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朝花夕拾专题探究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2
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导语:《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散文集,是他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展现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批判,同时也述说了他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来探究《朝花夕拾》,从鲁迅的观点、其对社会现状的批判、童年时代的回忆和对文化与教育的思考等多个方面,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部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一、鲁迅的观点1.1 鲁迅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无奈在《朝花夕拾》中,鲁迅透露出他对中国社会现状的无奈。
他通过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呈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无序。
他描写了街上的酒馆和赌场,强调了社会上的腐败和疯狂。
他也通过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怒。
他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问题,并始终坚持批判思维。
1.2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朝花夕拾》中,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描写自己在学校受教育的经历,他指出了传统文化“诗书”的僵化和束缚。
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广泛的观点,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二、社会现状的批判2.1 社会黑暗的描写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他生动地描写了街上犯罪和社会离奇事件,通过这些描写,他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无序。
这种社会现象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鲁迅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揭示和批判,呼吁人们醒悟并振作起来,改变社会现状。
2.2 对社会制度的质疑《朝花夕拾》中,鲁迅对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质疑和批判。
他认为中国社会存在着封建主义和官僚制度的问题,这些制度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创新。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这些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考。
他的批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社会改革的进程。
三、童年时代的回忆3.1 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朝花夕拾》中,鲁迅通过对童年时代的回忆,描绘了一幅童真美好的画面。
主持人发言稿一(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男)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一堂与众不同的课,希望老师们给与指导,希望同学们好好表现,学有所获。
(女)今天课堂的主题是《朝花夕拾》专题探究成果交流活动。
(男)分两个专题:(女)专题1:从《朝花夕拾》看儿童教育。
(男)专题2:《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
(女)在前期的学习准备中,我们进行了分组合作学习。
(男)各小组都推选出了交流发言人,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负责第一个专题“从《朝花夕拾》看儿童教育”的发言人闪亮上台。
(女)接下来课堂交给各位。
主持人下台回到座位。
二(男)听了以上小组对《朝花夕拾》中涉及到儿童教育的内容的探究,同学们是否对如何深度阅读名著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呢?(女)让我们继续努力,更加深入地去进行名著阅读吧。
接下来有请朱老师上台作点评。
(以上的专题探究题目是我指定给大家的,意在让同学们对《朝花夕拾》里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思想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同时引导同学们明白读名著可以进行深入思考,一方面联系作家作品和时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还可以把名著与自己或者现实世界进行勾连,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指导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清楚轻松轻快。
)(男)下面有请负责专题二“《朝花夕拾》里的那些人”的发言人上台。
三(男)听了以上小组的同学对《朝花夕拾》里的人物的探究,我明白了,原来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探究需要这么做。
(女)让我们继续努力,更加深入地去探究名著中那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吧。
(男)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的语文老师朱老师上台做总结。
(朝花夕拾里的人物类型主要有鲁迅的家人、老师、朋友、和邻居或亲戚,因为是回忆性散文,里面的人物都具有真实性,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文章也写身边的人,而且写得很逼真很深刻,从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这个专题探究也是我指给大家的,除了在写作上给大家启示外,还因为绝大多数的名著都是写人的书籍,通过这个专题探究,我意在指导同学们深度关注名著人物,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和思考名著里的那些经典人物形象,从而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
1. 《朝花夕拾》里的那些温暖回忆啊,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你看迅哥儿和闰土在瓜田里的追逐玩耍,那多有意思啊!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疯跑的样子吗?
2. 里面的人物刻画得那叫一个绝!像长妈妈,虽然有点迷信,还总爱讲那些神神怪怪的事儿,可她对迅哥儿的爱多真挚呀!这不就跟咱生活里那些有点小毛病但又对我们很好的长辈一样吗?
3. 再看看那些对童年趣事的描写,可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嘛!比如钓虾、摘果子,哎呀,想想都觉得好玩极了!这不正说明鲁迅先生也有着像我们一样充满趣味的童年吗?
4. 《朝花夕拾》把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呀!那些疾苦、那些不公,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吗?就如同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总会带给我们很多感触呀!
5. 文字的魅力在这本书里体现得太到位啦!简单的话语却有着深深的情感。
比如写父亲临终时那一幕,哇,真的太让人难过了!这和我们面对亲人病重时的心情不是一样的沉重吗?
6. 读《朝花夕拾》真的会有很多收获呀!不只是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珍惜现在。
想想迅哥儿经历的那些,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一样珍惜每一个当下吗?
我的观点:《朝花夕拾》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书,它能让我们在感受过去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现在。
人教版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专题专项训练学能测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评;既有温情和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个人物是范爱农。
C.鲁迅通过写《无常》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D.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斥责古时的所谓“孝”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篇名),文中“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刻画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相匹配的分别是:衍太太:__________长妈妈:__________A.年轻时是“豆腐西施”,老了却尖酸刻薄,市侩俗气脸皮厚,一副“圆规”似的站姿。
B.表面理解孩子的调皮,却挑唆“我”去偷钱,迫使“我”出外求学,把孩子当成消遣的玩物。
C.知道很多规矩,睡觉不拘小节,常常“切切察察”,但“我”却对她怀有敬意。
D.无拘无束,不懂规矩,从不把事放在心上,天不怕地不怕,却又狡猾聪明地懂得躲避麻烦。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专题综合模拟测评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
B.《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文字是对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生活的描述。
D.《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回忆了儿时和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2.填空题。
鲁迅的《朝花夕拾》,在《范爱农》中追述了在________(国名)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在《父亲的病》中回忆了少时父亲得了______(病名)却被江湖庸医耽误而去世;《琐记》中描写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看到_____(校名)和矿务铁路学的种种弊端。
3.根据提示猜人物。
(1)“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_______)。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是(_______)。
(3)“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_________)。
4.下列各项文学名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五猖会》中,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C.《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充满着乐趣,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表达了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一文,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千字文》,让我无比沮丧,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读书目《朝花夕拾》内容梳理+专题探究【作者简介】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主题】本书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经历,追忆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表现出对反动派、守旧势力的抨击和嘲讽。
作品既饱含温情与童趣,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艺术特色】①有的章节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具议论,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②作者擅用反讽手法,在叙事中反话正说,常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③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生动展现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状况与风气。
【篇目梳理】、目录、写作时间、《狗•猫・鼠》1926.2.21《阿长与山海经》1926.3.10《二十四孝图》1926.5.10《五猖会》1926.5.25《无常》1926.6.2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9.18《父亲的病》1926.10.7《琐记》1926.10.8《藤野先生》1926.10.12《范爱农》1926.11.18前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故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后3篇,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路上沉重的脚印。
二、各篇内容《狗•猫・鼠》1926.2.21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自己〃仇猫〃的原因:一是玩弄猎物;二是〃猫''与狮虎同族,却天生媚态;三是嗥叫声令人心烦泗是以为自己饲养的隐鼠被猫吃掉了(其实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专题自检题检测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对《朝花夕拾》表述正确的两项()A.我在父亲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风景、点心、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都已兴味索然。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诗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父亲的病》和《无常》都出自鲁迅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对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抨击,后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乡间迎神赛会时无常的形象。
D.《朝花夕拾》撷取鲁迅先生幼时在三味书屋读书,急切盼望迎神赛会等往事中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选择生动的情节和富有个性的细节来描画人物,人物形象性格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西游记》作者是______代(填朝代)的______(填人名)。
书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______(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______受阻,孙悟空便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____借芭蕉扇,该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
(3)《_____》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其中表达了在自己得到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后,对家中保姆_____(人名)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填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几位令他敬重的人:一位是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日本老师_____________;还有一位可称得上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_____________,对他的童年成长产生较大影响。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5.你的同桌是一位小说迷,他(她)觉得《朝花夕拾》故事性不强,所以不太有兴趣阅读。
2022名著阅读专项训练《朝花夕拾》1.知人论世。
重提。
于1927年出版。
共收入10篇作品。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
2.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原名(填书名),是鲁迅于1928 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部分经历:在《琐记》中,作者盛赞了《天演论》这本书,一有闲空就拿出来读,原因是;在《五猖会》中,鲁迅回忆了幼年一次看五猖会的经历,出发前,父亲对他的要求是。
3.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这部作品集里,作者鲁迅回忆了自己的两个老师,一个是私塾老师;一个是在日本留学遇到的老师。
还写了自己的两个女性邻居,一个是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的;一个是绰号为“肚子疼”的。
4.这学期我们进行了许多整本书阅读活动。
读完了《朝花夕拾》,你要与同学们分享,下面是你分享的片段,请按要求写出相关的书名或标题。
《朝花夕拾》原名叫《》。
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在书中,有描述作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5.阅读相关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朝花夕拾》中,《》一文批判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的故事,指斥这类封建故事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五猖会》一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父亲强迫他背诵《》的痛苦,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6.名著阅读。
在学校举办的阅读沙龙上,学长要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推荐阅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你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
书中有描述作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和,令人回味无穷。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专题提优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再到老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中,《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恨猫的主要原因是猫吃了他的隐鼠。
C.《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D.《父亲的病》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众生,用阴间讽刺阳间,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讽和鞭挞。
2.“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3.《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4.填空: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几位令他敬重的人:一位是私塾先生____________,一位是日本老师_____________;还有一位可称得上是他生活上的启蒙老师_____________,对他的童年成长产生较大影响。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6.你的同桌是一位小说迷,他(她)觉得《朝花夕拾》故事性不强,所以不太有兴趣阅读。
你将向他(她)做推荐性介绍,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请按要求将下面篇目的选项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