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哪种好
- 格式:docx
- 大小:4.75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和运动员的肩部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因此,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非常重要。
本研究收集了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包括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热敷和局部按摩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发炎,并促进血液循环。
2. 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短波、激光和肌肉电刺激等。
这些治疗手段可以促进肌肉修复和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3. 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实物治疗锻炼来恢复肌肉和骨骼功能。
这一方案包括肩部和手臂肌肉的特定拉伸和锻炼。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骨质增生和减轻肩部疼痛。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
疗效评估60例患者中,50例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其他10例采用手术治疗方案。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肩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均得到了改善。
其中,保守治疗组中有42例(84%)症状完全缓解,5例(10%)症状有所改善,3例(6%)症状未见缓解。
手术治疗组中症状完全缓解7例(70%),2例(20%)症状有所改善,1例(10%)症状未见缓解。
结论综合治疗方案对肱骨外上髁炎有明显的疗效,其中保守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和炎症,改善肩部功能;对于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此外,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小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病人取坐位,将肝关节屈曲90度,平放于治疗桌面上,前臂置于中立位,便于肱骨外上髁的显露,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可先行阻滞,阻滞时进针要快速准确,达肱骨外上髁或其前下方,病人有酸胀感,可放射到前臂外侧甚至手指,注放镇痛液,小针刀刃平行于肌纤维刺入,先行纵行疏通剥离,再用切开剥离法数次,刀下粘连组织有疏松感即止,一周后未愈可再做一次治疗,一般一次可治愈,最多不超过三次。
肱骨外上髁炎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臂的伸屈动作,避免受凉,受潮等。
术后为预防感染可适当口服抗生素。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痹症痹症经常表现为肌肉、筋骨、关于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主要原因是风、寒、湿等外邪侵入人体,闭塞经络导致气血流行不畅。
将药物研成粉末,然后用蜂蜜调成糊状,做成直径2厘米的药饼,将药饼敷在穴位上,经10小时再揭去,隔三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只的炎症,形成关节内外粘连,阻碍肩的活动,临庆特征为肩痛和活动障碍,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肩凝”“漏肩风”和“肩背痛”等范畴。
肩周穴,为治经外奇穴,位于足三里下一寸,即上巨虚穴上两寸。
应用针刺疗法,取对侧肩周穴,直刺1-2寸。
对体实者用强刺激,上下用力提插捻转。
以泻为主,对体虚病人患者手法宜轻、慢,以补为主,针刺一般半分钟至两分钟,待病人上举,外展疼痛消失,活动自如为止。
应用本法治疗,一般一次即愈,不愈者次日再针一次。
上面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然后下面写中药一般一行4味中药中药要分君臣佐使就是主要的要先开然后后面跟着辅助的中药很简单最后写上几副水煎服日服一剂给你写个例子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25人参9G 茯苓12g 白术15g 当归15g川穹15g 熟地15g 白芍12g 桃仁6g红花6g 甘草12g7副水煎服日服一剂。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员和劳动者的上肢疾病,主要由于肱骨外上髁处肌肉和肌腱的过度使用引起。
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通常是首选方法,因为它是非侵入性的,可以帮助大多数患者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患肢,是肱骨外上髁炎治疗的首要措施。
这可以减轻肌肉和肌腱的紧张程度,从而减少炎症和疼痛。
患者应尽量避免参与对肱骨外上髁施加压力的活动,例如重型举重和高强度的网球运动。
除了休息外,物理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冷敷、按摩和牵引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肢的血液循环,并加速康复过程。
此外,药物疗法也是保守治疗的一部分。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并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然而,使用NSAIDs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其他潜在的副作用。
除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腱肌腱移位术和肱骨外上髁部分切除术。
这些手术可以通过解除肱骨外上髁处的压力来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
在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括恢复肌肉力量和灵活性的练习,以及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水平。
康复训练应在专业的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有效且安全地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疗法。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考虑。
手术后,恢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
最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常见于经常从事肩部工作和运动的人群。
近年来,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备受关注,成为该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当前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中药内服治疗
1. 清热解毒法
清热解毒法是以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通过清热解毒来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
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金银花等。
2. 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法是指通过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组织代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丹参、三七、桃金娘等。
3. 补益法
补益法是指通过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对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常用药物有黄精、五味子、当归等。
二、外治法
热敷法是指将温热水袋或艾叶贴敷在患处,通过提高局部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功能,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
2. 推拿按摩法
推拿按摩法是指通过手法或工具对肩部进行推拿、按摩,通过刺激穴位,增强血液循环,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
3. 中药外敷法
中药外敷法是指将中药制剂贴敷在肩部患处,通过药物成分的渗透,促进治疗效果,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症状。
总体而言,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药内服治疗和外治法都具有一定的疗效,其中清热解毒法和活血化瘀法应用较为广泛,但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外治法中,推拿按摩和中药外敷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中医药治疗应结合中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全面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超声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肱骨外上髁炎是骨科软组织损伤中的一种常见病,是因肘关节.腕关节长期劳损或者用力过久,使前臂伸肌总腱在肱骨外上髁附着点处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
因网球运动员易犯本病,故又称网球肘。
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有封闭治疗、物理治疗等。
我科结合超声波对肌肉肌腱等软组损伤具有安全、有效、无创的特点,采用超声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治疗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5岁,疗程1~2月。
1.2 诊断标准(1)起病缓慢有明显损伤史。
(2)肘关节外侧疼痛前臂旋前背伸、提、拉、握拳时疼痛更明显,疼痛沿伸腕肌向下放射,严重时不能提物。
(3)局部皮肤无炎症,肱骨外上髁、桡骨颈部及伸腕肌走向有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肘关节活动无影响。
(4)伸肌牵拉试验(MILLS征)阳性。
1.3 治疗方法应用美国Intelect®2776 Mobile Ultrasound超声治疗仪治疗,治疗时将涂有耦合剂直径2CM的声头直接紧贴于肘外侧局部压痛点,适当加压、缓慢移动治疗,输出频率800KHZ,连续波,功率0.5~0.7/cm2,10min/次,1次/天,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及ADL评分,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疗效标准(1)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分,记录每位患者每次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进行评分。
(2)ADL评分:包括梳头,洗脸,刷牙,系鞋带,解扣,拧毛巾,穿衣等8个项目,每项分5组,不能完成0分,帮助下完成1分,部分完成2分,完成动作时间延长3分,正常完成4分,满分32分。
1.5 综合疗效: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肘关节外侧疼痛及压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且随返2月未反复。
有效:肘关节外侧疼痛减轻仍有压痛,关节活动度有好转。
无效:肘关节外侧疼痛和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2.结果超声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有显著性意义,3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67%。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也称为网球肘,是因为它最常见于打网球的人群中。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臂部肌肉和肘部的肌肉引起的,其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在中医药治疗中,肱骨外上髁炎被归类为“肘部活动障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
本文旨在对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经络和穴位上插入针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针灸被用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减轻疼痛和恢复受损的肌肉和关节功能。
据文献报道,一项对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疗效良好。
另一项对30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推拿治疗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和力量作用于人体表面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促进气血流通、恢复受损组织功能。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推拿被用来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一项对40例患者的研究表明,采用推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另一项研究发现,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较单独治疗更佳,能够更快地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和恢复功能。
三、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煎煮、泡液或外敷等方式治疗疾病。
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中,中药被用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表明,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结论,并提高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上髁处疼痛和压痛,常见于网球运动员和高强度使用上肢的人群。
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休息。
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动,避免使用过度,给肘部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促进病情的康复。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理疗、按摩等,可以有效缓解肘部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此外,局部外用消炎止痛药膏剂,也可以缓解肘部疼痛和不适感。
另外,对于严重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还可以考虑注射治疗。
常见的注射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射频治疗、肌肉注射等,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缓解疼痛,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最后,手术治疗是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最后手段。
对于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出现明显的骨赘形成、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去除骨赘、修复肌腱等,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配合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以考虑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希望本文介绍的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肱骨外上髁炎最佳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肘部外侧疼痛和肿胀,严重
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对这一疾病,我们需要了解最佳的治疗方法,以便及时有效地缓解症状,恢复患者的健康。
首先,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休息和减轻炎症。
患者应避免过
度使用受影响的肘部,尤其是避免重复性的动作和负重。
同时,可以通过冰敷来缓解肿胀和疼痛,每天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可以包括超
声波治疗、电疗、按摩和牵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肘部功能。
除了休息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重要手段。
患者可以口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减轻疼痛和炎症,也可以通过局部外用药物如消炎止
痛膏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也可以考虑短期内服用镇痛药物。
此外,对于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激光治疗和针灸也是一些患者选择的治疗
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减轻疼痛和炎症;针灸则可以调理气血,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肘部功能。
最后,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手术是最后的选择。
对于经过保守治疗无效
的患者,或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肱骨外上髁切除术或肌腱移植术。
综上所述,对于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最佳的方法是综合应用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治疗方案,以期尽快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中医适宜技术——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疾病简要概述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属于慢性、劳损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正常非运动员人群的1%~3%。
发病时患侧上肢抓、握、提、持的力量下降,严重者不能胜任手工劳动,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技术简要概述浮针疗法(Fu’ssubcutanous needling,FSN)是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在局限性病痛(多数为肌筋膜触发点,MTrP)周围或临近四肢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手法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
其核心环节在于寻找MTrP,通过消除MTrP来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增强血液循环,达到祛痛目的。
由于浮针疗法作用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在治疗过程中肌肉可以自由活动,因此在进行浮针治疗的同时可以配合相关肌肉的牵张运动。
该项技术采用浮针疗法结合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显著。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专科医师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
②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
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③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为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
④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适应证肱骨外上髁炎患者。
禁忌证①治疗局部皮肤破损或有感染者;②有出血性疾病者;③有风湿、类风湿等免疫系统疾病者;④有肿瘤等严重内科疾病者。
技术操作方法一、器械一次性使用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苏食药监械生产许 2004-104 号。
浮针进针器: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见下图。
二、操作步骤(1)浮针疗法(FSN)①进针点的选择:首先确定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即肱骨外上髁处压痛点,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中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气血瘀滞、经络阻滞所致。
其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筋脉受损,故中医治疗的主要思路是活血化瘀、通络舒筋、调和气血。
常用的中药内服治疗药物有红花、当归、川芎、地龙等。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川芎、地龙等药物具有通络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肌肉和肌腱的营养状态,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外治疗法在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外治疗法有拔罐、艾灸、针灸等。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艾灸通过热能的刺激,可以温通经络,舒筋活血,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这些外治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选用,并结合内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中医理疗也是肱骨外上髁炎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理疗手段有推拿、按摩、理疗电流等。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局部微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理疗电流可以通过电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炎症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肱骨外上髁炎的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通络舒筋,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促进炎症的消退和损伤组织的修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较强的个体化特点,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
综合应用内服药物、外治疗法和理疗手段,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云南白药治疗肱骨外髁炎分析(附83例报告)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及其疼痛原理探讨。
方法及结果用云南白药外敷肱骨外上髁,随机回访83例(97肘),总有效率96%,治愈率84%。
结论此方法是一种简易,无创,有效。
【关键词】云南白药肱骨外髁炎笔者自2000年-2010年在骨科病房工作中,用云南白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三百余例,随机回访8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3例(97肘),男性41例,女性42例。
年令11—79岁,平均39岁;10—20岁4例,20—30岁16例,30—40岁21例,40—50岁17例,50—70岁14例,70—79岁11例。
双侧肱骨外上髁炎14例,右侧肱骨外上髁炎31例,左侧肱骨外上髁炎38例。
其中16肘为其它治疗方法复发。
2.治疗方法取出云南白药粉4.0克,用高度白酒将其调成糊状到在白布上,贴在肱骨外上髁疼点。
并持续24小时包扎。
疼痛缓解后,可取下。
否则,再按上述方法重做一次。
一般二次即可。
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A级: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完全消失,患指功能恢复正常。
B 级:主观症状明显减轻,绞琐消失,但仍有轻微压痛或偶有弹响,但不妨碍日常生活和工作。
C级: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
本组将A、B级均评定为有效,C级为无效。
97肘经治疗后,A级81肘,B级13肘,C级3肘。
总有效率96%,治愈率84%。
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有效率100%。
其中C级3例均因皮肤过敏而终止治疗。
4.讨论4.1肱骨外上髁炎患病率高,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工作及生活中许多不便。
温习CNKI从1994年至今167篇有关肱骨外上髁炎文章,其治疗方法多为局部药物注射[1-4]、外科手术、小针刀[5]、激光[6]、推拿结合超声波[7]、微创手术[8]、半导体激光电针[9]、手法[10]、运用止血带束挽[11]、棒击法[12]、体外冲击波[13]、药物理疗等诸多方法,但疗效各有千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哪种好
导语:大家都知道,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同一种疾病的治疗并不是只有单一的方式,而且不同的治疗方式疾病恢复的快慢也是有差异的。
肱骨外上髁炎的
大家都知道,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同一种疾病的治疗并不是只有单一的方式,而且不同的治疗方式疾病恢复的快慢也是有差异的。
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如何选择的确是让人难以选择。
为此,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哪种好。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俗称网球肘。
以肘关节外侧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作旋前伸肘动作(如绞毛巾、扫地等)时可加重,局部有多处压痛,而外观无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
认为系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发为本病。
在穴位刺激方法上,早期或针或灸,较为单一,近年来不仅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本病,且提倡综合互补,或针刺与灸治结合,或刺血加拔罐,意在疏通局部气血,使疗效有所提高。
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手三里、尺泽。
阿是穴位置:一为肱骨外上髁前缘凹陷处;一为肱骨外上髁髁体后缘凹陷处。
(二)治法
阿是穴每次二点均取,前者以1寸毫针成90度角直刺;后者,则从肱骨外上髁髁体正中针向腕背部,以45度角刺向髁体后缘凹陷处。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