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人工窖泥的研制与应用_姚万春
- 格式:pdf
- 大小:592.99 KB
- 文档页数:4
金种子浓香型白酒人工窖泥培养工艺分析与探讨人工窖泥培养是一种栽培和培养酒曲的方法,通过人工方式培养窖泥来提高白酒的品质。
金种子浓香型白酒采用的人工窖泥培养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取优质水、小麦和豆饼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窖泥基础培养物;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培养物分装到特定容器中,进行培养;随后,利用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窖泥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使窖泥富含各种发酵酵母;最后,将培养好的窖泥加入白酒发酵过程中,以达到浓香型白酒的要求。
金种子浓香型白酒的窖泥培养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培养窖泥,可以控制培养物的成分,使窖泥富含各种要素和微生物,从而促进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
其次,窖泥中的酵母菌和微生物可以提高白酒的发酵速度和效率,使得白酒的酒精度和香气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提高。
此外,通过培养窖泥还可以减少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异味产生,使得白酒的口感更加纯正和柔顺。
然而,金种子浓香型白酒的人工窖泥培养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工窖泥的培养时间较长,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业知识。
其次,窖泥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品质也是影响培养效果和白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控制窖泥中的微生物比例是一个关键问题。
另外,窖泥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需要合理调控,以确保窖泥培养物能够正常发酵。
综上所述,金种子浓香型白酒的人工窖泥培养工艺是制作这一优质产品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通过培养窖泥中的酵母菌和微生物等,提高白酒的品质和口感。
人工窖泥培养工艺具有一定的优点,如能够控制窖泥成分、提高发酵效率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经验,不断优化和改进人工窖泥培养工艺,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优质人工窖泥培养及其应用后保养的一点看法唐胜春(四川剑南春集团公司四川绵竹)中国白酒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其按香型划分的浓香型白酒在中国白酒市场占着主导地位,有着千年古老的传统和精湛的技艺,浓香型大曲优良品质与其百年老窖有着密切的关系,业界人士都知道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工艺是关键、窖泥是基础、曲药是动力、勾调是保证”这充分说明窖泥对酒质的影响极大。
在浓香型生产厂家,人工培养的优质窖泥作为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被广泛应用,针对人工窖泥的培养及应用后保养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1、培养材料的选择1.1、优质黄泥:所选用的最基础的材料之一,其要求新鲜且具有良好的粘性,含沙量较少,不能选用碱性大的黄沙泥,其碱性物质会与酸发生反应,形成盐类物质,促进窖泥退化;1.2、窖皮泥:选用现有窖池上优质窖皮泥,皮泥上无任何杂菌感染,有正常的窖皮泥香气,最好选用窖龄较长、香气较好色泽深灰的窖皮泥;1.3、曲药:选用糖化力和液化力均达到最好,其曲质为甲级的曲药质量为最好,好的曲药富含多种微生物的菌群,又是发酵的动力;1.4、黄水:选用窖池内新鲜的黄水,最好选用能“挂丝”的新鲜黄水,因黄水富含多种微生物种群,又是窖泥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1.5、丢糟:选用蒸馏酒后的底糟为佳;1.6、老窖泥培养液:根据自身生产条件,用老窖泥中有益菌种培养出优质的培养泥(主要是复合己酸菌培养液);1.7、酒尾:采用下层和底窖糟醅酒尾为最佳;1.8、泥碳:条件许可,可用适当的泥炭,为窖泥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与腐殖质;2 、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1、优质黄泥的处理:各厂所选黄泥来源不一,但必须先对其进行处理,最好将黄泥晾干,然后用95度以上的热水杀菌润化,踩柔熟,不能有黄泥团出现,不能用生水和低温水处理;2.2、丢糟的处理:丢糟里面的残余淀粉很低,而谷壳较多,应先将丢糟进行粉碎,细化后再运用,有条件的,可将粉碎丢糟适当滤过,用没粉碎的丢糟培养窖泥后,有明显的谷壳,对于窖泥密闭厌养发酵和湖窖都是一个问题;2.3、因窖泥中各种有益微生物群在培养中生长、繁殖、代谢需要一定的营养成分,除了各种原材料自身可提供的部分外,可适当的添加含一定量碳源、氮源、钾源、磷源等无机盐类,对所添加的物质应考虑对窖泥用后不对窖泥老化有副作用的无机盐;2.4、在培养方式上,各厂常采用窖泥集中培养为主,也有个提倡先期在窖泥上培养,后期在窖池内密闭培养的方式;2.4.1、先期的额窖面培养,一定要注意用塑料密封好窖池,与生产中发酵的窖池管理一样,不能有任何管理操作上的原因而造成的大量杂菌感染,影响窖泥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生长;2.4.2、后期集中在密闭厌氧培养中,应适当调曲药粉,及各类物质等的用量,及时加入窖泥培养液,注意其升温、产气、液体渗出的变化;2.5、不论窖泥培养采取何种方式,均应严格要求其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是夏季的培养期,这也是培养优质窖泥的基本条件。
简析人工窖泥的培养要素及步骤
1.2 菌种的提取与分离
取50g优质老窖泥加水100ml搅拌均匀,在80℃水浴中10分钟以减少乳酸及其他杂菌,调节PH值至7.0,处理后迅速冷却至40℃以内,此过程需在无菌环境中完成。
1.3 接种过程
待培养基灭菌完成后冷却至40℃以下,此时菌种的提取与分离步骤制作出的菌液按10%的比例加入一级培养基中,另加入灭菌后的碳酸钙和2%的无水酒精。
此过程需在无菌室内完成,整个操作应避免杂菌感染。
待接种完成后,用石蜡封好,进入恒温培养箱后用水封。
特别注意的是,今后再次制作一级时,不需要再从窖泥中取提取分离原始菌种,可直接使用上次制作的一级菌种,用量仍然为10%。
1.4 培养期
培养箱的温度应恒定在37℃,时间为8天—10天,培养过程中应注意水封处水的多少,注意补水。
功能性人工窖泥培养配方筛选研究
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刘淼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4(033)008
【摘要】在选育出优良窖泥功能菌的基础上进行窖泥配方筛选研究.以黄泥土为基础泥,加入不同比例的老窖泥、封窖泥、大曲粉、酒糟粉、麸皮、豆饼粉、酒尾、黄浆水、复合功能菌液、乙酸钠和营养盐等,培养不同配方的人工窖泥.通过对窖泥的感官鉴定以及微量成分、理化、微生物指标检测分析,初步筛选出功能性人工窖泥最适宜的培养配方.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刘淼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TS261.4
【相关文献】
1.功能性人工窖泥的培养和应用 [J], 刘淼;姚万春;唐玉明;郭智勇;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
2.不同功能菌液人工窖泥的培养研究 [J], 张健;马蓉;王加彬;张宿义;秦辉;杨艳;邱川峰;徐琼;康承霞;罗杰;李德林
3.糠醛渣功能性复混肥配方筛选及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J],
4.泥炭对人工窖泥培养的影响研究 [J], 杨艳; 殷鹏飞; 张宿义; 秦辉; 康承霞; 邱川峰; 徐琼; 马蓉; 张健; 徐伟
5.人工窖泥培养技术对浓香型白酒品质影响的研究 [J], 王邦坤;刘民万;史庆立;董
伟杰;刘淑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赊店老酒优质人工老窖泥的培养方法郑彦平;周业皓;姜鹏;徐树林;马向东;柯涛【摘要】通过对人工老窖泥原材料的筛选和配方的优选,赊店老酒制定了一套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人工优质窖泥的培养方法,培养出了优质窖泥.将人工窖泥用于新建窖池,效果十分显著.结果表明,投入新窖池生产后第一排就获得了优质酒,第一排产酒己酸乙酯达到了2.5 g/L左右,优质品率38%以上.人工窖泥能改善窖泥风味,增强窖泥的酯香味,减少新窖产酒的邪杂味和泥臭味,增加新酒中的主体香.说明采用此窖泥配方和工艺,可以为赊店老酒生产提供优质窖泥,为赊店老酒的扩大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Through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pit mud raw materials and its production formula, Shedian Laojiu Distillery had developed an ideal culture method of local adaptation to produce quality manmade pit mud. The produced pit mud was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its and satisfactory effects had been achieved. After the pits had been put into production, quality liquor was produced in the first production cycle (ethyl acetate content up to about 2.5 g/L and quality liquor rate above 38 %). The produced pit mud could improve pit mud flavor, enhance esters aroma, reduce the off-flavor and odd aroma, and increase the main flavor in newly-produced liquor. The newly-developed culture method of pit mud laid good foundation for expanded liquor production in Shedian Laojiu Distillery.【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浓香型白酒;优质人工窖泥;功能菌;培养方法【作者】郑彦平;周业皓;姜鹏;徐树林;马向东;柯涛【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200;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200;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200;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200;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200;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200;湖北大学,湖北武汉 430062;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 473200;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 47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TS261.4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窖泥是基础,工艺是关键,曲药是动力,勾兑是保证。
人工老窖泥培养及其应用
黄芳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浓香型曲酒独特的生产工艺特点是"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窖泥是浓香型曲酒酿造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窖泥配方,有的放矢地定向富集培养老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经过2次发酵,加速窖泥老熟过程,培养出优质人工老窖泥,合理应用到浓香型曲酒的窖池改造中,可显著提高浓香型曲酒的质量.【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黄芳
【作者单位】安徽皖酒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1;TS261.4
【相关文献】
1.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人工窖泥老熟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J], 张东跃;沈才洪;敖宗华;倪斌;丁海龙;钱志伟
2.功能性人工窖泥的培养和应用 [J], 刘淼;姚万春;唐玉明;郭智勇;任道群;刘茂柯;田新惠
3.人工窖泥的培养及应用初探 [J], 刘基银
4.人工窖泥的培养及应用 [J], 张学英;章发盛
5.人工窖泥的培养和应用 [J], 杨官荣;唐亚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泸州老窖窖泥中重要功能菌群分布及代谢产物研究雷光电;姚万春;唐玉明;倪斌;任道群;何诚;刘茂柯【摘要】通过对泸州老窖酒厂不同窖龄窖泥中五大功能菌群的数量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甲烷菌、己酸菌、丁酸菌的数量随窖龄而增加。
同时,窖泥中酸类和酯类微量化学成分含量和种类随功能菌数量同步增加。
在传统工艺的长期影响下,在窖泥发酵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化学生态环境和固有的微生物区系生态结构,它们是生产优质浓香型白酒的基础。
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窖泥功能菌的生理特征和特殊功能,为多菌种混合发酵培养人工窖泥母液提供技术指导,以此培养出优质窖泥,提高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产量。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 and th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ive main function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Luzhou Laojiao pit mud of different pit ages,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it age, the quantity of methane bacteria, caproic acid bacteria and clostridium butyficum would also increased. Meanwhile, the content and the species of acids and esters increased with the in- crease of the quantity of function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Under the long-lasting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 stable ecological environ- ment and innate microflora structure was finally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pit fermentation, which was the base for high quality Luzhou-flavor liquor production. Our study further revealed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ecific functions of functional bacteria in pit mud, which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culture of high quality manmade pit mud by mixed multiple bacterial strains fer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yield of Luzhou-flavor liquor.【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窖泥;功能菌;代谢产物【作者】雷光电;姚万春;唐玉明;倪斌;任道群;何诚;刘茂柯【作者单位】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1;TS261.4对于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窖泥是基础。
优良窖泥功能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廖建民
【期刊名称】《酿酒科技》
【年(卷),期】2010(000)011
【摘要】从泸州老窖酒厂百年老窖泥中分离到1株产酸高的己酸菌株,经初步鉴定,该菌与克氏梭(Clostridium Kluyverii)特性不很相同.经对该菌株产酸条件研究,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0~7.5,乙醇和乙酸钠是该菌生长和产酸的主要基质,最高产酸量达500 mg/Ml,活茵数达5亿个/Ml以上.
【总页数】3页(P33-35)
【作者】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廖建民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TS261.4%Q93-3
【相关文献】
1.窖泥中产酸功能菌筛选及发酵条件初探 [J], 王耀;李喆;甘广东;姜雷;杨勇;沈晓波;刘志刚;房晓辉
2.窖泥中高产愈创木酚类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 [J], 周金虎;李良;方尚玲;董孝元;张超;陈茂彬
3.窖泥中高产己酸功能菌的分离筛选及代谢功能的研究 [J], 张敏;郭敬;杨玉珍;李
擎;任国军
4.镉污染下龙葵生长土壤微生物筛选及功能菌检测的初步研究 [J], 丛建民;王赫;许斐扬;郑长新;王梦璇;陈凤清
5.窖泥及窖泥功能菌液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J], 杜礼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浓香型白酒窖泥关键功能菌的优化培养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期刊名称】《酿酒》【年(卷),期】2010(037)006【摘要】从某浓香型名酒厂百年老窖泥中分离到一株已酸高产菌系,可广泛应用于液态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生产.以芽孢菌数和己酸产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扩大培养条件为:乙醇2%、NaAc 1%、K2HP040.04%、酵母膏0.1%、初始pH7.0左右、接种量8%~10%、装液量95%左右、34~35℃培养9天,芽孢菌数可达4.5亿个/mL,已酸量达5g/L.【总页数】4页(P18-21)【作者】姚万春;唐玉明;任道群【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泸州市酿酒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1;TS261.13;TS261.15;TS261.4【相关文献】1.干制活性窖泥功能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J], 吴金艳;王小未2.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J], 王瑞明;关凤梅;于洪波;韩明林3.浓香型白酒窖泥中一株产己酸功能菌的研究 [J], 张超; 李俊薇; 刘占奇; 孙琳; 董孝元; 李瑞4.复合窖泥功能菌液的制作及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 [J], 夏培禹; 万自然; 左翔; 李昌联; 刘艳; 黄云彪5.应用酒魂牌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提高兰陵浓香型白酒质量的试验 [J], 陈晓春;王康义;徐开成;施安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