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历史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24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
②认识目标:了解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科目、内容及科举制的作用;了解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教学时间】( 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科举制度是一种以王朝设科而士人投考为特点的官员录用制度,从其初具形态到其终止(从隋唐之际清帝国末年),其历史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在中华帝国的政治文化结构中,该制度属处于中心地位的那些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焕发出的活力,影响着唐人的生活,显示出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给世人耳目一新,令世界为之向往。
(二)自学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15 “课前思考”。
2.自学内容2:科举制度焕发的活力。
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20—21 “科举制度焕发的活力”一目内容,思考下列问题:3.自学内容3:衣食住行时尚。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21—22“衣食住行时尚”一目的的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请想像唐人一天的生活情况。
4.自学内容4: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23—24“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一目的的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唐朝为什么产生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2)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有哪些表现和特点?(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完成创造性练习P15—17(四)反思小结【加速一】探究:科举制与唐朝的社会风貌有什么关系?【加速二】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1)上述三则史料都与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系?(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教案课题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想像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唐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像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
教学重点: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举制度,推动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影响着那个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精神风貌。
唐代的科举制对盛唐社会焕发出的生机活力与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因为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差距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本课将通过表演、想像等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体验以解决这一难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矛盾师:老师接任了一个自己一点儿也不了解的新班,要选几位品德好、关心集体、办事能力强的班干部,用什么办法?师:谢谢大家这么多的好主意,老师现在心里有数了。
那么,如果我们是一位封建帝王,我们又应该如何选拔一些有才干的官员呢?因学生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感觉到了选拔一个人才要考虑很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比较慎重,也觉得略有困难。
教师相机点拨:其实那些封建帝王也真的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他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亲自去查访的,有发文布言征求的,也有以门第选拔的……但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直到隋唐时期,才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重要制度――科举制。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目“科举制焕发的活力”,然后同桌说说科举制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