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101-11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9
作业指导书-石子试验②称取饱和面干试样的质量。
2.4表面含水率计算(准确至0.1%):100m 221s ⨯-=G G G式中s m ---表面含水率,%;1G ---湿试样质量,g ;2G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
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如两次测值相差大于0.5%时,试样应重做。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HHSL/SC-2009 第1版 第0 次修改 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6 页 共 19 页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13 页共 19 页7、石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7.1本试验用于测定石料中针状及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评定石料品质。
7.2仪器设备:①天平:称量2kg、感量1g。
②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③磅秤:称量50kg、感量50g。
④筛:孔径分别为5mm、20mm、40mm、80mm、150(120)mm的方孔筛。
⑤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见下图。
⑥卡尺、瓷盘、料斗等。
7.3试验步骤:①用四分法按下表称取各级试样。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文件编号:HHSL/SC-2009作业指导书第1版第0 次修改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第 18 页共 19 页9、石料压碎指标试验9.1本试验用于检验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评定石料品质。
9.2仪器设备:①压力试验机:最大压力300kN以上。
②受压试模:如下图所示。
③天平:称量5kg、感量1g。
④筛:孔径分别为2.5mm、10mm、20mm的方孔筛。
9.3试验步骤:①用孔径为10mm和20mm的筛,选取粒径大于10mm而小于20mm的石料(气干状态),并剔除其中的针(片)状颗粒,然后称取试样3份,每份3kg,按下述步骤分别进行测试。
②置圆模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圆模中,每装完一层试样,一手按住圆模,一手将底盘手把一边提起2cm,然后松手使其自由落下,两边交替,反复进行至每边提起25次。
两次振完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
石材作业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一部分GB/T9966.1-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二部分GB/T9966.2-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第三部分GB/T9966.3-2001》二、试验项目弯曲强度、压缩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
三、技术要求1、石材分类①按形状分类a 普型板(PX)b 圆弧板(HM):装饰面轮廓线的曲率半径处相同的饰面板材。
C、异型板(YX):普型板和圆弧板以外的其他形状板材。
d、毛光板(MG)②按表面加工程度分类a 细面板(YG):饰面平整细腻,能使光线产生漫反射现象的板材。
b 镜面板(JM):c 粗面板(CM):指饰面粗糙规则有序,端面锯切整齐的板材。
2、等级①按普型板规格尺寸偏差,平面度公差,角度公差,外观质量等将板材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②板弧面按规格尺寸偏差,直线度公差,线轮廓度公差,外观质量等将板材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四、检测仪器的要求1、试验机:具有球形支座并能满足试验要求,示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
试验破坏的载荷应在示值的20%-90%范围。
2、游标卡尺:读数值为0.10mm。
3、万能角度尺:精度为2′。
4、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105℃±2℃范围内。
5、冷冻箱:温度可控制在-20℃±2℃范围内。
6、天平:最大称量1000g,感量10mg;最大称量200g;感量1mg。
7、比重瓶:容积25mL-30mL。
8、标准筛:63μm。
五、试验检测操作1、试样要求①压缩强度:边长50mm的正方体或Φ50mm×50mm的圆柱体;尺寸偏差±0.5mm。
每种试验条件下的试样取五个为一组。
若进行干燥、水饱和、冻融循后的垂直和平行层理的压缩强度试验需制备30个。
②弯曲强度:试样厚度(H)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当试样厚度(H)≤68mm时宽度为100mm;当试样厚度>68mm时宽度为1.5H。
铁路级配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用于测定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性能指标。
本试验适用于铁路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过渡段用级配碎石以及普通铁路用级配砂砾石。
二、试验依据《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 10102-2010三、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四、试验参数1筛分试验1.1试验设备(1)分析筛:级配碎石方孔筛、过渡段级配碎石筛。
(2)天平:电子天平。
(3)电热鼓风干燥箱。
(4)震击式标准振摆仪。
(5)瓷盘、研钵、带橡皮头的杵、钢丝刷等。
1.2试验步骤(1)根据试样颗粒大小,用四分对角线法取样,取代表性风干试样。
称量小于500g时,应准确至0.1g,称量大于500g时,应精确至1g。
(2)根据试样的种类,将试样过1.7mm或2mm或2.5mm筛,秤筛上或筛下试样质量。
筛上试样过粗筛,筛下试样过细筛。
筛毕,秤取各筛上及底盘试样质量,准确至0.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1.3结果整理(1)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X=[m A/m B]×d x式中 X—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m A—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m B—细筛分析时为所取试样质量,粗筛分析时为所取试样总质量(g)。
d x—粒径小于2mm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C u=d60/d10式中 C u—不均匀系数,计算至0.01。
d60—限制粒径。
d10—有效粒径。
(3)曲率系数C c=d230/(d10×d60)式中 C c—曲率系数,计算至0.01。
d30—小于该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30%的粒径。
2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2.1试验设备(1)电热鼓风干燥箱。
(2)电子台秤。
(3)浅盘、容器、铁锹、竹筐、尼龙袋、塑料布。
2.2试验步骤(1)按规定取试样,将试样烘干至恒量,将试样拌和均匀,用四分对角线法取两份备用,每份约20kg。
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碎石(卵石)检测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件中水泥混凝土及制品用的卵石碎石,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3编制依据3.1GB/T14685-2001《建筑用碎石、卵石》3.2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4检测项目概述4.1卵石:也称砾石指岩石风化破碎后,•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积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碎块,外形浑圆少凌角。
4.2碎石:指岩体爆破后经人工破碎或卵石经人工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碎块。
4.3针状颗粒:指石子的颗粒长度大于平均粒径的2.4倍。
4.4片状颗粒:指石子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
4.5含泥量:指粒径小于80µm的岩屑,淤泥与粒土的总和。
4.6泥块含量:指水浸后粒径大于2.5mm的块状粒土。
4.7坚固性:指石子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4.8碱骨料反应:指水泥和混凝土的有关添加剂中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与石子中的活性二氧化硅等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缓慢反应生成碱硅胶后,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破坏现象。
5检测准备5.1人员凡从本试验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设备仪器台秤:称量10kg,感量10g;架盘天平:称量10kg,感量10g;天平:称量1kg,感量1g;称量2 kg,感量2g;称量100g,感量0.1g;称量100 kg,感量0.01g;称量5 kg,感量1g;套筛、一套;孔径0.080mm及1.25mm筛各一只;摇筛机、孔径为2.50ey 5.00mm筛各一个。
振幅0.5±0.1mm,频率50±3Hz。
容器为试验所需各种容器(量筒、烧杯、玻璃棒容呈瓶等)。
烘箱、三脚网篮、跳桌、水泥胶砂搅拌机测长仪、平燥器。
压力试验机量程30 kg,示值相对误差1%;受压试模。
石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2定义2.1 卵石由自然条件作用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2.2 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2.3 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2.4 含泥量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µm的颗粒含量。
2.5石的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的含量。
2.6 压碎值指标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3分类及规格3.1分类石分类:卵石、碎石。
3.2规格按卵石、碎石粒径尺寸分为单粒级和连续粒级。
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单粒级卵石、碎石混合成特殊粒级的卵石、碎石。
4石必试项目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5试验方法5.1石试样取样方法及数量5.1.1卵石、碎石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亦为一验收批。
5.1.2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数量40kg(最大粒径≤20mm)或80kg(最大粒径>20mm)。
5.1.3取样方法5.1.3.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5.1.3.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石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5.1.3.3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5.1.3.4 建筑工程企业应按单位工程分别取样。
5.1.3.5 构件厂、搅拌站应在砂进厂时取样,并根据贮存、使用情况定期复验。
注:1)用分料器缩分: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留下两个接料斗中的一份,将另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
f2——砂浆的设计强度。
δ: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按JGJ/T98-96 中5.1.3确定。
3.2计算水泥用量:1000(f m.O-B)Q c=————————A.f ce式中:Q 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kg/m3)f m.O——砂浆的试配强度(MPa)f 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A、B—砂浆的特征系数应按JGJ/T98-96中表5.1.4取用。
3.3砂浆掺合料用量:Q D=Q A-Q c式中:Q D—1m³砂浆中石灰膏或其它掺合料用量(kg);Q A=300kg/ m³;Q C=水泥用量(kg/m³);所用石灰膏的沉入量应为120mm,粘土膏为140~150mm.3.4砂子用量:对含水率为2%的中砂,每1m³砂浆用1m³砂子,含水率为0的过筛净砂,每1m³砂浆用0.9m³砂子,含水率大于2%的砂子,则应酌情增加砂子用量,视含水率大小,范围在1.1 1.25间。
3.5用水量:砌筑砂浆的用水量,由砂浆稠度来决定,而稠度又与砌体材料种类、施工条件及气候等因素有关,所以适宜的稠度,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然后根据选定的稠度为标准,按计算配合比称料,进行试拌,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调整符合要求后,才可定为砂浆基准配合比。
4.0确定施工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增加10%的水泥用量,制作三组砂浆强度试块,测定强度值,选符合强度要求,而水泥用量又经济的配合比为正式砂浆配合比。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2011版)自贡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文件受控号:版本/修改:第四版/第0次修改标题:建设用砂、石检测作业指导书页码:第 1 页共 10 页1.0 编制目的为了在砂浆、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卵石和碎石,保证建筑用砂、石的质量,确保对原材料性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操作的一致性,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砂浆、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3.0 依据标准3.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2 《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3.3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3.4 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4.0 检测程序4.1 颗粒级配4.1.1 仪器设备a)方孔砂筛:孔径为0.075 mm、0.15 mm、0.3 mm、0.6 mm、1.18 mm、2.36 mm、4.75 mm、9.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b)方孔石筛:孔径为2.36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53.0 mm、63.0 mm、75.0 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c)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d)天平:称量1000 g,感量1 g;称量10 kg,感量1 g各一台;e)振筛机;f)浅盘和硬、软毛刷等;4.1.2 试验步骤4.1.2.1 天然砂或人工砂颗粒级配试验的试验步骤:4.1.2.1.1 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 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不大于3 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ρ1
V1 =(1- )×100(%)
ρ
ρc
Vc =(1- )×100(%)
ρ
式中:V1 —堆积密度的空隙率;
Vc —紧密密度的空隙率;
ρ1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kg/m³)
ρc —碎石或卵石的紧密密度(kg/m³)
ρ—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³)
6.0含水率试验:
6.1试验目的: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为调整砼水灰比和石子用量提供依据。
6.2试验步骤: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步骤详见JGJ53—92部标6.4条的方法进行。
7.0吸水率试验:
7.1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重量为基准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7.2试验步骤: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步骤详见JGJ—92部标6.5条中的方法规定。
8.0针、片状颗料含量试验:
8.1试验目的: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粒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以确定其使用范围。
8.2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针、片状的总含量,试验见JGJ53-92部标6.9条规定方法进行。
9.0压碎指标值试验:
9.1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评定其相应强度使用范围。
9.2试验步骤: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按JGJ53—92部标6.13条中的规定进行。
10.0试验后资料的归档、整理按照COP16.1《质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