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综合复习练习题

统计学综合复习练习题

统计学综合复习练习题
统计学综合复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 标志是说明( A )

A 总体单位特征的

B 总体特征的

C 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D 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

2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B、D、E )

A科学性B大量性 C 实用性D同质性

E变异性

3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D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二填空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学工作)

(统计数据) (统计学)

2被马克思称为统计学的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3、政治经济学之父是(威廉.配第)

4、被誉为“现代统计学之父”的是(凯特勒)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

练习题:

一选择

1 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D )

A开口组 B 闭口组 C 等距数列 D 异距数列2 计算总量指标的基本原则是:(C)

A总体性B全面性C同质性D可比性

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分为四组:800元以下;800-1000元;1000—1500元;1500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C )

A1500元 B 1600元 C 1750元 D 2000元

4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A )

A选择分组变量和确定组限

B按品质标志分组

C 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善于运用复合分组

5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

A 230

B 260

C 185

D 215

6分配数列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 钟型分布

B U型分布

C J型分布

D 倒J型分布

7、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开支情况,最合适的调查方式是:(B)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8、已知两个同类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和6元,而平均工资分别为3000元,3500元则两企业的工资离散程度为( B)

A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取决于(C )

A变量值 B 频数 C 变量值和频数 D 频率10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

A不变 B 扩大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

D 不能预测其变化

11 计算平均比率最好用(C )

A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

12 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D)

A全距 B 平均差C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13若n=20,∑∑==2080,2002

x x ,标准差为( A )

A 2

B 4

C 1.5

D 3 14 已知某总体3215

,32560==e

M

M ,则数据的分布形

态为( A )

A 左偏分布

B 正态分布

C 右偏分布

D U 型分布

15一次小型出口商品洽谈会,所有厂商的平均成交额的方差为156.25万元,标准差系数为14.2%,则平均成交额为( D )万元

A11 B 177.5 C 22.19 D 88

16、欲粗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了上钢、鞍钢等十几个大型的钢铁企业,这是(B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 判断题:

1某音乐会门票标明” 1.2米以下半票”,一小朋友1.2

米,应买全票(√)

2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最小值(×) 3某投资方案的平均受益为300万元,方差为25万元2

,

则离散系数为1.7%(√)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都是研究总体内在数量规律的(√ )

5、抽样的样本指标是随机的,则总体也是不能确定的(×)

6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的一般水平(√) 8、统计调查主要是针对时期现象进行的(×) 9、某学校2006年底教工人数为2031人时时期指标(×) 三 计算题

1、根据出口总值资料分别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解:

71

.10817

29544012317

150291305411040901270350=+++++?+?+?+?+?+?=

?=

∑i

i

i

f f M

x

众数所在组为100-120

179.1072029

40254405410021

11

=?--?-+

=?---+

=+--d f f f f f L M

因为N/2=77.5,所以众数所在组为100-120 故:

33

.1082054

)

40123(2

17

2954401231002

1=?++-++++++

=?-+=-d f S N

L M

me

me e

2

有两个生产小组,都有5个工人,某天的日生产量件数如下:

要求:计算各组的算术平均数,全距,标准差系数 (略)

3、某乡两种水稻种资料如下:

试比较哪种水稻种的稳定性比较好. 计算标准差系数%100?=

x

s v

10

.91138

35252038

1020259002585020800=+++?+?+?+?=

?=

∑i

i i

f f x x 甲

44

.821

)38352520(38

)10.9111020(35)10.911900(25)10.911850(20)10.911800(1

)(2

2

2

2

2

=-+++?-+?-+?-+?-=

-?-=

i i

i f f x x s 甲0904

.010

.91144.82===

甲甲x s v

03.92930

26221530

1000269602287015820=+++?+?+?+?=

?=

∑i

i i

f f x x 乙

45

.681

)30262215(30

)03.9291000(26)03.929960(22)03.929870(15)03.929820(1

)(2

2

2

2

2

=-+++?-+?-+?-+?-=

-?-=

i i

i f f x x s 乙 0737.003

.92945.68==

=

乙乙x s v 因为甲乙v v <所以乙的稳定性好

第四章 抽样分布 一 单项选择:

1 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A )

A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B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C等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D不一定

2 在简单重复抽样下,若总体方差不变,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单位数必须( C )

A扩大为原来的2倍

B减少为原来的一半

C扩大为原来的4倍

D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3在抽样之前对每一个单位先进行编号,然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单位,这种方式是( C )

A等距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4一个连续性生产的工厂,为检验产品的质量,在一天中每隔1小时取5分钟的产品做检验,这是(B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即机械抽样)

D分层抽样

7 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以省略的前提是(A)

A、n/N<0.05

B、n/N>0.5

C、n/N>0.05

D、n/N<0.5

二判断

1 抽样推断是利用全体中的一部分进行推断,就不可能避免会出现误差(√)

2 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3 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无论总体服从什么分布,抽样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4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偶然性因素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即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其大小。(×)

三计算题

1某县欲统计今年小麦产量,调查了全县100个村子的小麦产量,测得全县每个村子小麦产量的平均值为1700(百斤),标准差为200(百斤).若从全县的100个村子中按重复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个村子,则由10个村子组成的样本平均产量的期望值是多少?平均产量的标准差又是多少?若采用的是不重复抽样的方法,那么由10个村子组成的样本平均产量的

期望值是多少?平均产量的标准差又是多少? 重复抽样:

25

.6310

200)(1700==

=

==n

x

x σ

σ

μμ公斤

不重复抽样:

30

.601

1001010010

2001

)(1700=--=

--=

==N n N n

x

x σσ

μμ公斤

2、某地有200家外贸企业,年平均出口额为90万美元,标准差为27万美元,随机抽取36家企业调查,问其年平均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概率是多大?

013903

.0986097.01)2.2(1)5

.4901005

.490(

)100()

36

27,

90(~),,

(~=-=≤-=->

-=>z p x p x p x n

N x 即σμ

3、工厂在正常情况下产品次品率为8%,若产品批量较大,随机抽取100个产品进行检验,求次品率在7%--9%之间的概率.(见作业)

解:2886

.01644309.021)37.0(2)37.037.0()

027

.008.009.0027

.008.007.0(

%)9%7()

027.0,08.0(~),100%)

81%(8%,8(~))

1(,

(~=-?=-≤=≤≤-=-≤

≤-=≤≤

--p p p p p p p N p N p n

N p 即即πππ

第五章区间估计 一单项选择:

1设Q Q Q 为1

1?,?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1?Q 的方差(

C )2?Q 的方差,则称1

?Q 是较2

?Q 有效的估计量 A 大于 B 大于或等于 C 小于 D 小于或等于

2、在估计总体参数时构造一个置信区间,其置信系

数为)05.0(1=-α

α。下面哪一表述最恰当。(C)

A 、 总体参数落在该置信区间的概率为95%

B 、总体参数落不在该置信区间的风险为5%

C 、有95%的随机置信区间会包括总体参数

D 、这一估计的误差概率不超过5%

3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B )

A 正态分布

B t 分布

C 分布2

χ D F 分布 4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A)

A 正态分布

B t 分布

C 分布2χ

D F 分布 5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A)

A 正态分布

B t 分布

C 分布2χ

D F 分布 6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A)

A 正态分布

B t 分布

C 分布2χ

D F 分布

二 判断题:

1 点估计是以样本的实际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一种抽样推断方法.(√)

2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以省略的前提是n/N>0.05(×)

三 计算题

1 某小型汽车轮胎厂要估计其轮胎的平均行驶里程,随机抽取400个轮胎,其平均行驶里程为20000公里,标准差为6000公里,试在95%的置信度下,对小汽车轮胎的平均使用寿命做一个区间估计. 解:大样本,总体方差未知,用正态分布

)

20588,19412(400

600096.1200002

=?

±=±n

s z x α

2 某企业欲实行一项改革,在职工中征求意见,随机抽取了200人,其中有120人表示同意,80人表示反对. (1)同意改革的职工占总职工人数的点估计

解:6

.0200

120

==x

(2)以95%的置信系数确定同意人数比例的置信区间:

解:)

667896.0,532104.0(200

)

6.01(6.096.16.0)

1(2

=-?

±=-±n

p p z

p α

3 为调查某单位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多长,从该单位随机抽取了16户,得样本均值为6.75小时,样本标准差为2.25小时.

(1)试对家庭每天平均看电视时间进行区间估计 解:小样本,总体方差未知,用t 分布

)

948969.7,551031.5(16

25.21315.275.616

25.2)116(75.6)

1(025.02

=?

±=?

-±=-±t n

s n t x α

(2)若已知该市每个家庭看电视时间的标准差为2.5小时,此时若再进行区间估计,并且将边际误差控制再第一问的水平上,问此时需调查多少户才能满足要求?(05.0=α) 解

中边际

n

n

t t E 5.21315.25.2)116(198969.116

25.21315.216

25.2)116(025.0025.0?

=?

-==?

=?-= =

∴n 19.75=20

所以,样本容量n 取20

4 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者中本地人购房比例p 的区间估计,在10.0=α下其边际误差E=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例p 是多少? 解:

0839

.000769.008

.080

)1(58.2)

1(2

210

.0=∴=+-∴=-?

=-=p p p p p n

p p z E

(2)若05.0=α,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多少名购房者. 解:

47

135.4608

.0)

0839.01(0839.096.1)

1(2

05

.0==∴=-?

=-=n n

n

p p z E

所以样本容量n 取47

第六章 假设检验 一 单项选择:

1 企业推广一项新工艺,企业管理者关心的是产品质量是否有显著提高,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是( C ) A 双侧检验 B 单侧检验 C 右侧检验 D 左侧检验

2 在双侧t 检验中,给定显著性水平,其临界值为( D )

A αt ±

B αt

C αt -

D 2

αt ±

3 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实际的t 值小于2

αt -则( A)

A 拒绝原假设

B 接受原假设

C 拒绝备择假设

D 不能确定 4 α

错误即弃真错误是指( B )

A 否定了不真实的假设

B 否定了真实的原假设

C 接受了不在真实的原假设

D 接受了真实的原假设 5 如果是右侧检验,计算出的P 值为0.0152,

015.0=α的情况,则( D )

A 接受 00:μμ=H

B 接受01:μμ>H

C 接受01:μμ

D 推断理由不充分

6 对一批进口商品的质量进行假设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1,0H 被拒绝时,如果使用了0.05的显著性水平则 ( A )0H

A 一定会被拒绝

B 可能会被拒绝

C 一定会被接受

D 必须重新假设检验

7做假设检验时犯一类错误和犯二类错误的关系是( A )

A 此消彼长

B 不确定

C 同步增减

D 互相独立 二 判断题

1 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当要检验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或样本成数与总体成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时,要采用右单侧检验.( ×)

3如果所要检验的是样本所取自的总体参数是否小于某个特定值,应采用右单侧检验.( ×)

4在假设检验中,当接受了未知的不真实状态,把假的当真的接受了,称为取伪错误.( √) 三 计算题

1 学者认为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有影响.现在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70人进行韦氏智力测验,结果平均数为103.3分.若总体平均分为100分,总体标准差为15分,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另外:要求显著性水平为0.05

智力高于一般水平。

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

绝原假设。落在拒绝域内,所以拒z z z z z n

s x z H H ∴>===-=

-=

>≤α

αμμμ 645.184

.170

15100

3.103100:100:05.00

:10

2 据统计资料显示,彩电的无故障工作时间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10000小时.为了提高彩电的质量水平,延长无故障工作时间,生产厂家采取了改进措施.现抽取100台改进后生产的彩电,得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1090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问在显著性水平0.02的情况下,能否据此认为彩电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有显著增加?(右侧z 检验,答案略)

3 已知某市青年的初婚年龄服从正态分布,资料显示,该地区初婚年龄平均为25岁.为验证这一结论,现抽取1000对初婚青年,发现平均年龄为24.5,标准差为3岁,问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能否认为初婚平均

年龄无显著变化?(双侧z 检验,答案略)

第八章 相关和回归分析 思考题:

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参数a 和b 的几何及经济含义是什么?可决系数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可决系数? 二单项选择 1 相关分析是(C ) A 研究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 研究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C 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

D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 (A ) 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B )

A 简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 )

A[0,1] B (-1,1) C [-1,1] D[-1,0] 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

回归方程为: x y

856?+=则(C )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56元

5、如果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因变量的49%,则相关系数是()

A ±0.7

B 0.7

C -0.7

D 以上都不对 填空

1、 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

x y

8010?+=,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千元,工资就

平均增加( 80(千元))

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不)

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单) 相关和 (复)相关;按变量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计算

1 检查五位学生统计学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

(1) 计算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的相关系数 ( 代入样本相关系数公式计算即可,答案略) (2) 建立学习成绩(y )依学习时间(x )的直线回

归方程;

( 代入回归系数公式计算即可,答案略)

(3) 计算可决系数。

(第一问中相关系数的平方即为可决系数) 2 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的有关数据如下: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商品销售额 n=90 ∑=546x

∑=260

y ∑

=34362

2

x

∑=16918

xy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1996年人均收入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答案略)

计算题

1、根据以下数据,分别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指出其次数分布形态。(共12分)

某零售集团公司,全国有105家分店,其销售收入如下表:

年销售额(万元) 分销店(个) 100以下 15 100—150 19 150—200 26 200—250 20 250—300 14 300以上 11

1、均值53.191525.191≈==∑∑f

xf

x

中位数

位置在

59

2

1182

==∑f

Me 落在150~200这一组,组距为50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统计学复习题(修正版)

树人大学 统计学复习题 一、 简答题 1. 什么是统计学并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2. 变量可以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3. 常用的概率抽样有哪几种? 4. 比较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各具什么特点? 5. 什么叫数据的预处理?其包括哪些内容? 6. 鉴别图表优劣的准则有哪些? 7.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8. 什么是统计量? 9. 什么是抽样分布? 10. 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11. 解释95%的置信区间 12. 假设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基本的假定? 14. 简述平稳序列与非平稳序列的含义。 15. 什么是指数?它有哪些性质? 二、 单选题 1、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 B ) A 、每个工业企业 B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C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D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 2.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D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判断抽样 3. 下列方法中能适用于分类数据的图示的是(B )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散点图 D.茎叶图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C ) A. 众数 B. 中位数 C.标准差 D.平均数 5、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C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四分位数 D 、均值 6、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均值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 B ) A 、95%的数据 B 、68%的数据 C 、99%的数据 D 、100%的数据 7.下列样本函数中哪一个不是统计量 (D ) A. 10/)(10211X X X T +++=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号填在其后的括号内)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 A、品质标志 B、数量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标志 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就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就是( ) A、数量标志 B、标志值 C、数量指标 D、品质标志 3、要了解10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就是( ) A、每一个学生 B、10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D、100个学生 4、某企业的职工人数27000人,这里“职工人数27000”就是( ) A、变量 B、标志值 C、指标 D、标志 5、对一批炮弹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就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全面调查 6、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就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7、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按品质标志分组 B、应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C、分组形式的选择 D、分组标志的正确选择 8、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就是正确的( ) A、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 B、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 C、85%以下、85—95%、95—105%、105—115% D、80—89%、90—99%、100—109%、110%以上 9、次数分配数列就是( ) A、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总体单位数分组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10、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与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 ) A、组限与组中值 B、变量与次数 C、变量与组限 D、组数与组距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下面研究问题中所确定的总体单位有( ) A、研究某地区粮食收获率时,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亩播种面积 B、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总体单位可以就是每一吨农产品 C、研究货币购买力(一定单位的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总体单位应就是每元货币 D、确定某商店的销售额,总体单位就是每一次销售行为 E、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规模时,总体单位就是每个国有企业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复习题Word版

第一章、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 为 D 。 A.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D.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D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的阶段ABCDE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E.统计预测

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CD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E.常数 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AD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E.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

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 5.以某大学的学生为总体,则统计指标有ABCDE 。 A.该学校的学生男女生比例 B.该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 C.该学校某学生的入学成绩 D.该学校在校人数 E.该学校学生就业率 三、判断题 1.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许多个标志。( X ) 2.统计研究的数字是抽象的数字。( X) 3.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X ) 4.以全国钢铁企业为总体。则宝钢集团的总利润是数量标志。() 5.统计数值一定可以用数值表示。( x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取得真实可靠的 c 。 A.第二手资料 B.已分组资料 C.原始资料 D.数列资料 2.安徽省东至纺织厂为了解棉纱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 的调查,属于: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3.对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调查时,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d 。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要研究某地区570 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 .570 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 .570 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 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 行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 .整群抽样调查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 .110% C .98% D .100% 5.某厂2009 年完成产值 2 千万,2010 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 .5% C .115.5% D .15.5% 6.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7.当相关系数接近于()时,说明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是很低的。 A.1 B.0 C.0.5 D .-1 8.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6 年,第二组为8 年,第三组为10 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 年 B.7.55 年 C.32.5 年 D.7.8 年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原理统计资料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统计资料习 题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 一.? 判断题部分 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 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 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统计学复习试题一

统计学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仅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0分) 1、劳动生产率是个(3 )指标 ①动态②质量③流量④强度 2、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2 ) ①总体单位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品质标志 3、某电视机厂为了检验全厂产品质量,应采用(4 )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3 ) ①搜集各种原始资料②注意资料的真实性 ③正确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④绘制次数分配图 5、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则其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4) ①116.7% ②100.5% ③85.7% ④99.5% 6、时期指标的特点是(2) ①不具有可加性②具有可加性 ③与时间间隔无关④只能间断计数 7、动态分析中,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是(4) ①报告期与基期水平相减②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除 ③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减④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除 8、若销售价上涨10%,销售量减少10%,则销售额(3 )1*(1+20%)=1.2 1.2*(1-20%)=0.96 ①不变②有所增加 ③有所减少④无法判断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总体中抽取10%作为样本,则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之比为(3 ) ①0.9 ②1.0 ③1.05 ④1.11 10、当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下降,则x和y之间存在着(4 ) 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 ③曲线相关关系④直线相关关系 二、简答题(50分)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并以一实例说明?P28 所谓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又有差别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当这个整体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时称统计总体,简称总体.例如,研究某个工业部门的企业生产情况时,该部门的所有工业企业可以作为一个总体,因为它是由许多客观存在的工业企业组成的,而每个工业企业都是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具有同质性 如果一个统计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数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例如,连续大量生产某种零件时,其总产量是无限的,构成一个无限总体.总体中包括的单位数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例如,在特定时点上的人口总数、工业企业总数等等,都是有限总体.对于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抽样调查.对于无限总体来说,只能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此外,统计总体还可以分为静态总体和动态总体,前者所包含的各个单位属于同一个时间,后者所包含的各个单位则属于不同时间.根据一定的目的,针对这两类总体就可以分别进行静态研究或动态分析. 综上所述,可见总体和总体范围的确定、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而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亦即总体必须具备三个特性: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一(20200920021933)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一) 一、判断题(把“V”或“X”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社会经 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参考答案:X 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参考答案:“ 3?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参考答案:“ 4.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 5.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 6.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参考答案:“ 7.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X 8.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X 9.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参考答案:X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X 11.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2

12.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

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X 13.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 14.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X 15.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参考答案:X 16.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X 17.在直线回归方程Y = 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 参考答案:“ 18.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丫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 参考答案:X 19.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X 2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参考答案:X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 E.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统计学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6、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4、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7、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9、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统计学综合复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 标志是说明( A ) A 总体单位特征的 B 总体特征的 C 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D 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 2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B、D、E ) A科学性B大量性 C 实用性D同质性 E变异性 3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C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D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二填空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学工作) (统计数据) (统计学) 2被马克思称为统计学的创始人是(威廉.配第) 3、政治经济学之父是(威廉.配第)

4、被誉为“现代统计学之父”的是(凯特勒)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 练习题: 一选择 1 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D ) A开口组 B 闭口组 C 等距数列 D 异距数列2 计算总量指标的基本原则是:(C) A总体性B全面性C同质性D可比性 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分为四组:800元以下;800-1000元;1000—1500元;1500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C ) A1500元 B 1600元 C 1750元 D 2000元 4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A ) A选择分组变量和确定组限 B按品质标志分组 C 运用多个标志进行分组,形成一个分组体系 D善于运用复合分组 5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 A 230 B 260 C 185 D 215 6分配数列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及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应不能直接想家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对总体单位不做任何分类排队,而是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来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季节分析的含义:是指某些现象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是指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 1计算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在计算实物指标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统计总量指标时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合理的统计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