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胸部X线
- 格式:ppt
- 大小:35.04 MB
- 文档页数:122
儿童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参数优化与成像质量探讨陈进良;胡洋;袁华;刘修法;杨彬;谢长军【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优化小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的曝光参数,提高小儿摄影成像质量,减少小儿辐射剂量和重复摄影率.方法利用动物肺脏与X线衰减模体的不同厚度组合来模拟不同体厚的小儿,通过对模体、分辨率线队卡进行一系列曝光,kV值选择范围45~100 kV,采用自动曝光AEC、中野电离室曝光,记录各项参数.通过对曝光时间、曝光指数、辐射剂量以及图像分辨率制定出符合诊断要求的kV和mAs值.对来我院就诊的240名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设备厂家提供的曝光参数,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曝光参数,比较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不同厚度PMMA模体与动物肺脏组合后,分别与0~0.5、0.6~2、3~5、6~8岁儿童曝光参数接近.通过模体制定出符合不同年龄段曝光参数kV和mAs值.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DR图像质量的评分及甲级片率均较高,其重复摄影率较低,辐射剂量值明显降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小儿年龄和体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曝光参数是可行的,不但可以提高检查质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辐射剂量.【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儿童;数字化X线摄影;曝光参数;辐射剂量;空间分辨率【作者】陈进良;胡洋;袁华;刘修法;杨彬;谢长军【作者单位】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本溪 117000;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本溪 117000;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本溪 117000;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本溪 117000;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放射科,辽宁本溪 117000;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监督所,辽宁本溪 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4引言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数字X线摄影与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质量比较陈亚洲【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2(025)001【摘要】比较数字X线摄影(DR)与传统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0例小儿患者分别采用DR与传统屏片胸部检查,并对图像质量、检查照射剂量、从检查到胶片出来的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小儿胸部DR(DR 组)甲级片176例、乙级片18例、丙级片6例、废片0例;200例小儿胸部X线(常规组)甲级片96例、乙级片54例、丙级片45例、废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 =76.1,P<0.01),DR组的平均照射量为(1.63±0.11)mAs,常规组为(2.96±0.23) m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73.8,P<0.05).开始检查到图像打印成胶片,DR组所需时间平均为(3.5±0.6) min,常规组则为(10.1±2.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40.9,P<0.05).结论:小儿胸部DR弥补了传统屏片的不足,其影像质量优良,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且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优于屏片系统,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总页数】2页(P27-28)【作者】陈亚洲【作者单位】解放军252医院放射科,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74【相关文献】1.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职业健康检查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刘辉2.数字X线摄影与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质量比较 [J], 黄泽光;陈嵘祎;罗泽斌3.胸部中仟伏摄影与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邓玉琳;黄丽4.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职业健康检查胸部摄影中临床疗效分析 [J], 刘兴国5.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职业健康检查胸部摄影中临床疗效分析 [J], 刘兴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投照胸部X线片摘要】 X线胸部摄片的质量好坏是胸部X线诊断可靠保证,也是对X线摄照工作的考核标准。
笔者总结了我院三十年摄照工作中的各种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摄照胸部片的各种困难,提高了照片的质量。
【关键词】小儿胸部片胸部后前位中心线一、小儿胸部摄片摄片者对待小儿患者要温和可亲,耐心解释,告诉小儿是来照一张相片,不是来看病打针。
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工作人员必要时可脱下工作服,以解除幼儿恐惧感。
小儿胸部解剖和成人相比不完全相同,小儿胸部脂肪较厚,肺含气量少,胸腺发达,纵隔较宽,心胸比例大,加上小儿不能配合,肺吸气量较少,给摄出高质量的胸部摄片增加了困难。
小儿摄片时应根据年龄不同采用不同位置,年龄较大者采用站立位,较小者采用坐位或仰卧位,对于不能配合小儿患者可由他人帮助固定,患儿双手抱住暗盒或将双手向上提拉,家长用手按住小儿臀部,小儿胸部上线应包括第七颈椎,下线应包括第一腰椎,两侧胸臂也包括右胶片内,中心线对准第四胸椎垂直于暗盒,体位标志是胸骨角。
曝光条件尽量使用高千伏,高毫安、短时间。
随着X线DR机大量使用,X线曝光时间减少。
提高了X线清晰度,认真掌握好曝光最佳时间,操作者耐心仔细观察小儿动态,抓住吸气未停止哭闹的一瞬间曝光,充分使肺叶尽量充气,这样摄出小儿的X线胸片质量能得到保证。
曝光时应使用最小照射野,注意使用铅橡皮对X线敏感部位进行防护。
对于病灶靠近背部者可采用胸部站立前后位。
小儿病情严重不能或术后不能起床者被检者半卧位,暗盒置于北部,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中点摄出胸部半卧前后位片。
二、成人患者胸部摄片患者面向胸片架站直,两足分开站稳,两足距离与肩同宽,身体正中面垂直于暗盒并对准中线,头部稍向后仰,下颌置于暗盒上线,手背放于髋部,两肘尽量内旋,将两侧肩胛骨拉向外方,两肩尽量放平,不可高耸,使锁骨成水平位,这样可使肺尖部显示清晰,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不能做到上述姿势,患者两臂抱住胸片架同时内旋靠近暗盒。
婴幼儿胸部X线摄片曝光时机选择探讨目的:提高婴幼儿胸部X线摄片质量。
方法:通过两组(甲组、乙组)婴幼儿240例不同时机曝光的X线胸片质量对比分析,其中甲组(120例)采用婴幼儿啼哭时在吸气末短暂的停息时间曝光;乙组(120例)采用随机曝光。
结果:甲组的甲级片率(87.50%)远远大于乙组甲级片率(31.67%)。
结论:在婴幼儿胸部摄片中,曝光时机选择是影响胸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婴幼儿胸部X线摄片投照技术中,要获取一张优质胸片往往难度很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婴幼儿与医生不配合,不能按照医生要求做吸气、呼气及屏住呼吸动作。
二是婴幼儿与医生不合作,哭闹,扭动。
三是婴幼儿肺含气量少,天然对比度不理想,肺野暴露不好。
片子质量差,直接影响诊断质量,不但给诊断工作带来困难,有可能遗漏病变,造成不良后果[1]。
针对婴幼儿的特点,摄取优质胸片非常重要。
因此,笔者通过(甲、乙)两组婴幼儿240例不同时机曝光的X线胸片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因上述婴幼儿的特点而影响胸片质量的一些解决方法,提高婴幼儿胸部X线摄片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作X线胸片检查的(甲、乙)两组婴幼儿患者共240例,每组120例,每组0~6个月29例,6个月~3岁91例。
1.2仪器万东500 MA X线机;江苏泰泉洗片机及配套显、定影液;富士感绿胶片,高速感绿增感屏。
1.3方法1.3.1曝光时机选择甲组(120例),采用婴幼儿啼哭时在吸气末短暂的停息时间曝光;乙组(120例),采用随机曝光。
1.3.2投照体位的选择(1)两组0~6个月患儿采取卧位投照,由一陪护人员站于患儿头侧轻按两上臂,另一陪护人员站于患儿足侧按住患儿腹部及双膝部,焦片距100 cm,不用滤线器;6个月~3岁患儿采取立位投照,面向胸片架,两上臂外展,让陪护人员站于患儿两侧,将患儿的两手臂加以固定后再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