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地方课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单元黔山秀水在祖国的位臵,懂得“黔山秀水”的含义,看看为什么被叫做山的王国,体会美丽的喀斯特风光和宜人气候的精彩和可爱之处,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感受。
第一课时教学容:1、在哪儿2、山的王国教学目标:了解在全国的位臵,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南邻广西,西接,北连和。
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最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1、教学在哪儿在全国的位臵,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南邻广西,西接,北连和。
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4.6万。
现辖市、市、市、六盘水市4个地级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和、2个地区,88个县(市、区),省会是市。
2、教学山的王国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最美丽的风景画。
山中还有无尽的宝藏,是我们人民生存的根。
境的山脉主要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中部的苗岭和中西部老王山五大山脉。
韭菜坪是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3米,它是的最高峰,素有“屋脊”之称。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这里是佛教圣地,有日出、云海、佛光、瀑布“四纸”。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海拔1444米,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8米,在苗族人民心中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
老王山也叫郎山,地处六枝特区,主峰海拔2127米。
第二课时教学容:3、灵动的水4、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教学目标:了解境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
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
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
贵州民间故事故事一,雷公助农。
相传很久以前,贵州的农民遭遇旱灾,庄稼都枯萎了,人们生活陷入了困境。
这时,雷公听到了人们的哀求,他决定帮助他们。
于是,他召集了众多的雷神,一起下起了大雨,为干旱的土地降下了甘霖。
雨水滋润了大地,庄稼也渐渐复苏了,人们终于摆脱了困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二,苗族姑娘的勇气。
在一个偏远的苗族村落里,有一位姑娘叫做小芳。
她聪明伶俐,勇敢善良,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有一年,村里来了一只凶猛的野兽,它横行村落,伤害了许多村民。
小芳决定挺身而出,她带上弓箭,勇敢地迎战野兽。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小芳终于打败了野兽,保护了村民们的安全。
她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村里人口中的佳话,流传至今。
故事三,黔东南的神奇花灯。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黔东南的苗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节。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大水灾,人们生活陷入了危机。
一位智者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花灯,点亮后,竟然能够祈求到神灵的保佑,水患得到了缓解。
为了纪念这位智者,人们每年都会制作花灯,点亮它们,祈求神灵保佑,带来丰收和幸福。
故事四,鼓楼上的传说。
贵州的鼓楼是苗族人民的象征,它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信仰和文化的象征。
相传很久以前,鼓楼上住着一位勇敢的苗族战士,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保护了村庄的安宁。
他的故事被传颂至今,鼓楼也成为了苗族人民心中的圣地。
贵州的民间故事如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们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着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让我们珍惜这些宝贵的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贵州的美丽和神奇。
贵州民间文学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阿西里西》:这是贵州著名的民歌,讲述了彝族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和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故事。
2.《撮泰吉》:这是流传于板底乡倮戛寨的戏剧古彝戏,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3.《亚鲁王》:这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布依族叙事长诗,讲述了布依族英雄亚鲁王征战和治理的故事。
4.《烂坝村》:这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的苗族民间叙事诗,讲述了主人公石老爹为了村民的幸福而奋斗的故事。
5.《大雁姑娘》:这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民间叙事诗,讲述了大雁姑娘和鱼儿小伙的爱情故事。
以上只是贵州民间文学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作品,如《太阳和月亮》、《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五年级地理群文阅读《民间故事》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阅读《民间故事》,通过地理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中流传的地理知识和文化背景。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民间故事》的地理背景和文化内涵- 掌握故事中涉及的地域名称、地标和地理特征-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索欲望教学内容课前准备- 分发《民间故事》文本给学生,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本- 准备一个地理世界地图和一些地理标志物,如山脉、河流、湖泊等的图片或模型- 准备一些地理问题和讨论话题作为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工具步骤一:导入1. 展示地理世界地图和地理标志物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地理位置。
2. 引导学生回顾《民间故事》中的故事情节,找出和地理相关的内容。
步骤二:阅读与讨论1. 学生独立阅读《民间故事》,并标注故事中涉及的地理名称、地标和地理特征。
2.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标注,与小组成员分享故事中的地理内容,并讨论背后的地理意义。
3. 教师引导讨论:引导学生回答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地理问题,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思维。
步骤三:输出1. 学生分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则故事,分享故事中的地理背景和文化内涵,并向全班展示。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展示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给予评价,并提供进一步指导和建议。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阅读标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以及教师的观察和评价,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 《民间故事》文本- 地理世界地图和地理标志物的图片或模型- 地理问题和讨论话题的准备材料。
贵州传统文化文学作品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地方,这些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贵州传统文化文学作品的介绍:
1、《贵州通志·风土志》:这是一本详细记录贵州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是了解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2、《苗族古歌》:这是一部苗族人民的史诗,讲述了苗族的历史、传说、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苗族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3、《安顺府志》:这是一本记载安顺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是了解安顺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4、《黔中杂记》:这是一本描述贵州地区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书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5、《贵阳府志》:这是一本记载贵阳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书籍,是了解贵阳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这些文学作品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贵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有助于了解贵州的历史和文化,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欣赏贵州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贵州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贵州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
2023年五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学习中增强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通过地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
3. 加深学生对于地方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方历史与文化(1)学习本地区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沿革。
(2)学习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如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培养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3)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
2. 地方地理与环境(1)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植被等。
(2)了解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进行实地考察,探索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 地方民俗与传统习俗(1)学习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如传统婚礼、传统服饰等。
(2)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刺绣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参与本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增强学生对于传统习俗的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相关知识,生动有趣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2.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地方文化。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本地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地方文化,加深对传统习俗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成绩评价:根据学生在地方课程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课堂小测验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于地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活动的态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
贵州的民间文学作品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族群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作品。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贵州民间文学作品。
一、苗族的爱情传说
苗族是贵州省的一个主要民族,在他们的民间文学中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花鼓戏”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在炎热的夏天里,常常聚集在一起跳花鼓舞,以祈求丰收和好运。
而在这个传说中,花鼓舞成为了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的平台。
他们在跳舞的过程中,彼此相互表达了深深的爱意,最终得到了幸福的结局。
这个传说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淳朴善良的情感,也折射出苗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
二、黔剧的民间传承
黔剧是贵州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也是贵州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考证,黔剧起源于明朝,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
黔剧通常以传奇故事和历史事件为题材,表现了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这些剧目通过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深深的思考。
三、苗族的口头文学
苗族以其独特的口头文学形式而闻名。
苗族人民通过歌谣、童谣、足踏歌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花灯歌谣,这是苗族人民在传统节日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歌谣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已成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
贵州的民间文学作品是这片土地上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
这些作品在表达民间情感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展示了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贵州的民间文化。
贵州小学乡土文化教学设计引言:贵州是一个有着丰富乡土文化的地方,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和传统艺术。
在学校教育中,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贵州小学乡土文化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贵州的乡土文化。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认识贵州的山水风光;2. 了解贵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3. 掌握贵州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苗绣、侗鼓舞等;4. 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贵州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和特点: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具,让学生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强调其山脉、河流和气候等特点。
展示贵州的自然风光,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五岭等。
2. 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介绍贵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包括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并展示他们的独特文化。
3. 传统艺术形式:介绍贵州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苗绣、侗鼓舞等。
可以请来相关的艺术家或老师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和学习。
4. 乡土文化欣赏:组织学生观看与贵州乡土文化相关的影片或纪录片,让他们亲身感受和欣赏贵州的山水风光、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可以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他们设计并分享关于贵州乡土文化的海报或展板。
每个小组可以选取一个特定的主题,如贵州少数民族、贵州的山水风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创造力。
2. 视听欣赏:通过观看与贵州乡土文化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贵州的美丽景色、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可以组织后续讨论,引导学生在视听欣赏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交流。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参观贵州的一些乡土文化景点,如贵州民俗村、苗寨等。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与当地居民互动交流,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贵州的乡土文化。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一、教案名称: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二、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匡助小学五年级学生了解和学习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手工艺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和传统手工艺等。
- 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传统手工艺制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1. 传统节日- 内容:介绍本地区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五节、中秋节等。
- 活动:a. 学生观看相关节日的视频或者图片,了解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活动。
b. 分组讨论,了解各自家庭在节日中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c. 学生自行准备一份有关传统节日的介绍材料,进行口头报告。
2. 传统习俗- 内容:介绍本地区的传统习俗,如婚礼习俗、过年习俗等。
- 活动:a. 学生观看相关习俗的视频或者图片,了解习俗的起源和意义。
b. 分组讨论,了解各自家庭中存在的传统习俗。
c. 学生选择一个传统习俗,进行口头报告,分享给全班同学。
3. 传统手工艺- 内容:介绍本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
- 活动:a. 学生观看相关手工艺的视频或者图片,了解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b. 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刺绣等。
c. 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味。
五、教学评估:1. 自我评估:学生根据自己的参预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手工艺制作的质量、参预讨论和报告的表现等。
2. 同伴评估:学生互相评估,赋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匡助彼此提高。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不同地方的文化、历史、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习地方特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提高学生的地域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与特点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特点,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2. 第二课时:家乡的民俗风情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民间习俗、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3. 第三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教学内容:掌握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4. 第四课时:家乡的历史名人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名人,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5. 第五课时:家乡的现代发展教学内容:了解家乡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发展成果,激发学生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热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典型事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物产资源、历史名人、现代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水平。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交流、合作、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2. 辅助材料:家乡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3. 网络资源:关于家乡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六、第六课时:家乡的自然景观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等,欣赏家乡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第七课时:家乡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教学内容:讲解家乡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八、第八课时:家乡的建筑特色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如古民居、古建筑等,培养学生对家乡建筑文化的认识。
第一单元黔山秀水贵州在祖国的位臵,懂得“黔山秀水”的含义,看看贵州为什么被叫做山的王国,体会贵州美丽的喀斯特风光和宜人气候的精彩和可爱之处,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感受。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贵州在哪儿2、山的王国教学目标:了解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1、教学贵州在哪儿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4.6万。
现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4个地级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和毕节、铜仁2个地区,88个县(市、区),省会是贵阳市。
2、教学山的王国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山中还有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贵州人民生存的根。
贵州境内的山脉主要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中部的苗岭和中西部老王山五大山脉。
韭菜坪是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3米,它是贵州的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这里是佛教圣地,有日出、云海、佛光、瀑布“四纸”。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海拔1444米,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8米,在苗族人民心中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
老王山也叫郎山,地处六枝特区,主峰海拔2127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3、灵动的水4、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教学目标:了解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
第五单元多民族聚居的贵州1 贵州——民族文化的百花园教学内容贵州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文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贵州有哪些民族?2、让学生了解贵州各族人民有什么独特的生活习俗?创造了哪些多彩的文化?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贵州有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什么独特的生活习俗?创造了哪些多彩的文化?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贵州的少数民族及各民族的文化。
二、新课1.揭示、板书课题1、贵州——民族文化的百花园活动一、贵州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贵州民族居住特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
18个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是:⑴汉族分布于全省各地,贵阳市、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地较为集中。
⑵苗族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各县,毕节、铜仁地区各县,六盘水市,贵阳市郊区;⑶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各县,安顺市,贵阳市郊区,六盘水市;⑷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铜仁地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⑸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岑巩县,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⑹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各县、六盘水市各县⑺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遵义市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⑻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⑼白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大方县、威宁自治县、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县;⑽回族散居在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盘县;⑾壮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黎平县,黔南自治州独山县、荔波县;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大方县、毕节市、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铜仁地区石阡县;⒀畲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
第二单元了解适应社会第七课我们的祖国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3、知道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我国与哪些国家为邻。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
2、板书课题:我们的祖国二、学习新课1、情景聚焦:“全国山河一样红”(1)学生自学“全国山河一样红”。
(2)通过自学理解“台湾还是白色的”的含义?2、探索活动:(1)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
找一找我国的海洋有哪些?(2)提名让学生说说找到的我国的海洋。
(3)小结。
3、讨论与分享讨论:我国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缅甸、越南等等。
4、智慧提示(1)自学相关内容。
(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5、实践园宝岛台湾是我国圣神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台湾对祖国大陆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提示:从政治、经济、国防三个方面来考虑。
6、成长坊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吗?它们流经我国的哪些省市?最终又在哪里流入大海?三、总结。
通过对《我们的祖国》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第八课民族风景线教学目标:1、阅读本课相关内容,能抓住要点,准确理解知识点。
2、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活动,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3、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阅读的服务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清脆嘹亮的“湘西民歌”吗?你见识过色彩斑澜的“蝴蝶盛会”吗?你了解过神秘奇异的“摩梭风情”吗?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语言、习俗,有状貌各异的山川景物。
让我们随着“民族风景线”这个话题,去对生养我们的广袤沃野进行一次赏心悦目的游历,对精彩纷呈的各族风俗民情进行一番考察。
板书课题:民族风景线二、学习新课:1、情景聚焦:“幸福吉祥的哈达飘起来”(1)学生自由阅读“幸福吉祥的哈达飘起来”,要求:边读边作好笔记。
五年级专题教育读本教学计划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这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学期的教材主要包括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和民族政策教育。
我们教授的是五年级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深化各科教学知识,掌握更透,激发实际应用能力,逐步激励学生对地方课的研究兴趣。
我们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大纲,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
在民族政策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学生掌握贵州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环境与人文、农业与工业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研究,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在环境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养成好的惯,保护环境,让每个人都有责任。
在安全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希望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我们希望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在国防教育方面,我们希望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在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和民族政策教育五个方面进行惯与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我们的教学措施是根据课程标准,把握研究目标,制定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研究目标。
我们把绝大部分研究内容都视作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而不是识记的“知识”,更不必要求“掌握”。
我们还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迹,阅读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学生对地方课的研究,我们希望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进行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爱国教育。
第一单元黔山秀水贵州在祖国的位臵,懂得“黔山秀水”的含义,看看贵州为什么被叫做山的王国,体会贵州美丽的喀斯特风光和宜人气候的精彩和可爱之处,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感受。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贵州在哪儿2、山的王国教学目标:了解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1、教学贵州在哪儿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4.6万。
现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4个地级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和毕节、铜仁2个地区,88个县(市、区),省会是贵阳市。
2、教学山的王国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山中还有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贵州人民生存的根。
贵州境内的山脉主要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中部的苗岭和中西部老王山五大山脉。
韭菜坪是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3米,它是贵州的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这里是佛教圣地,有日出、云海、佛光、瀑布“四纸”。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海拔1444米,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8米,在苗族人民心中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
老王山也叫郎山,地处六枝特区,主峰海拔2127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3、灵动的水4、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教学目标:了解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
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
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
贵州的许多喀斯特地质景观不仅是国宝,在地球上也时无价之宝。
教学过程:1、教学灵动的水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
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
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
光是梵净山就有“九十九溪”之说呢。
人工湖和天然湖交相辉映,大大小小就有1000多个。
地下涌泉数不胜数。
瀑布各式各样,有“千瀑之省”的美称。
它们相互映衬,使贵州成为美丽的公园之省,吸引了国内外的许多游客。
在贵州的瀑布中,以黄果树大瀑布最为典型,它位于安顺市镇宁县境内的白水河上,高77.8米,宽101米,是中国第一天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
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草海,地处海拔2200米的威宁县县城旁,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作为贵州高原人造湖之最的红枫湖,环绕于清镇市和平坝县境内,湖中有岛屿100多个,水域面积为57.2平方千米,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那么大呢!贵州的江河分别都流进了长江和珠江,是长江和珠江的上游水源地。
2、教学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贵州的许多喀斯特地质景观不仅是国宝,在地球上也时无价之宝。
万峰林位于兴义市的东南部,由成千上万座山峰组成,气势宏大。
组成了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峰林田园风光。
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位于荔波县的南郊,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喀斯特森林。
国家地质公园织金洞位于织金县城东北面,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地球上的一大奇观”。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5、通往山外世界的路与桥6、爽爽的贵阳教学目标:1、贵州的桥很多,古代的桥梁多为木桥和石桥,著名的有福泉葛镜桥、织金奢香桥、关岭灞陵桥、都匀百子桥、独山深河桥、贵阳浮玉桥、黎平地坪风雨桥等。
现当代建设了很多现代化大桥,如国内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特大型桥梁——关岭坝陵河大桥、世界距水面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等。
2、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贵阳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它坐落在群山温暖的怀抱里,四季常青,是一个“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高原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美名。
这里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
教学过程:1、教学通往山外世界的路与桥高山和河流就像是一道道天然的屏障,阻碍了贵州的交通。
但是勇敢的贵州人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远古至今,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硬是把昔日“地无三尺平”的高原大地,变得河山锦绣,大路通天。
如今崇山峻岭、条条沟壑已经档不住我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脚步。
贵州的桥很多,古代的桥梁多为木桥和石桥,著名的有福泉葛镜桥、织金奢香桥、关岭灞陵桥、都匀百子桥、独山深河桥、贵阳浮玉桥、黎平地坪风雨桥等。
现当代建设了很多现代化大桥,如国内跨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特大型桥梁——关岭坝陵河大桥、世界距水面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等。
铁路,1959年贵州成黔桂铁路并通车,结束了省会贵阳不通火车的历史。
之后,相继建成川黔、贵昆、湘黔、南昆、内昆及渝怀等铁路干线,水柏、贵开、湖林、水大、盘西等地方铁路和支线铁路,境内营运里程2012千米,形成了以贵阳为枢纽的铁路网。
公路,1926年,贵州才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
到2010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500千米。
2009年,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县县有高速公路连接”的目标,全省高速公路总通车里程达4000千米。
航空,贵州已通航的机场共6座,共中,贵阳龙洞堡机场为国际干线机场,另有铜仁大兴机场、黎平机场、兴义机场、荔波机场、安顺黄果树机场等5座支线机场;此外,遵义机场、毕节机场、六盘水机场正在规划建设中。
2、教学爽爽的贵阳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贵阳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它坐落在群山温暖的怀抱里,四季常青,是一个“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高原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美名。
这里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
贵阳风景迷人、人文荟萃,是中国著名的避暑旅游城市。
甲秀楼建于明朝的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阳明洞,坐落在修文县的龙冈山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王阳明曾经在此做学问,传播文化,被誉为“王学圣地”。
花溪,因繁花似锦、溪水长流而得名。
花溪的山小巧玲珑,各有妙趣;花溪的水清澈碧绿,没有污染,被誉为“高原明珠”。
黔灵公园,位于城区之中,有“山明水秀,林幽寺古”之称。
是国内省少有的大型城市公园之一。
第二单元多元的文化了解学习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体会各民族的生存智慧,了解贵州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从中感受贵州多元文化的魅力。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7、多元的民族大家庭8、山地上的房屋教学目标:1、贵州的青山绿水孕育了自然界千万种生命,也养育了3474.6万纯朴善良而又充满灵气的各族人民,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2、我们的家世世代代坐落在绿树翠竹掩映、云雾缭绕的山间水畔,依地势、气候的不同,风格多样,美观大方,又环保又实用。
教学过程:1、教学多元的民族大家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绿水孕育了自然界千万种生命,也养育了3474.6万纯朴善良而又充满灵气的各族人民,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在贵州这个多彩的民族大花园里,盛开着49朵民族之花。
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穿着不同的服饰,有着不同的习俗,但是长期以来彼此和睦相处,相互学习,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构建了一个绚丽多姿、团结互爱的多民族和谐社会。
贵州共有49个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
贵州的很多少数民族还分为许多支系。
2、教学山地上的房屋我们的家世世代代坐落在绿树翠竹掩映、云雾缭绕的山间水畔,依地势、气候的不同,风格多样,美观大方,又环保又实用。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它是针对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设计而成,是生活在贵州山地上的各民族喜爱的家。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因为楼的顶端悬有一个大皮鼓,所以叫鼓楼。
石板房是干栏式建筑的变体,除檩子、椽条是木料外,其余均用石块建成,流行于贵阳、镇宁、安顺等地盛产优质石料的布依族地区。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9、和谐相伴的生存智慧10、古城镇的故事教学目标:1、巍峨高山不像大河流域那样平坦而富饶,贵州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山,“靠山吃山”,山里人的生存是离不开山的,那么,贵州人是如何在山上求生计、打主意的呢?“靠山养山”,贵州人又是如何回报养育我们的大山的呢?2、古城是我们贵州的文化遗产,每一座古城镇里都藏着无数的历史秘密。
教学过程:1、教学和谐相伴的生存智慧巍峨高山不像大河流域那样平坦而富饶,贵州生态环境的基础是山,“靠山吃山”,山里人的生存是离不开山的,那么,贵州人是如何在山上求生计、打主意的呢?“靠山养山”,贵州人又是如何回报养育我们的大山的呢?大山没有把肥沃易耕的土地轻易地奉献给我们贵州,但是留给我们的有勤劳智慧的大山品格和坚韧不拔的大山精神。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人们依山就势,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它有两个重要作用:扩大耕地面积和利于水地保持。
水是生命之源。
黔西北的高原地带多为草山,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
敬畏自然,才能与自然长久相依。
2、教学古城镇的故事古城是我们贵州的文化遗产,每一座古城镇里都藏着无数的历史秘密。
遵义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纪念地。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是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镇远古城是贵州难得一见的江南水乡式古城,美丽的舞阳河静静地流淌其中。
隆里古镇位于锦屏县西南部,从明洪武年间建镇到现在已经600多年了,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11、探访文字中的秘密12、红军在贵州的故事教学目标:1、贵州是文化探秘的最佳目的地,从古人类和家园到古代四大族系——氐羌、苗瑶、百越、濮人的迁徙与汇聚,以及历代汉族移民的进入。
2、红军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创建的新型人民军队。
毛泽东和朱德等人带领红军在江西、湖南交界处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后来又到江西南部的瑞金一带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建了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教学过程:1、教学探访文字中的秘密贵州是文化探秘的最佳目的地,从古人类和家园到古代四大族系——氐羌、苗瑶、百越、濮人的迁徙与汇聚,以及历代汉族移民的进入。
贵州少数民族现存的古文字有彝文的和水书,在摩崖上也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图像符号。
彝文又称为“蝌蚪文”、“倮倮文”、“毕摩文”等,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土生土长的自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