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选修一必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0.84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选修1一、细胞的分子基础1. 细胞的概念与结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自主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能力。
-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糖类:由单糖组成,主要提供能量。
- 脂类:包括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 酶的作用- 酶是生物体内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4.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 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完全氧化,释放较少能量。
5. 光合作用- 光依赖反应:在光照下,水分子分解,产生氧气和ATP。
- 光合磷酸化:ATP的生成过程。
- 光合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原理。
- RNA的转录:DNA信息转录成mRNA。
- 蛋白质的翻译: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基因的结构包括启动子、编码区和终止子。
3. 基因突变- 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 突变的影响:有益、中性、有害。
4.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
-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突变。
5. 分子系统发育- 通过比较DNA序列的差异,推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 分子钟假说:物种分化的时间可以通过DNA序列的变异速率来估计。
三、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 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的生物。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营养物质的生物。
2. 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1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2酶的研究与应用1、果胶酶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选修1专题一一、知识归纳1.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菌种/项目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繁殖方式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孢子生殖二分裂生殖生产应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发酵条件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一直需氧不需氧2.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制作内容/比较项目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所用菌种酵母菌醋酸菌主要是为霉乳酸菌控制条件O2的有无无氧有氧有氧无氧最适温度18℃~25℃30℃~35℃15℃~18℃常温时间控制10~12天7~8天腌制8天左右腌制10天左右其他条件封闭充气口适时充气控制盐酒用量控制盐水比例相关反应式3.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的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比较项目果酒和果醋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制作原理果酒: 无氧呼吸果醋: 有氧呼吸果醋:有氧呼吸多种微生物发酵泡菜制作: 乳酸菌无氧呼吸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亚硝酸盐检测: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实验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让豆腐上长也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操作提示材料选择与处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
控制好材料的用量;防止杂菌污染。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知识归纳4.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微生物两个阶段, 纯化(分离)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培养: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高三必备知识点生物选修一导引: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高三生物选修一是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本文将介绍高三必备的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和掌握这些重要的内容。
1. 高级生物分类学1.1. 动物的分类1.1.1. 动物的基本特征1.1.2. 动物的分类方法1.2. 植物的分类1.2.1. 植物的基本特征1.2.2. 植物的分类方法2.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2.1. 植物的基本结构2.1.1. 植物的细胞结构2.1.2. 植物的组织结构2.2. 植物的器官2.2.1. 根的结构和功能2.2.2. 茎的结构和功能2.2.3. 叶的结构和功能2.3.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3.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3.2. 植物的生长调节3. 动物的组织与器官3.1. 动物的细胞结构3.1.1. 动物的细胞类型3.1.2. 动物的组织结构3.2. 动物的器官3.2.1. 循环系统3.2.2. 呼吸系统3.2.3. 消化系统3.2.4. 排泄系统3.2.5. 神经系统3.2.6.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4. 遗传学4.1. 遗传的基本概念4.1.1. 基因与基因型4.1.2. 表现型与性状4.2. 遗传的规律4.2.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4.2.2. 染色体遗传4.3.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4.3.1.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4.3.2.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5. 生态学5.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1.1. 生物群落与种间关系5.1.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5.2. 生态平衡与稳定性5.2.1. 生态平衡的概念与调节5.2.2.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结语:通过学习高三生物选修一的必备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生命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为高考奠定扎实的基础。
附:注意事项- 复习时可以参考教材,结合课堂讲解和实验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 注意理解和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知识点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高三选修1必背知识点生物高三选修1的必背知识点是学生们在备考高考时需要熟悉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生物高三选修1必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知识点1: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存在的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体,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任务,每个细胞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2: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细胞增殖和繁衍的主要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阶段;无丝分裂则是通过分裂酶和核裂变来实现。
知识点3: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细胞中携带着与遗传和生命相关的DNA和RNA。
DNA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RNA则负责信息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知识点4: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并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知识点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因基因的差异而导致的性状和特征的差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等形式。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也是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知识点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以及它们所处的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
知识点7:能量在生物体中的转化能量在生物体中的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光能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等过程。
这些能量转化的过程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的制约。
知识点8: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体内和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物质循环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物质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9:进化进化是生物种类和个体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遗传上的变化,包括生物的起源、进化的机制和模式等。
进化理论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
知识点10:适应与进化适应是生物种类和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和调整,包括生物的结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目标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基因的导入、筛选与培养。
-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生产生物药物等。
2.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定义: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和利用。
- 细胞培养技术: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 细胞融合技术:通过融合技术产生杂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3. 酶工程- 酶的基本概念: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或RNA。
- 酶的分类与特性:根据反应类型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等。
- 酶的应用:工业生产、洗涤剂制造、食品加工等。
4. 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技术的原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有用的产品。
- 发酵过程的控制:温度、pH、氧气供应等。
- 发酵产品:酒类、酱油、醋、抗生素等。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等。
二、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利用等。
3. 能源与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 非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循环经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
4.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生物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 生物技术的定义与分类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及其组分进行操作、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2. 生物技术发展简史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个阶段。
传统生物技术主要包括酿造、发酵等;现代生物技术则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核心。
二、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基因工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使之产生新的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转化细胞的筛选与鉴定。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并将其导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常用的基因表达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病毒等。
3. 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基因治疗等。
三、细胞工程1.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细胞工程是指利用细胞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对细胞进行操作、改造和利用的技术。
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等。
2. 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主要包括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等技术。
动物细胞工程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疫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等技术。
植物细胞工程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四、发酵工程1. 发酵工程的原理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发酵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发酵条件优化、生物反应器设计等。
2. 发酵过程的主要参数发酵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主要参数有:温度、pH、溶氧、搅拌速度、发酵液浓度等。
3. 发酵工程的应用发酵工程在食品、饮料、医药、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啤酒生产、抗生素生产、生物燃料生产等。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学习生物的学生来说,必背知识点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从微观到宏观等不同层面,介绍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生物学的基础。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此外,还需了解细胞质内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的结构与功能。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在进化中的基础。
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应掌握孟德尔的基因定律、核酸的组成与结构以及DNA的复制等。
进化是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需要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机制,如化石证据、比较解剖证据和生物地理证据等。
3. 生物的分类与演化生物的分类是对生物进行归类、分类和研究的基础。
了解生物的分类层次,从界、门、纲到属、种,以及各级分类的特征。
掌握生物分类的原则和分类方法,如形态分类和系统发生学分类。
此外,还需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和原因,如地质作用和自然选择等。
4. 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学习生物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途径,如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光合作用等。
同时,了解光周期对生物体生活和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影响。
5. 生物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生物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克隆、转基因和基因突变等重要技术。
此外,还需了解生物技术在生产和医学上的应用,如抗体工程和基因诊断等。
6. 生物的健康与环境保护生物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是生物学的重要方向。
学习生物的健康概念和生物健康评价的方法,了解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同时,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知识点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生命体的起源、组成和变化规律,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在生物选修1中,有一些知识点被认为是高考必背的内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讨论,并给出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1.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生物形式逐渐演化成复杂的生物。
这其中涉及到有机进化和有机适应的概念,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等。
2.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此外,生物体还包括不同种类的组织、器官和系统,它们相互协作,保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学习和理解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功能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3. 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生物界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遗传的本质是物质的传递和转化过程,其中涉及到基因的表达和控制。
变异是遗传的基础,通过变异,生物体能够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进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对于进化和种群遗传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转变,这些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涉及到细胞增殖、器官形成和功能的成熟等方面,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5. 生物体的代谢和调节代谢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代谢主要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通过代谢,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此外,生物体还需要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和适应,以保持内稳态和生命的平衡。
以上是生物选修1高考必背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要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 多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1. 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包裹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遗传物质。
1.2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细胞对物质进行吸收、合成、储存和转化的过程。
•分裂:细胞的繁殖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特殊功能:细胞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环境,具备各种特殊功能,如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肌肉细胞收缩等。
2. 遗传与分子2.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DNA:储存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由核苷酸组成。
•遗传密码:通过DNA序列来决定蛋白质的合成,三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一个氨基酸。
•基因表达:从DNA转录为RNA,再通过翻译转化为蛋白质。
2.2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复制过程中,DNA的双螺旋结构被解开,由酶在每个模板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
2.3 遗传变异与进化•突变:DNA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变化。
•选择性进化:环境选择有利于某些特征的个体存活和繁殖,使这些特征在种群中逐渐增加。
3. 细胞的信号传导与调控3.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备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膜通过受体蛋白,接受外界信号,并通过信号转导传递到细胞内。
3.2 细胞的信号传导方式•内分泌系统: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目标细胞。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号。
3.3 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细胞周期:细胞从诞生到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细胞凋亡: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保持组织和器官的平衡发展。
4. 免疫与疾病防治4.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方式。
•先天免疫:通过起始反应阻止病原体入侵。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反应,通过记忆细胞记住病原体以便下次抵御。
4.2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预防疾病: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环境卫生等。
高考生物选修一必考知识点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C2H5OH+O2→CH3COOH+H2O1 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开口向下的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该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疑难解答(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如:要先冲洗葡萄,再除去枝梗;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进行酒精消毒;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
二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5、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水分测定方法如下:精确称取经研钵研磨成糊状的样品5~10g(精确到0.02mg),置于已知重量的蒸发皿中,均匀摊平后,在100~105℃电热干燥箱内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烘30min,直至所称重量不变为止。
样品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烘干前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后容器和样品质量)/烘干前样品质量毛霉的生长:条件: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来源:1.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2. 直接接种优良毛霉菌种时间:5天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
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食盐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2.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易酥烂 3.调味作用,给腐乳以必要的咸味4.浸提毛酶菌丝上的蛋白酶。
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
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香辛料的作用:1.调味作用2.杀菌防腐作用3.参与并促进发酵过程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
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疑难解答(1)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豆腐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
用含水量高的豆腐制作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
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三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反应式为:C6H12O6 2C3H6O3+能量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杀死乳酸菌。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 、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时间(d)一般在腌制10 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
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