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 《无端崖之辞》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30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一,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2.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注释——顾:回头。
漫:污,弄脏。
匠石:名为石的工匠。
斫:用斧头砍。
听:任意。
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
失容:面容变色。
虽然:虽是这样。
质:对象、目标。
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注释——引:拉开弓。
盈贯:拉足弓弦。
措:安放。
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适:往。
沓:合。
象人:木偶人。
履:踩踏。
若:你。
逡巡:退却。
揖: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又神人、真人。
挥斥: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八方。
恂:通瞬。
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殆,危险。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儵:倏的异体字。
相与:共同。
谋:计议、商议。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无端崖之辞【知识链接】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方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
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文章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亦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
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 年—前286 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 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2、《庄子》(参考课本P.77 面)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
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教学博苑2009-12-12 2203高中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
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
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
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堂演练:第五单元一无端崖之辞含解析一、无端崖之辞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和他的后学们最注重也最擅长营造艺术表现形式。
他们营造的艺术表现方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奇.他们自己都说自己的学说、文章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亦即迂远的说教、荒唐的言论、无头绪无边际的言辞。
美字体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赏美文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
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
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
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
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
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
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
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
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
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
课内素材淡然物外的庄子庄子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拘无束,不为名利不求金钱,他的精神似乎已超出了常人.庄子那种逍遥豁达、积极乐观的思想使他成为一代圣人。
庄子的生活尽管是这样贫穷,日子是这样难熬,但并没有销蚀他的清高和孤傲,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因此他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章.庄子思想之所以一直能引起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是因为它以独特的力量穿透黑暗现实的重重屏障,告诉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们,如何在内心深处守护最后的不可剥夺的尊严,平息那些追求名利者的心灵。
无端崖之辞|庄子原文《无端崖之辞》原文和《先秦诸子选读》《》【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原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译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 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 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实用一篇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课标版选修教材,是人教课标版选修科目。
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 __《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__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目录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二、当仁,不让于师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六、有教无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一、王好战,请以战喻二、王何必曰利三、民为贵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五、人和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三单元《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一、无端崖之辞二、鹏之徙于南冥三、东海之大乐四、尊生五、恶乎往而不可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二、非攻三、尚贤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程说明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无端崖之辞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质:对象、目标B。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讽说:传说、道听途说C.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国家、全国D。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中道:道中、途中解析:选C C项,国:都城.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错误!B、{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C、错误!D、错误!解析:选D A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B项,连词,来;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项,均为介词,在。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A.项伯杀人,臣活.之B.既来之,则安.之C.因物而多.之D.是以圣人犹难.之解析:选D A、B、C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D项为意动用法。
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
南冥者,天池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选D例句和A、B、C三项均是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