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7.50 KB
- 文档页数:6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朝?A. 李世民B. 杨贵妃C. 朱元璋D. 武则天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的?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4. 以下哪场战役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长平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B5.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索新航路答案:B7.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朱元璋答案:D9.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朝。
答案:秦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5.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
答案:朱元璋6.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他在1912年退位。
答案:溥仪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答案:印刷术8. 唐朝时期,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岳飞B. 关羽C. 张飞D. 赵云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唐诗B. 唐三彩C. 敦煌壁画D. 四大发明答案:D4.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祁镇答案:B5. 清朝末年,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7.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8. “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时期?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9.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丝绸答案: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标志是_________的统一六国。
答案:秦始皇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3. 明朝时期,_________皇帝下令建造了北京的紫禁城。
答案:朱棣4.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_________。
答案:洪秀全5.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_____的发明对世界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印刷术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形容古代_________的英勇。
答案:关羽7.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发生在_________时期。
答案:唐朝8. 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是由_________皇帝实行的。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废除分封制C. 实行科举制D. 建立行省制答案:A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进行贸易D. 寻求长生不老药答案:B4. 清朝乾隆年间,以下哪项技术没有被广泛使用?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蒸汽机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答案:A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7.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的科技成就?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C9.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海禁政策的内容?A. 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限制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C. 鼓励海外贸易D. 严格管理海上船只答案:C10. 清朝末年,以下哪场战争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3.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______次南巡。
答案:六次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5.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6.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汉7.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时,定都于______。
历史读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种文字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C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请问科举制度是在哪位皇帝时期正式确立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标志着中国航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问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几次?A. 5次B. 6次C. 7次D. 8次答案:C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废除科举B. 推行“摊丁入亩”C. 建立“养廉银”制度D. 推行“一条鞭法”答案:A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刘邦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宋朝的都城是________。
答案:开封4.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溥仪5.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是________。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的统一措施有哪些?答案: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请简述唐朝盛世的成因。
答案:唐朝盛世的成因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对外交流频繁、科举制度的推行等。
3. 明朝的“海禁”政策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明朝的“海禁”政策限制了海上贸易,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减少,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和列强的侵略埋下了伏笔。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利弊。
历史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制度?A. 郡县制B. 宗法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A3.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索新大陆答案:B5. 以下哪项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6. 清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C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8. 抗日战争时期,以下哪场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百团大战答案:B9. 新中国成立后,以下哪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A. 1953-1957B. 1958-1962C. 1963-1967D. 1968-1972答案:A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A. 钱学森B. 邓稼先C. 钱三强D. 杨振宁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了汉匈和好,远嫁到了_______。
答案:匈奴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_______年。
答案:2084. 明朝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5. 清朝时期,_______皇帝在位期间,中国领土面积达到最大。
答案:乾隆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建立的是_______。
历史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考试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周武王灭商C. 黄帝战蚩尤D. 夏朝的建立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3. 以下哪个国家在二战期间没有被纳粹德国占领?A. 英国B. 法国C. 挪威D. 波兰4.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789年B. 1791年C. 1793年D. 1800年5.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A. 重视人文主义B. 强调宗教改革C. 重视科学与艺术D. 推崇古典文化6.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祁镇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A. 中国B. 法国C. 德国D. 俄罗斯8.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A. 尼罗河B. 黄河C. 幼发拉底河D. 密西西比河9.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是著名的探险家?A. 哥伦布B. 马可波罗C. 拿破仑D. 亚历山大大帝1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 萨拉热窝事件B. 柏林会议C. 巴黎和会D. 维也纳会议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制国家。
1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__,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13.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著名的《_________》,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
1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七次远航,最远到达了_________。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了_________,标志着欧洲战场的结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 请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18. 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9. 论述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大学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是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时期,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由校答案:A4.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谁?A. 乾隆B. 光绪C. 溥仪D. 道光答案:C5. 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A. 1911年B. 1919年C. 1921年D. 1927年答案:B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7.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李世民B. 武则天C. 李隆基D. 赵匡胤答案:D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统一度量衡答案:B9. 唐朝的“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起义B. 黄巾起义C. 太平天国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和人口数量在当时_________。
答案:无与伦比3.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和_________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答案:乾隆4.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5. 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是“_________,科学”。
答案:民主6.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其特点是政治_________,经济繁荣。
答案:清明7. 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是一次以“_________”为口号的自我振兴运动。
大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B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战国时期的“四君子”之一?A. 孟尝君B. 信陵君C. 春申君D. 范蠡答案:D3. 明朝的都城是:A. 南京B. 北京C. 杭州D. 洛阳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子夜》D. 《呐喊》答案:C5. “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是:A. 1918年B. 1919年C. 1920年D. 1921年答案:B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A. 铜钱B. 金饼C. 银锭D. 铁钱答案:A7.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A. 努尔哈赤B. 皇太极C. 顺治帝D. 康熙帝答案:B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王之涣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C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________。
答案:丝绸之路2. 唐朝的著名诗人李白,字________。
答案:太白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为________。
答案:洪武4. 清朝末年,中国爆发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________。
答案:辛亥革命5.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是________。
答案:进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后世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2.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3. “文景之治”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局面?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4.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5. “百家争鸣”是哪个时期的学术氛围?A. 先秦时期B. 秦朝时期C. 汉朝时期D. 唐朝时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几个阶段:首先,他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外交手段和军事行动削弱了六国的实力;其次,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军队,进行了多次战争,最终击败了六国,实现了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描述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答: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推行了重农政策,文化上则出现了儒学、道家、法家等学派并存的局面。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推行了丝绸之路的开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这一时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20分)请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使得出身贫寒的人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此外,科举制度还推动了官僚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使得政府机构更加高效。
然而,科举制度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考试内容过于死板,无法完全考察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且容易导致官场腐败。
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2年C. 公元前221年D. 公元前202年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3. 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高炽答案:A4.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A. 康熙B. 乾隆C. 道光D. 溥仪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A. 1919年B. 1920年C. 1919年D. 1920年答案:A6.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A. 1934-1936年B. 1935-1937年C. 1934-1936年D. 1935-1937年答案:A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年份是:A. 1949年B. 1950年C. 1949年D. 1950年答案:A8. 改革开放的起始年份是:A. 1978年B. 1979年C. 1978年D. 1979年答案:A9.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推行科举制度D. 推行新文化运动答案:A10.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A. 唐太宗时期B. 唐高宗时期C. 唐玄宗时期D. 唐宪宗时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2.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边防,修建了著名的______。
答案:长城3.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曾平定了______之乱。
答案:三藩4.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5. 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______会议。
答案:遵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措施巩固统一:(1)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3)修建长城,加强边防;(4)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②鼓励发展工商业③按财产决
定公民的政治权利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2、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4、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
5、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A.减轻农民的负担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巩固北魏的统治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①整顿吏治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行
汉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
A.长期分裂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D.阶级矛盾
8、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9、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10、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11、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
碍工业的发展③十二月党人起义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13、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14、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15.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 国家
B. 地主
C.农民
D. 资产阶级
16.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17.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A.世袭 B. 多生产粮食布帛 C. 经营工商 D.取得军功
1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清查户口和国家赋税的征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促进了民族融合的一项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
19.观察下图,你认为这对这两次改革列评述正确的有
①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③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④都遭到强烈旧贵族的反对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0.王安石诗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和商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二者的相同点有
A.二者命运相似,结局悲惨而后世传诵 B.都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C.都移风易俗 D.推行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
21.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22.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
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
B.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至高无上
C.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
D.人的“原罪”使人的本性变坏,只要坚持苦心修练就能获得上帝赦免
2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4.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⑨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26.阅读下列有关梭伦改革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1)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意义?(6分)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梭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剥夺贵族特权的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挂在美国众议院内的梭伦壁像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梭伦壁像被挂于美国众议院内的原因。
(5分)
27题。
.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一:
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铁制农具图二:奖励耕织图三:商鞅铜方升(1)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2)你从图二、图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3分)
(3)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4分)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
恩矣。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史记·商君列传》(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各是什么?(4分)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
(6分)
28题阅读材料: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1)魏主是指谁?(2分)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2分)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3分)
(4)提出论据的意图何在?(2分)
(5)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中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他的改革有何历史意义/(6分)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题:(1)
(2)
(3)
27题:(1)
(2)
(3)
(4)
(5)
28题:(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