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9
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及其必要性(Fieldwork and its Necessity)田野作业,也叫田野调查,它是民俗学与民间文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共同运用的基本方法,即研究者到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文化环境中去做实地调查,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供研究。
这种方法是与案头工作相对应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目的:观察和记录演述的内容与过程,发现文艺演述和当地人生活的关系,领会当地的文学知识。
而要达到这些目的,深浸(deep immersion)于民间文学的演述生活才是唯一的途径。
当然,田野作业还有一个大家不愿挑明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知识的合法性。
二、学术认识的转变与反思:从田野作业到田野研究1.哪儿是田野?“田野”是作为一种观念性而存在的特定的学术空间。
每一次田野的进行,都是学者学理性思考与现实性地域的结合。
我们所应当做的是在理论关注和可以说明这种关注的地点之间寻求一个充分的吻合。
因此,田野其实是有限度的无处不在,是随机与刻意抉择的重合。
2.田野研究与田野作业是否同义?田野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含括着田野作业,并将之整合为田野研究中的基础环节,同时提倡个案与专题。
田野案头准备工作和理论预设,应包括具体的操作层次与技术路线,还应包括对更为丰富的理性思考。
【田野研究的过程】田野作业(fieldwork)→访谈(interview)→田野笔记(field notes)→田野记录(transcribing)→田野报告(reporting)→田野翻译(translating)→田野的文本化(textulizing)→田野档案(archiving)→被阐释的文本(a performance-centered text = report + record)。
3.田野中的“我”是谁?①1920’s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主张“移情”,即通过亲身体验他者的生活,去观察他者、理解他者、包容他者,在他者的世界中揭示生活的真相。
第七章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选、研究一、历史概况我国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有悠久的历史,有优良的传统和极为丰富的遗产。
远古两、三千年前的周代即已有了自觉的民间文学搜集工作。
古代的历史学家、哲学家、阴阳家、地理学家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记录下不少谣谚、神话传说、寓言笑话、童话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在许多野史笔记、各地方志、诸子百家以及农医杂著之中保存了很多零散的民间文学原料,其中有不少真品。
以科学的方法搜集民间文学作品是从“五四”前后开始的。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明确了向工农兵学习、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始自觉地、大规模地学习和搜集民间文艺作品。
二、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的目的与任务1.为党政领导部门和各类社会研究人员、哲学、文艺学研究工作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
2.调查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经过选择、整理,再推广到群众中去,使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发挥更广大的教育作用。
3.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的搜集和推广,可以活跃群众的文艺生活,促进民间文学的健康发展。
三、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基本原则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第一、全面搜集。
就是要求搜集的作品在时代上包括当代、现代、近代乃至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在地区上从南到北、各个民族都要在内容上,从革命的、进步的到落后的乃至某些反动的伪造品;在体裁上,从长诗、戏曲到谚语、俗语,不分长短,只要是群众中流传的都要进行搜集。
第二、忠实记录。
这是搜集工作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1.韵文作品要一字不动地记录下来。
不能在记录时擅自改动、增删。
如果是唱的,最好记下曲谱。
2. 散文作品应尽可能按原来的语言风格进行记录,如不逐字记录而改述则非原貌,只剩下骨架子。
第三、慎重整理。
原始记录是庞杂的。
抄写誊清之后,要集中分类,并印成资料本,以作为研究或整理的基础原料。
但是资料本并不能作为向群众普遍推广的文学读物。
这就要进一步进行慎重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恢复劳动人民创作的本来面目,然后再大量印行。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探究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摘要: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但是,当在文学工作中使用政治性思想,去判断,衡量,改造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就是属于“一刀切”,杨胜刚.对建国初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回顾[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128-131.【摘要】民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各个民族的民间传统的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
对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力发展,实现文化繁荣,对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我国民间文化的传承,文章就民间传统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浅谈笔者的工作经验,或者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民间文学收集整理工作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尤其是在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散文体和韵文体的,有关洪水神话的故事。
主要讲述的是由于洪水泛滥,动物和人基本上都被淹死了,世界上,只剩下被神仙派来的,一对勇敢的兄妹。
后来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就是来自这对兄妹,有的说他们成亲以后生下了很多孩子,也有的说生下的是肉团、怪胎,然后怪胎,肉团变成的孩子,逐渐成为了人类某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还有说是他们种了一种神奇的瓜,这个瓜接出来的子变成了一个个孩子。
然后这些孩子开始繁衍,成为了人类的祖先。
民间文学的收集工作,主要就是把这些神话故事,传说,收集整理出来,一方面有的作为一种文学读物,有的广为流传甚至被出版流传到世界各国。
有的成为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资料。
另一方面,这些神话故事对人类学的族群认同研究,也提供了很多的研究素材,在人类学的研究中,族群认同体现为群体与群体的归属,个人与群体的归属。
昭通学院学报第40卷 第3期Vol.40 No.3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 2018年6月Jun.2018收稿日期:2018-01-22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云南花灯的美学研究”(2015C063Y)。
作者简介:吴婉婷(1983— ),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文学研究徐嘉瑞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云南艺术学院 艺术文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摘 要:徐嘉瑞以“平民文学”思想为其学术思想核心,在学术活动中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
早期,徐嘉瑞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大众化”运动影响,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注重搜集整理云南地方戏曲和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学。
后期,受新中国文艺方针影响,徐嘉瑞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亦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重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关键词:徐嘉瑞; 平民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 搜集整理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408(2018)03-0032-06吴婉婷文史大家徐嘉瑞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平民文学”思想,该思想以关切民间、重视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
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形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为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新文化的构建,以现代民主意识和学术研究方法走向民间、走入民众,开始重视民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将其视为颠覆传统、重构意识形态的学术资源。
徐嘉瑞在“平民文学”思想的引导下,在自己学术活动的始终都注重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既包括云南民间的新旧花灯,也包括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诗歌、神话和传说等。
徐嘉瑞不仅对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搜集整理,也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学的相对系统的理论。
以新中国成立为界线,徐嘉瑞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根据其思想的发展和目的不同分为前、后两期,在不同时期,徐嘉瑞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均与其“平民文学”思想相互呼应,通过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体现其“平民文学”思想,也用“平民文学”思想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
民间文学复习民间文学复习绪论关键概念1、民间文学: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表演的文学样式。
2、田野调查法: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
3、采风: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4、历史追溯法: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5、共时比较法: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思考题1、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从根本上说,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这就是它的双重属性。
(一)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
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于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从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2、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
(1)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民间文学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