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4
《合欢树》全新课件一、引言合欢树,又名绒花树、马缨花,为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中南部地区,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合欢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树种之一。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合欢树的介绍,使大家对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合欢树的生物学特征1.形态特征合欢树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30米,胸径40-60厘米。
树皮灰褐色,纵裂。
小枝细长,黄褐色,具明显皮孔。
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每羽片具小叶10-30对;小叶镰状长圆形,长6-12毫米,宽1.5-4毫米。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1厘米,花丝粉红色,长2-3厘米,花期6-7月。
2.生态习性合欢树喜光、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能耐-15℃低温。
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
三、合欢树的价值1.观赏价值合欢树树形优美,枝叶繁茂,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夏秋季节,满树粉红色花朵,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合欢树常用于园林绿化、行道树、庭院观赏等。
2.药用价值合欢树皮、花、种子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安神、解热、抗炎、抗菌等功效。
合欢花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治疗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
3.生态价值合欢树具有较强的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的能力,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合欢树根系发达,能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四、合欢树的繁殖与栽培1.繁殖方法合欢树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播种繁殖在秋季进行,将成熟种子去翅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
扦插繁殖在夏季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插穗,插入沙床中,保持湿润,约30天后生根。
2.栽培管理合欢树栽培管理较简单,关键在于水肥管理。
定植后,每年春季进行施肥,以复合肥为主。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适当浇水。
合欢树病虫害较少,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煤污病等,可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
五、结论合欢树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的树种,在我国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欢树》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探讨目录•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传递•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文学地位与影响•《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
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叙述了合欢树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清晰的层次结构文章从合欢树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合欢树的生命历程。
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合欢树的形态、色彩、气息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如“翠绿的叶片”、“金黄色的花朵”等,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合欢树形象。
视觉描绘通过描述合欢树的花香,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
嗅觉描绘借助风声、鸟鸣等自然声音,营造出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