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化简比,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我会特别强调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基本运算,因为这是化简比的基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白板、黑板擦、粉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大家思考如何化简比。
2.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我会用PPT或者板书来展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来讲解这些性质。
3. 化简比的步骤:我会详细讲解化简比的步骤,包括如何通过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大家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① 4:8 ② 12:18 ③ 9:122. 答案:① 1:2 ② 2:3 ③ 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方法。
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练习,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这就是我对于“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比的基本性质是理解和掌握化简比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基本运算,对于这些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化简比的关键。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一、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 5=24∶( ) 42 ∶ 18=( )∶ 3二、化简比1、化简整数比: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3:27 12:36 40:100 36:1824:30 15:105 21:63 35:12015:10 180:1202、化简小数比: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0.75:0.25 0.12:1.2 0.75:0.2 1.2:30.6:0.24 0.8:0.36 0.21:3.5 8.1:3.31.25:0.25 3.68:3.63、化简分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中含有分数的,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他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12:14 38:25 38:29 518:2913:13 34:312 25:1518 1325:26754、化简混合比2:0.24 1:0.25 3.5:7 24:0.0830︰42 2.7︰0.932︰94 20%: 35 51︰61 21︰0.8 0.35︰25 0.125:785.2︰0.13 81︰25 0.3:590.4:250.25:116 0.125: 524 10:0.834:252:14 9.1:182 67:12211315:2625196:480 0:13 90.03 7.8:3.95、化简单位比4.5米:1千米 4小时10分:2小时30分 150千克:4吨2.5千克:400克 500毫升:1升 400厘米:6米 20分钟:1小时6.( ):( )=()8=1.25=125÷( )。
7.( )÷43=( )×73=58÷( )=8:1。
8. ()20=0.75=21:( )=( )%9.( )÷8=0.75= )()12( =( ):12。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比的前项和后项成为互质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化简比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化简比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基本性质。
2.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 化简比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给定的比。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理解。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给予积极的评价。
3.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例子,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实物、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化简比的练习。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孔婕文章来源:丹徒区西麓中心小学点击数:203 更新时间:2007-12-3 11:23:37西麓中心小学孔婕简要提示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p70~71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6~8题。
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流程现场教师:今天的数学课除了孔老师还有一位老师,她就是仪征实验小学的张老师,张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她的课录成录像给全省的同学观看学习,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给我们同学提出了学习要求(指名一学生读)学习要求:1、认真听清每一个问题;2、与同学交流是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3、课堂练习时,遇到问题可以向现场孔老师求教。
第一段:复习旧知,学习新知(教学例3、例4)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还记得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吗?流程1:铺垫孕伏(课件出示)⒈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⒉(课件出示)13÷18==13∶18。
现场教师提问: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学生回答)商不变性质是: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咱们已经知道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联系,请看屏幕上呈现的这个等式13÷18==13∶18。
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是否也有“比的基本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齐读课题: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流程2:教学例3a(课件出示)例3 下面是小冬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 )∶( )=( )∶( )=( )∶( )请同学们根据小冬在实验室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表格下面的等式。
求比值和化简比一、意义:1、求比值:求出比的值的大小;2、化简比: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形式;二、根据:1、求比值: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2、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不为0的数,使比的前项和后项变成互质数;三、方法: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小数化成分数进行计算,结果最好用分数表示;2、化简比:主要有四种情况,如下1整数比前后项都是整数化简:把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因数也可以不用最大公因数,只要是公因数就可以,但是不能一步达到目的,比较麻烦; 如:240 : 720是整数比,前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 ,就把前后项同时除以240÷ : 720÷ = :2分数比前后项都是分数化简:把比的产后项同时乘上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约分去掉分母,变成整数比如果整数比还不是最简比,还要按整数比的化简方法继续化简; 如:152:278是分数比,前后项分母15和27的最小公倍数是 ,把前后项同时乘以 ,化成整数比 152× :278× = :到的整数比 : 还不是比,前后项还有最大公因数 再按整数比化简,得到最简比 :3小数比前后项都是小数化简:把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上一个相同的数一般是10、100….或能让小数部分相乘后整10进位的数变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成最简整数比;如: : 是小数比,前项要乘5就可以变成整数,后项要乘10就可以变成整数,那么前后项总的要乘 :: =× : × = :得到的整数比 : 还不是最简比,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成为最简比 : 4混合比比的前后项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混合化简:要根据上面三种方法灵活运用;如:25 : 24 : 152 152 :。
六年级数学公开课《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
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
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
分数之间的关系。
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难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1、出示例3的表格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讨论一:如果第五瓶溶液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4/5,你觉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会是几比几呢?为什么?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3、讨论三:小组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下,第一瓶、第二瓶、第四瓶以及第五瓶液体为什么分为一类/这些比中哪一个最简洁?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