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_PPT课件
他的爱情
史铁生在随笔《重病之时》中写道: 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 在我身旁,我看她,也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我说:“这一回,恐怕真是要结束了。” 她说:“不会。” 我真的活过来。太阳重又真实。昼夜更迭,重又确凿。 我把梦里的情景告诉妻子,她反倒脆弱起来,待我把那支 歌唱给她听,她已是泪眼涟涟。 这段文字曾经让我感动了很久,但在采访过程中,我 发现陈希米对史铁生的爱比我们眼前的文字要深厚得多。
第五段
“我”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而后为何 “安慰”?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 点评:内疚之情。为自己使母亲奔波劳累而早 逝感到内疚。
戴叔伦曾在沅水边凭吊屈原,“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被后人评为“此格最高”,史铁生 何尝不是! 最后一句话,以景结情,感伤无限。
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_PPT课件
王安忆评价: 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
后来我才知道,一个同行两年前采访他的时 候,谈话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无法再进行下去 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对话,对史铁生的身体 而言,却是太过沉重的负荷。
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_PPT课件
他的文字
“您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呢?”我问史铁生。 “每周三次透析,一、三、五下午,剩下的时间就不 多了,只在上午时精力好一些,写作也是在上午完成的。” 他说。
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
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_PPT课件
史铁生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奖 评价: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
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合欢树_PPT课件
合欢树_PPT课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 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 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 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 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 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 脑溢血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