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 格式:ppt
- 大小:20.02 MB
- 文档页数:51
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北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充满了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繁华。
这座城市,承载着无数的记忆和故事,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城市,感受古老与现代的交汇之美。
1. 北京的古老之美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
无论是紫禁城、天坛还是长城,都是人们对古老时代的记忆和敬仰。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它的雄伟和庄严,展示了古代帝王的权威和尊严。
天坛则是古代中国皇帝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的场所,其精美的建筑和宏大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而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它的存在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北京的现代之美除了古老的历史遗产外,现代的北京也充满了活力与创新。
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先进的科技成果。
比如现代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而在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
现代化的地铁系统、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中心等,都展现出了北京现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3. 古老与现代的融合北京作为古老与现代的交汇点,古老和现代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共存。
古老的胡同与现代的商业街巧妙地相互融合,成为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在传统的胡同里,可以感受到古老的气息和浓厚的人文氛围。
而在现代的商业区,高楼大厦和国际化的品牌与餐饮交相辉映,展示了现代城市的活力和时尚。
这种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使得北京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城市,同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4. 保护与传承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产的城市,北京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修复古建筑和古城墙,北京不仅使得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文化传统的重视。
同时,现代的科技也被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保存和传播古老的文化艺术。
图说北京——《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案例反思一、案例背景(一)教材地位《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是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整本教科书中的地位很重要,可以看作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终结篇,让学生对中国各具特色区域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个基本认识,并掌握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思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在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中选择了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富有人文特色的区域(城市)代表,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课突出深受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城市生活。
综合这三个区域,基本上体现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课标: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②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地图《北京在我国的地理位置》和《北京地形图》来了解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提高读图分析能力;②通过《北京天安门鸟瞰图》等来理解北京的职能——政治中心;③通过学生对北京文化的课前资料搜集、课堂的上台展示,让学生感悟北京文化的悠久,多样性与包容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④通过小组合作“为北京设计城市名片”来感悟北京的城市魅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北京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过程本课从六个环节来探究首都北京的城市特色。
在导入阶段播放了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片》,整体上向学生展示北京的城市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图寻位置”、“图说气候”、“图看地形”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接着通过“图认职能”来了解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又通过“模拟导游”、“为北京设计城市名片”两个环节来深入感悟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最后通过图片感知北京发展背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使学生对北京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利用不同资料,体会北京初印象。
2.读图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分析其成为古都的原因。
3.仿照示例,佐证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特色,感受北京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理解北京古老而现代的个性与魅力。
二、重点难点1.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分析其成为古都的原因2.用材料佐证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特色三、学习导引(一)印象北京1.看视频,品京味2.填词语,品京味3.听方言,品京味(二)品鉴北京1.品历史演变2.析定都之因3.鉴城市特色(三)回味北京四、巩固提升1.北京东部濒临的海域是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2.北京成熟、大气、厚重的文化氛围来源于①雄厚的经济实力②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③帝都文化熏陶④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京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B.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城市C.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D. 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应拆除所有的四合院,建高楼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代表们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 政治中心B. 文化中心C. 经济中心D. 交通中心5.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A. 政治中心B. 经济中心C. 文化中心D. 交通中心6.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位于A. 莫斯科B. 巴黎C. 北京D. 伦敦。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2 题选择题(总分 50 分,共 10 题)1. (5分) 下列城市名片中,最适合北京的是()A. 文化艺术之都B. 科技城C. 改革开放的窗口D.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2. (5分)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A. 政治中心B. 文化中心C. 经济中心D. 交通中心3. (5分) 从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A. 内蒙古高原B. 东北平原C. 黄土高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4. (5分) 冬冬在旅行社选择了“天坛、颐和园、故宫三日游”。
他此次旅游的目的地位于()A. 北京B. 南京C. 上海D. 重庆5. (5分) 读“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票面背面图案,此图是北京人民大会堂,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A. 经济中心B. 政治中心C. 工业中心D. 文化中心6. (5分) 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①明清故宫②八达岭长城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④北京胡同⑤中华世纪坛⑥香山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7. (5分) 下列关于北京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B. 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位于湿润地区C. 按温度带划分,北京位于暖温带D. 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8. (5分) 如今,许多外国人喜欢游览北京的胡同,原因是()A. 胡同旅游消费的钱少B. 北京胡同的环境好C. 北京胡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D. 北京胡同的交通便利9. (5分) 位于北京的世界著名五大宫殿之一是()A. 克里姆林宫B. 凡尔赛宫C. 白宫D. 故宫10. (5分) 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同林、特色街区。
在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等采取()A. 全部拆除B. 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C. 根据需要拆除D. 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非选择题(总分 50 分,共 2 题)11. (24分) 读“北京行政区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导学单
3.阅读书本P42-44,找出我国主要政府机关,并简单介绍。
4.结合书本,介绍北京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
5.为什么说北京是“古老而现代”的都市?表现在哪里?
小试牛刀1.北京的最主要城市职能是:()
A重工业中心B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C政治、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出北京的是()
3.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①明清故宫②八达岭长城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⑤中华世纪坛⑥香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4. 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产业C.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产业
省中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