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最新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专项训练 鲁科版选修3【经典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6.36 KB
- 文档页数:6
第2节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课后达标检测]1.氮元素、氧元素是空气组成的主要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请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个。
(2)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3)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氧原子采用______杂化。
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 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s22p3 2 (2)三角锥形sp3(3)sp3H2O中氧原子有2对孤对电子,H3O+中氧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数越多,排斥力越大,键角越小2.(2019·郑州模拟)氯吡苯脲是一种西瓜膨大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见下表。
(1)氯吡苯脲晶体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吡苯脲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键D.非极性键E.配位键 F.氢键(3)查文献可知,可用2氯4氨吡啶与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氯吡苯脲。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 mol氯吡苯脲,断裂________个σ键、断裂________个π键。
(4)波尔多液是果农常用的一种杀菌剂,是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得。
若在波尔多液的蓝色沉淀上,再喷射氨水,会看到沉淀溶解变成蓝色透明溶液,得到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知识点1 化学键离子键1.化学键(1)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键与能量的关系: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需要________,新化学键形成会________。
2.离子键(1)形成:(以NaCl为例)(2)含义:离子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原子:形成离子键的原子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NaCl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1)形成:(以HCl为例)(2)含义:共价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原子: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一般是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形成HCl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价键类型:①极性键:由不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H键;②非极性键: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
(6)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空间结构:CO 2 H 2O NH 3 CH 4 空间结构 ____形 ____形 ______形 ______形 键角180°104.5°107.3°109°28′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根据物质的构成将化合物分为两类:第1节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知识点1 1.(1)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2)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3)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2.(2)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 (4)知识点2 1.(2)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3)非金属元素原子 (4)H ·+·Cl ····∶―→H ∶Cl ····∶ (6)直线 角 三角锥 正四面体2.阴离子和阳离子 原子通过共价键。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2.4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练习鲁科版(I)夯基达标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非晶体的是( )A.玻璃B.石蜡和沥青C.塑料D.干冰2下列关于聚集状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只有气、液、固三种聚集状态B.气态是高度无序的体系存在状态C.固态中的原子或者分子结合的较紧凑,相对运动较弱D.液态物质的微粒间距离和作用力的强弱介于固、气两态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流动性3高温、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都可以使气体转化为等离子体。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等离子体的是…()A.日光灯和霓虹灯的灯管中 B.蜡烛的火焰中C.流星的尾部 D.南极的冰川中4电子表、电子计算器、电脑显示器都运用了液晶材料显示图像和文字。
有关其显示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垂直于电场方向排列B.移去电场后,液晶分子恢复到原来状态C.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恢复到原来状态D.移去电场后,液晶分子沿电场方向排列5等离子体的用途十分广泛,运用等离子体束切割金属或者进行外科手术,利用了等离子体的特点是( )A.微粒带有电荷 B.高能量C.基本构成微粒多样化 D.准电中性6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带电的离子和电子及不带电的分子或原子B.非晶体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有序的C.液晶内部分子沿分子长轴方向有序排列,使液晶具有各向异性D.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与颗粒间的界面两部分,两部分都是长程有序的7在纳米级的空间中,水的结冰温度是怎样的呢?为此,科学家对不同直径碳纳米管中水的结冰温度进行分析。
下图是四种不同直径碳纳米管中的冰柱结构及结冰温度,冰柱的大小取决于碳纳米管的直径。
水在碳纳米管中结冰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CH3)3NH+和AlCl-4可形成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 ℃,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_________(填“大”或“小”),可用作________(填代号)。
2023-2024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3杂化的是()A.\ C_60B.环吡咯C.\ 18-冠—\ 6D.氧化石墨烯【答案】C【解析】 A. C_60中的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所以采取的是 sp^2杂化,故 A错误;B.环吡咯中有的碳碳之间以单键相连,有的碳碳之间通过双键相连,分别采取sp^3、sp^2杂化,故 B错误;C. 18-冠 -6中的碳原子均以单键相互连接,所以均采取 sp^3杂化,故 C正确;D.氧化石墨烯中有的碳原子成单键,有的成双键,分别采取 sp^3、 sp^2杂化,故 D错误;故选: C。
2.已知 W、 X、 Y、 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甲、乙、丙分别是 W与X、 Y、 Z形成的 18电子二元化合物,且都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简单氢化物沸点:\ Xgt YB. 原子半径:\ Xgt Ygt Zgt WC. \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元强酸D. 常温下,甲、乙、丙都是液体且都具有对称结构【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W是氢,氢和碳、氮、氧都能形成既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 18电子微粒,甲、乙、丙分别是 CH_3 CH_3、 N_2 H_4、 H_2 O_2,则 X是碳, Y是氮, Z是氧,据此回答:A.因为氨气分子间有氢键,简单氢化物沸点甲烷比氨气的低,故 A错误;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 C \gt N \gt O \gt H,故B正确;C.碳酸是二元弱酸,故 C错误;D.常温下 CH_3 CH_3是气体,故 D错误;故选 B。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C. 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2.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
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构型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CH4和NH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 NO和CO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C. 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型结构D.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共价键愈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愈大,含有该键的分子愈稳定D.键长愈长,化学键愈牢固4.下列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A. Na2O B. NaOH C. CaBr2 D. HF5.在白磷(P4)分子中,4个P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结合有关P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分子的键角为109∘28′B.分子中共有4对共用电子对C.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D.分子中有6对孤对电子6.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间形成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7.下列化合物含有氢键,且形成的氢键最强的是() A.甲醇B. NH3C.冰D. (HF)n 8.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 Ag+、NH3 B. H2O、H+C. Co3+,CO D. Ag+、H+9.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B.共用的电子必有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10.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相互作用,不是一种电性作用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形的是()A. NH4+ B. PH3C. H3O+ D. OF21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下列粒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的是()A. PCl3 B. BeCl2C. NH D. CCl4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14.能说明CH4分子的5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而为正四面体构型的是()A.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09.5°B. C—H键为极性共价键C. 4个C—H键的键能、键长相同D.碳的价层电子都形成共价键15.NH3、H2S等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绝密★启用前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章末测试题: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B. 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C. 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D. 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电子对占据2.物质的下列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 K时为1.335 g/L,在297 K时为2.5 g/LB.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D. 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3.下列关于氯化钠晶体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等B.氯化钠的晶体结构中,每1个Na+仅结合1个Cl-C.氯化钠的晶胞中的质点代表一个NaClD.氯化钠晶体中存在单个的NaCl分子4.金属具有的通性是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③具有延展性④都具有较高的熔点⑤通常状况下都是固体⑥都具有很大的硬度A.①②③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③⑤5.N—H键键能的含义是()A.由N和H形成1 mol NH3所放出的能量B.把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能量C.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能量D.形成约1个N—H键所放出的能量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7.共价键的断裂有均裂和异裂两种方式,即均裂:A B―→A,异裂:A B―→A++[B]-。
下列化学反应中发生共价键均裂的是()A. 2K+2H2O===2KOH+H2↑B. 2Na+2C2H5OH―→2C2H5ONa+H2↑C. Na2CO3+H2O NaHCO3+NaOHD. CH3COOH+C2H5OH H2O+CH3COOC2H58.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其充分的理由是()A. NH3分子是极性分子B.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C.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3°D.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9.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 HClB. Na2O2C. C2H2D. CH4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B. 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 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前者为sp3杂化,后者为sp2杂化11.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C的键能是C—C键能的()A. 2倍B.大于2倍C.小于2倍D.无法确定12.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 HClOB. HClO2C. HClO3D. HClO413.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14.有关甲醛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原子采取sp杂化②甲醛分子为三角锥型结构③C原子采取sp2杂化④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 CO2与SO2B. CH4与NH3C. BeCl2与BF3D. C2H4与C2H2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16.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ⅣA,VA,ⅥA,Ⅶ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中表示Ⅵ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表示Ⅳ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的是曲线________;同一族中第三、四、五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90 分钟;分数: 100 分 )一、选择题 (此题包含15 小题,每题3 分,共 45 分)1.以下过程中,共价键被损坏的是( )A .溴挥发B .氯气被木炭吸附C .食盐溶于水D .硫酸溶于水分析: 选 D 。
A 、B 两项均为物理变化 ,不损坏化学键; NaCl 中不含共价键。
2.以下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 Na SO4B .NaH2C .Na OD .HO222分析: 选 A 。
NaH 、 Na 2O 中均只含离子键; H 2O 2 只含共价键。
3.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 ( )A .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 .液态氯化氢不可以导电C .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整电离D .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析: 选 B 。
共价键构成的物质 ,在 “三态 ”变化中不会断裂。
4.近来期本科学家确认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分子足球 ”N,它与 C 60分子构造相像。
60N 60 在高温或撞击后会开释出巨大能量。
以下对N 60 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N 60 和 14N 都是氮的同位素B .N 60 和 N 2 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C .N 60 中氮原子之间由共价键联合D . N 60 高温或撞击后应当生成N 2分析: 选 A 。
N 60 是一种单质 ,由题干信息可知,它是一种能量较高的物质,高温或撞击后生成能量较低的物质(N 2)而开释出巨大能量。
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由不稳固的物质生成稳固的物质的反响为吸热反响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必定是汲取能量的反响C .开释能量的反响在常温下必定很简单发生D .是汲取能量的反响仍是开释能量的反响,一定看反响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分析: 选 D 。
A 项中应为放热反响; B 项中,有些放热反响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 C和 O 2 的反响; C 项中, N 2 与 H 2 的反响开释能量 ,但发生反响条件苛刻。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化学键离子键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C.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D.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2.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B.任何分子内都有化学键C.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D.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形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D.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化学键②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间③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④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叫作化学键⑤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⑤5.(双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6.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KOH B.H2OC.HCl D.NaCl7.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且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比为1∶2的是( )A.CaO B.Na2O2C.KF D.NaHCO3知识点2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8.某运动饮料含有下列成分,其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 .C 6H 12O 6B .Na 2CO 3C .MgSO 4D .NaCl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KOH B .CaCl 2 C .H 2O D .NaCl10.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 .O 2、CO 2 B .NaOH 、NH 4Cl C .CaCl 2、K 2SO 4 D .Na 2O 2、H 2O 211.通过物质的下列性质能确定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B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 .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D .熔点高的物质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②③④ D.①③⑥13.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a 2+[∶Cl ···· ∶]-2B .Na +[×· S ···· ×·]-2Na +C .[Mg 2+][×· O ···· ×·]2-D .K +[×· F ····∶]-1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的结构式:H —O —Cl B .氮气的电子式:∶N∶∶∶N∶ C .CO 2分子的电子式:O===C===O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 · +· Cl ····∶→H +[∶Cl ···· ∶]-15.下列电子式或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 .Na 2O 2 Na +[∶O ···· ∶O ···· ∶]2-Na +B .CCl 4 Cl∶Cl ··Cl ·· Cl∶ClC.MgCl 2D.H 2O H +[∶O ···· ∶]2-H +16.HgCl 2的稀溶液可用作手术刀的消毒剂,已知熔融的HgCl 2不导电,而HgCl 2的稀溶液有较弱的导电能力,下列关于HgCl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gCl 2属于离子化合物B .HgCl 2属于共价化合物C .HgCl 2属于非电解质D .HgCl 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 2 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测试题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一定存在化学键B.分子中若有化学键,则一定存在 σ 键C.p 和 p 轨道不能形成 σ 键D.含 π 键的物质不如含 σ 键的物质稳定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构型都相同的是( )A.CO2 与 SO2 B.NH3 与 SO3 C.CH4 与 NH4+ D.C2H2 与 C2H43.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 )A.XeO4B.BeCl2C.CH4D.PCl3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HClMgCl2NH4ClB.NH3H2OCO2C.CaCl2NaOHH2OD.H2ONa2OCO25.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A.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BF4- 的结构式C.HF 分子间的氢键 H-F-HD.丙氨酸的手性异构6.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正确的是 A.乙醇>丙烷 B.异戊烷>正戊烷 C.1-丁烯>1-庚烯 D.乙二醇>丙三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B.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CO2 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加热氯化铵时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也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8.J、Q、M、R、T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Q、R 在周期表中的相 对位置如下表。
已知 J 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 是地 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JQRA.J 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B.R、Q 两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R 的氢化物沸点更高 C.J、M、R、T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2RO4 D.M 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中水和氢氧化钠都是氧化剂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①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最外层违背了洪特规则②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原子叫基态原子,1s22s22px1→1s22s22py1 过程中形成的是发射光谱 ③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O32-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④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化学性质相同⑤NCl3 中 N-Cl 键的键长比 CCl4 中 C-Cl 键的键长短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有关1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含有 2 对孤对电子的是A.SO2B.CH3-C.NH4+D.H2S12.下列模型分别是 HCN、S8、SF6、B12 结构单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已知单质硼的结构单元是由 20 个正三角形构成的正二十面体,则这个结构单元中 含有 30 个 B—B 键、12 个硼原子 B.SF6 的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C.1 molHCN 分子中有 2 mol 键和 2mol 键 D.32gS8 分子中含有 0.125 mol 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3 和 NF3 都是平面形分子B.1molNH4BF4 中含有 3mol 配位键C.H2S 和 SO2 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相同D.某原子的质量数是 52,中子数是 28,则其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614.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B.碘和干冰升华C.钠和硫熔化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N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C. 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5°D. 1 mol N4转变成N2将吸收882 kJ热量2.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移的是()A. CCl4 B. C2H5OH C. CS2 D. C6H6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C.配位键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D.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4.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A.B.C.D.5.两种金属A和B,已知A,B常温下为固态,且A,B属于质软的轻金属,由A,B熔合而成的合金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有()A.导电、导热、延展性较纯A或纯B金属强 C.硬度较大,可制造飞机B.常温下为液态 D.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6.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B.分子中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C.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D.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大,分子越稳定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B.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肯定是极性分子8.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 2Na2O2+2H2O===4NaOH+O2↑B. Mg3N2+6H2O===3Mg(OH)2↓+2NH3↑C. Cl2+H2O HClO+HClD. NH4Cl+NaOH NaCl+NH3↑+H2O9.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接近90°的原因是共价键有方向性B.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C.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至少有1个σ键D.在双键中,σ键不如π键稳定10.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之间的差距是由于A.金属键的强弱不同B.金属的化合价的不同C.金属的晶体中电子数的多少不同D.金属的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不同11.下列有关共价键的成因说法错误的是()A.若成键后两原子的原子核距离更近些,体系的能量会更低B.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最大程度重叠C.共用电子对在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的核间区域出现的概率大D.形成化学键,体系的能量降低12.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电子总数相同,均可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 O22+和N2 B. O3和SO2C. CO2和N2O D. N2H4和C2H41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 HCl B. Na2O2C. C2H2 D. CH414.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HF的熔、沸点比①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①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①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①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① 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15.金属晶体能传热的原因A.因为金属晶体的紧密堆积B.因为金属键是电子与电子之间的作用C.金属晶体中含自由移动的电子D.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移动的阳离子二、实验题(共3小题)16.(1)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①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COCl3•6NH3,COCl3•5NH3,COCl3•4NH3(绿色和紫色).①后两种物质组成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原因是.①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2)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 ﹣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请按要求填空: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SCN﹣提供,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①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血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①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17.(1)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3)5Br]SO4和[Co(SO4)(NH3)5]Br,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现象;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现象.(2)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此过程的现象为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18.(1)Co(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两种配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Co(NH3)5Br]SO4和[Co(SO4)(NH3)5]Br,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现象;如果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现象,若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现象.(2)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此过程的现象为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三、填空题(共3小题)19.回答下列问题:(1)有以下物质:A.HF B.Br2C.H2O D.N2E.C2H4F.C2H6G.H2H.H2O2I.HCN J.CO2K.HCHO①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填字母,下同);①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含有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与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σ键的是;①水分子是H2O而不是H3O,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水分子的键角接近104.5°,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专项训练题组1 化学键的分类及其综合考查1.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 )A.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C.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D.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 B2.下列微粒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A.Na2O2B.H3O+C.NH4Cl D.NaOH答案 C解析Na2O2中Na+与O2-2之间以离子键结合,O2-2内O与O之间以共价键结合;H3O+中有配位键和共价键,无离子键;NH4Cl中NH+4与Cl-以离子键结合,NH+4中存在配位键和共价键;NaOH 中Na+与OH-以离子键结合,OH-中O与H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3.氰气的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答案 A解析(CN)2分子中每个C、N原子分别形成4个键、3个键,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且含有3个σ键,4个π键。
成键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N原子半径小于C,故N≡C 键比C—C键的键长短;由(CN)2与卤素性质相似,卤素能和NaOH溶液反应,知(CN)2也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D错误。
4.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Mg3N2+6H2O===3Mg(OH)2↓+2NH3↑C.Cl2+H2O HClO+HClD.NH4Cl+NaOH===NaCl+NH3↑+H2O答案 A解析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A反应中既有Na+与O2-2的离子键,O—O非极性键,H—O极性键的断裂,反应后又有碱的离子键,氧分子中O—O非极性键及O—H 极性键的形成,符合题意;B反应中缺少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不符合题意;C反应中没有离子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不符合题意;D反应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不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配合物[Zn(NH3)4]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位数为6B.配位体为NH3和Cl-C.中心离子电荷数为2+D.Zn2+和NH3以离子键结合答案 C解析锌离子的配位数是4,故A错误;该配合物中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所以氨分子是配位体,故B错误;[Zn(NH3)4]Cl2中外界是Cl-,内界是[Zn(NH3)4]2+,中心离子为Zn2+,故C 正确;该配合物中,锌离子提供空轨道,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所以Zn2+和NH3以配位键结合,故D错误。
题组2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6.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体的概念,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似。
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A.SO2与O3B.CO2与NO2C.CS2与NO2D.PCl3与BF3答案 A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算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可判断。
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N、P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O、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7.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 B.①⑤⑥C.②③④ D.③⑤⑥答案 A解析sp2杂化轨道形成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①BF3为平面三角形且B—F键夹角为120°;②C2H4中碳原子以sp2杂化,且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③同②相似;④乙炔中的碳原子为sp1杂化;⑤NH3中的氮原子为sp3杂化;⑥CH4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
8.下列分子中,杂化类型相同,空间构型也相同的是( )A.H2O、SO2B.BeCl2、CO2C.H2O、NH3D.NH3、CH2O答案 B解析A项,H2O中O原子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V形,SO2中S原子采取sp2杂化,空间构型为V形;B项,BeCl2中的Be和CO2中的C都采取sp1杂化,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形;C项,NH3中N原子采取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D项,CH2O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9.(2017·福建柘荣一中、宁德中学高三联考)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AsCl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四面体形,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A正确;甲醛(H2C==O)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有一个双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平面三角形,没有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错误;NF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四面体形,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C错误;NH+4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正四体形,没有孤电子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正确。
题组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综合考查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C.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D.判断A2B或AB2型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看分子中是否具有极性键答案 C解析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但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多原子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故A项错。
电荷分布对称的多原子分子中可以含有极性键,故B 项错。
对比HF、HCl、HBr、HI分子中H—X极性键强弱可知,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键的极性越强,故C项正确。
判断A2B或AB2型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极性键且电荷分布是否对称,AB2型如CO2、CS2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电荷分布对称,为非极性分子;A2B型如H2O,有极性键,电荷分布不对称,为极性分子,故D项错。
11.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答案 B解析“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属于石蜡的“三态”之间的转化,由于石蜡属于分子晶体,所以转化的过程中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石蜡蒸气→裂化气”属于化学变化,要破坏共价键。
12.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A.熔点:CO2>KCl>SiO2B.水溶性:HCl>H2S>SO2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D.热稳定性:HF>H2O>NH3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难度较小。
原子晶体熔点很高,离子晶体熔点较高,分子晶体熔点较低,A项错;二氧化硫的溶解度大于硫化氢,B项错;随着碳原子数增多,烷烃的沸点升高,C项错;非金属元素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D项正确。
题组4 综合应用13.(2017·全国卷Ⅱ,35节选)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__。
(填字母)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②R中阴离子N-5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66),则N-5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
答案①ABD C ②5Π6514.X、Y、Z是短周期中的三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1)Y离子半径________(填“>”“=”或“<”)Z离子半径。
(2)XY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个XY2的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3)在H—Y、H—Z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键长较长的是__________。
答案(1)> (2)2 2 (3)H—Cl键H—S键解析由题意可知,X、Y、Z分别为C、S、Cl。
(1)Y离子、Z离子分别为S2-、C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
(2)XY2为CS2,结构式为S==C==S,分子中存在2个σ键、2个π键。
(3)由于电负性Cl>S,故键的极性较强的是H—Cl键,原子半径S>Cl,故键长较长的是H—S 键。
15.(1)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以其他个数比配合。
请按要求填空:①Fe3+与SCN-反应时,Fe3+提供________,SCN-提供________,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
②所得Fe3+与SCN-的配合物中,主要是Fe3+与SCN-以个数比1∶1配合,所得离子显红色,含该离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正四面体形②配位键N(2)①空轨道 孤电子对 ②[Fe (SCN)]Cl 2解析 (1)①SO 2-4中S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6+2-2×42=0,价层电子对数=4+0=4,故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②Ni 2+提供空轨道,NH 3中N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二者之间形成配位键。
(2)①Fe 3+与SCN -反应生成的配合物中,Fe 3+提供空轨道,SCN -提供孤电子对;②Fe 3+与SCN -以个数为1∶1配合所得离子为[Fe(SCN)]2+,所以FeCl 3与KSCN 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Fe(SCN)]Cl 2与K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