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

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系统、详尽地了解个体量变与质变的规律。还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存在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之处,被试的数量受到局限;在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此外,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纵向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时代变迁”效应,

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意义是有助于检验、修正并完善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

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新生儿期(出生~1月);乳儿期(1月~1岁);婴儿期(1~3);童年早期(3~6、7);童年中期(6~11、12);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青年早期(14、15~17、18)。

二、儿童生理及动作的发展

1、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出生-2岁;2岁-青春期;青春期:男13-15,

女1-13;15,16岁到成熟

2、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身高和体重头尾原则远近原则

3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脑重量增加,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儿童脑电图随年龄增长,有规律,频率升高,脑反射活动。作为神经系统有无障碍,是否成熟的指标。

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三、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视觉偏好、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

反射行为

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最后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或消失,这是习惯化。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刺激,能将新旧袭击加以区别,是去习惯化

视觉偏好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范茨出现偏好说明他们能区分两个刺激,也可以判断他们喜欢哪一刺激。

2、“视崖”实验、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吉尔森和瓦尔克做过“视崖”实验。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另一种方法是视刺激逼近。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3岁儿辨别上下方位,4岁辨别前后方位,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7-9岁初步左右方位。9-11 灵活掌握左右

3、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婴儿缺乏观察力,他们对事物的知觉是不随意的、被动的,都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引起,缺乏目的性。1、观察目的性不强2、持久性不高3、细致性不够

4、概括性不够

四、皮亚杰理论

1、运算、守恒、格式、适应、同化、顺应、“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的概念

运算是指的是心理运算。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守恒是指即使在物体外观改变的情况下,它特定的自然特征仍保持相同。

格式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

同化:个体运用已有格式处理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入已有格式之内。

顺应:在已有格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适应环境要求,主动修改其已有格式,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过程。

2、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结构观与思维的机制观)

特定的心理结构或思维结构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思维结构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皮亚杰将智力或认知发展,解释为个体的格式随年龄增长而产生改变。

对格式变化起重要作用的两个过程是:适应和组织

经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的适应过程,儿童的知识因其与环境中事物的互动而增加,且智力随生活经验的扩大而成长。个体能适应环境,就表示其认知结构或格式的功能,可以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维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一起起作用

3、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各阶段的特点

一、感知运动期(出生到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

客体永久性18~24个月,对物体永久性的理解:看不到的物体可以自己移动或被移动。

二、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有更强的能力来思考事物,并能运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无法守恒;集中化:仅注意情景中的某一个方面;只注意状态:忽视过程,仅仅注意到起始状态和结束状态;不可逆性:可逆性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指改变思维方向以便能够回到起始点的一种能力。自我中心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有了守恒,运算,等级分类,序列,空间操作能力;去自我中心

未达到成人水平,局限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思维由具象过度到抽象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一)假设演绎推理(二)传递性问题(三)假设的情形

4、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理论的评述

划时代的,为该领域带来了儿童本性,认知发展的内容时间方式的新视角。收他的影响,之后几乎所有的认知理论都将儿童视为内在受激励,认知积极主动的机体,研究者继续研究他的内容领域,揭示了复杂的认知,发展形势

1)儿童所具有的能力比皮亚杰最初所认为的要强些,尤其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实践知识方面。可以将守恒之类的任务教授给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儿童。

在简单、真实的情形中,儿童也能表现出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观点的能力;

婴儿表现出客体永久性的时间要比皮亚杰预期的更早些。

(2)“阶段论”的观点近年受到指责。

强调适应发展的教育观点:即在环境、课程、材料和教学等方面都与学生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