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五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18
关汉卿的元曲_关汉卿的作品介绍关汉卿的元曲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生活的一个缩影。
关汉卿的元曲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汉卿的元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汉卿的元曲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的元曲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生活的一个缩影。
关汉卿的元曲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汉卿处于金末元初,这个特殊的时代给与了关汉卿创作的丰富的题材。
金朝是封建制的国家,而到了元朝,可以说是奴隶制的短暂的复辟,在元朝,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汉人处于非常低的等级,一个汉人的价值仅仅相当于一头牛,而读书人的地位更是仅仅高于乞丐,正是这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愤懑,给了关汉卿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关汉卿的元曲关注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激烈的阶级、民族冲突与社会矛盾中关汉卿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着自己感受到的一切。
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其存世的80年间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其最著名的当属人尽皆知的《窦娥冤》。
作为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内至少有100多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多个剧团在演出关汉卿的作品,关汉卿的元曲更是被翻译成为日、德、法、英等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外国人称关汉卿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元曲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关汉卿的作品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伟大的戏曲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传唱,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喜爱关汉卿的作品,所以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其中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当属《窦娥冤》。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暴虐,“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惨烈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现实的抗争,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等一系列的美丽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点燃了人们要与黑暗的社会做最后斗争的决心。
第三本第六编元代文学(公元1279-1368年)1、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类作品。
从配乐曲词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I曲,而且同属于北曲系统的乐曲;从文学分类原则来说,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是诗歌——一种起源于民间,与音乐关系密切,字句更为参差的自由诗。
元曲内容:元曲在内容上大多代表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
散曲风格明快活泼,杂剧风格多样,因此成为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2、元曲:①杂剧:戏剧②散曲:新兴的诗歌体裁3、特点:一般都可以合乐而歌,一般指的是北曲第一章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第一节一、中国戏曲的久远渊源1、以先秦俳优、唐参军戏为代表的滑稽戏俳优、伶优、倡优(滑稽戏谑、乐器、舞蹈)2、以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歌舞、唐宋元曲为代表的歌舞戏唐代的歌舞戏:唐代带历史性的歌舞表演有了很大的发展,演员自演自舞,反映了歌舞戏有叙述体想代言体发展。
3、以六朝俗讲、唐变文、宋诸宫调为代表的讲唱文学。
总之,上述的各种戏曲形式,都对戏曲的发展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元杂剧的产生和元末南戏的成熟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过最早的戏剧雏形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固定的演出场所:1、互瓦舍(互肆):宋元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2、勾栏:古代戏剧演出的舞台和剧场二、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1、是在南北宋之交,在南方兴起的南戏2、是金末流行于北方的北杂剧(元杂剧)---成熟与山西河北一带,12-13世纪第二节一、元杂剧兴盛情况1、作家作品多,名家名作多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六大家:王实甫、乔吉)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墙头马上》白朴、《西厢记》王实甫、《倩女离魂》郑光祖2、演出遍及全国南北的许多城市3、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演员二、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1、经济恢复,城市繁荣提供了戏剧繁荣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2、尖锐的社会矛盾,丰富了元杂剧深刻的思想内容;3、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形成了有较好文学素养而又极为贴近人民的杂剧创作队伍;4、国家统一,交通发达,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杂剧的发展;5、杂剧是新兴的文艺形式,在当时是反应复杂斗争,使人民娱乐的一种更好的艺术形式。
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2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第三章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第一节关汉卿杂剧创作的题材特征和思想内容一、关汉卿生平及价值取向1、关汉卿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
关汉卿是元代曲坛上成就最伟大的作家,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母体走向成熟的标志。
然而,由于元代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和曲非文坛正宗地位的影响,其流传下来的资料不多,目前关于其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的论断是推测性的。
《录鬼薄》言:“大都人,号己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朱经《青楼集序》言:“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己斋辈,皆不屑仕进”;此外,关汉卿曾作10首〔大德歌〕小令,如其中一首写到:“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在元代历史上,大德年间指的是1295---1307年。
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关汉卿长期生活于金元易代之际,也就大概是1225至1300年期间。
出生地大概为河北祁州伍人仁村人,后来长期定居北京,他的戏剧创作活动主要在北京进行。
2、关汉卿的价值取向:多才多艺,热爱戏剧演出事业,性格开朗通达,诙谐幽默。
(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
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间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依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OU)。
你道我老也,暂休。
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
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CHA)踏的阵马儿熟。
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
恰不到“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EN)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六编辽金元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五编宋代文学基本知识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柳开。
2、田锡的主要功绩是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3、穆修在宋初的主要功绩就是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
4、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小畜集》。
5、宋初诗歌“三体”是指:白体、昆体、晚唐体。
6、王禹偁属于宋初的“白体”诗派。
7、“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8、宋诗中学习杜甫的风气是王禹偁开创的。
9、晚唐体诗人以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为师法对象,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是林逋,他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
10、王禹偁散文的代表作有《唐河店妪传》和《黄州新建小楼记》。
11、王禹偁在文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文章“传道而明心”的主张。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一、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了一批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等。
他们的创作风格与宋朝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中称他们为“国朝文派”。
二、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元好问诗诸体兼擅,而以七律与七绝成就最为突出。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一、“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二、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二)“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三)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三、《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一)张生:随是一介,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二)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作派却不象淑女。
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
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三)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
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
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
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