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风景区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6
环巢湖地区的发展环巢湖地区的发展摘要:通过对合肥市环巢湖地区概念规划的介绍,对合肥市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资源的整合开发,滨湖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希望通过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合肥市城市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巢湖滨水设计规划区域发展战略观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1.简介近年来,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交通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彰显。
寻找新的发展点和发展方试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回顾历史,合肥市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规划城市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从建国初的5万人发展成为人口超过330万人的大城市。
由于这段时期合肥城市规模较小,与巢湖缺乏联系要素,巢湖以及巢湖沿岸地区一直未能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范围中来。
直到最近几年,政府开始更加关注合肥市与环巢湖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巢湖市划入合肥正是代表着巢湖与其沿岸地区“苏醒”的一个信号。
随即由合肥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将验休闲慢生活,感受最美合肥,这些都可以在“1331”规划中最后一个“1”――环巢湖地区中感受得到。
可见环巢湖地区在区域规划、合肥战略发展规划中的意义非同一般。
由于整个环巢湖地区地域广漠,同质性( Homogeneity)低,各个区段的地形地貌,建设现状,都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深入研究。
这种研究过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说的:“Plans is nothing and that planning is everything.”(规划的研究过程是最重要的)。
2.地区概况2.1环境因素(1)环境优势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湖呈鸟巢状,故名“巢湖”。
湖泊面积780平方千米左右,是典型的潜水湖泊。
湖区年均拦蓄地面径流27.8亿立方米。
巢湖作为城市大景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作为区域内大斑块(patch)的存在,其生态优越性在涵养水源,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上都有所体现。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批准《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划》插图的函
正文:
----------------------------------------------------------------------------------------------------------------------------------------------------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批准《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划》插图的函
皖自然资测函〔2019〕11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你院报审的《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
划》插图(巢湖流域水系图、巢湖演变略图、环巢湖地区生态敏感度综合评价图、环巢湖地区生态网络分析图、环巢湖湿地总体规划图、规划结构图、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图、湿地恢复规划图、水质监测点规划图、交通规划图),编制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规格:16开单面,图幅数量:2份,用途:公开出版,样式:纸质。
经地图技术审查,地图内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审查合格,批准审图号为:皖S(2019)4号。
2019年4月9日
——结束——。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巢湖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草案摘要)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近期至年,中期至年,远期至年。
(二)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中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期末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三)城市性质皖江北岸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滨湖宜居城市。
(四)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一;皖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五)城市规模规划近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中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期末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乡统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指导,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大项目为突破口,增强县域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促进市域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重点城镇的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力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综合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为巢湖市城乡经济社会及城镇现代化建设提供“量化目标”指引。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一、背景环巢湖是中国安徽省一个著名的天然湖泊,位于县城的东北部,距离合肥市中心仅50公里。
该湖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5米,是中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水质最好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区。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巢湖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然而,尽管环巢湖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巢湖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营销策略不够优化、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巢湖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旅游发展规划。
二、目的这份报告旨在制定一个详细的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为未来十年内环巢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环巢湖的旅游资源禀赋,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环巢湖旅游,并增加游客的滞留时间和旅游消费。
2.建立健全的旅游产业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的管理与培训、旅游政策导向与协调、旅游产品的创新与营销、旅游服务的提升等,以提高环巢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3.加强环保和文化保护,保护环巢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旅游业的开发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
4.培育环巢湖旅游业的增长动力,鼓励旅游企业创新,吸引更多的投资,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实施内容1.环巢湖自驾游线路的规划关键内容包括:① 线路设计,力求让旅游者得到全面的游玩体验;② 路线指引,旅游者可以在指定的方式下探索该区域;③ 行程计划,包括时间、路程、景点、餐饮安排等。
2.环巢湖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关键内容包括:① 与4A、5A级景区合作,推出优惠门票并设计精品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② 在县城及周边地区设立旅游门市,销售当地特产和旅游纪念品,为旅游增加收入;③ 与众多旅行社进行合作,以组团形式为旅游者提供优惠服务。
巢湖东庵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 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 年项目名称:巢湖东庵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 年)委托方:安徽环巢湖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建筑行业甲级,市政行业甲级,公路行业专业甲级协作单位:江苏天正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资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丙级编制人员名单项目总负责:赵岩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唐小简高级工程师项目组成员:叶麟高级工程师周宇坤工程师路苏荣工程师盛子菡工程师周意工程师李然工程师游弘艺工程师黄栩助理工程师陈紫园助理工程师徐凌波助理工程师陈芳圆助理工程师黄智翊助理工程师杨蕊助理工程师前言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景色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
建立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东庵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巢湖东南方向,是巢湖市进入蛇山、银屏山片区的门户,具有服务、展示的重要性。
公园占地面积66.67 公顷(1000 亩),周边正在规划建设的综合旅游度假区总面积为 1178 公顷(17670 亩),该项目位于核心位置,拥有独特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资源禀赋,以“森林康养、养生,山水避暑度假胜地”为发展方向打造。
东庵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环巢湖旅游链上,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山清水秀,被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
根据《环巢湖文化旅游规划(2016-2030)》对环湖同类型资源和互补资源统筹策划、合理开发,以“环湖一盘棋”为思路,城旅互动、村旅融合、产旅一体,构建环巢湖休闲旅游全产业链。
因此,东庵省级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定位小而精,不仅有利于保护其范围内的优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人们游憩、康养、健身、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能与周边景区衔接及互补,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片区联动,有效促进环巢湖的整体保护、开发和建设。
1.环巢湖规划功能分区根据环巢湖旅游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遵照综合性、整体性、区域共轭性以及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的旅游功能分区原则,本项规划将整个环巢湖风景区总体布局空间结构划分为l带7区22节点:(1)一带即沿环巢湖的湖滨公路成为巢湖山水风景观光带,把其余景点、景区连成一串,成为整体。
(2)七区◆巢湖主体水面区:开辟为来往船只的通道,为游客提供水上观光和大型水上活动区(如水上飞机)。
◆义城一大圩区:包括义城滨湖带和大圩的万亩生态农业园。
大圩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园基础上发展现代高技术农业观光兼农家乐和农俗体验。
◆古镇三河区:以三河镇为核心景区,包括航埠河、小南河、永乐河以及临近的地带,主要展示古镇、名人、江北水乡民俗。
◆四顶山一中庙区:以四顶山和中庙、姥山为核心景点,打造巢湖最有价值的景区。
游生态岛、千年庙、四顶山郊野公园。
以半开放式的风格建造绿色种植、现代公园、刺激体验、别致木屋,有动、静结合的综合游乐区(俄式、欧式或日式木屋群,优美的湖滨公园与古老的中庙连成一体,可以成为游中庙、观姥山客人的休息地)。
◆湖东巢城区:集中涵盖巢湖市区周围的景点,龟山长寿园、东庵森林公园、水陆商贸餐饮一条街、滨湖观光、古巢国探秘等。
◆银屏一散兵区:以银屏山风景区为主体,以奇花、奇洞、奇石等特色资源,结合银屏山水库旅游综合开发,赋予水的灵性。
散兵楚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可借此策划寻古旅游项目。
◆槐林湿地区:主要以槐林镇及庐江的生态湿地为开发对象,努力把这一地带发展成安徽的典型湿地旅游点,林木成片、野生动物乐园、鸟类天堂。
2.环巢湖旅游节点设计◆三河古镇(以水乡、水韵,名人、古镇为特色)◆湖口观涛(杭埠河入湖处待建观涛塔一座,登高听涛观湖光山色)◆义城旅游基地(待建,市郊旅游,给城市游客提供别样的旅游体验)◆桃花孤岛(待建,种植国内各种桃树,以品种、规模、花色而成特色)◆大圩农业观光园(待建,以高科技示范为特色,引进国外著名的花卉品种,成规模)◆长临巢湖水上娱乐中心◆四顶山郊野公园(待建,山水相融,贴近自然,不失现代)◆古镇中庙(以“古”字见长,保护古庙,环湖干道取道镇郊)◆姥山(岛风、岛韵,山青水秀,生态、自然,人间仙境)◆孤山(水中突兀,渔家)◆龟山长寿园(待建,开放式公园)◆荷花淀(待建,荷花世界)◆芦苇荡(待建,芦花飞扬)◆巢城风貌旅游街(待建,临湖步行街,特色购物)◆千年汉墓(考古、修学,凭吊古今)◆半汤温泉(疗养休闲)◆东庵森林公园(湖上观光,森林度假,天然氧吧)◆银屏山仙人洞(古洞深透,别有洞天)◆银屏山水库(青山绿水,水上荡舟,别有情韵)◆紫薇洞(蜿蜒曲折,地下世界,江北第一)◆水上乐园(人文与自然贴近,水趣尽在此中)◆散兵楚歌(听古曲、古调,叹霸王穷途末路)◆槐林湿地(生态湿地,野生动物天堂,生态旅游地)◆金汤池温泉(生态园中觅风情、情侣林旁浴温泉)3.环巢湖旅游产品设计同时坚持“古今结合,点区结合,改造与创新、常规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做水文章(巢湖水、温泉水、河库水)、做古文章(楚汉、三国、古巢国、古遗址、古墓葬)、做名人文章(包公、李鸿章、杨振宁、三将军)、做山文章(茶壶山、四顶山、龟山、蛇山)、做生态文章(环湖生态区)、做“洞”文章(紫薇洞、仙人洞、姥山岛中洞)、做科技文章(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做节庆文章(银屏牡丹节、庙会等),形成观光、度假、休闲、商务会展、健身、修学、节庆等系列旅游产品。
2016年第5期现代园艺1背景形势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需大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涵盖了水流、森林、山岭等。
科学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合理划定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严格落实制定的用途管制制度。
安徽省出台的相关生态纲要中也明确指出,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2环巢湖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太湖、滇池相比,环巢湖地区只有较低的建设开发强度,但现阶段也有较大的矛盾出现于保护与开发之间。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巢湖周边地区建设用地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已经超过了整个流域的平均速度,说明目前环湖区域成为发展的重点。
特别是开通了环湖大道后,各类投资者都青睐于近湖区域,因而增加了生态用地保护难度。
虽然环湖大道的建设明显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增长,但原环湖生态及耕地系统将会遭到占用,流域水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因此,要想治理巢湖水污染,需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大力修复环湖地区湿地系统。
3环巢湖地区生态空间2012年,环保部开始绘制生态红线,圈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被红线圈定的区域,会严格限制开发力度,实施生态系统修养生息政策。
根据环巢湖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处理生态保护及开发建设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环巢湖地区生态环境规划,希望借助于生态红线,明确环湖地区的生态空间及生产生活空间。
3.1环巢湖地区生态体系结构通过梳理环巢湖地区的生态要素,分析其空间特征,决定用一环三片、多廊多点概括环巢湖地区整体生态体系结构。
环湖生态林属于一环,3个生态片区包括南淝河湿地、三河百塘源湿地及锦屏山,山水生态廊道则包括兆河、龟山、白石天河等,湿地公园代表的是点,包括龟山、派河等。
3.2水生态功能分区方法结合巢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及环巢湖地区基础生态格局,细化环巢湖地区的水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