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共23页word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3
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栖霞区龙潭街道等1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7.08•【字号】苏政复〔2015〕63号•【施行日期】2015.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栖霞区龙潭街道等1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5〕63号南京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审批江宁区淳化等10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请示》(宁政发〔2015〕73号)、《关于呈请审查批准栖霞区龙潭等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请示》(宁政发〔2014〕28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市江宁区淳化街道、东山街道、谷里街道、横溪街道、湖熟街道、江宁街道、禄口街道、秣陵街道、麒麟街道、汤山街道等10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上述10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将330.9358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184.1233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330.9358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将184.1233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
规划修改前后,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等建设用地管制区规模保持不变。
原则同意你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马群街道、栖霞街道、西岗街道、八卦洲街道等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上述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将98.763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10.9962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98.763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将10.9962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摘要第1条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第2条城市主要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第3条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到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
远景跻身世界发达城市行列。
第4条城镇化战略坚持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并重的方针,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主城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副城和新城集聚,加快新市镇集聚发展,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5条人口规模1、全市总人口1060万左右,城镇人口91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6%。
2、都市区总人口950万左右,城镇人口840万左右,城镇化水平88%。
3、中心城区人口690万左右。
第6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全市新市镇以上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50平方千米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683平方千米。
第7条城镇建设用地标准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其中主城人均建设用地70平方米左右,副城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新城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左右;新市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
第8条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市域内构建“两带一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两带”是指拥江发展的江南城镇发展带和江北城镇发展带;“一轴”是指沿宁连、宁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第9条城镇等级结构在“两带一轴”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的市域城镇等级体系。
(见附表2)1、中心城: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副城组成;2、新城(8个):龙潭、汤山、禄口、板桥、滨江、桥林、永阳、淳溪;3、新市镇(34个):竹镇、马集、冶山、程桥、葛塘、八百桥、横梁、马鞍、龙袍;汤泉、永宁、星甸、石桥、乌江;江心洲;八卦洲;谷里、横溪、湖熟、淳化、秣陵;柘塘、和凤、石湫、洪蓝、白马、东屏、晶桥;漆桥、阳江、砖墙、固城、东坝、桠溪。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文本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土地利用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土地利用面临形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乡规划 1310022班 131002217 唐劼南京是我国具有优秀规划传统的城市,六朝古都建康城、明代都城均有严格的城市建设规制。
近代,南京曾普编制过七轮总体规划。
建国至07版总规南京编制过七轮规划,尤其是80年版、90年版总体规划,01年总体规划调整,对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作用。
一、规划期限、范围及总目标规划期限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本着与国家层面规划和省里有关规划要求相衔接的原则,本次规划修编的期限近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对2030年和远景进行规划展望。
规划区范围南京市行政区作为南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规划层次市域:南京市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6582平方千米。
都市区:包括六城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和六合区大部,及溧水柘塘地区,总面积约4388平方千米,是南京高度城市化地区、高层次产业承载区,也是南京城乡空间一体化高品质地区。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个副城共同组成,建设用地规模约693平方千米。
二、总体发展目标总目标迈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都会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文化特色更加鲜明、人居环境更为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城市发展规模三、市域布局现状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乡发展现状1.城乡总体发展速度加快,但城乡之间仍存较大差距全市居民生活已达到小康,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仍存较大差距。
2.国家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基本公共服务趋向城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南京已进入了城乡发展新阶段07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6.8%,南京未来城市化重点将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城市发展由“以城为重点”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型。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一、项目背景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
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方面一批优秀重大项目的建成与推进,为汤山片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汤山片区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自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概念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京汤山新城启动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汤山风景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发展、空间塑造、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都提出了规划思路与目标。
2019年汤山旅游风景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汤山片区开展街道域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以期在该地区规划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空间连续、生态环境优美的典型示范区,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呼应和协调,有效指导建设实施。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1月实施)(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9)(3)《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版)(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5)《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6)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7)《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8)《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9)《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10)《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11)《南京汤山新城温泉片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12)《南京市汤山地区汤水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14)《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15)《南京市青龙山—大连山生态廊道保护与利用规划》(16)《阳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保护规划》(17)《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18)汤山志(19)其他相关规划、规范三、规划设计范围(见附图)规划范围:汤山街道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即街道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汤山小镇生活区规划方案1.引言1.1 概述汤山小镇生活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发展形态。
然而,当前生活区存在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等,亟需进行规划改善。
因此,本文将从当前生活区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生活区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并具体阐述生活区规划的重点和措施,以期为汤山小镇生活区的改善提供有效的方案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首先介绍汤山小镇生活区存在的问题,包括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我们将讨论生活区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包括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理念和目标。
接下来,将介绍生活区规划的重点和措施,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品质、促进公共空间建设等具体的规划重点和实施措施。
最后,我们将总结现有问题,总结规划方案的优势和可行性,并展望未来生活区规划的成效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汤山小镇生活区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方案,以期能够改善生活区的现状,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生活区规划的原则、目标、重点和措施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相关决策和规划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还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生活区规划,共同参与和支持居民的美好生活环境建设,共同营造令人满意的社区生活。
2.正文2.1 当前汤山小镇生活区存在的问题汤山小镇生活区作为一个居民聚集的地方,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小镇生活区的规划和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交通拥堵和居民生活不便。
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生活区内的环境和卫生状况需要加强管理和改善。
垃圾处理不当、绿化不足、污水处理不彻底等问题影响了生活区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居住环境。
另外,生活区内的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缺乏便利的购物场所、医疗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使居民生活缺乏便利和乐趣。
汤山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整合引子项目概况项目区位现状解读(以上部分均不改变—以第二次制作的版本为准)设计目标规划移构筑“南京的远见”为主旨,进一步整合各种战略性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娱乐、生活和居住为一体的,面向海内、外中高档市场的休闲度假与生态宜居新城。
并借此把汤山作为南京市的国际化门户,推入国际视野。
在和谐满足旅游休闲与城市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规划拟定了以下城市发展的基本原则,同时作为我们城市设计的指引:∙将汤山新城划分为旅游和生活两个功能片区来打造,营造出一快、一慢的城市节奏和度假氛围;∙以温泉开发为龙头,启动新城的七大功能片区,促进城市多样性发展;∙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并不断开发新功能,创造新吸引点。
规划结构篇总体规划结构(灰色的部分表示与之前版本完全没有改变的段落)新城的总体规划基本上延续了上一轮总规合理的结构:由山体——浅山区旅游用地——居住用地——和新城产业用地。
规划所作的重要补充就是在旅游和居住用地之间添加了一个城市生态带,并于南北两区各设置一条横向的景观渗透轴线,将更多的绿色引入城市活动中心。
如此,便形成了“一轴、两带、两心”的总体规划结构。
启动区规划结构山、水,以及山水间的地表径流网络形成了基地内最重要的景观特征和生态脉络。
我们的开放空间体系,将汤山的绿色通过横向景观廊到延续到城市之中。
而纵向的中央生态公园则通过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汤水河生态廊到将旅游区与生活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横、一纵的新城主轴线就形成了启动区“Y”字形的主体结构骨架。
城市设计篇从山水格局和城市绿脉的现状出发,加之我们对新城功能布局的思考。
城市设计中提出了:“梳山”、“理水”、“修街”、“造市”的四大分区发展战略。
“梳山”:汤山山体公园内,最大程度的保护山林植被的自然生长,在采石破坏区域采用人工绿化与植物自然演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修复。
与此同时,发展丰富多采的山林生态旅游,注入像:田园采摘、山石工艺坊、极限运动场、珍惜植物温室此类的旅游项目。
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文本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区域概况 (4)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4)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5)第四节土地利用特点 (6)第五节土地利用面临形势 (7)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9)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9)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10)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2)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15)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利用 (18)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 (18)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18)第三节其他各类农用地利用 (19)第七章建设用地管制与利用 (21)第一节城镇村用地安排 (21)第二节交通水利用地安排 (22)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3)第八章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安排 (25)第九章土地整治工程 (27)第十章中心城区及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29)第二节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第十二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在评价《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情况基础上,结合江宁发展实际,编制《江宁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
第二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为加快南京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区总体规划可在“类县域规划”的深度上,关注区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一、项目背景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
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方面一批优秀重大项目的建成与推进,为汤山片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汤山片区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自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概念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京汤山新城启动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汤山风景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发展、空间塑造、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都提出了规划思路与目标。
2019年汤山旅游风景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汤山片区开展街道域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以期在该地区规划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空间连续、生态环境优美的典型示范区,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呼应和协调,有效指导建设实施。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1月实施)(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9)(3)《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版)(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5)《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6)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7)《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8)《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9)《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10)《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11)《南京汤山新城温泉片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12)《南京市汤山地区汤水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14)《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15)《南京市青龙山—大连山生态廊道保护与利用规划》(16)《阳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保护规划》(17)《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18)汤山志(19)其他相关规划、规范三、规划设计范围(见附图)规划范围:汤山街道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即街道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应包括邻近汤山的周边地区,根据需要扩大到南京东部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包括仙林新市区、沧波门地区、青龙山---大连山地区等。
四、规划内容重点(一)总体要求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应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江宁区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技术规定、编制办法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相关编制方法进行。
规划要结合《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万顷良田工程专项规划等研究,充分考虑街道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综合评价区域发展条件,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汤街道区域内统筹发展目标和战略。
在区域分析基础上,结合地区规划发展目标,在本次规划中确定汤山集中建设区范围,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范围。
(二)具体要求1、汤山街道区域规划(街道域规划)(1)充分考虑街道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综合评价区域发展条件,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等。
(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镇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
结合万顷良田、汤山翠谷农业园等工程,确定各类工业、农业发展空间(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模、范围与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3)制定镇村体系规划。
合理确定镇村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明确新市镇镇区的范围、性质、目标和发展规模,确定美丽乡村(保留、保留扩大、新建的农村居民点)的数量、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不再保留的农村居民点。
进行经济分析,测算城镇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等各类用地的总量,保障农用地不减少的基础上,实现用地总量的平衡。
(4)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综合防灾、产业布局等要求,合理划定街道域内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等“三区”范围,提出各分区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统筹布局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包括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5)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统筹配置区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明确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局,应按《南京市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执行。
(6)分析规划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制约因素,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发展经验,依托片区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结合市政府最新政策和上位规划的要求,积极探索规划区建设的新模式,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提出“统筹有序”的旅游开发建设建议,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和发展战略。
(7)确定镇域内交通发展策略和镇域市政基础设施布局。
(8)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和重点,合理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的城镇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明确近期空间布局和重大设施安排,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城镇远期发展方向。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2 、集中建设区规划(1)提出空间结构中的主要集中建设区规划范围、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2)分析集中建设区定位职能,提出集中建设区发展目标。
(3)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
(4)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和集中建设区道路系统规划,明确道路走向和红线宽度。
(5)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别要保证公益性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系的保护范围(蓝线)。
(7)研究集中建设区住房需求,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动迁房,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8)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目标,提出污染控制措施与治理措施。
(9)确定市政设施布局、管线走向,强调综合协调原则,注意近期建设阶段的实用性和远期发展的前瞻性。
(10)建立环境卫生系统和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11)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12)确定控制和引导集中建设区近期建设的原则和措施,提出强制性规定内容。
五、规划成果要求1、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有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2、规划设计成果分两大类,分别为汤山街道行政区域规划、汤山集中建设区规划,包括文本、设计图纸、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及相应的计算机文件。
3、设计说明书、文本、设计图纸等成果内容必须清晰完整,文本中应明确强制性内容。
同类图纸规格应统一。
设计说明书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设计意图和内容。
设计单位将文本、图纸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并提交20套,规格为A4。
4、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图纸分街道区域规划和集中建设区规划两套图纸,街道区域地形图比例为1:10000,集中建设区地形图比例为1:1000。
(1)街道行政区域规划图纸1)街道区域用地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道路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等)2)街道区域用地规划图(标明行政区划、道路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景点、景区、)3)街道区域镇村布局规划图4)街道旅游规划图(2)集中建设区规划图纸1)集中建设区现状图2)用地总体规划图3)道路系统规划图4)绿地系统规划图5)各市政专项规划图6)空间管制图7)近期建设规划图8)其它能反映意图的图纸5、计算机文件要求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计算机文件,图形文件采用DWG格式文件,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6.0以上的格式文件。
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2套。
六、工作要求1.设计单位要充分了解现状情况,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意见。
2.设计单位应与甲方进行中间汇报沟通讨论不得少于4次,一般安排在初步方案阶段和论证成果阶段,在进行中间汇报时需根据情况提供汇报提纲及成果简本若干套。
设计单位还应根据甲方组织专家论证等需要进行汇报及准备相应材料。
3.规划设计成果必须符合本设计任务书中提出的有关规划设计目的、原则、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七、成果深度要求成果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八、时间进度安排本次规划设计预计约5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现状资料收集现状调研及初步构思汇报:2019年10月上旬——11月上旬第二阶段:规划设计初步方案成果:2019年11月上旬——12月上旬中期方案成果:2019年12月上旬——2019年1月上旬专家评审成果:2019年1月上旬——2019年2月上旬完善成果并报批:2019年2月上旬——2019年2月下旬(注:设计单位可在项目计划书中进一步细化或进行适当调整,时间进度安排由甲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双方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多次讨论。
)九、规划经费安排设计单位根据上述设计任务书要求,提出编制经费建议及测算依据。
十、附图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范围示意图附图1: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范围示意图附件二:旅游策划专题研究的相关要求一、项目背景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
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汤山镇历史悠久,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宋代称汤泉市,以汤山脚下温泉得名。
汤山是江南文化古镇,数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有汤山温泉、古人类文化遗存、阳山碑材、汤泉湖、蒋介石温泉别墅、地质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