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连贯题)
- 格式:ppt
- 大小:985.00 KB
- 文档页数:7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简明一.“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方法技巧】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
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①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②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③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
其中重点是第二条。
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
(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语言文字运用(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一)辨析歧义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
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可以理解为指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一种可以理解为指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2)句中“自己”,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老师”,一种可以理解为指句中的“我”。
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3)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4)你为什么打他。
分析:对(3)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
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
对(4)来说,重音落在“打”上,句子的意思是不该打“他”,而该好好教育。
重音落在“他”上,句子的意思则为该打的是“我”。
看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因此,这两个句子都含有歧义。
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5)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6)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分析:对(5)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
对(6)来说,在“来”之前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上上来的人喝;在“晚”后停顿,就是把水留给晚一步上来的人喝。
这里的“批评的人很多”、“自己”都存在多义,从而导致句子含有歧义。
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如:(7)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8)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分析:对(7)来说,“身体瘦弱”可以修饰“水生”,也可以修饰“祖父”,这样,这个句子有歧义。
对(8)来说,“数百名”可修饰“死难者”,也可修饰“亲属”,从而造成句子有歧义。
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
如:(9)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食宿费和路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语言文字运用:怎样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问题描述:怎样在具体的语境中做到语言的简明、语言的连贯、语言的得体?引言: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六个要点(或称“子考点”)分别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一个方面。
最常见的五种类型试题:“语句衔接类试题”、“应用写作类试题”、“情境表达类试题”、“语段修改类试题”、“图文转换类试题”。
1.语言表达的“简明”【复习范围】语言表达不够“简明”主要是因为语言啰嗦,语意令人费解,存在歧义,句式杂糅。
(一)啰嗦例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
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答案】②③④⑦⑨【解析】“在……中”和“在……后”这两个介词短语纯属多余,“考完”后的语气助词“了”也属可有可无,留着反倒使语气显得松塔。
必须保留的词语序号是②③④⑦⑨,应该删去的词语序号是①⑤⑥⑧⑩。
(二)费解例2: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回答: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案】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解析】原句很长,读起来很别扭,理解起来很费事,这样的句子就是令人费解的句子,就是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
要读懂它,必须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去梳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
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皮”可得到4条信息,再把这4条信息联系起来,即市长不同意——禁令不许执行市长指示——法院推翻了禁令,从而可以知道,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三)歧义例3:下列个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专题2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下列句子中,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作为“寄语”的一项是()A.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B.以生命守护生命,把白衣作为战袍。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冬天”“春天”使用了借喻的修辞,能够使用的语境比较宽泛,用于鼓励人们战胜困境(疫情)、迎接希望(胜利)。
B.用于医护人员合适,不适合写在中国援助海外抗疫物资上。
C.一般用于对自己国家的努力与付出。
D.一般用于对社会民众有贡献的人,对其应该珍惜、保护。
故选A。
2.请结合文本与自身感悟,谈谈你对“不设限”的理解,不少于50字。
“小时候戴红领巾,长大披五星红旗。
”苏翊鸣说创造新纪录就是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激。
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网友口中“开挂的人生”,是他眼里的幸运:“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能去试一下拼一把,是这个时代给我们青年人的礼物!不设限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质!”【答案】①我们在选择奋斗领域时应该不设限,尝试各种角色,追寻自己的天命。
②我们在选定奋斗领域后应该不设限,努力拼搏,不断提高,刷新记录。
③我们在评估奋斗年龄时应该不设限,可做少年英豪,也知老当益壮。
④我们在向前向上向善时应该不设限,切不可解作无视底线、为所欲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观点鲜明的能力。
首先理解“不设限”,即不给自己套上枷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多种可能性,保持永远前进的态度,保持一颗永远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心。
然后理解材料内容,材料讲述的是苏翊鸣“不设限”的人生,他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对每一份心中所爱都要试着拼一把。
正因为“不设限”,所以苏翊鸣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所以才能永不止步。
从中可以看出,“不设限”有其重要的积极意义,从而可以谈自己对其的理解:奋斗的领域不设限,奋斗的年龄不设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全文)【考点分析】近几年江苏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命题,呈现下列特点:1. 力求创新,综合考查。
在题型上,对于该考点,江苏卷历年来都回避固定单一考查的形式,不断变化题型,保持创新的动力,综合各考点进行考查,设题非常灵活。
如2022年第4题第(2)问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6个小点,体现出极高的综合性。
2. 设置情境,关注生活。
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
如2022年关注辛亥革命100周年,2022年则关注子女教育问题。
【知识汇总】1. 简明。
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表达的最佳效果。
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一避免啰嗦,不说废话;二避免歧义,防止误解;三须在一定的语境中,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 连贯。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3. 得体。
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方式得体、场合得体等。
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
【考查方式】“简明”这一考点经常与词语运用、病句修改、语段压缩、句式变换、开放式语言表达运用等考点一起考查。
“连贯”这一考点的考查形式除了传统的排序题、语言衔接题、仿句题、扩展题外,最易结合各种各样、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运用题来考查,综合性较强。
“得体”常与语言使用题、修改病句题、各类语言表达题相结合来考查。
江苏卷常常对这三个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例题讲解】例1 (2022·江苏卷)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主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
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
高考语文易错点总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一、易错点1——语言表达繁冗1、(2020•湖北黄冈•高三期中)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2020年9月2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
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从聚落组织、信仰习俗、动植物遗存、出土遗物、宫城建筑、古城遗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的多项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易错点击语言表达“简明”包括“简练”和“明确”两个方面,即话语力求简洁,意思表达清楚。
要达到这个要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要出现重复赘余词句。
2、进行句子成分分析,适当减少定、状、补等修饰成分。
3、运用代词、标点等方法消除歧义,节省字数。
4、明确核心话题,减少冗杂信息。
5、使用概括程度高的词语对语段进行提炼。
二、易错点2——语言表达前后不连贯1、(2020•河南焦作•高三一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认为______。
其实,表情包创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国古代戏剧的脸谱就可以看作一种表情包。
脸谱就是通行于剧场的表情符号,通常______:红色绘制的脸谱表示忠义刚烈,黑色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绘制往往作为奸臣的标志,如此等等。
油彩绘出的“表情”与生旦净丑的角色相互组合,业已在幕布背后,就________。
知识易错点点击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统一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语言应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语段修改)一、考纲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二、知识要点(一)关于语言表达的简明“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即简要,就是话语要尽可能少,不能哕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
“明”即明白,就是意思表述得清楚,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遵循的准则:交际的双方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就应该简化或者省略,通俗地说,即对方已知的耍不讲或少讲,对方不清楚的要讲明白。
尽量做到如下几点:1.不啰唆句子里不要有表意作用完全相同的成分,能省略的虚词尽量省略,可以用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尽量用指示代词。
2.不费解不滥加省略,不滥用关系复杂的长句。
3.没歧义要用词准确。
特别是多义词,在句内的意思要确定;句内短语结构要明确,不要让人去猜疑;词序要合理;句中指代词的指代对象要明确;句子不要缺少应有的结构成分;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要正确。
4.不杂糅不要把两个不同意思糅合在一个句子里,使两种句子结构错杂在一起,纠缠不清。
总之,简明就是语言表达简练而意思明确,不说废话,不要让人难以理解。
(二)关于语言表达的连贯语言连贯,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意畅达,试卷命题着眼于语言的线性特点:内容(语境)的一致,角度(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思想情调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等,也兼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
(三)关于语言表达的得体语言得体指的是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和谐一致,恰如其分。
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分清目的,恰当用语;⑤注意文体,把握语体。
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体的不同、对象差异、说话场合、表达方式、目的要求等调整语言。
三、命题特点(一)语言表达的简明从内容上看,在中考中,对语言的简明的考查通常结合应用文去考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时代感很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3. 训练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组织句子和段落,使表达更加流畅。
4. 指导学生掌握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
二、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和方法:避免冗余、使用简洁词汇、明确表达等。
2. 语言表达连贯的技巧:逻辑顺序、过渡词语、一致性等。
3. 语言表达得体的要点:语境适应、礼貌用语、避免歧义等。
4. 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和表达要求:叙述、议论、说明、描写等。
5. 语言表达的实践练习:修改病句、连贯句子、得体表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和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训练。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和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实例,引发学生对简明、连贯、得体的关注和思考。
2. 讲解:讲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概念和原则,举例说明。
3. 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句和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并辨别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训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所学的原则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其语言表达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倾听他人意见等。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设计一些语言表达的游戏和活动,如“简化句子比赛”、“连贯表达接力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