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 格式:ppt
- 大小:8.50 MB
- 文档页数:2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出版社S版二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版二年级下册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材简析:本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故事讲了一只波斯猫不知道快乐的滋味,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什么是快乐,最后仍然没有找到快乐。
故事语言生动形象,极具儿童情趣。
课文意在借这个故事,来揭示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服务别人,才是最快乐的。
设计总述: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识字;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师,生,文本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保卫,温暖,青蛙,蜜蜂。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服务他人,才会感到快乐;依赖别人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
3、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深入感悟快乐的真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3、这只波斯猫想请大家帮帮忙,因为它找不到快乐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助这只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和教师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波斯猫的漂亮和它的苦闷,提高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新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孩子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请学生翻到课后的生字条,同桌两个孩子互相读一读。
3、(出示词语)小老师教读,教师再对易错字进行指导。
4、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了找到快乐,这只波斯猫都去问过谁,结果怎样?【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自认、互学,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读书能力】三、品读感悟,体会快乐(一)学习与燕子的对话(第2,3自然段)1、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波斯猫努力去寻找快乐,它先去问了---?请孩子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燕子说的话,想一想:燕子的快乐是什么?2、谁来读读燕子说的话?在燕子看来,快乐是什么?(板书:衔泥造窝)3、(出示图片“衔”)在古代,马儿在行走时,会用一根小铜棒横在马的嘴里,两端系着缰绳。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认识“斯、滋、决、衔、软、绵、碌、糖、箱、蹦、呱、哼”12个生字。
2.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
教学难点:通过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去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青蛙却觉得快乐。
教学流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动画出示波颠猫自我介绍:“我是波斯猫,我的一只眼是蓝色,另一只是绿色。
我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我却感到很不快乐。
哎,这可怎么办呢?”(教师相机解说:“这只波斯猫没有快乐,于是,他就出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2.揭示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二、学习生字,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
2.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4.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波斯猫不快乐?(不需回答)5.说说快乐的滋味是什么?6.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三、朗读训练,理解课文。
1.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波斯猫努力去寻找快乐,他去问谁了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
2.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
3.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过程。
老师相机板书:燕子蜜蜂青蛙4.你知道它们的快乐是什么吗?请三位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老师相机板书:造泥窝酿蜂蜜捉害虫5.齐读第2、第5、第8自然段,提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觉得生活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呢?6.学习第2~3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燕子是怎样造泥窝的?(用“~~~~’’从课文中标出来)所以它得很快乐。
(2)完成填空:燕子(),觉得睡在里面很快乐。
(3)自由读燕子说的话,并说说你的体会(老师相机结合课件指导学生读“一口一口”,读出造窝的辛苦,并板书)(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读出波斯猫瞧不起的语气。
教学设计1【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询问燕子、蜜蜂、青蛙,最后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自读、感悟、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学习快乐。
重点让学生在读好课文后讨论“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给学生一个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自主学习,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得到快乐。
【重点难点】1理解燕子、蜜蜂、小花猫说的话。
2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和小花猫却觉得很快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波斯猫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吗?(板书:波斯猫)2简介波斯猫:它是从外国引进的一种观赏性的猫,全身白毛,两眼的颜色各不相同,性情温和,是人类的宠物。
3揭示课题: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二自读课文,认识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谁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课文标上节次,然后指名轮流朗读课文,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要求声音响亮、字音准确、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的。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引入新课时的课件或图片,想想:(1)为什么波斯猫找不到快乐呢?(2)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能找到快乐呢?(让学生自主去体会:劳动是快乐的,创造是快乐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5教师相机导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上述问题。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内容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询问燕子、蜜蜂、青蛙,最后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自读、感悟、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学习快乐。
重点让学生在读好课文后讨论“怎么样才能找到快乐”,给学生一个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自主学习,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得到快乐。
【重点难点】1理解燕子、蜜蜂、小花猫说的话。
2理解波斯猫为什么觉得不快乐,而燕子、蜜蜂和小花猫却觉得很快乐。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课文标上节次,然后指名轮流朗读课文,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要求声音响亮、字音准确、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的。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引入新课时的课件或图片,想想:(1)为什么波斯猫找不到快乐呢?(2)为什么燕子、蜜蜂、青蛙能找到快乐呢?(让学生自主去体会:劳动是快乐的,创造是快乐的,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5教师相机导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上述问题。
五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1检查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提出本课学习要求。
二指导朗读,感悟课文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好重点词句。
如:“一口一口”要读出造窝的辛苦;“泥窝”“天天”要读出瞧不起的语气……3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波斯猫的话——读出疑问的语气,瞧不起的语气。
燕子、蜜蜂、青蛙的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同桌分角色朗读,再选几位同学上来表演。
4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三练习,拓展思维1用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向人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的故事。
本课教学以读为本,重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现低年段阅读教学特点和任务,立足于学生,以学定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会对波斯猫找不到快乐而产生疑问,所以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是本课的教学主线。
1.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的解读中理解文本内容。
2. 创设情境,体会波斯猫的心境。
感悟不劳动、不付出,碌碌无为就不会有快乐,只有辛勤的劳动、真心的付出,乐于奉献才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才会收获快乐。
教学目标:
1. 认识“波、斯、滋、衔、软、绵、碌、糖、箱、蹦、呱、哼、唉”等13 个生字,会写“保、波、温、软、炸、蛙、蜂、蜜”等8 个字。
理解并会写“保卫、温暖、青蛙、蜜蜂、滋味、软绵绵、忙忙碌碌”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劳动和付出可以让我们收获快乐。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付出的美好品质。
重难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波斯猫与众多人物的对话,理解波斯猫找不到快乐的原因。
1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