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样件认可作业指导书(汽车零件)

样件认可作业指导书(汽车零件)

样件认可作业指导书(汽车零件)
样件认可作业指导书(汽车零件)

南京依维柯采购部样件认可流程操作指导书

版/次:A/0 NA VECO 06 /G ****-2010 1 目的和范围

为细化样件认可的流程,本标准规定了样件条件认可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NAVECO公司样件认可的具体操作,并将条件认可的相关信息体现于样件检测/认可报告上。

2 引用标准及文件

NAVECO G/0627-2009 样件认可流程

3 定义

条件认可:外购零部件样件认可的方式之一,指零件不符合技术要求(或符合性尚未经检验/试验判定),但其不符合的程度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如:一定时间、一定数量或一定商务条件等)接受,用于指定的用途(如:装用于产品车或试验车等)。

4 职责

4.1 质保部

对产品车使用零件的条件认可进行审批

4.2 产品部

对各种样车使用零件的条件认可进行审批

4.2 物流部

对条件认可的零件进行专项管理。

4.2 采购部

对责任范围内的外购件不符合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条件认可申请。

5 管理内容

5.1 条件认可的范围及条件认可申请的提出:

5.1.1当外购件不符合技术要求时(或对零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判定未完成时),在下列情况下,可开展条件认可工作:

A、零件的可靠性试验(含NAVECO开展的)未完成;

B、零件不符合技术要求,但责任单位已找到问题原因、能够评估其危害并制定了相应后续计划;

C、零件尺寸不符合技术要求,但装车后能够实现产品的预期功能;或装车后(部分)功能不能实现,但与不符合项目无因果关系。

D、供应商已完成零件的自我认可,但NAVECO公司未完成相应项目试验检验。

E、除上述情况外,其他能够表明零件的不符合不会导致顾客满意下降的情况。

5.1.2下列情况不列入条件认可,应予以正式认可:

A、产品部修改、补充技术要求(含试验方法等)以后,零件符合要求(或重新检验符合要求);

B、材料代用经NAVECO批准且在有效期内;

C、经评审认为不需要纠正的(或需要纠正但不需要进行监控的)不符合。

5.1.3 重要特性、安全特性经检验被判定不符合时,原则上不得办理装用于产品车的条件认可。如需办理,其评审按5.2.2条中“条件认可评审特殊规定”执行。

5.1.4下述情况下,责任单位需提出条件认可申请:

A、供应商自我测试报告含有不符合项的;

B、供应商部分试验项目无法实施的;

C、供应商部分实验项目未完成的。

5.1.5下述情况下,责任单位视情况确定是否提出条件认可申请:

A、NAVECO未完成检验验证的。

B、NAVECO检验发现不符合项目的;

5.2条件认可的工作过程

条件认可的涉及的过程依次为:条件认可申请提出(可选),条件认可的评审,条件认可的审批,条件认可零件的使用,条件认可的跟踪闭环。

5.2.1根据情况,责任部门提出条件认可申请至质保部或产品部

5.2.2条件认可的评审

如需进行专项评审,由责任单位召集评审。评审人员一般为质保部技术员和产品部技术员(或技术级别之上的人员),其他人员根据情况确定。不需进行专项评审的,按5.2.3条执行,在审核和批准过程中实施评审职能。评审需给出明确的结论(通过或不通过),并对零件标识做出明确规定。

5.2.2.1条件认可专项评审特殊规定:

当重要特性、安全特性经检验被判定不符合时,如责任部门提出条件认可申请,需下述人员进行评审或签字确认:

质保部具有主管师资格及以上的质量/技术人员或质量/技术相关科室的主管及以上行政职务者。

产品部具有主管师资格及以上的质量/技术人员或质量/技术相关科室的主管及以上行政职务者。

5.2.3条件认可的审批

A、依据相关标准(国标和/或企标)可接受的不符合项目,质保部负责条件认可的审核和批准。

B、除A项以外的其他情况,装用于产品车的零部件的条件认可,由质保部进行审核和批准;装用于各种样车的零部件的条件认可,产品部进行审核和批准。

5.2.4条件认可零件的使用

条件认可报告批准后,物流部对该零件单独管理,各相关部门按所批准的使用条件使用该零件。

5.2.5条件认可的闭环。

根据认可报告上的条件,由责任单位进行闭环,并于闭环后重新进行样件认可。

5.3条件认可的范围和期限

条件认可应明确相应的范围,包括数量或/和时间、使用的对象。条件认可的时间可以为一段时间,也可为长期。

6 记录

编号名称保存期保存地点归档人

6.1 R06- 条件认可申请/评审单随样件认可报告

7、附录

条件认可申请/评审单

样件检测/认可报告(修订版)

8、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乔达起草

本标准由 *** 审核

本标准由 *** 审查

本标准由 *** 审定

本标准由 *** 批准

本标准由采购部负责解释

版/次:A/0 NAVECO 06 /G ****-2010

条件认可申请/评审单(试行)

R06-

版/次:A/0 NA VECO 06 /G ****-2010

样件检测/认可报告(修订版)

R06-127B

零件种类:□手工样件□功能样件(半工装件)□工装样件(量试件)编号:

第6页共6页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样品管理作业 指导书 一、 目得 对样品得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得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得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样品得有效性与完整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得准确性. 二、 使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样品得接收、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三、职责 样品管理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对样品 实行流转。 四、工作程序 4、1 样品来源 4、1、1由客户方或业务部提供得样品. 4、1、2由现场测试人员提供得样品。 4、2样品得流转 4、2、1样品得接收 4、2、1、1 对于“4、1、1"类样品由客户方或业务部交接到样品管理员手中,样品管理员核对样品信息(外观、数量、规格、资料得完整性等),参照《样品采集与保存作业指导书》检查采用得包装或容器就是否符合要求,并按照《实验室内部编号规则》进行统一编号并贴上《样品标签》(用“待检”“未检"“检毕”加以标识),无误后将样品信息登记到《样品流转记录表》并在接样人一栏签字确认。 编辑: 审核: 批准:

4、2、1、2对于“4、1、2"类样品由现场测试人员交接到样品管理员处,样品编号由现场采样人员按照《实验室内部编号规则》进行编号,样品管理员接到样品后进行核查,核对样品信息(样品性状、数量、规格、唯一性标识等),无误后将样品信息登记到《样品流转记录表》并在接样人一栏签字确认,并在《土壤采样与交接记录》或《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与交接记录》或《大气环境采样与交接记录表》或《地表水采样与交接记录》记录表中接样人处签字。4、2、2样品分发 4、2、2、1样品管理员填写《检测任务单》,主要对样品分发得样品数量,检测方法,状态及实验完成时间等信息进行填写,填写完后样品分发到各岗位,并要求收样人员在《检测任务单》上签字确认已收到所需样品数量及检测方法,样品状态,实验完成时间等信息. 4、2、2、2各岗位收样员在收到样品时,应检查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在《检测任务单》签字。 4、3 样品得贮存 4、3、1检测人员在样品试验完毕后,应在试验完毕样品上标明“检毕”状态,以示完成。根据客户要求需要样品进行留样处理得,将剩余样品交给样品管理员,并填写《保存样品登记表》。 4、3、2易燃、易爆与有毒得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4、3、3易产生交叉污染得样品应做出标识,分开存放,如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 4、3、4样品保存期限 4、3、4、1所有气体样品,在分析完后全部清除;特殊样品除外。 4、3、4、2所有水得样品,在分析完后寄出报告一星期后清除;特殊样品除外. 4、3、4、3所有土壤样品在分析完后一个月后清除。客户有特殊要求除外。注:土壤样品按《土壤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中要求进行保存. 4、4样品得保密与安全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1.1 采样点的布设: 收集各级土壤图、常年生产情况、设计并印制调查内容表格等。收集资料,主要用于了解行政区内土壤分布规律、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具体地点、采样线路、采样数量等。在采样前,综合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 为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在采样布点前,首先要对监测地点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一定面积的地区或地块布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例:受大气点污染源影响的地段,以污染源为中心,根据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方位布点,烟云落地区域应多设采样点; 受污灌影响的区域,应考虑水流途径和距离,同时选择对照地区布置采样点。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式法、蛇形法。其中: 对角线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梅花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棋盘式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面完整、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蛇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采样点较多的田块。

1.2 采样工具 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常用的采样工具包括:土钻、采样筒、小型铁铲等。 1.3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应是监测目的而定。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取20 cm耕作层土壤,20~40 cm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如需了解土壤污染的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依层次取样。 1.4 采样量: 可单点取样测定,也可多点取样混合后测定。每个采样点取样1Kg,多点混合样可用四分法缩分,保留1Kg样品。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样品制备:※风干: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侵入体。 ※碾碎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 ※过筛全部通过2mm筛孔,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 ※缩分四分法反复缩分,弃去多余样品; ※制样用玛瑙研钵研细,全部通过0.15mm筛孔,混匀。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进料检验的规范性操作,为避免因个人经验与思维方式而产生不同的 判定标准,特拟定统一的检验标准。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的原材料等及需要进仓外协供应商送货到本公司的产品。 3、职责与权限 3.1 来料检验QC负责对所有的原材料等需要进仓的物料执行品质状况的判定。 3.2 来料检验QC必须对所检验与判定的方案负责,对检验过程实施负责。并督导供应商 执行本公司的检验标准。 3.3 来料检验QC不能判定的产品由质检部负责人或工程部负责人做最终判定。 3.4 来料检验QC对批量性退料时,必须从批量不合格中选出不良品样板,并填写好来料 异常报告。 3.5 此不良品样板作为本公司要求供应商,对品质改进要求的凭据,同时将不良品样板 上交于相关人员。 3.6 对于特别紧急的来料,进行批量性退回时,必须经由相关负责人员授权放行或退回 做最终评估后决定,是否授权特采或让步接收。 3.7 对于特别紧急的来料经授权人员特采或让步接收后,并立即组织挑选后将不良品退 回供应商,并要求供应负相应的责任或赔偿。并要求进行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而进行改善。 4、检验方法寄允收水准 4.1 全检: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的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 物料。 4.2 抽样检验:适用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进料大部分采用抽样检验。 4.3 免检:适用于大量低值辅助性材料,或认定免检厂来料。 4.4 详细抽样方式参照:《抽样检验管理规定》文件要求。 5、检验结果的处理方式: 5.1 允收:经IQC验证,不合格品数符合AQL值允收水准则判定允收,IQC开出“IQC PASS 标签”贴于合格物料上,并通知仓库收货入仓。 5.2 拒收:不合格品数超出允收水准则判定拒收。IQC开出“IQC不合格异常标签”贴于 不合格物料上,并把不合格物料移至不合格品区域,具体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3 挑选/加工使用/特采:工厂考虑不使生产线断线,及能在本厂处理的情况下使用特

水质 采样 样品的保存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493-2009、HJ494-2009、HJ495-2009)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二、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和《》。 三、器具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四、采样程序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人员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上,不能搅匀时,可按各层量的多少的比例分层取样。 对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大型贮罐或废水池,根据具体情况,可多点分层采样。可采用自制的负重架,架内固定聚乙烯塑料样品容器,沉入废水中采样。 从地面水如河流、湖泊等水体取样:采集表层水样时,可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进行;采集表层以下各层面的水样时,可用单层采样器采样。 各种采样器的采样方法 采样器用水样冲洗三次后(不可先加固定剂),正式取样。 用单层采样器采样:采样时在架底固定好铅坠,检查采样瓶是否牢靠,带软绳的瓶塞是否合适;一手抓软绳,一手将水瓶慢慢放入水中;到达预定水层时,提拉软绳,使瓶塞打开,待水灌满后迅速提出水面,倒掉上部一层水,便得到所需的水样。 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当利用自动采样器采样时,应把自动采样器的采水用配管沉到适当的深度(一般在中心部分),配管的尖端附近装上2mm筛孔的耐腐蚀的筛网,以防止杂质进入配管及泵内。由于筛孔容易堵塞以及泵内易黏附油脂物质,所以要定期清洗。 聚乙烯塑料桶采样:到达采样站位正式采样前,用水样冲洗桶体2-3次。当用桶采集的水样为离表层零~几十厘米深处混合水样时,应避免水面漂浮物体进入采样桶。采样时,使桶口迎着水流方向浸入水中,水充满桶后,应迅速提出水面。 特殊项目的采样方法 pH:测定样品的pH值,应使用密封性好的容器。采样器采集样品后,应立即灌装,将样品容器完好充满并且紧密封严,以隔绝空气的作用。 油类:含油的废水样品,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测定油类的样品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测定水体中包刮油膜的含油量时,要一并采集水面上的油膜样品,同时测量油膜厚度和覆盖面积。测定水面上薄层油膜的油分含量时,可用一个已知面积的不锈钢格架,格架上步好不锈钢丝网,网上固着容易吸收油料介质,(如厚滤纸,硅藻土,和成纤维等),将不锈钢网格放在水面上吸收漂油的油分。

样品制作、测试与承认规范

DOCUMENT NUMBER

文件名称样品制作、测试与承认规范 1.0目的 为确保业务部部下达的样品能够及时、准确地交付给客户,并通过各个环节的管控,保证样品的质量,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博大电池所有的样品。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业务部:负责样品需求的提出、样品要求和相关信息的提供,样品的送样及跟进样品承认的进 度并及时将客户确认的信息反馈给研发部。 4.2总经办:负责审核客户的相关商务条件,确认是否同意做样。 4.3研发部:负责样品所需物料的申请和测试与确认、样品制作与测试、样品所做的各项测试数据 的收集与整理、技术文件的制订。 4.4采购部:负责样品所需的零件、物料的打样。 4.5品质部:负责对样品的各项性能的再测试与确认。 4.6 财务部:负责对样品成本核算。 5.0程序: 5.1样品需求的提出与评审 5.1.1业务部依客户需求提出样品申请,将样品的具体要求填写《样品申请单》上,必要时可 以附上客户提供的样品技术要求和相关信息。然后将《样品申请单》交相关授权人批准 后交给总经办审核; 5.1.2总经办收到《样品申请单》后对客户的商务方面进行审核和确认。确认后在样品申请单 批准栏中签字交由研发部; 5.1.3研发部收到经总经办审核的《样品申请单》后,对样品的各项目技术参数进行评估,并 填写《产品设计开发技术评估表》,确定所需之物料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物料规格定下 来之后便查仓库是否有所需之物料。如仓库有现有之零件物料,则由研发中填写《领料单》 到仓库领取零件物料并依5.2和5.3条测试材料并制作样品; 5.1.4如查仓库无现有零件物料,则由样品员依《产品设计开发技术评估表》填写《采购申请 单》经研发部负责人审批后交给采购部进行零件物料的打样; 5.1.5采购部接到《采购申请单》后,按《采购申请单》上的要求零件材料的规格和型号等相 关信息安排供应商打样并跟进样品的进度; 5.1.6供应商完成物料的样品后在样品的包装上贴上我公司统一设计的现品票,并注明是样品 后送给采购部相关人员,采购人员确认样品的包装是否按我公司的要求贴上现品票;

水泥厂样品的采集制备与留样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样品的采集制备与留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样品采集、制备和留样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2职责 原材料管理岗位负责原燃材料样品采集制备和留样工作;生料取样岗位负责出磨生料和入窑生料样品采集制备和留 样工作;熟料取样岗位负责出窑熟料、出磨煤粉和入磨原煤样品采集制备和留样工作;水泥取样岗位负责出磨水泥样品采集制备和留样工作;化学分析岗位负责原燃材料、对比样品的检验和留样工作;物理检验岗位负责熟料、出磨水泥、出厂水泥的样品检验和留样工作。 3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化验室各岗位。 4工作程序 4.1石灰石样品的采取及制备 4.1.1矿山石灰石的取样

根据矿山开采和穿孔情况到矿山各采面进行刻槽取样和孔样相结合的质量情况普查,对每个孔样进行单独取样;对于刻槽取样的进行每条刻槽单独取样。 4.1.2进厂石灰石的抽检 每2小时在石灰石均化堆场布料处均匀取约5Kg样品,每天按取样时间分别编号。 4.1.3样品的制备及留样 样品用颚式破碎机先破碎至3~6mm,用缩分器缩分,检测石灰石水分,另取出所需的经缩分的试样,在105℃下烘干一小时后,冷却,充分混合后,取约200g在密封制样机上粉磨3分钟,送荧光室或分析组进行分析。 4.2辅料原料样品的采集、制备和留样 4.2.1砂岩、粘土、页岩样品的采集 按产地或客户不同分别在联合储库人工采样,根据进厂砂岩等原料的不同堆形,取样点均匀布置在顶、腰、底或顶底的部位上(底在距地面0.5m处),在采样点上先除去0.2m 的表层样,不少于10个取样点,每次取样约5Kg,将多次所

采集试样充分混合后破碎,用缩分器缩分,检测水分;另取出所需的经缩分的试样,在105℃下烘干一小时后,冷却,充分混合后,取约200g在密封制样机上粉磨3分钟,送荧光室或分析组进行分析。 4.2.2铁质原料样品的采集 按供货商不同分别在联合储库人工取样,根据进厂铁质原料的不同堆形,取样点均匀布置在顶、腰、底或顶底的部位上(底在距地面0.5m处),在采样点上先除去0.2m的表层样,不少于10个取样点,每次取样约5Kg,将多次所采试样合并充分混合后,用缩分器缩分,检测水分。另取出适量的经缩分的试样,在105℃下烘干一小时后,冷却,充分混合后,取约200g在密封制样机上粉磨3分钟,送荧光室或分析组进行分析。 4.2.3石膏样品的采集 每次按厂家不同分别在货场上人工取样,取样点不少于10个,每次取样量不少于5Kg,合并后破碎,充分混合后,用缩分器缩分,检测水分;另取出适量的经缩分的试样,在

样品单作业指导书

样品单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QI C0103-02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书文件版本 B/0发布日期xx/01/01生效日期 xx/01/01样品单作业指导书页码 第1 页共4 页1 目的确保公司的样品单得到及时处理,满足客户的需求。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现有正式生产产品的送样管理。3 术语无。4 职责生产部:负责接收和评审保隆的样品单以及计划安排和送样;品保部:负责样品的检验和审核以及出具样品检测报告;技术部:负责新产品样品的开发并组织跟踪;财务部:参与样品数量的评审,控制送样费用。 5.发布/更改概要文件版本发布日期发布/更改描述 A/0B/0xx/09/20xx/01/01首次发布版本更新,用过程方法完善程序文件编号 QI C0103-02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书文件版本 B/0发布日期xx/01/01生效日期 xx/01/01样品单作业指导书页码 第2 页共4 页6 程序 6.1 流程图 6.2 过程描述输入流程输出责任人市场需求样品单BOM 配置表新产品开发流程样品数量规定样品单样品单生产计划;样品

单入库单;检验单样品出库单结束05 发放样品单01 下达样品单开始否03 样品评审数量能否接受?是07 样品入库08 送样样品单样品单确认信息新产品开发单评审结果样品数量确认信息生产计划领料单出库单样品接收信息样品销售员生产部生产部技术部生产部财务部生产部品保部生产部品保部生产部品保部生产部文件编号 QI C0103-02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书文件版本 B/0发布日期xx/01/01生效日期 xx/01/01样品单作业指导书页码 第3 页共4 页序号工作名称输入工作描述输出责任人1 下达样品单市场需求 1.样品单是指为供给顾客确认产品或试验并免费提供样品而下的订单。 2. 根据客户或市场的需求,保隆业务员及时下达样品单。 3. 样品单必须经由保隆业务部门经理的批准后才能被发放。样品单销售员2 接收样品单样品单生产部的跟单员负责接收样品单,并确认样品单的信息是否准确。样品单生产部跟单员3 样品评审 BOM 配置表新产品开发流程 1.由跟单员根据现有产品配置表评审所需样品是否为新产品。如该产品为新品,则通知保隆开出新品开发单,并将样品单转交技术部负责开发。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土壤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修订页

1目的 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将样品粉碎、缩分,制成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制备的均匀并达到规定要求粒度的试样,保证整体原始样品的物质组分及其含量不变和便于前处理。 根据不同监测目的、不同项目和不同测试要求,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确保试样制备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土壤样品风干样品及新鲜样品的制备管理过程。 3样品的制备 新鲜样品的制备 某些土壤成分如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铵态氮、硝态氮、低价铁、酸碱度和速效养分等在风干过程中会发生显着变化,需用新鲜样品(原土)分析。为了能真实反映土壤在自然状态下的某些理化性状,新鲜样品再采集要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前只需用玻璃或瓷炎钵棒将样品迅速弄碎混匀或多点取样称量,对含水较高的泥状土样可迅速搅匀后称样。称样时应注意不得将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和新生体称取。新鲜样品若不能及时测定,必须将样品密封冷藏或进行速冻固定。 风干样品的制备 制样工作场地 应分设样品风干室、制样室; 风干室应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整洁、无扬尘和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如酸蒸气、氨气等); 多样品同时加工的制样室还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有效隔离措施和通风排尘措施。 制样器具 风干样品用搪瓷盘(或木盘)、风干台架或土壤样品风干箱、牛皮纸。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或不含重金属的化验制样机等)。 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木滚、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膜(60cm×60cm)等。

过筛必须采用塑料边框和尼龙材质筛网的土壤分样筛。 样品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内外盖的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无色聚乙烯塑料袋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分样板、分样铲(或分样器)、角勺、毛刷、毛巾、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等其他辅助工具。 为方便制样器具清扫和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在磨样室配置空压机和烘箱等。 样品风干 采集回来的土壤样品必须尽快进行风干 在风干室将湿样倒在铺垫有牛皮纸(或塑料布)的搪瓷盘(或干净木盘),摊成2cm的薄层放置在晾土架(台)上通风阴干 干燥过程也可以在低于40℃并有空气流通的条件下进行(如土壤风干燥箱内)。 并间断地将土样压碎、小心翻拌、对于黏性土壤,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块土捏碎或用竹铲切碎,以免完全干后完全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样品粗磨、混匀与缩分 在磨样室将风干样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槌小心压碎,将碾碎的土壤样品用带有筛底和筛盖的2mm筛孔的筛子(8目~10目)过筛。 拣出2毫米以上的砾石、植物残体、虫体及结核等非土壤杂物,如果拣出的杂物太多,应将其挑拣于器皿内,分类称其重量,同时称量剩余土壤样品的重量,计算出不同类型杂质的百分率,并填写《样品制备记录表》。 细小已断的植物根系,可以在土壤样品磨细前利用静电或微风吹的办法清除干净。 对大于2毫米的土团须继续研磨,直至所有土壤样品全部过筛,将全部经粗磨过筛后的样品置于无色聚乙烯膜上充分混匀。 混匀的方法是轮换提取方型塑料膜的对角一上一下提拉,数次后用角勺搅拌,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样品均匀为止。 如果收到的样品较多,可采用堆锥四分法缩分。 即把已破碎、过筛的土样用平板铲铲起堆成圆锥体,再交互地从土样堆两边对角贴底逐锹铲起堆成另一个圆锥。每锹铲起的土样,不应过多,并分两三次洒落在新锥顶端,使之均匀地落在新锥的四周。如此反复堆掺三次,再由土样堆顶端,从中心向周围均匀地将土样摊平成厚薄一致的圆

打样作业指导书

打样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本公司所有样品制作工作,以选择简单合理工艺及配方。 2 范围 公司内试验作业的指导原则,公司所有样品制作过程,均为本程序书所规范的范围。 3 权责 3.1业务部:负责收集顾客样品制作信息,及顾客样品制作的申请,并跟踪顾客样品制作的过程及回复顾客; 3.2品保部:负责对顾客样品制作完成后的检验; 3.3技术部:负责对顾客样品的制作、及样品最终确认。 4 工作程序 4.1 试验输入 业务部收到顾客的样品需求信息后,应首先与顾客沟通相关样品的技术要求,了解顾客样品的具体细节。 业务员根据客户需求填写《样品制作申请单》,经业务部负责人批准后发给技术部。 4.2 试验执行 4.2.1技术部经理接到《样品制作申请单》,确认交期、原料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然后安排相应的项目工程师进行样品制作。 项目工程师根据顾客的材质、涂覆方式和性能要求填写《配方设计单》,写明原材料名、产品性能和标准。 4.2.2试验人员根据《配方设计单》进行试验,并根据产品要求选择简单合理工艺。选择工艺时必须考虑设备设施条件和安全操作因素。 4.2.3技术部根据技术要求组织相应的原辅材料,仓库有无库存备料,若无库存,则由试验人员填写《采购申请单》,按采购管理程序报厂长核准后交采购,由采购根据技术部的要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提供样品或购买原材料。 4.2.4试验人员到仓库填写《领料单》领取试验用料,进行配料和调色。 4.2.5 如果试验须经过车间各工序时,由生产部总体安排调度,掌控作业时间。各工序的作业人员此时即是试验人员要按相关试验要求执行试验工作。 3.2.6对于已经生产过的产品,或者仅仅在原有产品上进行变更工艺等的变化,则由技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1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受控号: 版本:第1版第0次修订第 1 页共 1 页 1. 目的: 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及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在其使用和保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量值准确、可靠和可溯源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中心使用的标准物质和由标准物质配制而成的标准储备液进行期间核查。 3. 样品采集和编号 3.1样品采集 3.1.1样品采集是样品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采样的科学公正,必须按照标准或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和要求,遵从随机抽样的原则,使样品具有真实代表性。 3.1.2样品必须由2名以上专业采样人员或接受该项检测任务的专业人员采集。采样过程中接触的采样工具、包装容器不能影响分析结果。 3.1.3采样完成后,应立即确认其检测的符合性,并对其进行清楚、牢固的标识。 3.1.4样品一经标识,应立即进入受控状态,防止更换。 3.2 样品编号 3.2.1抽(采)样品由样品采集人员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编号,编号应具有唯一性,职业卫生采集样品由分类代码Z加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四位数字为年份,后三位数字为样品顺序号;其余样品用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四位数字为年份,后三位数字为样品顺序号 3.2.2质量管理办负责委托送样、考核样品的编号,采取阿拉伯数字与大写英文字母结合的方式,前四位数字为年份,后面加一大写英文字母W、K等,其后三位数字为样品顺序号。 4.样品封装运送 4.1每一份样品应当进行适当的单独封装,防止样品发生外漏、混杂等。样品包装容器上应贴上标签以便识别样品,标签内容应包括编号、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4.2应根据样品的特点,按规定的方式运送(如冷藏、防污染、防爆)在标准规定的时

试模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试模作业指导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模具试模打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试模 2、责任部门 项目组、成型试模、品质部、 3、记录 《委外申请单》 《模具检查表》 《成型条件表》 《模具整改表》 《试模报价单》 《试模送货单》 《产品测数报告》 4、文件和物品 产品图 原料物性表 客户产品要求&DFM 装配样品&上次试模样品&卡尺 5、步骤 、按生产PO提前一周订购试模胶料,订购单需注明原料供应商提供原料物性表。特殊原 料客户提供,跟催营业部门提前将原料安排回厂,同时请客户提供相应的原料物性表。 、制作《委外申请单》,委外试模或生产需提起2~3天预约机台。 、按《模具检查表》《模具整改表》和钳工在合模前比对模具特征是否存在漏加工。现场 和钳工组长调试水、电、油是否正常运作。现场确认模具外部接头和试模机台是否匹 配。现场验证顶出动作、滑块动作、油缸动作顺畅。确认完毕后签字确认。、依据签字确认后的《模具检查表》《模具整改表》开物品放行条,并安排车辆拉模。 、注塑机台确认: 1.确认机台顶棍位置及直径是否符合。 2.确认机台对模具炮嘴是否存在漏胶。 3.确认机台运水是否符合模具及产品调整需求。 4.确认料斗是否清洗干净,做颜色产品需注意。 5.确认机台能正常升温 制定:确认:批准: 6.确认机台已过料洗机,射出胶料无黑点、混色、异物。 7.确认机台安排做前后模温差,调整变形。 、啤机上确认模具动作: 1.模具在啤机上顶出动作确认是否存在顶出异响。 2.油缸确认滑块动作。

3.热流道温控箱正常控制温度和射胶,油封正常开启和关闭,时序控制正常按步骤开启 和关闭。 4.确认顶针、斜顶、滑块行程开合到位,符合产品取件要求。 5.确认模具开模顺序和动作是否到位。 6.三板模确认水口取件符合机械手取件要求。 、产品走胶确认: 1.产品调试10%、30%、60%、98%不同位置的走水样本。 2.调试高速高压样品验证模具研配效果并保留注明留给生产组修改模具。 3.射胶位置调整到样品98%时切换成保压,调整保压压力和速度查看产品外观。、产品外观确认: 1.成型调整问题造成的拉伤、缩水、料花、冷料、披风、混色、变形、翘曲、同时优化 成型条件改善产品外观。 2.模具结构问题造成的拉伤、变形、顶高、铲胶、缺胶、特征缺失并核对产品特征是否 完整。 3.产品结构问题造成的拉伤、变形、翘曲夹线、等问题点确认。 、产品尺寸确认: 1.产品外观确认后按图纸尺寸核对,确认产品重点公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重点检查产品装配相关的卡扣和柱位。 3.如有装配件需做组装确认装配断差与功能确认。 4.如因产品装配尺寸需调整产品外观效果做两种不同效果的样品给客户确认,同时确认 模具尺寸。 5.核对《模具整改表》修改内容是否修改到位。 、产品包装确认: 1.根据产品要求与客户要求包装样品。 2.检验产品纸箱包装能否承受在运输、搬运过程中的特殊质量要求。 3.确认打样数量、纸箱尺寸、每箱重量、每箱数量和总数量、重量。 、品质检查 1.产品外观依据客户要求检查产品外观。 2.尺寸检测特别注明检测重点尺寸和相关要求。 3.测量报告样品送品检后3天出测数报告。 4.包装要求按客户要求包装检查。 制定:确认:批准: 5.规格尺寸品质核对包装材料信息如纸箱大小、每箱数量、每箱重量、总共箱数并将相 关信息提交营业部。 6.营业确认相关信息后贴示箱麦安排出货。 、模具调试完毕: 1.重大问题和模具T0调试召开模具检讨会议。 2.试模样板保留T0时走胶样板和合格的3啤样品。 3.模具和样品问题点画板给到生产部门并整理模具问题进行模具修整并确认完成时间。 4.试模完成后第二天提交《模具整改表》《试模报价单》《试模送货单》。

抽样和样品管理作业指导办法

四川航路通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QW4) (QW3.20样品治理) 编制陈挺伟

审核刘宏 批准张国光 二○一○年元月十八日公布二○一○年二月二日实施 抽样和样品治理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确保样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样品的治理符合质量治理体系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试验检测样品。 三、职责

1.试验检测技术员是相应试验检测样品治理直接责任人。 2.各实验室负责人负有向技术员宣贯有关样品治理的规定、作业指导书、规范标准等;还要负责检查督促技术员的样品治理是否符合要求;关于技术员提出的样品治理存在的硬件设施问题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 3.质量负责人及公司质量监督员负有监督治理各实验室样品治理的职责。采纳内审、质量监督检查以及预防纠正改进的方法持续提高样品治理水平。 四、有关要求 1.样品的收取 样品的收取是指对托付方所送样品进行收取。从试验检测治理环节来讲,样品收取是第一个环节。如本环节存在问题,以后的试验检测工作将全部废除。 样品收取时要向托付方询问或在填写托付单后依照托付单收取,测试项目、材料粒径和规格、材料外观和材料数量。严禁收取外观破损,数量低于应收取数量,材料与托付单不一致的样品。收取样品的数量严格按照表执行。 收取样品的有关内容在托付单中记录即可。 2.取样或抽样

各材料的取样和抽样在相应的试验检测规范标准中有专门的讲明,要严格执行。取样和抽样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代表性、取样器的标准性和取样的数量。 样品的代表性从样本符合性、取样点或位置的选取方面进行操纵。样本母体与托付所取样品的各项要求必须符合,不符合时,严禁取样。取样点要注意随机性,严禁有意识的选取外观偏好或偏差的点、面。取样点、面的位置要从样本母体的各个方面、层面全面选取,严禁图方便或省事只从样本母体的地面或表面选取。如从生产线上取样,应考虑生产同批次样品的整个时刻,应覆盖生产起始时刻、中间时刻和结束时刻。同时,在取样时,还要注意样本母体的批次(或台班),要分批次(或分台班)取样,严禁各批次(或各台班)混合取样。 取样时,按照规范标准预备好取样器。 取样数量按照表执行。 取样或抽样的有关内容在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中记录。 3.样品的包装和运输 样品收取后,要按照规范标准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总体原则是保证样品不受外界因素阻碍而产生阻碍试验检测结果的实质性的变化。一般样品包装时皆需要密封。关于土样,由专门包装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0目的 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通过规定的检验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与特性(包括顾客需求)的产品。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3.0定义 3.1首件确认:按规定对生产线的每批订单首件进行检查确认。 3.2自检: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工序制品的自主检查。 3.3制程全检:LQC对生产的在制品进行100%的检查动作。 3.4巡检:IPQC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的检验和监督。 4.0权责 4.1生产单位:负责自检工作,并同品保单位一道做好首件品确认。 4.2品保单位:负责首件确认、制程巡回检查,以及工序在制半成品、成品的抽检。 5.0作业内容 5.1首件确认 5.1.1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检验规范、BOM、工程样品等相关标准,对每批订单、生产过程中因换线、换机种以及换工装、设备调整或重大质量异常纠正后等改变条件后生产的产品做首件确认,首件检查完成时间正常情况下不能超过

二十分钟,确认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中。 5.1.2首件检查合格时,由IPQC在首件上签名确认并展示于生产线前端,作为生产样本,同时通知生产单位可量产。 5.1.3首件检查不合格时,IPQC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善。重新加工首件,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开始下线到最终确认合格的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暂时作标识/隔离,待分析原因后视不合格影响程度作特收或全检或重工处理。 5.1.4新产品第一次试量产的首件确认必须会同研发、品保、生产等一同到现场进行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1.5经确认合格之首件,当批生产完后,由IPQC收回与当批首件检验报告存档,保存期限为两年,到期后统一报废处理。 5.2自主检查 生产车间作业员要在生产中进行100%自主检验。自主检查中作业员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向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寻求改善对策。 5.3制程全检 LQC依据产品检验规范以及首件对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进行100%检查并做记录。若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PE或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寻求改善对策。 5.4巡回检查 5.4.1IPQC按“产品承认书”、BOM、“产品检验规范”、QC工程图的要求每小时一次对各生产线进行巡查并作好“IPQC巡检记录表”,巡查时不仅应按规定抽查产品,而且应观察作业者的作业方法及设备、工装、量具使用等方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络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加以纠正,不合格品应标识好并进行隔离。 5.4.2如巡检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IPQC应及时向主管报告,主管视情况的严

样品承认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確保供應商提供的樣品合乎本公司產品品質的需求。 2. 範圍: 適用於所有的供應商提供的樣品。 3. 定義: 無 4. 作業流程: 4.1流程圖:外購件樣品承認作業流程圖:

樣品承認流程

4.2作業說明: 4.2.1 樣品導入過程: 4.2.1.1 新機種導入時,專案PE需確認新增機種有無輔料; 4.2.1.1.1 如有輔料,輔料為鉚釘時,則依《鉚釘設計作業指導書》相關內容設計鉚釘,鉚 釘設計完成後交單位及部門主管簽核確認。 4.2.1.1.2 確認相關輔料後,開立《輔材樣品需求單》及提供圖紙,經單位及部門主管簽核 後,轉交採購單位。 4.2.1.2 採購單位元在接到工程單位元提供的《輔材樣品需求單》及相關技術資料、圖面後,即尋 找供應商打樣。 4.2.1.3 採購單位元依工程單位元提供產品圖紙及《供應商送樣資料作業指導書》給供應商,要求 供應商按照產品圖紙要求及《供應商送樣資料作業指導書》製作樣品及樣品承認書(一 式三份)。 4.2.2 樣品承認過程 4.2.2.1 採購單位收到供應商提供的樣品及樣品承認書後,轉交工程單位元專案PE對樣品進行 確認。 4.2.2.2 “樣品承認書”及“樣品”承認依《供應商送樣資料作業指導書》、《鉚釘類產品承認 驗證作業指導書》、《包材類產品承認驗證作業指導書》、《MYLAR類產品承認驗證作 業指導書》相關規定作業。 4.2.2.3 “樣品承認書”及“樣品”經工程單位元判定不合格後,工程單位元將此異常資訊及 相關要求在《樣品承認記錄》反映出來,知會給採購單位,並要求回復下次送樣時間。 4.2.2.4 “樣品承認書”及“樣品”經工程單位元確認合格後,工程單位元專案PE需製作《樣 品承認記錄》,專案PE需在供應商產品承認書上簽字確認,並呈單位及部門主管簽核。 4.2.2.5 “樣品承認書”經單位及部門主管簽核後,由工程單位元助理將樣品承認書一式三份交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修订记录

1.目的 明确规范本公司样品出入库、保存、退样、报废等管理流程,对样品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客服部、实验室对检测样品的出入库登记,保管等全部作业流程。 3.职责 3.1 客服部负责对委托样品进行编号,加印标贴以及退样工作 3.2 实验室对样品进行保管、出入库登记以及销毁 4. 工作程序 4.1 样品的入库 检测报告发出一星期后,对在“已检”区的样品进行入库处理。在样品标贴 “留样”处打勾,并在《样品出入库记录》上做好相应的入库记录。 4.2 样品的处理 4.2.1 本实验室样品除客户特殊要求外,保存期为自样品进入客服编号之日起3个月。 4.2.2 对于客户方要求退样的样品,由客服部门人员填写退样申请单交于样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负责检验后样品的退还工作,并做好退还记录,保存相应的退还手续,以备查验。 4.2.3 对于客户方无退样要求的被测样品,在超过保存期后经实验室经理确定,由样品管理员在《样品出入库记录》上登记注销,并书面报知财务处。 4.2.4 对于超出保存期的被测样品,样品管理员对样品进行报废处理,在确保不 会出现任何客户信息的情况下,送废品处理公司统一处理。 4.3 责任处理 4.3.1 实验室所有样品最终处置权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任何人不得非法占有、

攫取或损毁。 4.3.2 对于样品在实验室流通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以《样品出入库记录》为依据,确定事故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4.3.3 对于非法占有、攫取或恶意损毁检测样品的,将视具体情况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处理。 五、相关记录 《样品出入库记录》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

力学性能检测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使用目的: 规范金属原材及焊接件力学性能试样的制样方法及尺寸。 试样依据: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07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2010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NB/T47016-201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一、拉伸试样取样方法:GB/T 1、厚度<3mm的薄板和薄带试样加工类型 1)试样形状: 试样的夹持头部一般比其平行长度部分宽(见图1)。试样头部与平行长度之 间应有过渡半径至少为20mm的过渡弧相连接。头部宽度应≥,b 为原始宽度。 通过协议,也可使用不带头试样。 2)试样尺寸: 比例试样尺寸见表1。 较广泛使用的三种非比例试样尺寸见表2。 平行长度不应小于L 0+b /2。

有争议时,平行长度应为L 0+2b 0,除非材料尺寸不足够。 对宽度等于或小于20mm 的不带头试样,除非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原始标距L 0应等于50mm 。对于这类试样,两夹头间的自由长度应等于L 0+3b 0。 加工尺寸应满足表3给出的形状公差。 3)试样制备: 制备试样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应通过机加工方法去除由于剪切或冲切而产生的加工硬化部分材料。 这些试样优先从板材或带材上制备。如果可能,应保留原轧制面。 图1 机加工的矩形横截面试样 表1 矩形横截面比例试样 表2 矩形横截面非比例试样 表3 试样宽度公差(单位:mm ) 2、直径或厚度小于4mm 线材、棒材和型材试样加工类型 1)试样形状: 试样通常为产品的一部分,不经机加工(见图2)。 2)试样尺寸: 原始标距L 0应取200mm ±2mm 或100mm ±1mm 。试验机两夹头之间的试样长度至少 等于L 0+3b 0,或L 0+3d 0,最小值为L 0+20mm 。见表4。 如果不测定断后伸长率,两夹头间的最小自由长度可以为50mm 。 3)如以盘卷交货的产品,可进行校直。 图2 产品一部分的不经机加工试样 表4 非比例试样

供应商提供的样件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编号:试运行 责任单位/责任人 流程工作说明 物资采购部 1,在《分供方清单》中或《临时供应商审批表》得到审批合格的供应商提供新产品样品 2,按照《初期流动管理制度》对样件进行标识制造部 1,接收样件,提交OA发起《新产品采购样件检验结果报告及审理单》; 2,准备量产产品的零部件,提交OA发起“采购产品样品鉴定报告流程”《采购产品样件鉴定报告》 技术中心 依照图纸、《检测基准书》进行检测并在OA中提交审批技术中心 判定和审核 物资采购部 1,通知供方分别进行100件、500件、1000件的小批量供货试装送样 2,对量产产品更换体系内供应商或更改产品图纸制造的零部件送样 3,要求供应商质量证明文件/全尺寸检查报告按照《初期流动管理制度》对样件进行标识 制造部 接收样件,小批量工装样件入库后在浪潮系统登记报验 质量保证部 1,提交OA“采购产品样品鉴定报告(量产)”发起《采购产品样件鉴定报告》; 2,依照《检测基准书》、外购件《控制计划》进行检测并在OA中提交审批技术中心质量保证部SQE 判定和审核,做出鉴定结论 质量保证部SQE 需保留样品的应由供应商管理SQE在《样件登记台账》登记、标识,专人保管,防止丢失及损坏,保管期限为一年 质量保证部SQE 对每次检测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整改有效,经分厂对三个小批量的试装验证审批合格并出具“同意批量采购的书面通知”后,物资采购部方可进行批量采购 修改履历 修订时间 修订内容 1 编制: 吴 双 审核: 批准: 供应商提供样件 注: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样件的管理 转入正常外检验收流程 提交样件 仓储/发起OA 申请 样品进行检测 小批量送样 仓储/发起OA 申请 评审 符合 评审不符合 符合 检测 不符合 登记、保留样件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样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编 辑:审 核:批 准:

一、目的 对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样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使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三、职责 样品管理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对样品实行流转。 四、工作程序 4.1 样品来源 4.1.1由客户方或业务部提供的样品。 4.1.2由现场测试人员提供的样品。 4.2样品的流转 4.2.1样品的接收 4.2.1.1 对于“4.1.1”类样品由客户方或业务部交接到样品管理员手中,样品管理员核对样品信息(外观、数量、规格、资料的完整性等),参照《样品采集和保存作业指导书》检查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符合要求,并按照《实验室内部编号规则》进行统一编号并贴上《样品标签》(用“待检”“未检”“检毕”加以标识),无误后将样品信息登记到《样品流转记录表》并在接样人一栏签字确认。 4.2.1.2 对于“4.1.2”类样品由现场测试人员交接到样品管理员处,样品编号由现场采样人员按照《实验室内部编号规则》进行编号,样品管理员接到样品后进行核查,核对样品信息(样品性状、数量、规格、唯一性标识等),无误后将样品信息登记到《样品流转记录表》并在接样人一栏签字确认,并在《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或《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或《大气

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或《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记录表中接样人处签字。 4.2.2样品分发 4.2.2.1样品管理员填写《检测任务单》,主要对样品分发的样品数量,检测方法,状态及实验完成时间等信息进行填写,填写完后样品分发到各岗位,并要求收样人员在《检测任务单》上签字确认已收到所需样品数量及检测方法,样品状态,实验完成时间等信息。 4.2.2.2 各岗位收样员在收到样品时,应检查样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在《检测任务单》签字。 4.3 样品的贮存 4.3.1检测人员在样品试验完毕后,应在试验完毕样品上标明“检毕”状态,以示完成。根据客户要求需要样品进行留样处理的,将剩余样品交给样品管理员,并填写《保存样品登记表》。 4.3.2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4.3.3易产生交叉污染的样品应做出标识,分开存放,如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4.3.4样品保存期限 4.3.4.1所有气体样品,在分析完后全部清除;特殊样品除外。 4.3.4.2所有水的样品,在分析完后寄出报告一星期后清除;特殊样品除外。 4.3.4.3所有土壤样品在分析完后一个月后清除。客户有特殊要求除外。 注:土壤样品按《土壤样品制样作业指导书》中要求进行保存。 4.4 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4.4.1 本实验室严格按与客户签订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的检测,贮存与处理,严格执行《保护委托方机密和所有权程序》,对客户的样品、技术数据及有关信息负有保密责任,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它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