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规划旅游路线
- 格式:pdf
- 大小:148.65 KB
- 文档页数:6
“游巢湖、踏龟山”协会户外游玩活动策划书策划方案早上起来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笔尖轻触着纸面,关于“游巢湖、踏龟山”协会户外游玩活动的策划方案,就像一幅地图,在我脑海中逐渐铺展开来。
一、活动背景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风景秀丽;龟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此次协会组织的户外游玩活动,旨在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亲近自然,同时增强协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游巢湖、踏龟山,探寻自然之美,体验文化之旅。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周六)四、活动地点巢湖、龟山五、活动对象协会全体成员六、活动内容1.早上8点,协会成员在指定地点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巢湖。
2.9点半,抵达巢湖,游览巢湖风景区,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12点,前往附近的餐馆享用午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4.1点半,前往龟山,游览龟山风景区,了解龟山的历史文化。
5.4点,进行户外拓展活动,如攀岩、定向越野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6.6点,返回市区,前往指定餐厅享用晚餐。
7.8点,活动结束,协会成员乘坐大巴返回各自家中。
七、活动准备1.提前一个月,协会秘书处负责发布活动通知,收集报名信息。
2.提前一周,确定活动行程、用餐地点等,并与相关单位联系。
3.活动当天,准备大巴车、导游、急救包等物品。
4.活动前两天,向参加活动的成员发送活动注意事项。
八、活动预算1.大巴车费用:2000元2.门票费用:1000元3.用餐费用:3000元4.拓展活动费用:1500元5.其他费用:500元总计:7500元九、活动宣传1.制作活动海报,在协会群、朋友圈等平台发布。
2.活动结束后,整理活动照片和视频,制作活动回顾,发布在协会公众号上。
3.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提高协会知名度。
十、活动效果预期1.增强协会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
2.让成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亲近自然。
3.拓宽成员的视野,了解巢湖和龟山的历史文化。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巢湖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草案摘要)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近期至年,中期至年,远期至年。
(二)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中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期末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三)城市性质皖江北岸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滨湖宜居城市。
(四)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一;皖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五)城市规模规划近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中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期末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乡统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指导,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大项目为突破口,增强县域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促进市域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重点城镇的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力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综合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为巢湖市城乡经济社会及城镇现代化建设提供“量化目标”指引。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一、背景环巢湖是中国安徽省一个著名的天然湖泊,位于县城的东北部,距离合肥市中心仅50公里。
该湖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最深处达25米,是中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水质最好的淡水湖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区。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巢湖旅游业也迅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
然而,尽管环巢湖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巢湖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营销策略不够优化、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巢湖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旅游发展规划。
二、目的这份报告旨在制定一个详细的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为未来十年内环巢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环巢湖的旅游资源禀赋,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环巢湖旅游,并增加游客的滞留时间和旅游消费。
2.建立健全的旅游产业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的管理与培训、旅游政策导向与协调、旅游产品的创新与营销、旅游服务的提升等,以提高环巢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3.加强环保和文化保护,保护环巢湖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旅游业的开发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品牌。
4.培育环巢湖旅游业的增长动力,鼓励旅游企业创新,吸引更多的投资,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实施内容1.环巢湖自驾游线路的规划关键内容包括:① 线路设计,力求让旅游者得到全面的游玩体验;② 路线指引,旅游者可以在指定的方式下探索该区域;③ 行程计划,包括时间、路程、景点、餐饮安排等。
2.环巢湖与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关键内容包括:① 与4A、5A级景区合作,推出优惠门票并设计精品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② 在县城及周边地区设立旅游门市,销售当地特产和旅游纪念品,为旅游增加收入;③ 与众多旅行社进行合作,以组团形式为旅游者提供优惠服务。
环巢湖沿线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探索作者:刘晨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7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压力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偏爱走进乡村、放松心身。
因此,乡村旅游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
本文以环巢湖沿线乡村旅游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庐江县同大镇灵台村规划设计模式的深入研究,提出由旅游驿站延伸衔接美好乡村的联动新模式;通过美好乡村规划、旅游产品设计和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居住功能与旅游功能融合的乡村,构建完善的环巢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希望有效推进环巢湖沿线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陆续或联合发布了大量支持乡村旅游的文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7年国务院中央一号明确“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二)思想认识提升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的新业态,近年来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而传统认识的乡村旅游与现阶段发展态势已不能吻合。
(三)市场需求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出游方式和产品选择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游客群体年轻化以80后和90后为主;出行方式转变,逐渐转变为高铁游和自驾游,半自助游和自助游;出行目的转变,由观光向偏重休闲体验的深度游转变。
二、环巢湖沿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一)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的区划调整使巢湖成为了合肥的内湖,为环巢湖区域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目前环巢湖旅游景点仅巢湖北岸中庙—姥山岛景区、长临河古镇和南岸三河古镇知名度较高,周边乡村旅游发展较好,但环巢湖沿线整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环)巢湖旅游区旅游景点简介一、巢湖简介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因状如鸟巢且位于春秋战国时楚境巢国境内,故得名巢湖。
巢湖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岸线总长约167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沿岸被合肥市的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巢湖市(县级市)和庐江县所包围,为合肥市内湖。
环巢湖旅游景点图二、旅游景点简介1、合肥市区境内渡江战役纪念馆(塔):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巢湖之滨,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直冲巢湖。
领导人群雕、胜利之师雕塑、纪念馆、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胜利塔等沿着850多米长的纪念性轴线依次展开,蔚为壮观。
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AA级景点):安徽名人馆(新馆)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巢湖之畔,建筑风格独具徽式魅力,用于展示安徽籍名人风采。
该馆总建筑面积约3.87万平方米。
巢湖生态湿地:巢湖生态湿地东起渡江战役纪念馆,沿环湖北路外巢湖沿岸至徐河泄洪通道,陆域岸线长约1800米,平均宽度约500米,湖区湿地前沿外围长度约2450米,湿地面积约80.23万平方米。
巢湖生态湿地内有子湖、水道、芦苇等,湖区湿地前沿走向布设兼顾主导风向和方便导藻收集等要求,以达到净化水体、调节生态平衡的目的。
此外,子湖和水道相连,市民可直接通过水道深入湖区欣赏沿岸美景。
翡翠湖:翡翠湖位于合肥经开区大学城,位于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合肥工业大学之间。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022亩,其中湖面947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
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自然风光优美。
翡翠湖包公墓(AAAA级景点):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
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
园内迁安了包拯及其夫人、子孙的遗骨。
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
打造环巢湖旅游区●章尚正区淮明珠——巢湖是安徽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名声最响的湖泊型旅游资源,名列我国五大淡水湖金榜,去年又获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殊荣,但巢湖的旅游开发利用迄今处于初始阶段.旅游线路长期以来只有中庙——姥山岛半日游稍有市场竞争力.巢湖每年吸引的合肥游客还不到舒城万佛湖的十分之一。
造成巢湖旅游经济产出与旅游资源品位严重失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受制于行政体制。
巢湖东西长61公里。
南北宽约12公里,面积769平方公里,其中南部约占四分之三的湖域分属巢湖市的居巢区与庐江县、北部约占四分之一的湖域属于合肥市的肥东县、肥西县。
巢湖市早有心开发巢湖,但苦于合肥市区至巢湖的快捷路未通,旅游客流进出通道严重“梗塞”:合肥市又未尝没有开发热情,只是巢湖风景精华地段几乎全在巢湖市,故久而难行。
巢湖旅游开发,合巢两市分而治之,势难成气候;合而治之。
则必成大业,这一点越来越成为领导层与企业家的共识。
2003年安徽旅游界的一大新闻,就是安徽省政府于5月26日召开合肥、巢湖旅游联动开发座谈会,宣告环巢湖旅游联合开发开始启动。
环巢湖旅游区有望成为安徽旅游经济中新的增长极此举意义非凡,首先,环巢湖旅游区的崛起将为安徽旅游经济增添一个增长极。
就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而言,要想完成国内旅游2005年50oO 万人次、2010 年7400-8000 万人次、2020年12000-14000万人次的发展指标,每一阶段都必须培育新的增长极。
如果说天柱山是安徽省“九五”旅游经济最耀眼的新增长极.皖南徽文化旅游是“十五”最被看好的新增长极,那么环巢湖旅游区有望成为“十五”最具潜力的新增长极,其培育成功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安徽旅游发展的全局与后劲。
其次,巢湖的大规模开发将为皖中旅游区增添品牌形象.优化其旅游资源配置,扩大其市场竞争力。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旅游区,虽说是省内仅次于皖南旅游区的旅游大区,但由于巢湖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长期以来合肥只能主打包公、三国之类人文景观牌,发展主要靠省城效应,旅游市场半径难超200公里。
1.环巢湖规划功能分区根据环巢湖旅游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遵照综合性、整体性、区域共轭性以及区内相似性与区际差异性的旅游功能分区原则,本项规划将整个环巢湖风景区总体布局空间结构划分为l带7区22节点:(1)一带即沿环巢湖的湖滨公路成为巢湖山水风景观光带,把其余景点、景区连成一串,成为整体。
(2)七区◆巢湖主体水面区:开辟为来往船只的通道,为游客提供水上观光和大型水上活动区(如水上飞机)。
◆义城一大圩区:包括义城滨湖带和大圩的万亩生态农业园。
大圩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园基础上发展现代高技术农业观光兼农家乐和农俗体验。
◆古镇三河区:以三河镇为核心景区,包括航埠河、小南河、永乐河以及临近的地带,主要展示古镇、名人、江北水乡民俗。
◆四顶山一中庙区:以四顶山和中庙、姥山为核心景点,打造巢湖最有价值的景区。
游生态岛、千年庙、四顶山郊野公园。
以半开放式的风格建造绿色种植、现代公园、刺激体验、别致木屋,有动、静结合的综合游乐区(俄式、欧式或日式木屋群,优美的湖滨公园与古老的中庙连成一体,可以成为游中庙、观姥山客人的休息地)。
◆湖东巢城区:集中涵盖巢湖市区周围的景点,龟山长寿园、东庵森林公园、水陆商贸餐饮一条街、滨湖观光、古巢国探秘等。
◆银屏一散兵区:以银屏山风景区为主体,以奇花、奇洞、奇石等特色资源,结合银屏山水库旅游综合开发,赋予水的灵性。
散兵楚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可借此策划寻古旅游项目。
◆槐林湿地区:主要以槐林镇及庐江的生态湿地为开发对象,努力把这一地带发展成安徽的典型湿地旅游点,林木成片、野生动物乐园、鸟类天堂。
2.环巢湖旅游节点设计◆三河古镇(以水乡、水韵,名人、古镇为特色)◆湖口观涛(杭埠河入湖处待建观涛塔一座,登高听涛观湖光山色)◆义城旅游基地(待建,市郊旅游,给城市游客提供别样的旅游体验)◆桃花孤岛(待建,种植国内各种桃树,以品种、规模、花色而成特色)◆大圩农业观光园(待建,以高科技示范为特色,引进国外著名的花卉品种,成规模)◆长临巢湖水上娱乐中心◆四顶山郊野公园(待建,山水相融,贴近自然,不失现代)◆古镇中庙(以“古”字见长,保护古庙,环湖干道取道镇郊)◆姥山(岛风、岛韵,山青水秀,生态、自然,人间仙境)◆孤山(水中突兀,渔家)◆龟山长寿园(待建,开放式公园)◆荷花淀(待建,荷花世界)◆芦苇荡(待建,芦花飞扬)◆巢城风貌旅游街(待建,临湖步行街,特色购物)◆千年汉墓(考古、修学,凭吊古今)◆半汤温泉(疗养休闲)◆东庵森林公园(湖上观光,森林度假,天然氧吧)◆银屏山仙人洞(古洞深透,别有洞天)◆银屏山水库(青山绿水,水上荡舟,别有情韵)◆紫薇洞(蜿蜒曲折,地下世界,江北第一)◆水上乐园(人文与自然贴近,水趣尽在此中)◆散兵楚歌(听古曲、古调,叹霸王穷途末路)◆槐林湿地(生态湿地,野生动物天堂,生态旅游地)◆金汤池温泉(生态园中觅风情、情侣林旁浴温泉)3.环巢湖旅游产品设计同时坚持“古今结合,点区结合,改造与创新、常规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做水文章(巢湖水、温泉水、河库水)、做古文章(楚汉、三国、古巢国、古遗址、古墓葬)、做名人文章(包公、李鸿章、杨振宁、三将军)、做山文章(茶壶山、四顶山、龟山、蛇山)、做生态文章(环湖生态区)、做“洞”文章(紫薇洞、仙人洞、姥山岛中洞)、做科技文章(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做节庆文章(银屏牡丹节、庙会等),形成观光、度假、休闲、商务会展、健身、修学、节庆等系列旅游产品。
巢湖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素有“江南第一大湖”之称。
巢湖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巢湖旅游资源,推动巢湖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巢湖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总体目标。
巢湖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整合和优化巢湖周边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打造巢湖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巢湖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实施步骤。
1.资源整合,对巢湖周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等进行全面调查和梳理,建立全域旅游资源数据库,为后续规划和开发提供依据。
2.产品创新,结合巢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巢湖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湖上观光游船、湖畔度假村、湖滨休闲广场等。
3.品牌营销,打造巢湖旅游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巢湖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巢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
5.产业融合,将旅游业与当地农业、手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家乐、手工艺品体验等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6.生态保护,加强对巢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三、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加大对巢湖旅游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巢湖旅游业的发展中来。
2.人才培养,加强对巢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和素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3.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巢湖旅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预期效果。
通过巢湖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巢湖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巢湖将会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重估巢湖规划范围界定本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1)规划核心层以巢湖780平方公里水域为核心,包括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以及大圩乡、长临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柘皋镇、银屏镇、槐林镇、散兵镇、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三河镇、严店乡等环湖周边乡镇,面积26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主体区域(以下统称“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2)规划联动层以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统筹考虑巢湖流域及周边旅游资源状况,范围涵盖合肥市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长丰县以及周边的和县、含山县、无为县等县市,面积125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联动区域(以下统称“泛巢湖”)。
发展背景解读(1)融入“长三角”——融入、对接、转型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具体说来,安徽要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五大基地。
凭借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2010年合肥被正式吸收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跻身“长三角俱乐部”,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分享中国最活跃、中国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和经济机会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承接旅游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条件。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将为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此环境下,合肥应积极发挥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提高宣传营销水平,重点培育生态休闲、人文体验、红色旅游等新产品,率先在旅游产业层面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结论】新平台,要求合肥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与沪、宁、杭等旅游名城等高对接,实现合肥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旅游局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通知合肥市、巢湖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省旅游局主持编制的《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根据专家评审和部门意见修改补充完善。
受省政府委托,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环巢湖旅游开发有利于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改善我省旅游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是推进全省“861行动计划、建设“八大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合肥、巢湖两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合肥市、巢湖市及各有关县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据《规划》,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实施意见,并与即将开始编制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
要加大环巢湖旅游开发的宣传力度,为兴施((规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巢湖旅游开发建设。
2004年9月25日前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合肥、巢湖两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合巢旅游联动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联动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2003年3月22日,合肥市与包括巢湖市在内的周边城市初步达成了联手开发区域旅游的协议:其次,以交通建设为基础,围绕环巢湖旅游的公路网及南淝河水上旅游线路工作已经启动a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在省旅游局的牵头组织和具体指导下,受合肥市旅游局、巢湖市旅游局的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承担《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编制任务。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得到省旅游局、省建设厅及合肥市、巢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在规划调研阶段,省旅游局多次牵头召集两市旅游局和规划编制单位就规划范围及编制内容、文本、框架、图纸等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许多好的思路和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我院和两市旅游局通力合作,在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滨湖地区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区域性旅游规划理念,于2003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规划方案(初稿)。
环巢湖十条经典自驾游路线推荐_合肥指南
〖摘要〗环巢湖十条经典自驾一日游路线盘点,现在就跟合肥求职生活栏目的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助你。
1.美丽肥东,幸福长临——美丽肥东一日游:
环巢湖大道→四顶山森林公园(或白马山森林公园)→长临河古镇→岱山湖风景区。
2.逛古镇,品美食,赏花卉——美丽肥西一日游:
三河古镇→花岗海纳百川千亩泥鳅养殖基地→花岗绿溪洲生态农业示范园→三岗苗木花卉基地。
3.泡氧吧·泡温泉——美丽庐江一日游:
合肥→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果树中心村、百花村、金孔雀度
假村、白云山庄采茶工艺)→周瑜墓园→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4.水墨巢湖,将军故里——美丽巢湖一日游:
紫微洞风景区→滨湖旅游观光大道→李克农故居→张治中故里洪家疃村→中庙及姥山岛景区。
5.放飞心情,魅力包河——美丽包河一日游:
渡江战役纪念馆(周一闭馆)→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都市农业公园大圩→战友蘑菇采摘观光园→西源农业→金葡萄科技示范园→采摘草莓、蔬菜等→牛角大圩。
6.穿越时光隧道,探寻历史渊源——环巢湖人文探秘一日游:
渡江战役纪念馆→长临河古镇→张治中故居→李克农故居→文峰塔及中庙。
7.逍遥山水,人文采风——巢湖水上一日游:
滨湖明珠码头→中庙码头→姥山码头→三河古渡码头。
8.黄山九华山3日游:渡江战役纪念馆→巢湖中庙→九华山→黄山→宏村。
9.九华祈福2日游:渡江战役纪念馆→滨湖明珠码头→姥山岛→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九华山前山。
10.天柱山2日游: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天柱山。
环巢湖骑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时间:五月十六、十七两天行程:环巢湖一圈(205km),两天,晚上露营路线:Day1:大学城工大北门—(33.9km)三河古镇—环湖大道—(33.2km)盛桥镇-(34.2)散兵—(16.1km)巢湖体育馆Day2:巢湖体育馆—(4.7km)龟山公园—(38.3km)中庙—(13km)长临河古镇—(14.6km)渡江战役纪念馆—(17.9km)大学城工大北门路上安排:Day1:早上七点大学城工大北门集合出发(早餐之后),预计十点左右骑行到三河古镇,感受古镇风采,早上没吃饱的可以品尝三河米饺,味道不错,在三河补充水和适当休息游览。
十点半左右出发,骑行到盛桥吃午饭。
休息和补水之后继续出发,骑行至巢湖体育馆露营。
Day2:今天整体路况很好,基本上沿着巢湖边缘骑行,风景很好。
早上七点半出发,骑行至龟山公园休息游玩;只后一路沿着环湖大道骑行,中午在长临河古镇吃饭。
午饭之后稍事休息出发,前往滨湖湿地公园(时间允许可以游览),之后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返回合肥。
【活动装备】骑行装备:头盔、眼镜、灯、手套、头巾等、换洗衣服等。
露营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营地灯个人物品:洗漱用品公共用品:急救包、防暑药品(个人药品根据自身情况准备)注意事项:1、巢湖体院馆至长临河古镇全程基本无补给,要提前在巢湖准备好。
下坡尽量限速,请量力而行,不鼓励高速下坡(当然上坡有多快骑多快);2、注意前后保持车距,高速下坡时间隔20~25米,一般使用单列队形,视路面情况宽敞时可使用双列队形;3、超车时必须先看后面有无来车,然后给前车发信号,避免与前、后车发生碰撞;4、如果要转弯,那么不但要回头看,还要按照交通规则打转向手势。
但是,转身向后看的前提是,你要先确认前方不会有物体在你转身的时候突然出现或者刹车,这点很重要!(另外千万不要长时间回头注视!另外回头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方向正直)。
5、山地越野遇复杂路段若对控车技术及车辆情况无把握,务必尽量下车推行(摔倒是自己难受);6、严禁危险骑行姿势(如手扶前叉),在骑行过程中严禁相互追逐打闹;7、无论在市区内还是在郊外骑行都要遵守交通法规;。
黄麓镇据世界旅游组织(WT0)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要使这一预测结果变为现实,中国必将建设大量的旅游精品工程及其相应的支持体系,环巢湖旅游带应当争取成为国家旅游精品工程的荟萃和先导示范区。
但是,目前环巢湖带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景点为主体,且观光旅游深度开发不够,非观光型(如度假型、商务型、会议型、文化型等)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市场(尤其是海外旅游市场)份额太小。
因此,应该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开发,努力把环巢湖带建成21世纪中国旅游精品工程荟萃区。
环巢湖旅游大道指的是环绕巢湖一周,串起沿途旅游风景区和城市的公路。
环巢湖旅游大道总长154.041公里,这条大道从巢湖东岸的巢湖市区湖光路起,沿着湖北面堤岸一直向西,经过中庙,穿过滨湖新区,再向南,经过肥西,过了三河、庐江,再利用湖南岸的现有316省道改造,再回到巢湖市湖光路,形成一个围着湖的“心”形道路。
环巢湖旅游大道不仅是一条普通的公路,而且还将是巢湖的生态防洪大堤和沿线旅游连接线。
无论是道路、桥梁,还是沿途的观光农业、特色古镇,环巢湖旅游大道处处透露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的一条“金项圈”。
作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巢湖旅游大道将建成兼顾生态、环保、防洪、旅游、交通等众多功能的精品道路,成为一条生态旅游大道。
环巢湖大道将合肥到巢湖城区、庐江城区的距离缩短到40分钟车程以内,可以有效推进“城湖共生、重点开发、以点串线、整体推进”的环巢湖综合治理开发利用战略。
环巢湖旅游大道上,还将建设四座大桥,自北向南分别是派河大桥、杭埠河大桥、白石天河大桥和兆河大桥。
目前,派河大桥和白石天河大桥已经开工建设,杭埠河大桥和兆河大桥已经开工建设。
这四座桥梁,不会降低所跨河流的通航标准,而且各具造型,将成为环巢湖大道上的四道“彩虹”。
环巢湖大道滨湖新区段根据计划,今年国庆环巢湖旅游大道有望全线通车,届时合肥市民可自驾环巢湖跑一圈。
巢湖市旅游攻略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皖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巢湖市旅游资源丰富,景色优美,是一处适合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地方。
下面将为
您介绍巢湖市的旅游攻略。
巢湖市旅游景点
巢湖市拥有众多独特的旅游景点,如巢湖风景区、燕子河生态旅游区、植物园等。
巢湖风景区以湖光山色著称,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面,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
宁静与美丽。
燕子河生态旅游区则是一处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湿地生态
资源,是鸟类栖息地,吸引着众多鸟类和游客前来观赏。
植物园内有各种珍稀植物,
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美食文化
巢湖市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本地特色菜肴为主,如巢湖鳝鱼、巢湖藕花鸭等。
巢湖鳝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是巢湖市的特色美食之一。
巢湖藕花鸭是一道独具地
方特色的传统菜肴,口味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美食,巢湖市还有许多当地特色
小吃,如巢湖豆腐脑、藕粉等,值得一试。
旅游季节
巢湖市四季分明,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皑皑,每个季节都有不
同的景色和体验。
春季是赏花的好时节,夏季适合水上活动,秋季气候宜人,是户外
运动的好时机,冬季则适合泡温泉享受温暖。
巢湖市旅游攻略就是这样,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规划您的巢湖之行。
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旅游局文件关于印发《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通知合肥市、巢湖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省旅游局主持编制的《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根据专家评审和部门意见修改补充完善。
受省政府委托,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环巢湖旅游开发有利于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改善我省旅游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是推进全省“861行动计划、建设“八大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合肥、巢湖两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合肥市、巢湖市及各有关县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据《规划》,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实施意见,并与即将开始编制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
要加大环巢湖旅游开发的宣传力度,为兴施((规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环巢湖旅游开发建设。
2004年9月25日前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合肥、巢湖两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合巢旅游联动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联动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
2003年3月22日,合肥市与包括巢湖市在内的周边城市初步达成了联手开发区域旅游的协议:其次,以交通建设为基础,围绕环巢湖旅游的公路网及南淝河水上旅游线路工作已经启动a根据省政府领导的指示,在省旅游局的牵头组织和具体指导下,受合肥市旅游局、巢湖市旅游局的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具体承担《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编制任务。
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得到省旅游局、省建设厅及合肥市、巢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在规划调研阶段,省旅游局多次牵头召集两市旅游局和规划编制单位就规划范围及编制内容、文本、框架、图纸等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许多好的思路和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我院和两市旅游局通力合作,在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滨湖地区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区域性旅游规划理念,于2003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规划方案(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