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7情绪情感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59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
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
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
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
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
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
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普通心理学情绪情感】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概念①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②情绪成分:﹡主观体验:愉快、悲伤﹡生理唤醒:即生理反应,如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内外分泌腺﹡外在行为:面部表情(如喜笑颜开、怒发冲冠);姿态表情(如捶胸顿足、摩拳擦掌);语调表情(比如朝鲜新闻播报员李春姬在朝鲜发射卫星时的语调激昂而充满自豪感)。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区别从产生的需要来看:情绪主要由生理需要引起;情感主要由社会需要引起,(道德感,爱国情感);从表现特点来看:情绪具有情境、激动、暂时性(喜、怒、哀、乐);情感具有稳定、深刻、持久性(如父母对子女的爱)从种系发展来看:情绪产生比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产生晚,具有社会性、人特有。
表现: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情绪情感的概念(常考题型:选择题、简答题)种类①情感﹡道德感,分以下三类直觉的情感体验:如偷东西感到不安又放回去;看到流动献血车,受到感染而义务献血。
想象的道德情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想联系的情感体验。
想象雷锋、张海迪、焦裕禄等,会给人相应的影响。
意识到道德伦理的情感体验:是在对人生意义和社会现实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理智感:如求知欲、认识兴趣、好奇心﹡美感:美与不美的情感体验。
美食,美景,看到丑的感到恶心②情绪:心境、激情、应激﹡心境:具有平静、持久、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具有渲染性。
例:人逢喜事精神爽;喜者见喜,忧者见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小水小人欢笑,绿水青山带笑颜﹡激情:具有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
例:大成功之后的狂喜(如范进中举);惨遭失败的绝望;失去亲人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带来的异常恐惧;例题判断:激情一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分析:积极的激情可以促进事物发展,如战斗激情、创作激情;消极的激情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如传销中的激情。
⼀、情绪的基本分类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
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理学家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了⼋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
还有的⼼理学家提出了九种类别。
虽然类别很多,但⼀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快乐是指⼀个⼈盼望和追求的⽬的达到后产⽣的情绪体验。
由于需要得到满⾜,愿望得以实现,⼼理的急迫感和紧张感解除,快乐随之⽽⽣。
快乐有强度的差异,从愉快、兴奋到狂喜,这种差异是和所追求的⽬的对⾃⾝的意义以及实现的难易程度有关。
愤怒是指所追求的⽬的受到阻碍,愿望⽆法实现时产⽣的情绪体验。
愤怒时紧张感增加,有时不能⾃我控制,甚⾄出现攻击⾏为。
愤怒也有程度上的区别,⼀般的愿望⽆法实现时,只会感到不快或⽣⽓,但当遇到不合理的阻碍或恶意的破坏时,愤怒会急剧爆发。
这种情绪对⼈的⾝⼼的伤害也是明显的。
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景⽽⼜⽆⼒应付时产⽣的情绪体验。
所以,恐惧的产⽣不仅仅由于危险情景的存在,还与个⼈排除危险的能⼒和应付危险的⼿段有关。
⼀个初次出海的⼈遇到惊骇浪或者鲨鱼袭击会感到恐惧⽆⽐,⽽⼀个经验丰富的⽔⼿对此可能已经司空见惯,泰然⾃若。
婴⼉⾝上的恐惧情绪表现较晚,可能是与他对恐惧情景的认知较晚有关。
悲哀是指⼼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的情绪体验。
悲哀的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事物对⾃⼰的重要性和价值。
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
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
⼈类这些最基本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表现有本质的不同。
因为即使是⼈的⽣理性需要也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们不再茹⽑饮⾎,满⾜吃、喝、住、穿的需要也会考虑适当的⽅式和现有的社会条件。
⼆、情绪状态分类情绪状态是指在⼀定的⽣活事件影响下,⼀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般特征表现。
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境、激情和应激。
1.⼼境⼼境是⼀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
普通心理学情绪情感思维导图在普通心理学中,情绪、情感和思维是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
通过建立一个导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分析情绪、情感和思维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和联系,并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图。
1. 情绪情绪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某种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它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
积极情绪如喜悦、幸福,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情绪如恐惧、愤怒,常给人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生活经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2. 情感情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或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是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情感是主观的,它根植于个体的内心世界,能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情感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并且通常受到思维的影响。
3.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是人为的知觉和认知活动。
思维在认知层面上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外部世界,引导个体行为。
思维与情绪、情感密切相关,能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4. 情绪、情感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导图- 情绪是情感的产物,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感作为情绪的内在表达,是情绪和思维之间的桥梁。
- 情感受思维的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往往受到思维的引导,思维方式决定了情感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 思维能够调节情绪,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会影响其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积极的思维有利于调节情绪,消极的思维则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
通过以上导图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情绪、情感和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关注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积极情感体验。
只有在平衡好情绪、情感和思维的关系中,个体才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与稳定。
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其中情绪和情感是其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情绪和情感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普通心理学角度探讨情绪和情感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方法。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在面对各种事件和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外界事件的一种反应。
情绪通常是短暂的,较为具体和明显,如快乐、愤怒、恐惧等;而情感则是一种更加持久、深刻的体验,如爱、恨、喜悦等。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在于,情绪更多是暂时的、局部的体验,而情感更多是长期的、全面的感受。
情绪和情感的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生理性和行为性。
主观性指的是情绪和情感是个体主观体验的反应;客观性指的是情绪和情感具有普遍性,不受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生理性指的是情绪和情感会引起身体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行为性指的是情绪和情感会引起相应的行为表现,如笑、哭、害怕等。
情绪和情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生理、社会文化等。
遗传因素影响个体对情绪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生理因素如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等也会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表达;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环境等对情绪和情感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情绪和情感的调节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节认知、情绪训练、运动、艺术等。
调节认知是指通过改变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来改变情绪状态;情绪训练是指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积聚的负面情绪;艺术如音乐、绘画等也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方法。
总之,情绪和情感作为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
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方法,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升自身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情绪和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提供一些帮助。
通过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认识活动在我们的⽣活和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
但有时⼈们会发现,伴随认识活动的还有其他⼀些⼼理现象。
⽐如说,当⼈们看⼀场感⼈的电影时,会激动得落泪;回想往事的时候,有时会哑然失笑;遇到违背社会公德的⼈和事,会义愤填膺;经过艰苦的思索,攻克⼀道难题,就会满⼼欢喜。
这种伴随着认识活动产⽣的喜、怒、哀、乐等⼼理现象属于⼈的情绪和情感过程。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呢?我们说,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产⽣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同认识活动⼀样,仍然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不过反映的内容和⽅式上有所不同。
认识活动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包括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它们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联系。
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种主客体的关系,是作为主体的⼈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长期遭受旱灾的地区降了⼀场⼤⾬,这场⾬显然符合⼈们的主观需要,⼈们会对之采取肯定的态度,产⽣满意、愉快等内⼼体验;相反,已经遭受洪涝灾害的地区仍然降⾬不⽌,造成更⼤的损失,降⾬显然违背了⼈们的主观需要,⼈们对之持否定的态度,产⽣不满、愤怒甚⾄憎恶等内⼼体验。
在⽣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与⼈之间“雪中送炭”或者“雪上加霜”,指的是某些事物符合或不符合⼈的需要⽽引起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从上⾯的叙述中,我们也看到认识活动和情绪、情感在反映⽅式上的不同,前者以其特有的认知⽅式如形象、表象、概念、符号等反映客观事物,后者是以主观态度体验的⽅式来反映客观对象,并伴随有⾝体的⾏为表现和⽣理变化。
情绪情感情绪概念基础:认知;中介:需要组成主观体验——认知层面自我感受生理唤醒——生理反应测谎仪外部表现——表情面部姿态=身段语调功能适应生命、生存、发展动物:遇到危险时害怕呼救婴儿:借助情绪表达(哭)成年人通过情绪了解自己/他人适应生存发展/社会发展情绪也反映了生存状况(快乐——处境良好)动机(作用,不强调内容)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适当的情绪兴奋/激活,可以使人处于最佳身心状况,推动人完成任务(作用1)适度的紧张/愉悦能使人积极的思考问题情绪对生理驱动力有放大信号的作用(作用2)缺水生理驱力恐惧感、急迫感放大信号,成为强大动力情绪的动力性(作用3)积极增力化悲痛为力量消极减力消沉组织(强调情绪内容)积极情绪——协调作用;消极情绪——破坏、瓦解作用影响记忆和行为行为上积极:注意美好方面,行为开放接纳消极:产生悲观意识,行为有攻击性记忆上良好情绪状况下,易回忆起愉快事件中等唤醒水平(愉快/兴奋)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情绪背景信号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自己落泪/悲伤→对朋友的不幸表达同情老师点头微笑→赞许健康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感染共鸣迁移爱屋及乌一支箭感应心动分类心境微弱的;长期的;弥漫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心有余悸激情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重大成功——欣喜;惨遭失败——绝望;亲人死亡——极度悲伤;突如其来的危险——异常恐惧伴有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盛怒——怒发冲冠/紧握双拳;狂喜——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积极/消极积极(欣喜若狂)诗人:写出壮丽诗篇战士:冲锋陷阵运动员:刷新记录消极(暴跳如雷)意识狭窄(单说选激情)激情杀人应激压力+突发事件引起压力新教师上课紧张学生临考试怯场参加重大比赛与考试拆弹专家拆除炸弹突发飞行员:飞机突发故障司机:汽车意外发生故障突发地震、火灾、泥石流与人面临的情境、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有关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汉思·塞里——动员、阻抗、衰竭)两种反应意识狭窄(+突发事件,选应激);目瞪口呆;陷入困境急中生智;化险为夷;摆脱困境注意点激情——巅峰状态(也有过程)应激——过程维度(具有两极性)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特快紧急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两极性切,抢两箱陀螺(陀螺图)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激活水平大伯,快注水漏斗(漏斗图)伊扎德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得紧快寄信罗素愉快度强度罗玉强理论早期理论(无认知参与)情绪外周理论(情绪和行为不同时发生)詹姆士、兰格情绪是产物、结果开车遇到小孩急刹车,产生后怕情绪丘脑学说(情绪和行为同时发生)坎农、巴德情绪产生的中枢在丘脑刺激→丘脑上:大脑皮层→情绪下:交感神经/骨骼肌肉→反应认知理论评定—兴奋说阿诺德外界刺激本身进行评估动物园的熊不会感到恐惧,森林的熊会半杯水A:还有半杯→开心,庆幸B:只有半杯→难过二因素说(三因素)沙赫特、辛格评估对象→生理唤醒(相应的环境因素)(刺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对生理唤醒的变化进行了认知性唤醒认知—评价说拉扎勒斯三次评价为评估对象初评价——刺激 VS 自身利害关系及程度次评价——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是否能控制,控制程度)→经验再评价——人对自己情绪、反应的适应性、有效性的评价(复盘)→ 反馈性评价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情绪是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是分化的(积极、消极),不同情绪有不同的适应功能情感分类道德感责任感+义务感是核心五爱:爱祖国、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自尊感、同志感、人道主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理智感好奇心、求知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问题+真理美感自然美社会美(≈道德感)人格特征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给人美感艺术美注意点最美教师 → 道德感自豪感民族自豪感 → 道德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 → 理智感二者关系区别情绪生理需要、人+动物、情境、动摇、具有冲动性、外显性、发生较早情感社会需要、人特有、稳定、深刻、具有内隐性、持久性、发生较晚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