2014】12号),现就我省开展天保工程二期资金、天保区内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湿地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稽查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稽查范围和对象(一)稽查范围1.天保工程稽查范围2011-2013年度中央拨付的天保工程二期资金2011-2013年度天保区内森林抚育补贴资金2.湿地保护工程稽查范围(1)2011-2013年度湿地保护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
(2)2011-2013年度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
(二)稽查对象1.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市州县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
2.湿地保护工程的市州县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
二、稽查内容(一)建设任务分解、投资计划下达及资金拨付到位情况。
是否及时将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及投资计划分解落实到项目;资金是否按照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拨付到位。
有无擅自变更投资计划、截留、滞留、违规抵扣项目资金等现象。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包括财务制度完善程度及执行情况、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概预算执行情况等。
(三)会计基础工作及会计核算情况。
(四)项目完成(进展)情况。
包括项目任务及资金的计划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
(五)项目管理情况。
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检查验收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根据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核查办法》(林天发[2012]290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财农字[2011]138号)及《陕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实施方案,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所有天保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工程管理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等相关内容的自查和核查。
第三条核查验收按照任务和资金同步进行的原则,实行市、县(区、局)全面自查,省级复查的检查制度,采用查阅档案资料、会计报表、现地检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予以实施。
第四条核查验收的时间与程序市、县(区、局)级要在当年各项任务完成后,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全面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上报省级工程主管部门;省级复查从4月中旬开始,5月底前完成,并将对县(区、局)级自查结果的复查情况上报国家林业局,申请国家林业局核查验收;工程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可参照上述时间进行。
第五条检查项目县(局)级方案的执行情况、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包括固有林和国家级公益林及地方公益林)、木材停伐减产、中幼林抚育、职工安置、职工参加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补助、职工年均工资增减变化、中央和地方资金到位、管理与使用情况、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兑现、工程管理能力等。
第六条自查和复查工作应分别由市、省两级天保工程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设计单位承担,同时应建立检查工作制度,落实检查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
第七条市、县(区、局)工程主管部门应提供以下资料::1、市和被抽查县(区、局)自查报告;2、省林业厅下发的省级复查通知要求填报的表格;3、上一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和建设任务计划;4、各项工程建设资金和财政资金的财务决算报告和会计报表;5、同级审计部门出具的资金专项审计报告;6、管护落实情况表;7、完整的项目档案,主要包括工程实施方案、工程作业设计(含现状图、规划图、工程进度图)、计划与资金管理档案和帐册、按有关规定及时更新的森林资源档案、建设单位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等部门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1•【字号】豫政办[2011]69号•【施行日期】2011.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等部门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11〕6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省林业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的《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六月十一日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意见(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林规发〔2011〕21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实施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重要意义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完善的森林,具有强大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和缩小区域差距的迫切需要。
我省天保工程区位于黄河三门峡、小浪底两大水利枢纽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天然林资源约占全省的82%。
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营造生态屏障是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天保工程二期顺利实施。
二、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
附件2: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要求,为科学编制我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使方案编制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一)成立方案编制领导小组为加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确保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省林业厅成立“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厅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为: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产业处、公安局、营林总站、办公室、人事处、林规院。
(二)成立方案编制小组为落实方案编制工作具体责任,确保方案编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小组”,组长由承担方案编制任务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负责人和林规院副院长担任,成员从林规院、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抽调组成。
二、方案编制工作步骤(一)拟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
指导和规范天保工程二期省级实施方案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
(二)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初步方案”。
因各实施单位上报的森林分类区划数、职工人数曾多次调整,加之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建设任务与投资有限,因此,先由编制小组综合分析相关因素后,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提交厅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审定。
(三)审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
审定会邀请厅有关领导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根据审定意见,修订“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
附件: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天保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天保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安排用于天保工程的专项资金,包括森林管护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森林抚育补助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实施方案》确定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四条按照《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财政部于每年9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天保资金中的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和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等指标提前通知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财政部门。
省、市、县级财政部门要将提前通知的指标,层层落实到实施单位,并全额编入下一年度预算。
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和要求分别编入国家林业局部门预算和兵团预算。
第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可按照有利于统筹安排的原则,在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之间进行适当调整。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部门将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调整方案,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六条天保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债务和税金等。
第七条天保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第八条各级财政、林业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建立健
全天保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预决算制度。
第九条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4月30日以前向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报送上年度天保资金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天保工程进展情况,天保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地方财政投入和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改革情况。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天保资金总结报告由国家林业局于每年4月30日以前报送财政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天保资金总结报告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于每年4月30日以前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章森林管护费
第十条森林管护费包括国有林管护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
第十一条国有林管护费是指专项用于管护国有森林资源所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主要包括森林管护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相关设施建设维护和设备购置费等。
国有林管护费重点保障森林管护人员的工资性支出。
国有林管护费标准为每亩每年5元。
第十二条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是指用于集体和个人管护地方公益林的补助支出。
集体和个
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3元。
第四章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第十三条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指中央财政对天保工程区内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安排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标准为每亩每年10元。
第十四条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申请、使用、管理等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9]38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森林抚育补助费
第十五条森林抚育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国有中幼林抚育所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
森林抚育补助费标准为每亩120元。
第十六条森林抚育补助费的申请、使用、管理等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农[2010]546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社会保险补助费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补助实施单
位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支出。
第十八条社会保险补助费,以各省2008年社会平均工资的80%作为社会保险年缴费工资总额,补助比例合计为缴费工资总额的30%。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比例20%、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比例6%、失业保险补助比例2%、工伤保险补助比例1%和生育保险补助比例1%。
第十九条实施单位应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的规定按时足额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章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
第二十条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费是指专项用于各级实施单位承担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包括教育经费、医疗卫生经费、公检法司经费、政府经费、社会公益事业经费、改革奖励资金。
第二十一条教育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基础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经费支出。
教育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30000元。
第二十二条医疗卫生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医院、防疫站、卫生所及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经费支出。
医疗卫生经费的标准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人年均补助15000元,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人年均补助10000
元。
第二十三条公检法司经费是指实施单位承担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安全局的经费支出。
公检法司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12000元,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人年均补助15000元。
第二十四条政府经费:是指各级政企合一实施单位承担的政府事务类经费支出。
政府经费的标准为人年均补助30000元。
第二十五条社会公益事业经费:是指各级实施单位承担的消防、环卫、街道、广播电视、供水、供热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主要保障人员经费支出。
第二十六条改革奖励资金:是指对有关省剥离实施单位办教育、医疗卫生职能给予的延续补助资金,以及支持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得力、取得显著成效给予的奖励资金。
第二十七条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政策性社会性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公检法司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相关补助资金,以及改革奖励资金,重点用于补充地方政府接受剥离机构和人员的经费等巩固改革成果支出,具体用途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
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十八条实施单位用天保资金购置固定资产需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所购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二十九条实施单位要加强对天保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账簿和卡片,定期进行核对,保证账卡、账实相符。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领用、保管、保养、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各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对天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截留、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第三十一条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天保资金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
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抄报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十三条随着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和物价变化,财政部将会同国家林业局在充分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适时研究调整天保资金有关标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林业局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实施。
2006年10月25日印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6]223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