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14页]
- 格式:pptx
- 大小:21.85 MB
- 文档页数:65
2024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24年最新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1.建筑面积计算应基于建筑物的实际建筑尺寸和布置情况进行,不应包括任何虚拟的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面积。
2.建筑面积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且建筑面积应与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一致。
3.建筑面积应按照功能划分,包括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及其分项、共同使用面积、公共设备间面积等。
二、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与定义:1.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墙围合线和建筑物四周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面积,包括各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总和。
2.使用面积:指用于实际居住、办公、生产、储存和其他功能的面积,按功能分为住宅使用面积、商业使用面积、办公使用面积、工业使用面积等。
使用面积不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装修面积。
3.共同使用面积:指多个业主共同使用的面积,如楼道、电梯间、走廊等。
共同使用面积按业主所需使用的比例进行划分计算。
4.公共设备间面积:指公共设备间、设备室、锅炉室、机房等特定使用空间的面积。
5.其他建筑面积:指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其他建筑面积,如室外露天阳台、阳光房、楼梯平台等。
三、各类建筑面积计算具体规定:1.住宅使用面积计算:按国家或地方相关规范计算住宅的建筑面积,并按人均面积进行划定。
2.商业使用面积计算:按商业相关规范计算商业使用面积,并根据不同商业类别进行面积划分。
3.办公使用面积计算:按办公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面积计算,包括公共办公区、个人办公室等。
4.工业使用面积计算:按工业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面积计算,如生产车间、仓库等。
5.公共服务设施面积计算:如停车场、便利店、儿童游乐区等,应根据具体功能要求计算面积。
四、建筑面积计算的检测与验收:1.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方需对建筑面积进行详细测量和计算,需提供相关测量数据和计算方法。
2.施工方需按设计文档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测量数据和计算方法进行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面积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建筑面积主要是墙体围合的楼地面面积。
建筑面积还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建筑部件的面积。
建筑面积可以分为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一)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建筑行业中,对建筑物的计算方法和标准的规定。
它是建筑设计、审查和管理的基础,对于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合规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首先,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被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建筑物总建筑面积(GFA)、建筑物主体建筑面积(BFA)和套内建筑面积(NFA)。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GFA)是指建筑外墙纵向投影的面积,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建筑部分。
它是确定建筑物规模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建筑物所占地区的大小。
GFA的计算一般依据横截面积法或立面积法进行。
建筑物主体建筑面积(BFA)是指建筑物所有主体建筑部分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区域。
BFA是用来确定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和业主购房面积的依据。
计算BFA时,要剔除非建筑面积,如外墙厚度、垭口、阳台等。
套内建筑面积(NFA)是指建筑物内部各套房或单位的实际使用面积,也称为套内面积。
NFA是购房者购买房产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用于衡量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在计算这些面积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建筑物总建筑面积(GFA)的计算应包括所有建筑物的可使用面积,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
其次,建筑物主体建筑面积(BFA)的计算应基于建筑物的实际设计图纸和施工情况,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可以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
此外,套内建筑面积(NFA)的计算要基于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或单位的实际使用面积,并且需要考虑到墙体厚度、柱子和凸窗等因素。
还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计算规则和规定,如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办公建筑等。
最后,在建筑面积计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管理等相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相一致,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总之,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通过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计算依据,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合规性。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面积总和,通常用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和空
间利用效率。
建筑面积的计算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规则和标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规则,以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建筑总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用的总面积,包括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面积
总和。
通常可以通过对建筑物外轮廓的尺寸进行测量来计算建筑总面积。
建筑净面积
建筑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墙体和柱子等构件所占
据的空间。
计算建筑净面积时需要减去建筑物内部结构的面积,以得到实际可利用的空间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
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即建筑物在地面上的影子所覆
盖的区域。
建筑基底面积通常用来计算建筑物在地面上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有效建筑面积
有效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供使用的实际面积,不包括一些不适合使用的
区域,如楼梯间,机房等。
有效建筑面积通常用来评估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空间利用情况。
建筑单元面积
建筑单元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一个独立单元(如一个房间)的面积。
计算建
筑单元面积可以帮助评估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涉及建筑总面积、建筑净面积、建筑基底面积、有效建筑面积和建筑单元面积等方面,每种规则都有其特定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规则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以确保得到正确的建筑面积数据。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角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2、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以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角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3、层高超过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4、用深基础做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过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5、坡地建筑物利用吊脚做架空层加以得用且层高超过米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7、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8、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9、建筑物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是指房屋的局部层次,层高超过米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10、与建筑物连接的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雨篷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1、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设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2、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13、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14、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6、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7、室外楼梯作为主要通道和用于疏散的,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楼内有楼梯的,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18、跨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高架单层建筑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多层者按多层计算.19、室内体育馆按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体育馆场看台下空间加以利用的,其超过米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多层按多层计算.20、原始设计为假层含顶层阁屋面全部翻高后,前后墙沿口到楼板高度超过米的,按实计算建筑面积.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突出墙的构件配件和艺术装饰,如:柱、垛、勒角、台阶、无柱雨篷等.2、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3、层高在米以内的技术层、夹层.4、构筑物,如: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储油水池、储仓、车库,及地下人防干、支线等.5、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6、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7、单层建筑物内分割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8、层高小于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深基础地下架空层、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9、岗亭、警亭、书报亭等.10、里弄房屋后天进内的天棚.11、利用马路、通道及隙地所搭棚架.12、阁楼.13、房屋的平台、晒台、花台、屋顶平台等.三、其他在计算建筑物建筑面积时,如遇上述以外的情况,要参照上述规则精神办理.。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外围尺寸所围成区域的总面积。
建筑面积是建筑物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征收房屋土地使用税、计算搭配公寓房间面积等重要用途。
在全球范围内,建筑面积的计算方式各不相同,根据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计算方法各异。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内的净面积和总建筑面积最为常见。
以下是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详细介绍:1. 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实际占用的面积,包括建筑物基础、外围墙体和建筑物内部的柱子、梁、墙等构造物所占用的面积。
计算方法将建筑占地面积的数值和用途作为建筑物的基本资料之一,作为征收房屋土地使用税的依据之一。
建筑占地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建筑占地面积 = 建筑物投影面积 + 建筑基底的投影面积2. 建筑内的净面积建筑内的净面积是指建筑物内部可以使用的面积,即除去支撑结构和墙体等构造元素所占用的面积之后的有效使用面积。
计算建筑内的净面积时,需要按照实际使用的规划设计图纸及相关标准或规范来计算,包括净高、净宽及净深等因素。
建筑内的净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建筑内的净面积 = 建筑物内净高 × 建筑物内净宽 × 建筑物内净深3. 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是建筑物在平面投影面积上全部的建设面积。
其中,总建筑面积包括室内面积与室外面积,包括建筑内部的净面积和支撑结构所占面积等所有建筑物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如下:总建筑面积 = 建筑物投影面积 × 建筑物高度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应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作为重要的建筑计算基础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建筑评估、房地产等行业中。
从计算方面来看,建筑面积的精度和准确性对于项目估值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面积计算规则可以用来进行预算、财务规划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分析。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要正确判断建筑面积和类型,以便评估投资人的信息和目标是否匹配。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是指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
它在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广泛应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研究和使用规范,我们在这里解读最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
规范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三个部分以及规范条文说明。
总则阐述了规范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的原则等。
术语部分列举了25条术语,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涉及的建筑物有关部位的名词作了解释或定义。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共有25条,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规范条文说明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定中的具体内容、方法做了细部界定和说明,以便能准确地使用规定和方法。
房屋建筑的主体部分1、单层建筑物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勒脚是指建筑物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高度是指室内地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单层建筑物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围护结构是指围合建筑空间四周的墙体、门、窗等。
2、多层建筑物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划分界限分别计算。
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m者应计算1/2面积。
这种算法称为“层高界限计算法”。
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或地面至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中,最上一层的层高是其楼面至屋面(最低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3、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单(多)层建筑物的坡屋顶内空间不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法则大全
建筑面积,是地产名词,与实用面积及实用率计算有直接关系。
因应国家地区不同,其定义和量度标准未必一致。
建筑面积是建设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
它由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2024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一、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概念:1.建筑物外轮廓线:用于计算建筑物的地面面积和投影面积。
2.共用墙体和结构梁柱:不计入建筑面积。
3. 非净高层面:厚于50mm的层面不计入建筑面积。
4.简化的补充结构构件:可按面积的50%计算。
5.屋檐和露台:按半径的1.0倍计算。
6.不计入面积的部分:透空的走廊、天桥、外悬挑、挑前的柱廊和挑后的走廊。
二、建筑面积计算的方法:1.地面面积计算:建筑物外轮廓线与地面的投影面积。
2.建筑物净高面积计算:地面面积与净高面积之和。
3.分层面积计算:建筑物各层的净面积之和。
4.建筑物投影面积的计算:建筑物各层地面投影面积之和。
5.封闭阳台和挑前的阳台:按分别不同的计算规则计算面积。
6.分体构件计算:按整体与分体构件的面积比例计算。
7.其他特殊部位面积计算:如内挑式建筑物、跨街建筑物、地下室等。
三、建筑面积计算的相关要求:1.隔墙和隔断:非承重隔墙和隔断计入室内面积。
2.斜拉、杂凌、飘窗和立面附加物:按表面积的50%计入建筑面积。
3.立面装饰体和嵌板墙面:按实际面积计入建筑面积。
4.应急通道:按建筑物总面积的5%计算。
5.巨大屏墙和门道:按表面积的50%计入建筑面积。
6.地下室面积的计算:按地下室埋深的不同,分别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7.地下室挡土墙和开挖推土量:不计入建筑面积。
8.屋顶设备区面积计算:根据设备的各个部位计算。
四、建筑面积计算的验收标准:1.建筑面积计算表:建筑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面积计算表,并经设计单位审查和相关部门验收。
2.面积计算结果报告: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建设情况编制面积计算结果报告。
3.面积计算结果的调整:计算结果与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审核意见不一致时,应进行调整。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最全版1. 引言建筑面积是在房地产行业中常用的概念之一。
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说,准确计算建筑面积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买房者的投资和开发商的经营收益。
因此,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需要明确、准确且全面。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建筑面积计算的最新最全规则,以供各方参考和应用。
2. 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如下:•统一标准: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贴近实际:建筑面积应基于实际建筑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计算,并考虑到各种因素。
•明确计算范围:建筑面积计算应明确计算的范围,包括内部使用面积、公共面积和外部附属面积等。
3. 建筑面积计算的具体规则3.1 内部使用面积内部使用面积是指建筑内部可供使用的面积,一般包括房间、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的面积。
计算内部使用面积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墙体厚度:墙体厚度通常不计算在内部使用面积中。
•阳台面积:阳台面积计算时,可根据以下两种方式计算:–若阳台封闭,则可将其计算为内部使用面积。
–若阳台未封闭,则可将其计算为内部使用面积的一半。
•楼梯和电梯间:楼梯和电梯间的面积不计算在内部使用面积中。
3.2 公共面积公共面积是指多户共同使用的面积,一般包括大厅、走廊、电梯间、储藏室等。
计算公共面积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走廊面积:走廊面积应计算在公共面积中。
•电梯间和楼梯间:电梯间和楼梯间的面积应计算在公共面积中。
•公共设施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包括大堂、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设施的面积,应计算在公共面积中。
3.3 外部附属面积外部附属面积是指与建筑物紧密相连的附属部分的面积,一般包括阳台、露台、封闭式阳光房等。
计算外部附属面积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封闭式阳光房面积:封闭式阳光房面积可计算在内部使用面积中。
•露台和阳台面积:露台和阳台面积计算时,可根据以下两种方式计算:–若露台或阳台未封闭,则应计算在外部附属面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