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32.43 KB
- 文档页数:22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
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2.1沥青及碎石来源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2.4.1透层撒布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本工程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
车辙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
硬质沥青混合料(硬质沥青为30#沥青,集料均来自昌泰项目)SBS沥青混合料(SBS为昌泰项目中取自罐车样品,软化点79.9℃;
集料来自昌泰项目)
2、实验过程
采用AC-13级配,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成型车辙板,尺寸为300 mm ×300 mm ×50mm。
利用规范方法进行车辙实验,获得材料的动稳定度。
3、实验数据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文所示。
3.1硬质沥青混合料
3.2 SBS沥青混合料
4、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于SBS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
对于硬质沥青,其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动稳定度在碾压次数为26次与38次时,并未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
附件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上面层AC(GAC)-13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华美加工程顾问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八年三月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上面层AC(GAC)-13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试验人员:报告编写:报告审核:华美加工程顾问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八年三月目录说明 (1)一、原材料试验 (4)1、沥青试验 (4)2、集料试验 (4)3、填料试验 (6)4、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7)二、AC(G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8)1、上面层方案Ⅰ(AC-13) (8)2、上面层方案Ⅱ(AC-13) (14)3、上面层方案Ⅲ(GAC-13) (20)三、AC(G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26)四、AC(GAC)-13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27)1、方案比选 (27)2、推荐方案 (31)说明一、设计依据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3.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 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通知》(2003.3)6. 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粤交监督[2002]106号《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及配合比质量管理的通知》(2002.5)7. 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修编8.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手册二、设计思路由于本项目沿线地处华南沿海暴雨区,降雨充沛,雨量集中,历时降雨强度大,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638.5mm,年最大降水量2000mm,雨季(3~9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1%,多年平均蒸发量1400~1600mm;同时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提供的交通量预测,设计年限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2.3×107次,属于重交通,未来重载超载对路面的影响较大。
车辙实验结果
1、实验材料
硬质沥青混合料(硬质沥青为30#沥青,集料均来自昌泰项目)SBS沥青混合料(SBS为昌泰项目中取自罐车样品,软化点79.9℃;
集料来自昌泰项目)
2、实验过程
采用AC-13级配,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成型车辙板,尺寸为300 mm ×300 mm ×50mm。
利用规范方法进行车辙实验,获得材料的动稳定度。
3、实验数据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文所示。
3.1硬质沥青混合料
3.2 SBS沥青混合料
4、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上看,对于SBS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
对于硬质沥青,其相对变形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减小,动稳定度在碾压次数为26次与38次时,并未随碾压次数增大而增大。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
集料(粗、细)试验报告
矿粉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6日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4日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3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沥青碎石目标配合比报告。
AC-13F上面层沥青砼试验段总结报告为确保AC-13F上面层沥青砼的施工质量,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确保优良工程,2013年9月9日我项目部在业主和监理办的正确领导和严格监督下,进行试验段的施工,获得了适宜的松铺系数、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等一系列的确切资料,并上报监理办批准,依此指导沥青砼施工。
本次试验过程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段施工依据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 F40-2004;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等有关现行规范。
二、试验段概况试验路段选在K170+449~K170+550,全长101m,距离拌和站约25km。
沥青上面层设计为细粒式沥青砼(AC-13F),厚度3cm,宽度11.4m,采用集中厂拌,机械摊铺,一次摊铺完成。
经检测,下承层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路段为全部封闭施工状态,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向为:由南向北,一次摊铺完成;在9月9日9:30-12:00完成K170+449~K170+550上面层摊铺,全长101m,当日天气为晴天。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1、管理人员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人员职责分工人员安排:劳动力安排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各工种共配备50人,其中清扫10人,摊铺15人,找补2人,碾压5人,交通管制8人,拌和厂10人。
(二)、主要机械设备(三)、主要测量、试验仪器设备1、试验设备(四)材料准备⑴10-15mm﹑5-10mm﹑3-6mm碎石与机制砂为赞皇采石场生产石灰岩;矿粉为赞皇采石场石灰岩矿粉;沥青为山东齐鲁石化所产70号A级沥青。
沥青面层不使用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⑵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标准。
批复后的目标配合比集料掺配比例为:10-15mm:5-10mm:3-6mm:机制砂:矿粉=20:30:9:38:3,最佳油石比为4.85 %;生产配合比为:1#仓:2#仓:3#仓:4#仓:矿粉=20:30:20:25:5,最佳油石比为5.0%。
交通世界TRANSPOWORLD收稿日期:2020-08-11作者简介:程军(1977—),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工作。
AC-13C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程军,东兆辉,郭伦良,罗明(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根据AC-13C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本特点,围绕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具体对原材料质量、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及实际施工环节展开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保证公路路面施工水平。
关键词:AC-13C 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B1工程概况陕西省安康至岚皋高速AL-M01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48+400,总长度为47.414km ,沿线地形条件复杂,桥隧比相对较高,建设单幅桥梁85座、单幅隧道18座、互通式立交4处、服务区1处。
主线行车道施工中,上面层使用AC-13C 改性沥青混凝土,鉴于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艺均会对上面层乃至道路整体质量带来影响,有必要围绕其施工工艺展开探讨。
2原材料质量控制2.1SBS (I-D )改性沥青AC-13C 沥青混合料为本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关键材料,选用的是SBS (I-D )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A 级90#石油沥青,取该材料用量的4.5%作为改性剂的用量控制标准。
2.2集料粗集料以灰橄岩碎石为宜。
集料需具备质地坚硬、耐磨性强的基本特征,粒径为3~15mm ,细分为三个等级:3~5mm 碎石标记为1#料,5~10mm 碎石标记为2#料,10~15mm 碎石标记为3#料。
细集料粒径为0~3mm ,所用材料均需来自相同的石料场,以免发生质量差异问题,将细集料标记为4#料。
2.3矿粉矿粉以石灰岩矿粉为宜,需通过多次研磨而得,应具备干燥、洁净的特点。
2.4配合比设计利用中值线进行配合比设计,经多次试验分析后求得各类材料的用量比例,即1#料∶2#料∶3#料∶4#料∶矿粉=9∶32∶27∶28∶4。
进场设备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我项目沥青上面层设计为AC-13C型沥青混凝土,宽度为6m,厚度为4cm。
于2015年月日在K + ~K + 段右幅进行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拌、试铺,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了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也检验了我们的质保体系,机械设备、通迅和指挥方式,确定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施工缝处理等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今后大面积的施工。
二、试验目的1、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2、确定适宜的松铺系数;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流程;三、机械设备、人员使用情况1、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通过本次试验段进行情况以及拌和楼产量、运距情况,在以后的正式施工中,我们将投入以下人员现组合如下:3、试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四、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目标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设计配合比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2、生产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生产配合比设计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五、验证试验段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1、作业面检查(1)认真清扫中面层的浮动矿料或杂质,必要时用水冲刷。
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则用人工将其凿除。
(2)全面检查透层质量,污染处理以及水稳边部线形的调整在施工前处理完毕。
2、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各工序温度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指导意见(如下表)控制:试验段施工中,经检测混合料平均出场温度为167.2℃,平均到场温度为158.2℃,平均摊铺温度为151℃,平均碾压温度146.4℃,平均碾压终了温度为103.6℃,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1)运料车现定为20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2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运距约为80公里,运输车辆为20辆,能够保证拌和、摊铺连续性,以后根据运距数量可做相应的调整。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我部于2011年8月20日进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路段铺筑。
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检查了施工组织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组织方式以及组织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予及时纠正。
一、试铺路段时间:2011年8月20日;天气:晴,温度34度;地点:K323+200-K323+500右幅,长度300m。
二、试验设备DD130双钢轮压路机2辆;DD-1101双钢轮压路机1辆;30T胶轮压路机2辆;4000型中联沥青拌和站1台;洒水车1辆;自卸车15辆;130中联摊铺机一台;及其它有关试验检测仪器。
三、现场组织方式成立了以项目部经理许光华为首的组织指挥系统:现场指挥:龙齐明朱小荣(总工)施工技术:高福生戴一兴质量检测:徐赋映许义东施工放样:陈华生张卫红机械设备:吴振辉等辅助工人:陈东林等四、试验总结1、压实组合与虚铺系数的确定:取芯、表干法测其压实度确定合理的压实组合。
压实组合与操作区段如下述:拟定的压实程序及压实组合①设备压实遍数初压复压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振压2遍30T胶轮压路机 4遍双轮钢筒压路机静压3遍桩号K323+200~K323+350 右长度(m)150②设备压实遍数初压复压终压30T胶轮压路机 2遍 4 遍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双轮钢筒压路机静压2遍桩号K323+350~K323+500长度(m)1502.路面压实结果(详见附表)压实度达到:试验室密度均能达到98%以上,最大理论密度均能达到94%以上,以上两个压实组合都适合,所以两个方案都可以被采用,考虑到双钢轮压路机的压实效果和30T胶轮压路机稳压效果以及经济效益和保证路面上面层压实度和平整度,使设备均衡生产,当前采用沥青碎石中面层压实组合如下:初压:使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复压:使用双钢轮压路机振压2遍,再30T胶轮压路机4遍,终压:双轮钢筒压路机压路机静压3遍。
根据原拟定松铺系数1.05~1.15,测定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结果显示偏差过大,压实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纵一横工程四、五标段路面施工整改加铺沥青混凝土AC-3厚度为3cm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德阳市通达安装建筑有限公司2011年3月7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一纵一横工程四、五标段路面施工整改加铺沥青混凝土AC-3。
2、交通部等颁发的有关文件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二、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业主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公路施工规范的要求和业主要求的工期,优化组织施工,统筹安排,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2、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证质量、保证通车的前提下,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
3、节约用电,满足环保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4、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
三、编制深度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和工地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本工程的总体布置、工料机资源、组织、安全、质量、工期、环境等诸多方面起指导作用,本工程实施路面加铺工程,沥青混凝土AC-3,加铺的厚度为3cm。
工程概况(一)项目自然条件一纵一横工程四、五标段路面施工整改加铺沥青混凝土AC-3,考虑到路面的交通压力,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现对道路路面工程实施加铺,加铺厚度为3cm。
(二)交通、动力、通讯及其他条件全线动力、照明供电线路和有线、无线通讯服务系统完善,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三)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依据(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4)《公路工程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5)《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073.2-200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073.1-20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9)《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J 075-04(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1)《公路工程集料铺筑规程》JTG E42-2005(1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铺筑规程》JTG 052-2000(1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87(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5)清扫: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对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沥青粘结性能。
省道科铁线存字井至乾安段建设项目沥青砼上面层(AC-13)施工技术总结(01标段)抚顺公路建设集团公司2005年7月19日沥青砼上面层(AC-13)施工技术总结我单位所承建的科铁公路01标段K31+300-K47+400段路面工程,在完成下面层及必要的准备工作之后,于2005年7月17日在K47+000-K47+400段进行试拌和试铺工作,试铺段长度400米,为确保沥青砼上面层的工程质量,现将沥青砼上面层试拌和试铺的前后工作总结如下,便于指导今后的施工。
一、试拌和试铺的准备工作1、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确定2005年3月15日,松原市试验检测中心按市指挥部及现行规范的要求,进行多次的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确定目标配合的级配组成如表-1。
沥青混合料AC-13矿料级配设计表-1并进行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表-2在马歇尔试验过程中,试样的成型温度控制140~150℃,成型的终了温度不低于130℃,试件的实际密度采用表干法测定的。
2、生产配合比的确定2005年7月4日在对沥青砼拌和站调试正常的情况下,完成了生产配合比的确定。
1)冷料仓供料速度的确定为了确保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的级配组成趋于一致,并确保拌和机的产量及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稳定,必须精心调整冷料仓的供料速度,我们考虑了冷料的含水量的影响,建立了冷料仓电机转速与进料速度的关系,然后依据目标配合比,拌和机的产量确定冷料仓的进料速度,如表-3。
表-32)热料仓供料比例的确定根据目标配合比的级配组成及粗细集料的颗粒组成,确定4级筛孔分别为15mm 、9mm 、5mm ,冷料仓按表3进料速度供料,通过对3个热料仓每仓5次的筛分取样及目标配合比的级配组成,确定热料仓的比例(表4),然后确定生产配合比的级配组成如表-5。
热料仓比例表-4集料颗粒组成(方孔筛)3)生产配合比设计根据确定的热料仓的级配比例及目标配合比,我们分别选用沥青油石比为4.6%、4.8%、5.0%、5.2%、5.4%,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级配比例拌制沥青混合料,然后取样做抽提和马歇尔试验,结果如表6、7。
AC-13C型粗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在上面层的应用应用指南ANzHI—m—给你一把实用的钥起板块主持:童雅琴AC一13C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Ⅱ叶集至信阳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西部开发通道合肥至西安国家重点干线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建成后将以重载交通为主,此路区气候分区为:卜4—1夏炎热冬温潮湿区.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要求,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为粗型(C型)密级配,下面层为8cmAC一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SBSI—D型AC一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4cmSBSl—D型AC一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通过室内和现场施工各项指标检验,能满足质量验收标准,同时具有良好施工性能.圜垦鱼2.1原材料2.1.1粗集料粗集料采用湖北省小林生产的玄武岩,其规格分别为:10mmN15mm,5mmN10mm~3mm~5mm.2.1.2细集料细集料采用湖北省材料生产的玄武岩石屑其规格为0—3mm,由于0.075mm以下多,在去除部分0.075mm以下的粉尘后,再将其用于目标配合比试验.2.1.3矿粉矿粉为驻马店确山石灰岩矿粉.2.1.4沥青沥青采用的是湖北国创生产的SBSI—D型改性沥青,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为韩国SKA级70号沥青,主要试验项目结果见下表.2.2AC一13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本路区夏季温度较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雨季时间长,又是重交通量路段.按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文/车安刖SBSI—D型改性沥青检测报告项目单位招标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针入度100g,5S,0.1mm22.7T060415.c针入度100g,5S,25.c0.1mm30~6056.4T0604针入度100g,5S,30.c0.1mm88.1T0604针入度指数PI>0+0.12T0604延度5cm/min,m≥2537.0T0605软化点FR&不小于cc≥7586.8T0606运动粘度135.cPa.s<32.31T0625闪点,不小于cc≥230342T0611溶解度,不小于茗≥9999.81T0607离析,48h,软化点差cc≤2.52.0T0661弹性恢复25.c茗≥8595T0662质量损失茗≤0.8+0.12T0609TF0T后针入度比茗≥6582.8T0604残留物延度5ocCm≥2024T0605要求,应重点考虑抗车辙能力,重视密水性的需要,防止水损害破坏.在AC一13C粗型密级配矿料级配范围内,适当增大4.75毫米,2.36毫米集料的通过率,增加5~10mm,3~5mm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用量,这样在原Ac一13C型级配范围中形成一个S型的新的较窄的级配范围带,如下表: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选择3种粗细不同配合比如下表:对选用的三组配合比分别按预估的最佳油石bL4.8茗成型马歇尔试验,各项目均满足技术要求,但级配一,级配三在2.36毫米筛孑L上的通过量分别靠近工程级配范围下限及上限,由级配范围较窄,在施工过程中,当矿料级配发生波动,容易超范围,l¨...谚.0一一一0囊一##誊0《趣麓疆瓣粪一臻一…√鼍Ill_l'Il鬻一日嗣A;应用指南板块主持:童雅琴通过下列筛孔(mm)的百分率(%)规范矿料级配范围1613.29.54.752_361.18O.6O_3O.150.0751OO9O~1OO68~8538~6824~5O15~381O~287~2O5~154~8通过率中值9576.5533726.51913.51O6工程设计级配范围1OO9O~1OO68~8538~6O24~4015~3O1O~227~155~1O4~8通过率中值9876.5493222.516117.56三种不同配合比合成筛分结果1613.29.54.752_361.18O.6O-3O.150.075级配1OO95.27548.325.420-313.69.46.14.5级配1OO95.27548.830_824.4161O-86.84.7级配1OO95.27549.235.227.918.111.97_34.9故确定级配二为设计级配.按照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执行马竭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8%.采用设计级配二成型最佳油石比为4.8%马歇尔试验,进行动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动稳定度试验如下冻融劈裂试验结果组类劈裂抗拉强度(MPa)劈裂抗拉强度比(%)未进行冻融循环组1.03886.4进行冻融循环组0.89786.4低温弯曲应变试验结果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破坏时的最大弯拉破坏时的弯曲劲度(MPa)应变(Me)模量(MPa)10.45629033591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规范要求(JTGF40—2004动稳定度(次/mm)13390>2800囵篁呈鱼在目标配合比基础,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冷料比例上料烘干,筛分,然后取样筛分,本工程采用的振动筛为20mm,油石试件毛体积最大理论空隙矿料间沥青饱稳定度流值比相对密度相对密度率(%)隙率(%)和度(%)(KN)(O.1mm)4.22.4872.6526.214.657.419.5427.84.52.52.6405-314.463.218.731_34_82.51O2.6284.514.368.517.6634.65.12.5132.6174.014.472.416.2O36.65.42.5142.6053.514.576.115.5638.O新规范的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按相应于4.5名空隙率时,油石比为4.8%为最佳油石比,其矿料间隙率143%,沥青饱和度68.5%, 稳定度17.66KN,流值3.46毫米,均符合规范要求,和目标配合比的油石bL4.8%各项指标相吻和.l鱼竖堕按照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拌和机采用MAP4000型拌和机,在拌和过程中粗集料加入后先干拌5S,再喷入沥青拌~fl15~20S,然后再添加矿粉拌和不少于25S,保证粗集料开口孔隙吸足沥青后再单独加入矿粉进行拌和,出料温度不低于175cc,保证摊铺温度不1氐于140cc.推铺采用2台ABG423摊铺机,成梯队同步摊铺.初压采用两台英格索兰DD110紧跟摊铺机碾压,由于在初压过程没出现推拥,直接加振动碾压,为了提高密水性,增加压实度,复压采用三台YL25型轮胎压路揉搓碾压和一台英格索兰DD125振动压路机,终压采用英格兰DD110,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11mm,5mm,3mm四级,各热料仓试验指标如下表:抽提筛分结果热料仓材料试验结果热料仓4号仓3号仓2号仓1号仓矿粉粒径(mm)1O~155~1O3~5<3毛体积相对密度2.8712.8402.7762.709表观相对密度2.8992.8802.8512-8172.835比例192821284对各热料进行筛分其合成级配如下生产配合比合成级配筛~L(mm)1613.29.54.752-361.18O.6O-3O.150.075工程设计1OO9O683824151O754级配范围~1OO~85~6O~40~3O~22~5—1O~8中值1OO9576.5493222.516117.56目标配合1OO95.27548.830.824.4161O.86-84.7比级配生产配合比级配1OO97-376.249.233.225.218.111.88.75.6按生产配合比设计级配进行马竭尔试验如表:由于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按照262006.,6I£桀筛孔1613.29.54.752-361.18O.6O-30.150.075(mm)通过量(名)1OO94.979.548.833.726.O19.812.87.95.4马竭尔试验结果试件击实最大理空隙矿料间饱和稳定流值(%)残留稳毛体积相论相对率(%)隙率(%)度()度(KN)定度(%)对密度密度2.5042.6244.6l4.368.O19I8313.492.7压实度均在99%以上,平整度0.58mm,渗水在50ml/min以下或基本不渗水,构造深度0.58~0.70毫米之间,现场取混合料做车辙动稳定度试验为1lO02mm/次,实验段的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通过验证是可行的.同时证明了AC一13C级配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致密,密水,粗糙,抗渗水性好,嵌挤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