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出口止回阀的选型、安装、保护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止回阀选型标准止回阀的选型标准内容如下:1、为了防止介质逆流,在设备、装置和管道上都应安装止回阀;2、止回阀一般适用于清净介质,不宜用于含有固体颗粒和粘度较大的介质;3、一般在公称通径50mm的水平管道上都应选用卧式升降止回阀;4、直通式升降止回阀只能在水平管道安装;5、对于水泵进口管路,宜选用底阀,底阀一般只安装在泵进口的垂直管道上,并且介质自下而上流动;6、升降式较旋启式密封性好,流体阻力大,卧式宜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装在垂直管道上;7、旋启式止回阀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它可装在水平、垂直或倾斜的管线上,如装在垂直管道上,介质流向要由下而上;8、旋启式止回阀不宜制成小口径阀门、可以做成很高的工作压力,公称压力可达到42MPa,而且公称通径也可以做到很大,最大可以达到2000mm以上。
根据壳体及密封件的材质不同可以适用任何工作介质和任何工作温度范围。
介质为水、蒸汽、气体、腐蚀性介质、油品、药品、等。
介质工作温度范围在-196800℃之间;9、旋启式止回阀适用场合是低压大口径,而且安装场合受到限制;10、蝶式止回阀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安装在水平管路上,也可以安装在垂直或倾斜的管线上;11、隔膜式止回阀适用于易产生水击的管路上,隔膜可以很好地消除介质逆流时产生的水击,它一般使用在低压常温管道上,特别适用于自来水管道上,一般介质工作温度在-12120℃之间,工作压力12、球形止回阀适用于中低压管路,可以制成大口径;13、球形止回阀的壳体材料可以用不锈钢制作,密封件的空心球体可以包裹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所以在一般腐蚀性介质的管路上也可应用,工作温度在-101150℃之间,其公称压力4.0MPa,公称通经范围在DN200DN1200之间;14、对于不可压缩性流体用止回阀选择时首先要对所需要的关闭速度进行评估,第二步是选择可能满足所需要的关闭速度的止回阀的类型;15、对于可压缩性流体用止回阀选择时可以根据不可压缩性流体用止回阀的类似方法来进行选择,如果介质流动范畴很大,则用于可压缩性流体的止回阀可使用一减速装置,如果介质流连续不段地快速停止和启动,如压缩机的出口那样,则使用升降式止回阀;16、止回阀应确定响应的尺寸,阀门供应商必须提供选定尺寸的资料数据,这样就能找到给定流速下阀门全开时的阀门尺寸大小;17、对于DN50mm以下的高中压止回阀,宜选用立式升降止回阀和直通式升降止回阀;18、对于DN50mm以下的低压止回阀,宜选用蝶式止回阀、立式升降止回阀和隔膜式止回阀;19、对于DN大于50mm、小于600mm的高中压止回阀,宜选用旋启式止回阀;20、对于DN大于200mm、小于1200mm的中低压止回阀,宜选用无磨损球形止回阀;21、对于DN大于50mm、小于2000mm的低压止回阀,伊选用蝶式止回阀和隔膜式止回阀;22、对于要求关闭时水击冲击比较小或无水击的管路,宜选用缓闭式旋启止回阀和缓闭式蝶形止回阀。
止回阀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你装对了吗本篇文章我们来讨论一下止回阀安装位置。
那么止回阀的安装位置如何确定呢?泵前安装与泵后安装止回阀有何区别,泵前安装适用于哪些地方?止回阀通常要配合其他阀门一起使用,那么跟其他阀门配合使用时,止回阀要安装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止回阀又叫逆止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依靠管道内流动介质的压力推动阀瓣,来实现阀门的关闭和开启,当介质停止流动,止回阀阀瓣关闭,同时能防止管道内介质发生倒流,这对于保障管道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安装止回阀是为了保证水泵内部水流的流向,从而保障水泵的正常工作,所以关于止回阀的安装位置,到底是安装在水泵前还是水泵后,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安装在水泵前竖吸管端头,目的是为了不用抽一次水向水泵充一次水,因为水泵内以及泵前的吸管内无水时水泵只能空转抽不上水,所以水泵内必须充满水才能抽出水,这种水泵的安装是高于液面时的一种方法,也叫负压法比如从水井中把水抽上来。
另一种水泵安装方法是液面高于水泵,一般为二次供水时使用这种方法,由于液面高于水泵为方便启停水泵时不用关水泵出水阀,所以把止回阀应装在水泵的后方。
止回阀必须安装在泵的出口、出口控制阀之前的位置,以便检修止回阀。
一般泵的出口第一道是软连接(减震器),接下来是止回阀,再接下来是隔断阀(如蝶阀、闸阀、截止阀等)。
1、先装止回阀后装闸阀或者蝶阀优点:可以保护止回阀,特别是在并联泵中,当一个泵不启动,另外一个泵启动的时候,冲击力都是闸阀或者蝶阀承担缺点:闸阀或者止回阀谁来保护?曾经出现过一个案例,蝶阀的阀板被打烂了。
2、先装闸阀或者蝶阀后装止回阀优点:可以保护蝶阀或者闸阀,冲击力靠止回阀承担缺点:止回阀谁来保护,止回阀是靠压力差来开关,如果总管压力高就关,泵的压力高就开,如果使用的流量不稳定,那么止回阀就会反复开关,会影响止回阀寿命。
止回阀设置划定【1 】1.总则1.1 本划定实用于石油化工装配中管道上的止回阀的设置.1.2 履行本规准时尚应相符现行的有关尺度规范.2.选用2.1.在装备.装配和管道上为了防止介质逆流,应装配止回阀;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装备衔接时应相符下列划定:(1)持续运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割断阀;(2)在间歇运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和一道割断阀或设两道割断阀,并在两割断阀间设检讨阀;离心式可燃气体紧缩机和可燃液体泵应在其出口管道上装配止回阀.2.2.止回阀一般实用于清净介质,不宜用于含有固体颗粒和粘度较大的介质; 2.3.一般在公称通径50的程度管道上都应选用立式起落止回阀;2.4.纵贯式起落止回阀在程度管道和垂直管道上都可装配;2.5.对于水泵进口管路,宜选用底阀,底阀一般只装配在泵进口的垂直管道上,并且介质自下而上流淌;2.6.起落式较旋启式密封性好,流体阻力大,卧式宜装在程度管道上,立式装在垂直管道上;2.7.旋启式止回阀的装配地位不受限制,它可装在程度.垂直或竖直的管线上,如装在垂直管道上,介质流向要由下而上;2.8.旋启式止回阀不宜制成小口径阀门.可以做成很高的工作压力,PN可以达到42MPa,,并且DN也可以做到很大,最大可以达到2000以上.依据壳体及密封件的材质不合可以实用任何工作介质和任何工作温度规模.介质为水.蒸汽.气体.腐化性介质.油品.药品.等.介质工作温度规模在-196~800℃之间;2.9.实用处合是低压大口径,并且装配场合受到限制;2.10.蝶式止回阀的装配地位不受限制,可以装配在程度管路上,它也可以装配在垂直或竖直的管线上;2.11.隔阂式止回阀实用于易产生水击的管路上,隔阂可以很好地清除介质逆流时产生的水击,它一般运用在低压常温管道上,特殊实用于自来水管道上,一般介质工作温度在-20~120℃之间,工作压力<1.6MPa,但隔阂式止回阀可以做到较大口径,DN最大可以达到2000mm以上;2.10.球形止回阀实用于中低压管路,可以制成大口径;2.11.球形止回阀的壳体材料可以用不锈钢制造,密封件的空心球体可以包覆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所以在一般腐化性介质的管路上也可运用,工作温度在-101~150℃之间,其公称压力≤4.0MPa,公称直径规模在200~1200之间;2.12.对于不成紧缩性流体用止回阀选择时起首要对所须要的封闭速度进行评估,第二步是选择可能知足所须要的封闭速度的止回阀的类型;2.13.对于可紧缩性流体用止回阀选择时可以依据不成紧缩性流体用止回阀的类似办法来进行选择,假如介质流淌领域很大,则用于可紧缩性流体的止回阀可运用一减速装配,假如介质流持续不竭地快速停滞和启动,如紧缩机的出口那样,则运用起落式止回阀;2.14.止回阀应肯定响应的尺寸,阀门供给商必须供给选定尺寸的材料数据,如许就能找到给定流速下阀门全开时的阀门尺寸大小;2.15.对于DN50以下的高中压止回阀,宜选用立式起落止回阀和纵贯式起落止回阀;2.16.对于DN50以下的低压止回阀,宜选用蝶式止回阀.立式起落止回阀和隔阂式止回阀;2.17.对于DN大于50.小于600的高中压止回阀,宜选用旋启式止回阀;2.18.对于DN大于200.小于1200的中低压止回阀,宜选用无磨损球形回止阀;2.19.对于DN大于50.小于2000的低压止回阀,宜选用蝶式止回阀和隔阂式止回阀;2.20.对于请求封闭时水击冲击比较小或无水击的管路,宜选用缓闭式旋启止回阀懈弛闭式蝶形止回阀;3.泵出口止回阀设置3.1.以下几种情形需设置止回阀.泵自身构造上不许可反转的泵..扬程≥25m的离心泵..工艺上不许可介质倒流回泵吸入侧的泵.3.2.以下几种情形可不设止回阀.对介质含有固体颗粒.易结晶的输送泵..吸入侧设有底阀的泵..泵自身对反转无穷制,且扬程<25m的离心泵..泵迁移转变部分设具有飞轮效应部件,如加大大联轴器.有飞轮部件等.3.3.泵出口止回阀的选用.止回阀的分类止回阀按其构造情势和装配方法分类如下:此外,还有—些不实用于泵出口装配的止回阀,如底阀.弹簧式,Y型等止回阀.止回阀的特征.1.起落式止回阀:其构造与截止阀类似,阀体和阀瓣与截止阀雷同.阀瓣上部和阀盖下部加工有导向套简,阀瓣导向简可在阀盏导向简内自由起落,当介质顺流时,阀瓣靠介质推力开启,当介质停流时,阀瓣靠自垂下降在阀座上,起阻拦介质逆流感化.纵贯式起落止回阀介质进出口通道偏向与阀座通道偏向垂直;立式起落式止回阀,其介质进出口通道偏向与阀座通道偏向雷同,其流淌阻力较纵贯式小..2.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呈圆盘状,绕阀座通道的转轴作扭转活动,因阀内通道成流线形,流淌阻力比起落式止回阀小,实用于低流速和流淌不常变更的大口径场合,但不宜用于脉动流,其密封机能不及起落式.旋启式止回阀分单瓣式.双瓣式和多半式三种,这三种情势重要按阀门口径来分,目标是为了防止介质停滞流淌或倒流时,削弱水力冲击..3.压紧式止回阀这种阀门是做为汽锅给水和蒸汽割断用阀,它具有起落式止回阀和截止阀或角阀的分解机能..泵出口止回阀的选型一般地,对于泵出口止回阀的选择,应遵守以下原则;对泵出口管路口径较小的管路,即DN<50mm时,应选用起落式止回阀.对泵出口管路口径DN>50mmn的管路,应选用旋启式止回阀.4.防止水力冲击对止回阀密封面破坏措施止回阀的设置,起到了防止物料倒流,防止泵叶轮遭遇液击的感化.但就止回阀本身而言,设置不当,会造成水击所产生的阀瓣对阀座的忽然撞击,损及止回阀密封面.是以,应采纳以几点呵护措施.4.1.对于泵出口设置DN>80的旋启式止回阀,应采取程度装配方法,以削弱阀瓣回座及产生的撞击.4.2.对于泵出口止回阀口径DN≥150的管路,应在止回阀前后设置旁路,防止阀前压力上升过高,对止回阀密封面造成伤害.4.3.对泵排出管路起点和终点压力较高管路,不许可设置旁路的,可采纳以下措施..设置安然阀以代替旁路阀.其感化与旁路阀类似.它设置在止回阀出口邻近,当水击使压力升高时,可将一部分水放出以防止压力持续增高造成的伤害..设置空气或惰性气体缓冲罐.将其设置在止回阀出口邻近,当水击产生时,经由过程缓冲罐中带压气体被紧缩,以缓和水击产生的压力升高.5.泵出口止回阀的装配纵贯式起落式止回阀应装配在程度管道上;立式起落式止回阀必须装配在垂直管道上,介质为自下而上流淌.5.2.旋启式止回阀一般装配在程度管道上;也可装配在垂直或向上竖直的管道上.5.3.因为止回阀轻易破坏,是以,应接近泵出口装配止回阀,在止回阀上部设割断阀,一般用闸阀或球阀),以便于检修.5.4.为便于止回阀装配前泄压,对于止回阀本身不带放净阀的,应在止回阀与割断阀之间加装泄压用放净阀.。
1. 对于泵出口止回阀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对泵出口管路口径较小的管路,即DN<=50mm时,应选用升降式止回阀。
对泵出口管路口径DN>=50mm的管路,应选用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装。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绕转轴作旋转运动,其流体阻力一般小于升降式止回阀,它适用于较大口径的场合,安装位置不受限制,通常安装于水平管路,它适用与较大口径的场合。
根据阀瓣的数目可分为单瓣旋启式、双瓣旋启式及多瓣旋启式三种。
单瓣旋启式止回阀一般使用与中等口径的场合。
大口径管路选用单瓣旋启式止回阀时,为减小水锤压力,最好采用能减小水锤压力的缓闭止回阀。
双瓣旋启式止回阀适用与大中口径管路。
对夹双瓣旋启式止回阀结构小、重量轻,是一种较快的止回阀;多瓣旋启式止回阀适用与大口径管路。
2. 泵出口止回阀的安装旋启式止回阀一般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对于口径DN~80mm的止回阀,也可安装在垂直或向上倾斜的管道上。
直通式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必须安装在垂直管道上,介质为自下而上流动。
由于止回阀容易损坏,因此,应靠近泵出口安装止回阀,在止回阀上部设有切断阀(一般用球阀或闸阀),方便检修。
为便于止回阀拆卸前泄压,对于止回阀本身不带放净阀的,应在止回阀与切断阀之间加装泄压用放净阀。
3. 防止水力冲击对止回阀密封面损坏的保护措施止回阀的设置,起到了防止物料倒流,避免泵叶轮遭受液击的作用。
但就止回阀本身而言,设置不当,会造成水击所产生的阀瓣对阀座的突然撞击,损及止回阀密封面。
因此,应采取以几点保护措施。
1. 对于泵出口设置>80mm的旋启式止回阀,应采用水平安装方式,以减弱阀瓣回座及产生的撞击。
2. 对于泵出口止回阀口径>=150mm的管路,应在止回阀前后设置旁路,防止阀前压力上升过高,对止回阀密封面造成的损害。
3.对泵排出管路起点和终点压力较高管路,不允许设置旁路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止回阀又叫逆止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依靠管道内流动介质的压力推动阀瓣,来实现阀门的关闭和开启,当介质停止流动,止回阀阀瓣关闭,它能有效防止管道内介质发生倒流,这对于保障管道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止回阀按结构划分,可分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和蝶式止回阀三种。
升降式止回阀可分为立式和直通式两种。
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单瓣式、双瓣式和多瓣式三种。
蝶式止回阀分为蝶式双瓣、蝶式单瓣,以上几种止回阀在连接形式上可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和对夹式连接四种。
安装止回阀是为了保证水泵内部水流的流向,从而保障水泵的正常工作。
所以关于止回阀的安装位置,到底是安装在水泵前还是水泵后,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安装在水泵前竖吸管端头,也叫底阀。
目的是为了不用抽一次水向水泵充一次水,因为水泵内以及泵前的吸管内无水时水泵只能空转抽不上水,所以水泵内必须充满水才能抽出水。
这种水泵的安装是高于液面时的一种方法,也叫负压法。
另一种是安装在水泵的后方。
这种安装方法是液面高于水泵的情况下,方便启停水泵时不用关水泵出水阀,特别是对于母管制水泵系统,防止发生倒流的情况。
止回阀必须安装在泵的出口、出口控制阀之前的位置,以便检修止回阀。
一般泵的出口第一道是软连接(减震器),接下来是止回阀,再接下来是隔断阀(如蝶阀、闸阀、截止阀等)1、先装止回阀后装闸阀或者蝶阀优点:可以保护止回阀,特别是在并联泵中,当一个泵不启动,其出口门关闭,另外一个泵启动的时候,冲击力都是闸阀或者蝶阀承担。
止回阀发生故障后,可以关闭进出口阀隔离系统进行修理。
缺点:闸阀或者蝶阀谁来保护?曾经出现过一个案例,蝶阀的阀板被打烂了2、先装闸阀或者蝶阀后装止回阀优点:可以保护蝶阀或者闸阀,冲击力靠止回阀承担。
缺点:止回阀谁来保护,止回阀是靠压力差来开关,如果总管压力高就关,泵的压力高就开,如果使用的流量不稳定,那么止回阀就会反复开关,会影响止回阀寿命。
而且止回阀坏了,特别是母管制系统,需要停运系统后才能进行修理。
水泵出口阀门顺序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设计规范详解手册中有说明,分两种情形:1、水泵出水先止回阀后闸阀适用于小口径管道,闸阀有保护止回阀不致损坏的功能;2、水泵出水先闸阀后止回阀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此时闸阀易于启闭;止回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泵的反转速度过高及淹没泵房的情况出现。
设置在泵的吸入口,则停泵水倒流依然会对泵产生影响。
此外,泵的吸入口应尽量避免安装过多的管件,使泵能够维持足够的气蚀余量。
为了防止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对橡胶头产生破坏,应将橡胶头紧接水泵出口设置,对于闸阀和止回阀还没有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决定其顺序,习惯上我院顺序为橡胶头,止回阀,闸阀1。
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
2。
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
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
理由:1)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
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
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
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
顺便说一句,一个施工队教的经验:泵出入口先做变径再接软接如果泵的法兰和软接接不上经过变径或者一段短管的过渡就接的上了其实泵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振动源,接软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振动对管道的损害。
所以象对这种设备都是首先接软(空调上冷水机组,风机也是这样),然后才是其它部件:止回阀、闸阀(蝶阀)。
当然止回阀接在出水端毫无疑问,否则也就不叫止回阀了。
水泵止回阀水头损失测定及选型比较研究钟炎辉,邹海明,周强,汪义强、黄晓东(深圳市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1)摘要:对水厂在用不同止回阀进行了水头损失测试,结果表明,止回阀流道设计合理、活动部件越少则水头损失越小。
此外,止回阀的结构、使用场合及操作控制工作方式也是其选型的重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止回阀;水头损失;结构分析;比较止回阀是一类依靠流体介质自身或外部动力自动开启、关闭内部组件,以防止流体倒流的阀门,在泵房使用时必须具备快关、慢闭功能以防止水锤对管道及水泵机组的破坏。
止回阀的选型关系到水泵机组运行的安全、节能,对泵房建成后的维护管理也有重要影响。
为此,从选型角度,对相关水厂在用的几种止回阀利用现场条件进行了水头损失测定,并从止回阀结构及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1 止回阀水头损失实测比较1.1 水头损失测试原理根据水泵机组出口止回阀前、后测试点的压力差及流速变化,计算出管道内水流能量变化,从而得到水流经过止回阀后的水头损失。
不同止回阀水头损失比较必须在相同的流速下进行,通过调节水泵出口蝶阀开度,得到不同流量(流速)下止回阀的一系列水头损失值。
1.2 测试对象及工具选择了五座水厂共5种不同类止回阀进行了水头损失测定,分别为:液控缓闭蝶阀(NHDA734-100,规格DN800,Cl水厂)—编号A,静音式止回阀(KRVG-0500,规格DN500,XA水厂)—编号B,旋启式微阻缓闭止回阀(德国,VGA SKR,规格DN1000,ZA水厂)—编号C,多功能水泵控制阀(JD745X-10,规格DN800,LX水厂)—编号D,多功能水泵控制阀(JD745X-10,规格DN600,SY水厂)—编号E。
测试工具:压力表2只(瑞士科勒LEO,量程:-1~10bar,精度0.1),电磁流量计,扳手、卷尺等。
1.3 测定结果上述各止回阀水头损失测定结果见表1、图2。
1.4测试结果分析由表1及图2可以看出:(1)液控缓闭止回阀(A)对应水泵实测出口流速整体范围大于静音式止回阀(B),但压力水流经阀A的水头损失明显小于阀B,从水头损失角度判断,说明阀A优于阀B;(2)阀B与旋启式缓闭止回阀(D)分别对应的水泵实测出口最大流速基本一致,均为2m/s左右,但压力水流经阀B的水头损失明显小于阀D,从水头损失角度判断,说明B优于D;(3)旋启式缓闭止回阀(C)对应水泵实测出口流速整体范围大于阀B,压力水流经阀C的水头损失也大于阀B,从水头损失角度判断,说明C与阀B相当;(4)阀D与阀E为同品牌、同型号、不同口径的止回阀,由于口径不同导致压力水流经阀的水头损失不同,不作比较。
水泵出口阀门顺序软接头在闸阀前后均可,其作用一是减震、二是热涨冷缩的需要、三是方便拆装阀门及维修需要;止回阀只要在水泵之后的扬水管上就行,其作用是保护水泵。
一般装在闸阀之后。
1。
止回阀设在水泵前不知有什么太大意义实在想不出。
2。
实际的安装顺序应该是:软接头,止回阀,闸阀。
压力表最好装在水泵出水口上,但一定要在止回阀前。
理由:1。
软接接头是为了起减振。
当然是水泵与管路系统的连接处。
2。
正常工作时,闸阀是不太操作的,而止回阀是频繁动作的,所以维修概率较大,维修时关闭该泵出水管闸阀就能维修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压力表装在止回阀前,可以防止水锤作用对压力表的冲击和破坏。
4。
有人提出大口径管,止回阀装在闸阀后以便开闭,这不现实。
因为水泵停止时由于止回阀存在,装在止回阀后的闸阀前后的水压是一致的,闸阀的开闭是不存在问题的。
当然大口径阀门本身就比较难操作一点的。
1、软接头紧靠泵的出口,可以使软接头不受系统水压,延缓相交的老化;2、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水泵出口压力值的,目的是监视水泵是否开空车,是否在高效区运行;3、关于止回阀和闸阀的位置,飞鱼先生说得有道理。
当管径大时,闸阀的阀板开启时受的阻力大,操作困难。
此时,解决的办法是用两个闸阀,中间加止回阀。
这样,上面的闸阀是检修阀,只在检修止回阀是关闭,平时常开。
后一个闸阀是操作阀,送水时打开,停泵时关闭。
要减小泵的振动噪音及震动对阀门的影响,软接最好接在泵出口。
止回阀有时要检修,因此接在出口阀门前,以便检能断水,我认为顺序应该是:泵出口、软接、止回阀、闸阀(蝶阀)止回阀通常装于水泵和压水闸阀之间。
因为止回阀经常损坏,所以当需要检修,更换止回阀时,可以用闸阀把它与压水管路隔开,以免水倒灌入水泵房内。
这样装的另一个优点是:水泵每次启动时,闸板两边受力均匀,便于开启。
缺点是压水闸阀需要检修时,必须将压水管路中的水放空,造成浪费。
因此也有将止回阀放在闸阀之后。
这样布置的缺点是当止回阀外壳引发生水锤而损坏时,水流迅速倒灌入泵站。
止回阀都有哪些分类最近一个山东聊城的我司合伙人牵线介绍的一个化工厂项目中,甲方着重提到了关于止回阀问题,其实止回阀是一种自动阀门,主要用于防止介质倒流,保护管道、泵和其他设备。
止回阀的选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它需要满足特定的工况条件,包括流体的性质、流量、压力和温度等。
以下是被告阀门对于止回阀的分类及其特点:1. 结构分类升降式止回阀立式升降止回阀:适用于垂直管道,介质进出口通道方向与阀座通道方向相同,流动阻力较小。
卧式升降止回阀:适用于水平管道,阀瓣沿着阀体垂直中心线滑动。
旋启式止回阀单瓣式:适用于中等口径的管路。
双瓣式:适用于大中口径管路。
多瓣式:适用于大口径管路,可以做成很高的工作压力,公称压力可达到42MPa 。
蝶式止回阀- 适用于水平或垂直管道,结构简单、流阻较小,水锤压力亦较小。
隔膜式止回阀- 采用隔膜作为启闭件,适用于易产生水击的管路上,隔膜可以很好地消除介质逆流时产生的水击。
球形止回阀- 适用于中低压管路,可以制成大口径,密封件是包覆橡胶的球体,因此密封性能好、运行可靠、抗水击性能好。
北高科阀门的合伙人招募计划长期开展中,如果您在您当地或者某个工业园区有一些较好的人脉资源欢迎成为我司合伙人,合作共赢。
加☆☆号北高科阀门2. 材质分类止回阀的材质可以根据使用介质的性质来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铸铁、黄铜、不锈钢和碳钢等。
3. 功能分类静音式止回阀:适用于需要减少噪声的场合。
橡胶瓣逆止阀:适用于生活用水管网中,但不适用于沉积物多的污水。
双瓣逆止阀:适用于给水系统、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
4. 安装方法旋启式止回阀: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可以安装在水平、垂直或倾斜的管线上。
升降式止回阀:阀瓣沿着阀体垂直中心线滑动,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蝶式止回阀:结构简单,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密封性较差。
5. 注意事项- 在管道系统中不要让止回阀承受重量,大型的止回阀应独立支撑。
- 安装时注意介质流动的方向应与阀体所标箭头方向一致。
止回阀又叫逆止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依靠管道内流动介质的压力推动阀瓣,来实现阀门的关闭和开启,当介质停止流动,止回阀阀瓣关闭,同时能防止管道内介质发生倒流,这对于保障管道的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安装止回阀是为了保证水泵内部水流的流向,从而保障水泵的正常工作,所以关于止回阀的安装位置,到底是安装在水泵前还是水泵后,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安装在水泵前竖吸管端头,目的是为了不用抽一次水向水泵充一次水,因为水泵内以及泵前的吸管内无水时水泵只能空转抽不上水,所以水泵内必须充满水才能抽出水,这种水泵的安装是高于液面时的一种方法,也叫负压法比如从水井中把水抽上来。
另一种水泵安装方法是液面高于水泵,一般为二次供水时使用这种方法,由于液面高于水泵为方便启停水泵时不用关水泵出水阀,所以把止回阀应装在水泵的后方。
止回阀必须安装在泵的出口、出口控制阀之前的位置,以便检修止回阀。
一般泵的出口第一道是软连接(减震器),接下来是止回阀,再接下来是隔断阀(如蝶阀、闸阀、截止阀等)。
1、先装止回阀后装闸阀或者蝶阀优点:可以保护止回阀,特别是在并联泵中,当一个泵不启动,另外一个泵启动的时候,冲击力都是闸阀或者蝶阀承担缺点:闸阀或者止回阀谁来保护?曾经出现过一个案例,蝶阀的阀板被打烂了。
2、先装闸阀或者蝶阀后装止回阀优点:可以保护蝶阀或者闸阀,冲击力靠止回阀承担缺点:止回阀谁来保护,止回阀是靠压力差来开关,如果总管压力高就关,泵的压力高就开,如果使用的流量不稳定,那么止回阀就会反复开关,会影响止回阀寿命。
止回阀根据其结构和安装方式可分:一、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呈圆盘状,绕阀座通道的转轴作旋转运动,因阀内通道成流线形,流动阻力比升降式止回阀小,适用于低流速和流动不常变化的大口径场合,但不宜用于脉动流,其密封性能不及升降式。
旋启式止回阀分单瓣式、双瓣式和多半式三种,这三种形式主要按阀门口径来分,目的是为了防止介质停止流动或倒流时,减弱水力冲击。
2019.12科学技术创新-143-供水管线泵站用止回阀的选型分析曹彬(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上海201802)摘要:本文引用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关于止回阀特性的相关理论,结合实验数据及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及相关测试项目的测试值,用止回阀动态特性及流量参数特性二方面作为优选阀门的指标,以顺应供水管线的运行安全及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并着重研究分析了静音止回阀(Nozzle check valve)设计结构上的技术特点,并对此阀在工程上的优化应用提供笔者在选型上的建议。
关键词:止回阀;关闭特性;负加速度;动态特性;停泵水锤;水损;流量系数中图分类号:TU821.3,TH137.52+3文献标识码:A1概述对于常见的供水管道系统,泵出口通常装有止回阀,此止回阀对于防止动力突然中断时因逆流引起的泵机组飞速反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止回阀若选用不理想(匹配不佳),将在关闭时产生严重的水锤。
一般发生在系统流动状态发生突变时,具体反映在水击压力的形态上,有时水击压力值轻则会大大超过系统的工作压力,重则不仅损坏泵岀口排放止回阀,同时还对上下游零件造成损坏.泵的倒转。
故分析止回阀的动力性能特性和选用性能优良的止回阀对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止回阀是靠水流开启,故降流阻节能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关闭特性止回阀按其启闭件的位移方式大致可分为:升降式、旋启式二大类:从关闭速度来分可分为:快速闭和缓闭(一般采用二段式关闭)其关闭特性各异。
在分析关闭特性前先了解以下在停泵时水流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讲,停泵瞬间水有一个从正流T减速正流-0点-逆流加速逆流的变化过程。
也就是说,水从正向流动到逆向流动之间有一个0流速点,此时流动瞬间停止,若能使阀瓣正好在此时关闭,则液流的惯性冲击力最小,水击压力升值也为最小,这是止回阀的最佳关闭模式,关闭特性最为理想。
但由于工程实际情况错综复杂及阀门的机构上的因素,想真正做到0流速关闭不容易,对阀门而言,结构上如考虑增加关闭速度的若干措施,则有利于是阀门在接近0流速点或逆流刚形成时关闭,以力求达到无水击或减轻水击的目标。
止回阀的使用技巧
止回阀是一种常用的阀门,用来防止液体或气体在管道中倒流。
以下是一些使用止回阀的技巧:
1. 安装位置:止回阀应该安装在流体的预期流向上,通常在泵出口或者液体流进入系统的入口处。
这样可以保证在流体停止供应时,止回阀能够防止倒流。
2. 类型选择:根据工作条件和介质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止回阀类型。
常见的止回阀类型包括旋启式、球式、提升式、闸式和柱塞式等。
确保选择的止回阀能够适应所需的流量、压力和温度范围。
3.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止回阀的工作状态。
如果发现阀门无法正常关闭或者有泄漏现象,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4. 阀门的关闭速度:要确保止回阀的关闭速度适中,不要关闭过快或过慢。
关闭过快会产生水锤现象,可能导致管道和设备的损坏;关闭过慢则会增加管道上游的压力损失。
5. 防止水锤:对于需要防止水锤的应用,可以在止回阀前安装减压阀或缓冲器来缓解压力冲击。
6. 选用材料:根据介质的性质选择适合的阀门材料,以确保止回阀的耐腐蚀性
和密封性。
7. 防冻措施:在寒冷地区应注意采取防冻措施,以避免止回阀冻裂或无法正常工作。
8. 阀门的位置标记:在安装止回阀时,建议在阀门上做好位置标记,以便于检修和维护时的识别和操作。
总之,合理安装和使用止回阀可以有效防止液体或气体的倒流,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止回阀的基础知识止回阀的基本知识,类型及安装,维修止回阀(One-way valve):止回阀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介质倒流。
水泵吸水关的底阀也属于止回阀类。
目录简介结构安装介绍原理适用分类选用标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主要性能规范主要连接尺寸类型简介结构安装介绍原理适用分类选用简介启闭件靠介质流动和力量自行开启或关闭,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叫止回阀。
止回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
结构止回阀的基础知识止回阀(One-way valve):按结构划分,可分为升降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和蝶式止回阀三种。
升降式止回阀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单瓣式、双瓣式和多瓣式三种。
蝶式止回阀为直通式、以上几种止回阀在连接形式上可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和焊接三种。
安装止回阀(One-way valve)的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顶1、在管线中不要使止回阀承受重量,大型的止回阀应独立支撑,使之不受管系产生的压力的影响。
2、安装时注意介质流动的方向应与阀体所票箭头方向一致。
3、升降式垂直瓣止回阀应安装在垂直管道上。
4、升降式水平瓣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
止回阀(One-way valve)分类:一、按材质分类(止回阀主体材质)1.铸铁止回阀2.黄铜止回阀3.不锈钢止回阀二、按功能分类1.NRVZ静音式止回阀2.NRVG静音式止回阀止回阀( One-way valve):是能自动阻止流体倒流的阀门。
止回阀的阀瓣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开启,流体从进口侧流向出口侧。
当进口侧压力低于出口侧时,阀瓣在流体压差、本身重力等因素作用下自动关闭以防止流体倒流。
止回阀(One-way valve):一般分为升降式、旋启式、蝶式及隔膜式等几种类型。
升降式止回阀的结构一般与截止阀相似,其阀瓣沿着通道中以线作升降运动,动作可靠,但流体阻力较大,适用于轻小口径的场合。
升降式止回阀可直通式和立式两种。
机泵进出口阀门选型与应用技巧随着工业发展的进步和要求的提升,机泵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进出口阀门作为机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系统运行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选型和应用进出口阀门可以提高机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机泵进出口阀门的选型和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一、选型准则1. 流量要求:根据机泵系统的流量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进出口阀门类型和尺寸。
流量是决定阀门选型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系统里程、压力损失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2. 压力等级:根据机泵系统的工作压力来选择进出口阀门的压力等级。
进出口阀门必须能够承受系统的工作压力,否则会引起泄漏和故障。
3. 温度要求:根据机泵系统的工作温度来选择进出口阀门的材料和密封结构。
高温环境需要选用耐高温材料,阀门的密封性能也需要能够适应高温条件。
4. 其他要求:根据机泵系统的特殊要求,如防腐、防爆、防火等来选择对应的进出口阀门。
二、进出口阀门类型1. 截止阀:截止阀是一种常用的进出口阀门,它通过升降阀盘来控制介质的流通。
截止阀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切断性能稳定等优点,适用于中小流量和中小压力的机泵系统。
2. 调节阀:调节阀可以根据系统需求调整阀门开度来控制流量和压力。
调节阀具有调节范围广、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对流量和压力有较高要求的机泵系统。
3. 止回阀:止回阀又称为反向阀,用于防止介质倒流。
止回阀具有结构简单、启闭灵活、密封可靠等特点,适用于要求介质单向流动的机泵系统。
4. 安全阀:安全阀用于保护机泵系统免受过压的影响,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安全阀会自动开启,释放多余的压力。
安全阀具有自动保护、调节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对系统安全要求较高的机泵系统。
三、应用技巧1. 阀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方便操作和维护,同时要注意与机泵的配管连接,确保流动畅通。
2. 进出口阀门的密封性能对机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选用质量可靠的阀门和密封材料。
阀门设置统⼀规定阀门的设置1⼀般设置规定1.1概述本规定适⽤于化⼯⼯艺系统专业。
所提及的阀门不包括安全阀、蒸汽疏⽔阀、取样阀和减压阀等,但包括限流孔板、盲板等与阀门有类似作⽤的管件的设置,以切断阀作为这些阀件的总称。
切断阀的作⽤是⽤来隔断流体或使流体改变流向,要根据⽣产(包括正常⽣产、开停⼯及特殊⼯况)、维修和安全的要求⽽设置,同时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阀门设置和选择合适类别(不是型号)。
阀门是⼯艺系统专业⼈员在编制PI 图时的⼀项重要⼯作,本规定所述的内容考虑了⽣产和安全的⼀般要求。
系统专业在参照本规定进⾏⼯程设计时,应结合该⼯程项⽬的具体情况、当地⽓象条件、⼚际协作关系、装置操作要求、流体特性、⽤户的特殊要求及经济性等进⾏取舍。
1.1.1⼯程设计中的阀门类别选⽤1.1.1.1选⽤时须考虑的因素选择阀门是根据操作和安全及经济的合理性,综合平衡⽐较的经验结果。
在选择阀门之前必须提出下述原始条件:⼀. 物性(1) 物料状态a.⽓体物料的物料状态包括有关物性数据,纯⽓体还是混合物,是否有液滴或固体微粒,是否有易凝结的成份。
b.液体物料的物料状态包括:有关物性数据,纯组份或混合物是否含易挥发组份或溶解有⽓体(压⼒降低时可析出形成⼆相流),是否含固体悬浮物,以及液体的粘稠度、凝固点或倾点等。
(2) 其它性质;包括腐蚀性、毒性、对阀门结构材料的溶解性,是否易燃易爆等性能。
这些性能有时不只影响材质,还会引起结构上的特殊要求,或需要提⾼管道等级。
⼆. 操作状态下的⼯作条件(1) 按正常⼯作条件下的温度和压⼒,还需结合开停⼯或再⽣时的⼯作条件。
a.泵出⼝阀应考虑泵的最⼤关闭压⼒等。
b.当系统再⽣韫度⾼出正常温度很多,⽽压⼒却有所降低,对这种类型的系统,要考虑温度和压⼒综合的影响。
c.操作的连续程度:即阀门开闭的频率,也影响到对耐磨损程度的要求,开关较频繁的系统,应考虑是否安装双阀。
(2) 系统允许的压⼒降a.系统允许压⼒降较⼩,或允许压⼒降不⼩但不需要进⾏流量调节时,则应选⽤压⼒降较⼩的阀型如闸阀、直通的球阀等。
泵出口止回阀的选型、安装、保护措施
1.泵出口止回阀的选型
一般的泵站工程情况,对于泵出口止回阀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对泵出口管路口径较小的管路,即DN<50mm时,应选用升降式止回阀。
对泵出口管路口径DN≥50mm的管路,应选用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装。
旋启式止回阀阀瓣绕转轴作旋转运动,其流体阻力一般小于升降式止回阀,它适用于较大口径的场合,安装位置不受限制,通常安装于水平管路,它适用与较大口径的场合。
根据阀瓣的数目可分为单瓣旋启式、双瓣旋启式及多瓣旋启式三种。
单瓣旋启式止回阀一般使用与中等口径的场合。
大口径管路选用单瓣旋启式止回阀时,为减小水锤压力,最好采用能减小水锤压力的缓闭止回阀。
双瓣旋启式止回阀适用与大中口径管路。
对夹双瓣旋启式止回阀结构小、重量轻,是一种较快的止回阀;多瓣旋启式止回阀适用与大口径管路.
2.泵出口止回阀的安装
①旋启式止回阀一般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对于口径DN~80mm的止回阀,也可安装在垂直或向上倾斜的管道上。
②直通式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必须安装在垂直管道上,介质为自下而上流动。
③由于止回阀容易损坏,因此,应靠近泵出口安装止回阀,在止回阀上部设有切断阀(一般用球阀或闸阀),方便检修。
④为便于止回阀拆卸前泄压,对于止回阀本身不带放净阀的,应在止回阀与切断阀之间加装泄压用放净阀。
3.防止水力冲击对止回阀密封面损坏的保护措施
止回阀的设置,起到了防止物料倒流,避免泵叶轮遭受液击的作用。
但就止回阀本身而言,设置不当,会造成水击所产生的阀瓣对阀座的突然撞击,损及止回阀密封面。
因此,应采取以几点保护措施。
1、对于泵出口设置>80mm的旋启式止回阀,应采用水平安装方式,以减弱阀瓣回座及产生的撞击。
2、对于泵出口止回阀口径>=150mm的管路,应在止回阀前后设置旁路,防止阀前压力上升过高,对止回阀密封面造成的损害。
3、对泵排出管路起点和终点压力较高管路,不允许设置旁路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安全阀以代替旁路阀。
其作用与旁路阀相似。
它设置在止回阀出口附近,当水击使压力升高时,可将一部分水放出以防止压力继续增高造成的损害设置空气或惰性气体缓冲罐。
将其设置在止回阀出口附近,当水击产生时,通过缓冲罐中带压气体被压缩,以缓和水击产生的压力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