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 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1白鹭知识点
摘要:
一、白鹭的基本信息
二、白鹭的生态习性
三、白鹭的观赏价值
四、保护白鹭的意义
正文:
一、白鹭的基本信息
白鹭,又称小白鹭、白鹭鸟,学名为Egretta garzetta,属于鹳形目、鹭科、白鹭属的鸟类。
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白鹭体型修长,全身羽毛呈白色,背部具披针形蓑羽,繁殖期间头部会换上繁殖羽,脚部呈红色。
二、白鹭的生态习性
白鹭生活在沼泽、湖泊、河流、海岸等水域环境中,它们喜欢在浅水区域觅食,主要以小鱼、虾、螃蟹、昆虫等水生生物为食。
白鹭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白天活动,晚上休息。
在繁殖期间,白鹭会筑巢于树上、灌丛中,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约为25-28天。
三、白鹭的观赏价值
白鹭是一种优雅、美丽的鸟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它们优雅的姿态、纯洁的羽毛、灵巧的捕食动作都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和观鸟者。
在自然界中,白鹭的数量虽然不算稀少,但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城市中
能看到白鹭的地方并不多。
观赏白鹭成为了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美好的重要方式。
四、保护白鹭的意义
白鹭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指示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了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白鹭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如水质污染、栖息地破坏等。
保护白鹭,就是保护我们珍贵的生态环境。
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保护湿地,让白鹭等野生生物在自然界中安全生存。
同时,加大对白鹭等野生生物的保护力度,也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第【1】篇〗一、教材简介:《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白鹭是借物咏怀,以歌赞白鹭的洁白无瑕、美的动人,赞美自然,批判丑恶。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理念:《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五、说教学准备:多媒体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出示)——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指名补充,齐读诗句。
板书:白鹭同学们了解白鹭吗?⒉指名介绍白鹭。
出示。
师:白鹭,这种南方常见的水鸟,一身洁白,高贵优雅,赢得了多少人的喜爱。
看,文人墨客纷纷把它写进诗中来赞美它。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甚至觉得“白鹭本身就是一首诗”。
板书:诗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白鹭在田野上、在河滩上、在电线杆上栖息、觅食、飞翔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灵的热爱。
同时,这篇课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感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风光和动物的描写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同时,他们对于如何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生活,以及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作者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生灵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描绘自然景观和动物的生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课文大意。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白鹭的外貌、动作、生活环境等,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展示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
6.小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白鹭的外貌、动作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描写自然和动物的文章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欣赏美好事物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庇”“镜”等9个生字,会写“清”“澄”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3.学会欣赏美好事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感受课文的美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生动图片、音频、视频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白鹭图片:收集白鹭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说课稿 (1)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白鹭在河滩、农田、草丛中觅食、栖息的美丽画卷。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本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风光和动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散文阅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诗意语言的感悟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的诗意语言,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见过的白鹭,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白鹭的美好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白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恩情、恩惠、恩爱)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二、多音字好hǎo(好像)hào(好学)难nán(困难)nàn (灾难)三、近义词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孤独一孤单恩惠一恩典铿锵一高亢四、反义词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恩惠一怨恨清澄一浑浊优美一丑恶五、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
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六、词语搭配(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灰色)的苍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优美)的歌(孤独)地站立七、词语拓展含有“不”字的四字词语:美中不足卓尔不群求之不得局促不安水泄不通出其不意月语拓展攻其不备诲人不倦自强不息应接不暇纹丝不动心照不宣八、句子解析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原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郭沫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恩情、恩惠、恩爱)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二、多音字好hǎo(好像)hào(好学)难nán(困难)nàn(灾难)三、近义词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孤独一孤单恩惠一恩典铿锵一高亢四、反义词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恩惠一怨恨清澄一浑浊优美一丑恶五、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课文原文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郭沫若,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
(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白鹭
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和雪鹭四种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
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
白鹭在繁殖期所生的冠羽和蓑羽可作装饰用,俗称白鹭丝毛,常远销欧美和世界各地。
生活习性:白鹭的羽毛价值高,羽衣多为白色,繁殖季节有颀长的装饰性婚羽。
习性与其他鹭类大致相似,但有些种类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
英语中egret(或aigrette)一词亦指白鹭的羽毛,白鹭成大群营巢,又无防御能力,结果因人类的滥捕而濒于绝灭。
后来人们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白鹭的数量又有所增加。
白鹭是涉禽,常去沼泽地,湖泊,潮湿的森林和其他湿地环境,捕食浅水中的小鱼,两栖类,爬虫类、哺乳动物和甲壳动物。
在乔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筑起凌乱的大巢。
分布范围:中国拥有鹭科鸟禽20种,其中以白鹭属的最为珍贵。
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全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
区内有各种鹭类2万多只。
厦门有10类鹭类,占中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
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近年来,每年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高达3万只,按照国际标准,表明厦门海域潮间带及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中国、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
在江苏仪
征市枣林湾也分布有白鹭。
辋川镇锋崎村的麒麟山上也有许多白鹭。
三峡大坝蓄水后成为水鸟白鹭的重要栖息地,这使白鹭在中国的分布发生重大变化。
使这里成为观鸟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