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酸碱盐复习、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436.01 KB
- 文档页数:2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酸碱盐知识复习与训练》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巩固酸、碱、盐部分的基础知识。
2.提高酸、碱、盐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准备】准备笔记本、签字笔、铅笔、橡皮等学习工具。
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归纳总结、习题练习【学习内容】例 1.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A.火碱 B.食盐 C.纯碱 D.小苏打例 2.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苏打 B.熟石灰 C.烧碱 D.生石灰物质的名称和俗称对应关系:(用直线连接)“一生二熟三石头”转化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二、物质用途例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铜丝可用作导线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C.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例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做冷冻麻醉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酸碱盐等物质常见用途:(用直线连接)要求写出涉及物质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①熟石灰做建筑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稀硫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石灰加热食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应的现象描述例 5.下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 X 是稀盐酸,a 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 X 是稀盐酸,b 可能是氧化铁C.若 X 是稀硫酸,c 不可能是单质D.若 X 是稀硫酸,d 可能是单质两种红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酸碱盐专题复习一.酸、碱、盐的初步概念1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如 H2SO4、HNO3、HCl等都属于酸类.2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如 NaOH、Ca(OH)2、Ba(OH)2等。
3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如 NaCl、KNO3、CuSO4·5H20等都属于盐类。
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因其具备金属离子的特征,因此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应属盐类。
二.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大多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P2O5等能与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3)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与碱相互交换成分得出生成物,即:二、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通性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方法指导:“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范围的,“酸"──常用盐酸、稀硫酸,而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浓硫酸,因为它们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2.酸溶液与酸性溶液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呈酸性(PH<7)的溶液。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但呈酸性的溶液其溶质不一定是酸。
有些盐溶液,如NaHSO4溶液、NH4Cl 溶液也呈酸性,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碱的通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
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4.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Cu(OH)2=CuO+ H2O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C.小苏打可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B. 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 金属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D.酸碱中和一定生成盐和水NaOH 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5•许多同学喜欢用"雪碧"之类的碳酸饮料,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饮用“雪碧”会使人体血液的pH 升高B. 喝“雪碧”会打嗝.是因为“雪碧”受热,溶解在其中的CO 2的溶解度变小C. 往“雪碧”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 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多喝碳酸饮料C.碱和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
向含有酚酞的6.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C.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I~r\\ A.①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二、填空题B.④变红,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7.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C.用灼烧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D.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8•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右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石妄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9.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通入氧气、点燃B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D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A.AB.BC.CD.D10•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X铜丝缓慢通入匚611.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过了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产生,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3(PO3)2、K2S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Ca2(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O(NH2)2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 .纯碱Na2CO3 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 氧化物作补钙剂C.小苏打NaHCO3 盐治疗胃酸过多(正确答案)D.大理石CaCO3 盐作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答】解:A .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正确答案)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 不改变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2SO4═Na2SO4+H2O 答案解析:【解答】解: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 A 不合理;B、毒液呈酸性,肥皂水呈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故 B 合理;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 会变小,故C不合理;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 D 不合理;故选:B。
中考化学总复习《酸碱盐》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用酚酞试液B.要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向生成物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C.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D.要区分海水和蒸馏水可以用氯化钡溶液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在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氮气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氮气B.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定溶液酸碱度C.过滤悬浊液D.稀释浓硫酸4.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时,剩余固体是氧化铜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N、P点时,溶液的pH:N<P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5.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制取Cu(OH)2:将CuO与NaOH溶液混合B.分离MgCl2和K2SO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干燥C.检验BaCl2中是否含有BaCO3:取样品,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6.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D.气温高、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7.下列相关比较中,关系正确的是A.熔点:武德合金<铅B.相同条件下密度:氢气>氧气C.热稳定性:碳酸氢钠>碳酸钠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20℃<60℃8.下列鉴别或除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放出热量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合理的是A.A B.B C.C D.D11.要使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固体碳酸钠和盐酸℃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固体硝酸铵和水A.℃℃℃℃ B.℃℃℃ C.℃℃℃ D.℃℃℃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B C DA.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的两种金属,分别反应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水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石灰石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3.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于净水,也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3Cl 2+2Fe (OH )3+xKOH=2K 2FeO 4+6KCl +y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反应℃中,只有氯元素化合价改变 B .反应℃中,可得到纯净的氯气 C .反应℃中 x=10,y=6D .上述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14.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 .洗洁精乳化油污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15.下图所示的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向试管中加入铁钉B .检查装置气密性C .稀释浓硫酸D .倾倒少量盐酸16.向溶液X 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