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概述与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1
脊髓损伤超全面总结(解剖、类型、评定、康复......)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造成损伤水平一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的障碍。
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注:引用于兑生、恽晓平所著的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脊髓结构1脊柱的结构A颈椎7块\ 胸椎12块\腰椎5块\ 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1块尾骨(由4块尾椎合成)B从侧面看脊柱,可见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2脊髓的解剖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占据椎管的2/3,全长42-45cm。
3脊髓节脊髓共分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1个尾节。
简述脊髓损伤1概述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伤病导致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从而引起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脊髓损伤常致严重残疾,并且延续终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
常见病因有车祸、意外暴力损伤、高处跌落等。
脊髓损伤患者生存期很长,其平均寿命比健全人仅减少4—5年,康复医疗需求迫切。
2损伤原因和类型A外伤: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落;暴力砸伤;刀伤枪伤等。
B非外伤性:脊髓炎;肿瘤;血管破裂;脊髓前动脉血栓等。
3损伤病理A.原发性损伤:脊髓休克,脊髓挫伤,脊髓断裂B.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脊髓受压,椎管内出血4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A感觉障碍:截瘫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完全性截瘫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消失。
B运动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所支配肌肉的随意运动消失或肌力下降。
在伤后暂时都表现为弛缓性瘫痪。
以后,高位截瘫转变为痉挛性瘫痪。
运动障碍可造成关节挛缩,造成下肢或四肢的随意运动消失或障碍。
C反射障碍:脊髓休克期,中枢反射消失。
脊髓解剖与损伤结构分析脊髓解剖与损伤结构分析脊髓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致残率高,也是让临床医生头疼的难治疾病。
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致残率也是逐年上升,但是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合理规范的诊治。
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脊髓损伤在临床中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诊治。
一、脊髓的位置解析: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水平。
下端:第一腰椎下缘(成人);第三腰椎下缘(新生儿)。
正常成人的脊髓下端平()下缘 A. 第一腰椎 B. 第二腰椎 C. 第三腰椎 D. 第四腰椎解析: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水平。
下端:第一腰椎下缘(成人)。
二、脊髓的外形解析:脊髓呈现扁圆柱体形,有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和终丝。
脊髓共有 31 节:颈髓 8 节、胸髓 12 节、腰髓 5 节、骶髓 5 节和尾髓 1 节。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分别是什么?三、脊髓内部结构的一般形式解析:脊髓内部结构:脊髓表面有 6 条纵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前根)、后外侧沟(后根)。
解析:马尾。
解析:中央管(中央管周围是“H ”形灰质),灰质包括前角、外侧角和后角。
白质包括前索、外侧索和后索,灰质前、后连合白质前、后连合和网状结构。
解析:脊髓的内部结构。
解析:主要脊髓的灰、白质配布。
(一)脊髓的灰质 Gray matter前角内的神经元包括α神经元,其支配肌梭外骨骼肌, γ神经元支配肌梭内骨骼肌。
(Renshaw 细胞 : 对α神经元起反馈抑制作用 ) 。
前角 anterior horn :α运动神经元:大型神经元,支配骨胳肌梭外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γ运动神经元:小型神经元,支配骨胳肌梭内肌纤维,保持肌肉张力;Renshaw 细胞:小型抑制性神经元。
解析: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方式。
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分布方式包括:内侧群:见于脊髓全长,支配颈部和躯干部的固有肌,即中轴肌。
外侧群:见于颈膨大和腰骶膨大节段,支配四肢肌。
脊髓损伤一、基础解剖结构(一)脊椎节段图1 脊柱的节段1、颈椎7块,以C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颈椎第5节段为;C5节段,为T、胸椎12块,以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胸椎第32 ;T3节段,为L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腰椎第2、腰椎35块,以L2;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54、骶椎块,合并为一块骶骨,以S S4;骶椎第4节段,为45、尾椎块,合并为一块尾骨(二)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神经系统分类1和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整合与协调神经信号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输入与传出;承载高级精神功能,例如思考、学习等。
或自中枢神经系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纤维与细胞体,对脊柱神经根及相应的外周神对颅神经,统发出的神经纤维或细胞体,如1231 经。
1、脊髓2对骶神5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脊髓共包括31对脊神经,8对颈神经,12 腰椎上缘,以下为马尾神经。
对尾神经。
脊髓终止于第2经,1灰质位于脊髓横断面的中部,脊髓的横断面解剖显示,脊髓包含灰质与白质。
形的四周支柱成为HH形区域,外周包围着白质。
灰质内主要为神经细胞,呈)。
灰质包含有左、右两侧前角和后角。
角(horn灰质外周包围着白质,白质内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胶质和血管。
神经纤维组2成了脊髓传导通路,包括上行通路、下行通路和节间通路(具体功能详见图)。
与表1薄束楔形束脊髓小脑束皮质脊髓外侧束脊髓丘脑外侧束皮质脊髓前侧束脊髓小脑腹侧束脊髓丘脑腹侧束脊髓的横断面解剖图2内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上肢本体感觉楔形束:外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肌肉位置和张脊髓小脑束表皮外侧束力,无意识本体感觉脊髓丘脑外侧束腹外侧束-疼痛和温度觉2深部外侧束-内侧(颈)外侧(锥体束)(骶)运动:颈部与躯干内侧腹部束皮质脊髓前侧束运动3、脊髓各通路与脑干的联系(1)皮质脊髓通路在脑干交叉向对侧延伸下行(2)脊髓小脑通路未发生交叉,向下行3)脊髓丘脑通路在脑干下方交叉且上行(4)背侧通路上行,于脑干处交叉向对侧延伸上行(4、上行通路与下行通路)上行通路1 (,脊髓节段)脊髓丘脑通路(疼痛和温度觉)进入脊髓后随即发生交叉(于1-2若脊髓丘脑通路损伤会并延伸至大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