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相协作、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联系数学知识,及时发现错误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协作完成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富有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入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多样,如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发展型人才。
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互相督促,相互监督,相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相互合作,在讨论中思考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培养出一个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数学知识的陌生和抽象性而感到困惑和无动力。
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共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和合作,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学生们合作来解决难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帮助和鼓励,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形成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想法,激发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集思广益,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点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应该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创造合作、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和同伴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够快速并有效地完成任务。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交流、分享、互相启发,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掌握知识。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和突破瓶颈,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合理,不能出现互相不合作或者不协调的情况。
其次,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任务,不能让某个小组成员过度依赖其他人,也不能让某个小组成员过于拔尖以至于其他人没有参与的可能。
最后,教师还需要注意沟通和评价的方式。
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和纠正小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创新,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题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在学习数学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讲解、反馈和辅导,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竞赛和考试备考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鼓励和支持,增强信心和合作精神。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教师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和任务,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学习的效果。
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下互相激发思维,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实施方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互动交流的环境下,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承担责任,协调合作,达到共同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1.小组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小组,以便让每个小组中的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学习。
2.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设计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演示等,共同完成任务。
3.角色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者等,分工合作,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1.促进思维的碰撞: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环境,学生可以互相启发,激发思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2.培养交流与协调能力: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学会倾听、表达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了自己的交流与协调能力。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需要互相协作,达到共同目标,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责任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4.提供反馈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它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学习活动,每个小组由几名学生组成,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容易产生学习厌烦情绪。
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加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小组中,学生需要与队友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这对于学生将来的人际交往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共同进步。
在小组中,学生通过与其他成员合作和交流,可以互相补充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共同进步。
学生也可以从他人的优点中汲取营养,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共同进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发布时间:2022-04-19T02:01:06.639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11月总第398期作者:赵志勇[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中,要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发表意见,这期间,学会倾听成了合作的关键。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着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
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选择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赵志勇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甘塘小学651300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中,要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发表意见,这期间,学会倾听成了合作的关键。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着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
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把握讨论的契机,选择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意识倾听参与互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
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
不过,也有一些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意义,认为在课堂上将一些内容放手给学生讨论交流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候课堂上教师出现困惑时,也让学生小组讨论,而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是不能达到合作的目的。
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谈谈我的想法。
一、建立团结协作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我们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让他们明白合作的意义,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满足,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相互协助,相互倾听,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
1. 合理分组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对均衡,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2.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小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果。
3. 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如何交流、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协助和支持他人,这样能够让小组学习更加顺利,更加高效。
4. 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1. 避免形式主义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避免形式主义,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上的合作。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广泛运用,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优势和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课堂教学、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面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解题等活动。
在数学游戏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游戏,从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竞赛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1.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思路、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指导。
5.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合作中充当主体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3.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持久的知识和技能。
4.有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5.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讨论、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动机的提高,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实施方法和效果等方面,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互相交流、讨论的基础上,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获得启发,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拓展和提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主动、乐于合作的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确定小组成员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合理地确定小组成员。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学习态度,进行分组,组建不同类型的小组,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学习。
2.明确小组任务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需要明确小组任务,确保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目标,任务要求。
任务目标要明确具体,任务要求要具体明确,避免产生模糊不清的情况。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可以采取“导学+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学习模式,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给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1.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支持。
教师可以使用鼓励的话语,例如“你们做得很好!继续加油!”来激励学生。
2.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并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合作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说:“通过合作,你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变得更容易。
”3.团队建设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性。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团队游戏和竞赛,并必须通过合作来取得成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制定合作规则和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明确制定合作规则,例如每个成员必须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观点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定不同的角色给每个小组成员,例如记录员、时间管理人员等,以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和发言。
5.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材料,以支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数学游戏、问题解决活动和教学工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和掌握数学概念。
6.鼓励学生互相教授和解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教授和解释数学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定期进行合作评估和反馈:教师应该定期进行合作评估和反馈,以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进展和困难。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评估合作能力,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除了以上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小组讨论和研究项目等,以提高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张玉花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5年第12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应用广泛,本着“以生为本”原则,寓教于
乐,合作学习。采用培智情景数学游戏化、数学生活情境化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培智学生
各具特色的言行举止,矫正和补偿个体的生理、心理缺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脚踏实
地,细致入微,采用适时、适度、适合的方法,为学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关键词:培智数学;小组合作;以生为本;矫正补偿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形式,培智学生共同互动的学习活动。它能最大
限度地提升学生本身以及他人的能力水平。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出发
点是什么?呈现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是什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的作用该怎样表现?如此种种,都是培智数学康复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是培智数学康复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生为本,改变学习方式,让我们的教学活动主动地去适应学生”。众
所周知,特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着正常人难以理解的困难,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
认识规律,学习能力反反复复,颇为曲折。培智数学康复教学中,往往是一个简单能力提升,
需要康复教育者百遍千遍甚至成万遍的教育才能够有可能成功。再有小伙伴的集体游戏学习是
儿童的天性。在如此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小组互动中,有需要的学
生就有机会多次感受同样的学习契机,在自觉不自觉中就会有能力的提升。只是在合作训练中
巩固,能力在合作训练中形成,思维在合作训练中拓展,习惯在合作训练中培养,情感在合作
训练中陶冶。在合作学习中,快乐贯穿其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游戏场景。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教学形式主要分为培智情景数学游戏化、数学生
活情境化等,比如采用康复教学仪器,如启慧认知能力测试训练仪,数字火车,数字碰碰车,
串珠子,木钉板,计数推珠等,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身心感受,一点点传递老师、同学
的爱心友善,让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举止行为,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认
知思维,让学生的身心感觉新鲜,在自发的参与强烈意识中增长本身的技能。
举一个课堂实录片段:……
同学们,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灵活,人就会聪明。现在,我们就一起学做一个
手指游戏。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小手更灵活。老师先给大家做示范,同学们仔细看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2 3 4 5,我来摇摇手。
1 2 3 4 5,你也摇摇手。
2 3 45 6,我来拍拍手,
2 3 45 6,我来拍拍手。
你拍手,我拍手,
大家都来拍拍手。
现在,同学们把小手攥成拳头,一个一个依次伸出手指,然后小手掌举起来,手指分开分
开开,边说边做,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好,就这样,两个学生一组相对一块合作来做拍
手游戏。(教师对伸不开手的学生用眼神鼓励示意)……
这个教学片段采用了“小组合作练习”教学形式,设计意图在于愉悦课堂气氛,放松学生身
心,根据学生认知和智力水平差异,学习123456数字序列,补偿特殊学生的心理、生理缺
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围绕着学生身心发展而进行。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是学生个性思考下的举止言行。合作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也
不是标准化一的考量。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培智学生在个性思考问题的基础水平上,进行个人多
样性的探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合作学习之初,首先让培智学生独立准备,然后老
师再引导全班学生交流,等到学生个性思考下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后才依据不同的表现进行分
组,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举一课堂实录片段: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小手最巧?(教学设计意图:小组合作
练习,实物练习认知多少、颜色、形状,手脑并用,开发智力)
……大家一起来玩串珠子游戏,老师先说游戏规则:
3个学生为一组,用一条绳子,其中一个同学拿取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珠子,其中两个
学生各用一端穿过珠孔,珠子集中到绳子上,最后说出本组绳子上珠子的个数、颜色、形状。
老师先示范一下,同学们看好了。老师这里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圆柱形、方块形
带孔珠子,取绳子一端穿过珠孔,注意选取同一颜色、同一形状的,就这样,同学们自己先试
一试。(学生试过之后)3个学生为一组看一看,比一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谁串的珠子最多?
2.谁串的红色珠子最多?
3.谁串方块形的珠子最多?……
比赛活动中,会出现很多情况:数数错误、颜色不统一、形状不一致、学生想法不同等,
这时老师不发表观点,而是让各组学生集体协商,培智学生分组辩论,学生各抒己见,激烈的
辩论,互相论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根据皮亚杰儿童知识发展的理论,孩子们的认识从“感知—动作”开始,培养学生主动性,
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这样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方面能力就会有
不同程度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丰富多彩,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秩序有时成了一个难题,学生表现各种各样,围绕教学目标,教师
需要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做精心准备。把课堂上每一环节的达成作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为
基础,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
对待教学环节上卡结现象教师给予及时疏导,用科学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慈母般的爱心
伴随着学生的点滴进步。避免合作学习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学生身上不友好、不倾听、不
分享等不良好性格一定要随时纠正,教育学生“如果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仍然是一
人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一人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则变成了一人两种思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根本,充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身心
成长沐浴在春风细雨中。结合智障儿童大多自卑、胆小的性格,对学生要多启发,不谴责。针
对每个人的情绪特点多采取个别指导训练,低起点,小步子,实现螺旋上升。
比如,教学加法算式时采用“投小球游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游戏规则:1.每个学生投两次。
2.每次投中后,就在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写上投中小球的数量。
3.两次投中小球数量相加,写出加法算式。
4.每小组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投,另一个同学写算式。反之亦然。
5.每个小组共写10个算式,写对算式数量最多的为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环节教学设计意图就是寓教于乐,游戏中学习加法算式。老师在其中就要发挥引导作
用,时刻注意观察每个小组中各个学生的表现,性格强势的,违反规则的给予恰当纠正;性格
腼腆的,鼓励激发其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避免课堂成为个别培智学生的“舞
台”,或是教师说时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吵吵闹闹的教学气氛。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脚踏实地,细致入微,采用适
时、适度、适合的方法,时刻铭记“一切为了学生”。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让培智学
生互动起来,在愉悦的游戏中合作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取长补短,拓展个体能力,挖掘个体
的潜能,矫正和补偿个体的生理、心理缺陷。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
础。
参考文献:
郑红.智障儿童生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