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个体化发育支持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58 MB
- 文档页数:7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相关综述【摘要】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及其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1]。
有效合理的护理对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育支持护理[2](development supportive care,dsc)是一种为早产儿提供的护理方法,主要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改变新生儿病房的环境以及照顾方式,从而帮助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抑制胎儿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应急压力,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先对新生儿的各项应激压力进行初步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3],良好的发育支持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的预后,使得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对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工作的临床意义、具体实施措施以及评估体系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31-021 早产儿实施dsc的意义近年来,为了加深对早产儿身体机能发育情况的了解,国内外专家均进行了很多研究,研究发现,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4],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可以引导其脑部的健康发展,而且,年龄越小脑部的可塑性越好[5]。
但是,这里所说的刺激是指的有利刺激,有害刺激对未成熟脑部的损伤作用强于成熟脑部。
也就是说,早产儿的脑部发育极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的损伤,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出现。
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可以减少有害刺激对新生儿的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的有利刺激来进一步激发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引导其健康发展。
2 早产儿dsc的主要措施2.1 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早产儿在出生的时候因为各项技能尚未达到一定要求,需要接受一定的诊疗,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接受抚触,必要时甚至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
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neonatal development supporting care)是指为减少NICU新生儿应激、促进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而实施的干预策略。
国外研究已表明,其可改善患儿近期预后,如促进生长有助于喂养、减少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生理应激、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等。
一、环境包括新生儿新生儿床单位及床上用物等直接物理环境。
二、直接新生儿照护时发育支持护理1.靠近新生儿时:当照顾者靠近新生儿的床旁时,需要调整位置以便于能看清新生儿的脸。
新生儿的面部表情能够帮助照顾者意识到或理解新生儿的感受,能看出新生儿是否安定、舒适、是否处于休息的状态。
2.喂养:创造平静的、温暖的、光线幽暗的喂养不境。
鼓励父母母乳喂养自己的新生儿。
如果新生儿还没有足够的肌张力以可以趴在母亲胸前进行母乳喂养时,可以将母乳泵出喂养。
管饲喂养时应使新生儿保持在舒服的体位,正确控制奶流量,同时提供小手指或安慰奶嘴给新主儿吸吮,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新生儿放置于父母的前胸,做皮肤接触。
喂养期间应提供休息,喂养后持续支持新生儿,确保其舒服后进入睡眠。
鼓励父母认识到她们从一开始就是新生儿最重要的营养者和营养提供者。
2.打饱嘱:根据新生儿的暗示,可以将新生儿轻轻地靠近肩膀或靠着前胸,照护者的身体缓慢地上下移动,促使新生儿打饱嗝,打完饱嗝后持续以竖立位抱着新生儿,直至缓慢将新生儿放置于喂奶或休息体位。
4.更换尿片和皮肤护理:更换尿布和做皮肤护理前要准备各种物品。
确保房间温暖,注意新生儿的状态和体位。
当新生儿舒服地屈曲侧卧位时开始进行。
轻柔地包绕和支持新生儿。
用柔软、舒服和合适尺寸、质地、形状的材料。
清洁新生儿臀部,确保新生儿的踝部接近床上,轻轻抬起新生儿的大腿。
保持双腿屈曲。
避免仰卧位更换尿布,提高新生儿腿的时候脚踝离开床面会突然改变新生儿脑部的血流,且影响呼吸。
鼓励并帮助父母成为更换尿布和提供皮肤护理最好的人选。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中发育支持护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所收治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32例患儿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发育支持护理,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胎粪排尽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以及恢复体重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恢复体重的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每天均进行体重监测。
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措施: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即新生儿的暖箱无遮光罩;未进行降低噪音的相关处理,未刻意避免高声交谈和讲话等;未进行鸟巢式护理;操作和护理较多,打扰频繁;新生儿的静脉输液时间较长,且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将其挪出暖箱。
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发育支持护理,具体如下。
1.2.1 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光线刺激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
因此所有室内的窗户必须拉上窗帘,运用遮光罩将暖箱罩住,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
1.2.2 降低室内噪音的刺激,营造安静的环境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故尽量不要在新生儿的暖箱与床边说话。
此外,走路轻柔,避免摔碰暖箱或用力敲打暖箱,电话与监护仪器的声音均调到最低,以免产生噪音污染。
1.2.3 舒适护理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
将新生儿的被单卷成鸟巢样,并将鸟巢样的被单放置于新生儿的暖箱之内,再运用色彩较为鲜艳的具有卡通图案的床单套在鸟巢外面。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发育支持性护理概述•早产儿生长影响因素•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观察方法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展望01引言早产儿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提前出生,其身体和生理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特殊关注和护理。
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特点的护理方法,旨在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
分析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营养状况、睡眠等方面的影响。
为早产儿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促进其健康成长。
为医护人员提供新的护理理念和技能,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
为家庭提供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支持,帮助家庭更好地照顾早产儿。
研究意义02发育支持性护理概述定义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特殊需求的护理模式,旨在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提高生存质量。
特点发育支持性护理强调对早产儿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面关注,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母婴互动,以帮助早产儿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定义与特点该理论认为护理是基于早产儿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以促进其感知和认知发展。
人类生态学该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评估早产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行为科学发育支持性护理的理论基础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需为早产儿提供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母婴互动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定期评估与调整鼓励母亲与早产儿进行皮肤接触、哺乳和安抚,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促进早产儿的情感发展。
根据早产儿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喂养、穿衣、洗澡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策略,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03早产儿生长影响因素早产儿的胎龄越短,其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于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差,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胎龄出生体重喂养困难出生体重也是反映早产儿生理发育的重要指标,体重越轻,生长速度可能越慢。
NICU中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代洁【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3)005【总页数】3页(P407-409)【关键词】NICU;早产儿;发育;护理【作者】代洁【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江苏连云港22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随着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后遗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多。
现代NICU的护理理念已从单纯救治患儿转向同时关注早期抢救与改善远期预后的新型模式[1]。
发育支持护理(DSC)是一种针对早产儿采取的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为促进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实施的干预策略。
本文对国内外NICU中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早产儿的发育提供信息和依据。
1.1 物理环境的影响1.1.1 噪音:早产儿出生后往往暴露在各种噪音中,如暖箱内的声音平均为60dB [2];开关箱门分别产生高达89dB和114dB的冲击噪声;治疗车的运动声,物品碰撞声等操作类噪声,医务人员谈话、婴儿哭闹等语言类噪声等。
突然出现的冲击声音超过82dB可造成早产儿听力障碍甚至听力丧失,70dB以上的噪音可引起早产儿睡眠紊乱、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减轻,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3]。
1.1.2 光线:NICU中照明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照明光线亮度过强和持续不断的光照两个方面。
⑴照明强度:胎儿从宫内黑暗的环境突然进入光线强烈的外界环境,可影响视觉发育,导致弱视、斜视。
⑵持续照明:大部分NICU照明是24小时持续不断,这种持续的光照可影响早产儿的睡眠、生物节律性和神经发育,从而造成心率、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改变,甚至引发应激性疾病[4]。
1.2 现代医疗环境的影响1.2.1 侵入性治疗和过多的触摸刺激:早产儿在NICU中接受的多种检查、操作多为不良刺激,存在侵入性且无告知性。
一、制度背景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由于其器官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弱,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我院特制定早产儿精细化管理制度。
二、制度目标1. 提高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2. 加强早产儿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3. 加强早产儿家庭支持,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三、制度内容1. 成立早产儿管理小组由我院新生儿科、儿科、护理部、医务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早产儿管理小组,负责早产儿救治、护理、家庭支持等工作。
2. 制定早产儿救治流程(1)接收早产儿时,及时评估病情,明确救治方案。
(2)加强早产儿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生命安全。
(3)针对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发育不成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加强早产儿护理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根据早产儿体重、胎龄、病情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3)加强早产儿保暖,防止低体温。
(4)加强早产儿营养支持,促进生长发育。
4. 加强早产儿家庭支持(1)为早产儿家庭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家庭压力。
(2)开展早产儿家长教育,提高家长护理技能。
(3)鼓励家长参与早产儿照护,营造家庭氛围。
5. 加强早产儿信息管理(1)建立早产儿电子病历,记录救治、护理、家庭支持等情况。
(2)定期对早产儿进行随访,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四、制度实施与监督1. 各相关科室按照早产儿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确保早产儿救治、护理、家庭支持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早产儿管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医院对早产儿救治、护理、家庭支持等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五、制度调整与完善根据早产儿救治、护理、家庭支持等工作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早产儿精细化管理制度,以提高早产儿救治效果,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01T03:19:26.47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倪萧萧[导读] 目的本文以探讨临床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为研究核心,倪萧萧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江苏南京223800摘要目的本文以探讨临床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为研究核心,并进一步分析对其介入个体发育支持护理的作用,以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收集60例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病例,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对两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
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观察组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统计中,各项数据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
结论将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干预运用在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护理中,予以实施科学合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建议推广运用。
关键词个体发育支持护理;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所谓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并不是喂养不足,喂养不耐受是因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于喂养的食物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比如腹胀、消化不良、呕吐等,多见于早产儿【1】。
一旦新生儿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将直接影响新生儿肠道营养吸收,以及基础病恢复,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合理给予营养支持和个体干预至关重要,以此来达到促进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改善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60例在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病例,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
两组患者详细资料见表1,比对可得p大于0.05。
1.2方法将常规护理实施在对照组,观察中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以运用个体发育支持护理:组建个体发育支持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喂养不耐受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全面掌握新生儿病情情况并予以评估。
发育支持性护理的实施原则发育支持护理的概念发育支持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并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能促进产儿身发展的好支持。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子宫内外环境的改变, NICU 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以吸产儿行为发育协作系统理论。
发育支持护理比较人性化和个体化,要求照护人员改变工作形态,观察产儿行为,了解早产儿,思考自身行为对早产儿可能的影响并给予适当照顾;视早产儿为主动参与的合作者,将早产儿的行为作为照顾上的指标,根据早产儿的表现及需求调整照顾步伐,提供个体化的体位放置、喂养计划及皮肤接触机会,让父母参与合作,提高早产儿和家庭的舒适性。
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发育支持护理可改善产儿近期预后,如促进生长,有助于喂养,减少住院天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生理应激、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等发育支持性护理5个方面1避声监护仪音:星调至在55-60分贝,这对大人来说也是+分舒适的。
但是对使用呼吸机的患儿(机械通气, CPAP),这都是噪音超过75-85分贝能使成年人感到不适。
响亮尖锐的声音可以达到100-200分贝,可以损害耳朵的听力;响亮或尖锐的声音可以改变体征,如:心率上升,呼吸加快,呼吸暂停血氧下降,也会惊吓宝宝而打扰睡眠。
要求做到说话轻,轻关门关窗,不要在暖箱上面挂东西,调轻机器报警和电话铃声,关掉收音机声音以降低声音水平。
在所有大的声中父母的生音似乎对早产儿来说是最印象深刻的了。
播放有父母谈话和对宝宝的说话声音的磁带有可能是一种使患儿安静下来的方法。
无论如何,对VLBW来说,发出的任何额外声音都会成为打扰因素。
播放磁带的时候需要观察患儿是否喜欢2避光灯光会成为打扰因素的原因在于:(1)明亮的灯光会损伤眼睛;(2)经常的灯光刺激会打扰患儿的生活规律(3)明亮的灯光会使患儿一直睁着眼睛东张西望(4)模拟子言黑暗的环境用遮光毯遮盖暖箱表面3非营养性吸吮把早产儿手放在嘴上让其可以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