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组成及原理

传统抗震方法是依靠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并吸收地震能量来实现的。这种传统设计方法在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房屋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跨度越来越大,而构件端面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按照传统的加大构件截面或加强结构刚度的抗震方法来满足结构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装置,它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提供阻尼来耗散振动能量,以粘滞材料为阻尼介质的,被动速度型耗能减震(振)装置。主要用于结构振动(包括风、地震、移动荷载和动力设备等引起的结构振动)的能量吸收与耗散、适用于各种地震烈度区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工程等,安装、维护及更换都简单方便。

粘滞阻尼器由缸筒、活塞、粘滞流体和导杆等组成缸筒内充满粘滞流体,活塞可在缸筒内进行往复运动,活塞上开有适量的小孔或活塞

与缸筒留有空隙。当结构因变形使缸筒和活塞产生相对运动时,迫使粘滞流体从小孔或间隙流过,从而产生阻尼力,将振动能量通过粘滞耗能消掉,达到减震的目的。

粘滞阻尼器的特点是对结构只提供附加阻尼,而不提供附加刚度,因而不会改变结构的自振周期。其优点是1.经济性好,可减少剪力墙、梁柱配筋的使用数量和构件的截面尺寸。2.适用性好,不仅能用于新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而且能广泛应用于已有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或震后修复工程。3.安装了粘滞性耗能器的支撑不会在柱端弯矩最大时给柱附加轴力。4维护费用低。缺点是暂无。粘滞性阻尼器的最新进展是与磁流变体智能材料的联合使用,通过联合拓宽了粘滞性耗能器的发展空间。

粘滞阻尼器通常和支撑串连后布置于结构中,不同的安装形式直接影响到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到目前为止,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多采用斜向型和人字型安装方式,这是由于其构造简单、易于装配。剪刀型和肘节型安装方式能把阻尼器两端的位移放大,即起到把阻尼器的效果放大的作用,具有更好的消能能力,但因受到安装机构造型和施工工艺复杂的限制,运用较少。

阻尼器设计

1.结构设计 2.工作原理 2.1磁流变液 磁流变液是在1948 年被Rabinow,J.发明的一种由非磁性基液(如矿物油、硅油等)、微小磁性颗粒、表面活性剂(也称稳定剂)等组合而成的智能型流体材料。在无磁场加入的条件下,磁流变液将表现为低粘度较强流动性的牛顿流体特性,加入磁场后,则会表现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Bingham 流体特性。 非磁性基液是一种绝缘、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的有机液体。基液所拥有的特征是:粘度较低,磁流变液在没有磁场加入的条件下表现为低粘度状态,这样能够较好的降低磁流变液的零场粘度; 沸点高、凝固点较低,这样就可以确保磁流变液在温度变化波动较大的环境下工作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较高的密度,能够保证磁流变液不会因沉降问题而无法正常使用; 无毒无味、廉价,保障其安全性的同时做到能够广泛使用。 微小磁性颗粒是一种可离散、可极化的软磁性固体颗粒,其单位是微米数量级的。其主要的特征有[5]: 低矫顽力,对于已经磁化过的液体,加较小的磁场就能够使其恢复零磁场状态,即拥有较高的保磁能力; 高磁导率,能够在弱磁场中获得较强的磁感应强度从而节约能量;磁滞回线狭窄、内聚力小; 磁性颗粒的体积应相对大一些,用于存贮更多的能量。 表面活性剂是可以增加溶液或混合物等稳定性的化学物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磁流变液比较容易出现沉降分层现象,所以需要在磁流变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保证物理化学性能的平衡,减少分层、降低沉降。 2.2磁流变液的工作模式 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影响下出现磁流变效应现象,改变流体的表观粘度、流动状态,从而改变剪切屈服应力等参数,使输出的阻尼力能够实时变化,达到所期望的目的。现如今,磁路变液的一般工作模式有三类:流动式、剪切式及挤压式,如下图所示。 (a)流动式(b)剪切式(c)挤压式 图1-3 磁流变液工作模式 Fig. 1-3 MR fluid working mode 流动式:如图1-3(a)所示,在两块固定静止的磁极板中间具有充足的磁流变液,对磁流变液施加一个压力使其流过两磁极板,其中,两极板之间外加了与磁流变液运动方向垂直的磁场。当磁性液体经过磁场时,其流体特性与流动状态被改变从而产生剪切应力即阻尼力。改变线圈的输入电流强弱从而使磁场强度发生变化,阻尼力也会跟着变化,实现实时调节的效果。流动式多用于控制阀、阻尼器、电磁元件等的设计。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关键词:电磁离合器摘要: 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前言:一是采用增加电磁离合器摩擦副径向尺寸的单磁路来实现。如SOMET公司的SM92、TM—11E剑杆织机的离合器,就是由SM92中的离合器采用增加径向尺寸满足TM—llE中的离合器扭矩增大需求来实现的。其离合器结构可采用非金属摩擦材料片作为摩擦副,非金属摩擦片与金属摩擦,使用寿命较长。由于离合器的寿命取决于摩擦副的使用寿命,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取决于织机中的基础件寿命,因此采用单磁路方式增加离合器摩擦副直径来增大扭矩的措施,其实质是提高了无梭织机使用的可靠性。 二是电磁离合器受无梭织机结构尺寸的限制,在离合器径向尺寸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运用多片电磁离合器磁通多次过片理论,采用双磁路离合器结构,其扭矩亦可以大为提高,满足无梭织机扭矩增大的需要。但双磁路中由于磁通两次过片,摩擦副必须选择金属材料,由此造成无梭织机因离合器摩擦副磨损太快,促使双磁路的摩擦副磨损

率极高,而导致无梭织机可靠性下降。如SMIT公司生产的FAST剑杆织机;PICANOL公司生产的GTM—A、GTM—AS剑杆织机;DORNIER公司生产的HTV—1/E、HTV—M/E等,均采用双磁路共衔铁组合离合器。还有PICANOL公司近期生产的新型DELTA喷气织机中的制动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SMIT公司FAST中的剑杆织机电磁离合器也选用双磁路结构的摩擦副,以适应该类织机在不增加摩擦副径向尺寸下,满足织机增大扭矩的需求。 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答应两部分相互转动。振动电机,仓壁振动器-海安县蓝天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磁粉离合器摩擦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

建筑用液体粘滞阻尼器设计方法简介

1.阻尼器应用的设计目标和理念 传统建筑,无论木结构,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已经有上百年的抗风,抗震历史,为什么提出在这些建筑中添加阻尼器精简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 ●对于一些使用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超高层,大跨结构等),地震,抗风形成动力难题,需 要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对比其他传统方案,减少结构受力体系的造价; ●科学不断发展,开辟了解决结构工程问题的新思路;可以使结构最大限度的保持在弹性范围 内工作,为结构提升安全保障。 以某抗震加固工程为例,我们对剪力墙(传统方案)和液体粘滞阻尼器两个方案从理念和计算结果作 展情况和我们的应用体会,我们再谈一下在建筑上使用阻尼器的目标和理念。简单的说,我们安置阻尼器可以有以下几个目的。 A增加抗震、抗风能力 原设计可能已经可以满足所有规范规定的抗震抗风要求,加上液体粘滞阻阻尼器,在振动过程中起到耗能和增加结构阻尼的作用,从而降低结构反应的基底剪力,减少整个结构的受力,也就可以大大提高结构的抗地震能力。同时,只要阻尼器安装的合适,设置到不同的需要方向,还可以预防和减少原设计没有考虑,或考虑不足的振动受力。 对特别重要的结构,高发地震区,花钱不多,设置这一第二防线是很值得的。对于非严重地震区,也可以用阻尼器达到抗风和增加抗震能力的目的。 B.用阻尼器去防范罕遇大地震或大风 按小震不坏大振不倒的原则,我们可以用常规的设计办法使设计满足多遇地震的抗震要求。对于罕遇的大地震可能显得不足、不理想或不经济。用结构的被动保护系统-特别是阻尼器来等待和解决这罕遇大地震的问题,不仅新建结构建议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原设计未设防抗震或设防不足的结构加固工程也很适于。 这一理念会带来经济实用和可靠的结果,设计的好,可以为工程节省费用。国外抗震先进国家大都采用这一理念。在所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我们主要想提出推广的这一设计理念。 国外有的工程,在结构的小振设计中也充分利用施加了阻尼器的优越。他们大胆的用加阻尼器后的修正反应谱作结构的设计。 C.减少附属结构、设备、仪器仪表等第二系统的振动 在破坏性地震震害分析中,结构内部附属结构、设备、仪器仪表等第二系统的振动和破坏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从经济上看,这些内部系统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结构本身。增加结构保护系统出于

离合器功用种类及原理

离合器的功用和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功用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其功用为:(1)使汽车平稳起步。 (2)中断给传动系的动力,配合换档。 (3)防止传动系过载。 二、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简称为摩擦离合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 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 (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三、离合器的种类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动件。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

汽车底盘1 离合器的结构及原理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日期 科目底盘班级 课题:离合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课及程目要的求在1.掌握离合器的作用 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了解离合器的类型及应用 教参具考及书《汽车构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新技术》东风EQ1092汽车离合器及拆装所需工具 教重 学点 离合器的作用、结构 教难 学点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教方 学法 理论讲解,书本引导,示范操作,巡回指导 教学过程1、课堂组织: 3 分钟清点到课人数,卫生,作业 2、复习旧课: 4 分钟 提问内容: ①汽车的组成由那几部分? ②底盘的组成? ③传动系的动力传递路线? 3、讲解新课:70 分钟

教学过程一.离合器的作用及位置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固定在飞轮上,作用主要有三点: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便于变速器平顺换挡 3.防止传东西过载 二.离合器的类型 1.按照工作环境可分为:湿式、干式 2.按照操纵机构的不同分为:机械式、液压式 3.按照从动盘数目分为:单片、双片、多片 汽车上常用的是摩擦式干式离合器,该离合器按照弹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是周布单片螺旋弹簧离合器(简称螺旋弹簧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 三.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组成: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操纵机构。主动部分是动力输入部件,主要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从动部分是动力输出部件,主要是指从动盘。压紧装置是主、从动部分接触面间贴紧产生摩擦作用的机构,指压紧弹簧,操纵机构则是离合器分离以中断动力的传递机构,包括离合器踏板、分离套筒、分离轴承、分离拨叉等。

教学过程 工作原理:自由状态为接合,踩下踏板为分离状态,松开踏板又成为接合状态。 1.膜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膜片弹簧采用优质的薄钢板冲压制成,形状为碟形,其上开有若干条径向切槽构成分离杠杆。膜片弹簧两侧用钢丝环为支点支撑,在踩下踏板时产生变形。 2.摩擦片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最常见的有单片和双片两种,螺旋弹簧只能用作压紧装置,所以又单独设立了分离杠杆,使离合器整体结构复杂,轴向尺寸加大。高速时离心力产生的作用力使弹簧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而使离合器打滑,影响汽车动力性,所以大多轿车和轻型汽车都不再采用螺旋弹簧离合器,只有在少数载重汽车上使用。 特点: 1)膜片式离合器既起压紧弹簧的作用,又起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质量减轻。 2)膜片弹簧与压盘在整个圆周上接触,使压力分配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3)膜片弹簧具有非线性弹性特性,在摩擦片磨损后仍能可靠的传递发送机的转矩。

赛弗粘滞阻尼器技术手册

赛弗 粘滞阻尼器 技术手册赛弗

CONTENT目录 P2 - P4 P5 - P6 P7 P8 - P9 P10 - P17上海赛弗工程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1. SF-VFD产品简介 …………… 产品构造及原理 技术参数 产品特点 SF-VFD 2. SF-VFD产品应用策略……… SF-VFD产品应用领域 国外案例 3. SF-VFD产品试验…………… 4. 工程案例 ……………………… 5. SF-VFD黏滞阻尼器参数表…

SF-VFD 支撑式黏滞阻尼器构造如右图所示,主要由高硬度缸筒、高精度活塞、活塞杆、特殊填充材料、关节耳环及大量高性能配件组成,当缸内的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时,填充材料从阻尼孔中高速流过从而产生剪切阻抗力。 SF-VFD 黏滞阻尼器阻尼力的大小与活塞运动速度非线性相关,可用下式表达: 1 SF-VFD 产品简介 1.1产品构造及原理 F=Csign(v)|v| α 1.2 技术参数 式中: C — 阻尼系数; v — 活塞与缸筒的相对运动速度; α — 速度指数,根据工程需求选取,选取范围为0.2~1.0。 (α为SF-VFD 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1)良好的耗能能力 试验表明,在简谐荷载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力-位移曲线如图1.2所示,阻尼器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且速度指数α越小,滞回曲线越饱满。 1.3 产品特点 图1.1 黏滞阻尼器构造 (a)斜撑型 (b)剪切连接型 (c)支撑型 图1.2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图1.3 拟加速度反应谱图 1.4 拟速度反应谱 2)控制结构在地震中的振动响应 黏滞阻尼器应用于建筑中可改善结构阻尼特性,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结构层剪力及层间位移。 3)布置灵活安装方式多样性 根据结构特点及建筑需求可灵活布置黏滞阻尼器,同时提供多种阻尼器安装方式,如斜撑型、剪切连接型、墙 型、肘节型等,其中前三种安装方式较为常用。 4)小震作用下即可进入耗能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由于不存在弹性段,因此在外部振动能量输入时能够即时的进入耗能状态。 黏滞阻尼器滞回曲线 SF-VFD

粘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组成及原理 传统抗震方法是依靠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并吸收地震能量来实现的。这种传统设计方法在很多时候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房屋高度越来越高结构跨度越来越大,而构件端面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按照传统的加大构件截面或加强结构刚度的抗震方法来满足结构抗震和抗风的要求。 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的耗能装置,它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提供阻尼来耗散振动能量,以粘滞材料为阻尼介质的,被动速度型耗能减震(振)装置。主要用于结构振动(包括风、地震、移动荷载和动力设备等引起的结构振动)的能量吸收与耗散、适用于各种地震烈度区的建筑结构、设备基础工程等,安装、维护及更换都简单方便。 粘滞阻尼器由缸筒、活塞、粘滞流体和导杆等组成缸筒内充满粘滞流体,活塞可在缸筒内进行往复运动,活塞上开有适量的小孔或活塞

与缸筒留有空隙。当结构因变形使缸筒和活塞产生相对运动时,迫使粘滞流体从小孔或间隙流过,从而产生阻尼力,将振动能量通过粘滞耗能消掉,达到减震的目的。 粘滞阻尼器的特点是对结构只提供附加阻尼,而不提供附加刚度,因而不会改变结构的自振周期。其优点是1.经济性好,可减少剪力墙、梁柱配筋的使用数量和构件的截面尺寸。2.适用性好,不仅能用于新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抗风,而且能广泛应用于已有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或震后修复工程。3.安装了粘滞性耗能器的支撑不会在柱端弯矩最大时给柱附加轴力。4维护费用低。缺点是暂无。粘滞性阻尼器的最新进展是与磁流变体智能材料的联合使用,通过联合拓宽了粘滞性耗能器的发展空间。 粘滞阻尼器通常和支撑串连后布置于结构中,不同的安装形式直接影响到阻尼器的工作效率。到目前为止,实际工程的应用中多采用斜向型和人字型安装方式,这是由于其构造简单、易于装配。剪刀型和肘节型安装方式能把阻尼器两端的位移放大,即起到把阻尼器的效果放大的作用,具有更好的消能能力,但因受到安装机构造型和施工工艺复杂的限制,运用较少。

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悬架知识专题:减震器工作原理详解 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1)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3)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1. 活塞杆; 2. 工作缸筒; 3. 活塞; 4. 伸张 阀;5. 储油缸筒; 6. 压缩阀;7. 补偿阀; 8. 流通阀;9. 导向座;10. 防尘罩;11. 油 封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示意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

外置阻尼器设计说明

重庆地维长江大桥斜拉索外置式杆式黏滞阻尼器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地维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西郊大渡口区跳蹬镇白沙沱与江津市珞磺镇之间,大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全长734.8米,总宽15米,双车道,设计车行时速40公里。跨径布置为141米+345米+141米,倒Y型索塔高148.89m,钢绞线斜拉索。 大桥设计为双向两车道,桥面宽15米,全长737米,设计载荷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20级。双塔各高130.89米,呈花瓶形,全桥设168根斜拉索和4根0号索。 二、编制依据 《斜拉索外置式黏滞阻尼器》J T/T1038-2016 三、斜拉索外置式杆式黏滞阻尼器设计 为减小斜拉索颤振频率,在梁端斜拉索设置外置杆式黏滞阻尼器,设置在编号为n10~n21、n10’~n21’号长索上,共计96套。对斜拉索预埋管采用发泡填充材料、聚硫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置。为防止行人割伤索皮,斜拉索梁端安装离桥面2.5m高度的不锈钢护管,平均长度3.5m计,全桥共计172根不锈钢护管。 黏滞阻尼器参数选择最大位移±50m m,设计能承受的最大阻尼力20k N;黏滞阻尼器性能符合力-速度曲线关系式F=C Vα,其中阻尼系数C=37.0K N/(m/s)α;阻尼指数α=0.33。 斜拉索外置式杆式黏滞阻尼器主要由黏滞阻尼器、索夹连接件、底座以及销轴、紧固件组成。索夹连接件采用Q235B钢材,索夹内表面粘贴优质三元乙丙橡胶垫。销轴材料采用2C r13不锈钢。向心关节轴承、孔用弹性挡圈材料采用304不锈钢。黏滞阻尼器缸体、端盖、活塞材料采用45#优质碳素结构钢;活塞杆材料采用40C r合金结构钢。底座采用Q235B结构钢。斜拉索外置式杆式黏滞阻尼器成品防腐涂装外表面涂层配套体系参照J T/T722-2008,总干膜厚度≥240μm。 目标振幅是指斜拉索安装外置式阻尼器后,斜拉索容许产生的最大振幅。本项目n10~n21、n10’~n21’号斜拉索均属短索(索长小于250米),按《斜拉索外置式黏滞阻尼器》J T/T1038-2016规定,安装斜拉索外置式阻尼器后其目标振幅按L/1000计算,目标振幅如下表3-1、3-2所示。

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 无论对于新手还是老驾驶员,认识下离合器工作原理都有助于理解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下面有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图解,将了汽车离合器如何工作的: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也可以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 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发动机始终在旋转,而车轮则不会。要使车辆停止而不损坏发动机,车轮需要以某种方式与发动机断开。离合器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滑程,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将旋转着的发动机连接到没有旋转的变速器上。 ●离合器结构 (1)主动部分:飞轮、压盘、离合器盖等; (2)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即变速器第一轴);

(3)压紧部分:压紧弹簧; (4)操纵机构:分离杠杆、分离杠杆支承柱、摆动销、分离套筒、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等。 ●离合器工作状态 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以及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 最后一种,也就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此时,压盘与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此时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 ●离合器打滑 离合器盘上的摩擦材料与盘式制动器衬块或鼓式制动器制动蹄上的摩擦材料非常类似,一段时间后就会磨薄。磨薄之后离合器将开始打滑,最终无法将任何动力从发动机传输到车轮。 离合器只在离合器盘和飞轮以不同速度旋转时才会发生磨损。当它们锁定在一起时,摩擦材料会紧紧地顶住飞轮,并且同步旋转。只有在离合器盘逆着飞轮打滑时,才会发生磨损。 了解离合器的构造,合理地使用离合器,能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以及其他传动部分的使用寿命。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Tag:减震器,隔震器,减震,隔震,钢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活塞上部(*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根据道路状况和摩托车上负荷的大小,需要对摩托车乘坐的缓冲程度进行调节。减震力调节器主要有凸轮式、螺旋式及气压式和油压式,最常见的是凸轮式。 凸轮式调节器在减震器本体上焊接制动器处装一个波纹阶梯的圆筒凸轮,转动凸轮进行调节。这种结构最简单,且价格低,因而被广泛采用。不过,也有通过拨动手柄来改变凸轮位置进行调节的。 2、防点头装置 防点头(即防俯冲)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制动力的大小自动减轻制动时俯冲的影响,以及获得舒适的制动感。该机构装在前*下部。前轮受到冲击及轻微制动时,前*管内的油沿着中细箭头的方向流动。紧急制动时,利用制动钳的动作制动钳的销(即活塞)介入,从而堵住减震器油的通路,油从活塞上的油路通过孔阀回到内油管,孔阀的通道比减震器受冲击动作时的油路小,油的流动受到限制,防俯冲装置使减震器受到压缩时的阻尼增大,俯冲得到有效控制。这时,由于制动力的作用,前面的负荷增加,由于制动钳的作用,俯冲力就和阀的挤压力相平衡,即使在动作中受到路面的冲击,由于正常的油路还通着,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粘滞阻尼器

工程结构用液体粘滞阻尼器的结构构造和速度指数 摘要:用于增加阻尼、耗能减振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工程应用。然而,世界上先进的液体粘滞阻尼器内部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可能看到的图片和文字中介绍的外置或内设油库、外置或内设阀门、活塞小孔、单出杆或双出杆都是什么零件?有什么作用?特别是我们结构设计要给出的阻尼器速度指数是怎样实现的?我们想尽我们所知作一个介绍和分析。各种阻尼器产品的速度指数是阻尼器的一个重要标志。希望速度指数能在一定范围内由设计者自由选择,也是设计者优化设计的需要和期望。不幸的是,世界上实际仅有极少数阻尼器生产厂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生产出速度指数不同的阻尼器。介绍世界各种液体粘滞阻尼器的构成。其先进厂家和阻尼器的发展过程和设计理念,希望为阻尼器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速度指数油库阻尼器阀门活塞小孔双出杆 Abstract: The Fluid Viscous Damper (FVD) get more and more acceptabl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engineers in the world. However, few structural engineers concern its construction. What is damper's external or internal accumulator, external or internal damper valve? What is damper orifice? What is run through piston rod? What kind of function these parts have? Especially, how to realize the different value of velocity exponents in the dampers? The above questions will be discussed here. It is a important symbol of damper quality the damper velocity exponents. Free choose of the exponents in certain range is need by design optimization. Unfortunately only few damper manufactories are able to make damper with different exponents Introd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amper and design ideal is to be reference for both damper's maker and users. Key worlds : Velocity Exponents Accumulator Damper Valve Orifices Run Through Piston Rod ?前言 我们所谈的是速度型液体粘滞阻尼器。这种阻尼器基本公式为: F=CV α (1 ) 这里,F -阻尼力;C -阻尼系数;α -速度指数。速度指数为 1 时,为线性阻尼器。不等于 1 时通称非线性阻尼器。我们工程中常用的范围为α 在0.3 ~1.0 之间。一般的说, 速度指数越小阻尼器的耗能越大(见图 1 ),但对结构未必是最优状态(见后)。 图 1 不同速度指数的位移-阻尼力模型

粘滞阻尼器产品介绍

产品名称:粘滞阻尼器(Fluid Viscous Damper) 详细介绍: 一、概述 粘滞阻尼器一般由缸筒、活塞、阻尼通道、阻尼介质(粘滞流体)和导杆等部分组成。当工程结构因振动而发生变形时,安装在结构中的粘滞阻尼器的活塞与缸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活塞前后的压力差使粘滞流体从阻尼通道中通过,从而产生阻尼力耗散外界输入结构的振动能量,达到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目的。 我公司与同济大学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线性粘滞阻尼器、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可控式粘滞阻尼器、拟摩擦粘滞阻尼器。通过对所研制的阻尼器的缩尺和足尺模型的性能试验,深入研究了阻尼器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该类阻尼器的基本力学性能,建立了双出杆型粘滞阻尼器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阻尼器力学性能实验,对其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该类阻尼器结构合理,受力机理明确,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 二、示意图 (朱)

三、代号表示法 四、主要特点 1. 外形简洁,结构对称、紧凑,安装便捷,安装空间小; 2. 摩擦阻力小,一般低于额定载荷的1%~2%; 3. 阻尼器的长度设计了±25mm的调节量,方便现场的安装; 4. 耗能效率高,达到90%以上; 5. 阻尼器两端可安装关节轴承,利于施工安装和工作时的摆动(允许工作摆角±5°); 6. 液压介质使用稳定、抗燃、耐老化的硅油;密封件使用与介质相容性好的橡胶材料。 五、使用要求 1、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在保管、运输、存放过程中,对所有的零部件和产品本身应采用有效地防护包装,防止发生锈蚀、污染、划伤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外表面为镀硬铬保护层,相关动配合处均采用多种手段加固密封。因此,如需在其周围进行焊接等作业应采取严格的遮挡保护措施,不允许明火 烘烤及重力敲砸等不良现象发生; 3、路博粘滞流体阻尼器是精度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装配和测试的操作技能,环 境条件,使用工具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施工现场不准拆卸和修理;

离合器工作原理.

离合器工作原理 如果您驾驶的汽车带有手动变速器,您也许会惊讶地发现汽车上装有多个离合器。其实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同样装有离合器。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许多物品都带有离合器:如很多电池式钻孔机带有离合器,链锯带有离心式离合器,甚至有些溜溜球也带有离合器! 汽车中离合器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使用离合器的原因,使您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工作原理,并且讨论一下一些可以放置离合器的有趣的甚至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位置! 离合器对于带有两个旋转轴的设备很有用。在这些设备中,一个轴通常由电机或皮带轮来驱动,而另一个轴用来驱动其他设备。例如在钻孔机中,一个轴由电机驱动,另一个轴驱动钻夹头。离合器连接了两个轴,这样它们可以锁定在一起,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或者分离,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您需要在汽车中安装离合器,因为发动机始终在旋转,而车轮则不会。要使车辆停止而不损坏发动机,车轮需要以某种方式与发动机断开。离合器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滑程,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将旋转着的发动机连接到没有旋转的变速器上。要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知道一点有关摩擦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在下图中,您可以看到飞轮是连接在发动机上的,而离合器片是连接在变速器上的。 当脚离开踏板时,弹簧会向离合器盘方向推动压盘,从而挤压飞轮。这样可将发动机锁定到 变速器输入轴上,使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旋转。

美国卡罗莱纳州野马供图 压盘 离合器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合器片和飞轮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弹簧对压盘的压力的大小。离合器中摩擦力的工作方式与制动器的原理摩擦部分描述的缸体的工作方式一样,只不过它是将弹簧压在离合器片上,而不是依靠重力将物体压向地面。 离合器如何接合和分离

粘滞阻尼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粘滞阻尼器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1.1 工程简介 (3) 1.2 阻尼器布置介绍 (3) 1.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3) 1.3.1 施工管理要求 (3) 1.3.2 施工质量要求 (5) 2 编制依据 (11) 3 施工计划 (13) 3.1 施工进度实施计划 (13) 3.2 设备配置计划 (13) 3.3 劳动力配置计划 (14) 4 施工工艺技术 (15) 4.1 阻尼器设计要求及技术参数 (15) 4.2 施工流程 (15) 4.3 粘滞阻尼器的施工方法 (16) 4.3.1 安装前准备 (16) 4.3.2 预埋件安装 (17) 4.4 粘滞阻尼器的验收 (19) 4.4.1 阻尼器单项验收流程 (19) 4.4.2 阻尼器单项验收资料 (20) 4.4.3 阻尼器单项验收 (21) 5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5) 5.1 组织保障 (25) 5.2 监测与监管 (26) 5.3 技术措施 (26) 5.4 粘滞阻尼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8)

5.4.1 编制目的 (28) 5.4.2 危险性分析 (28) 5.4.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9) 5.4.4 预防与预警 (29) 5.4.5 应急响应 (32) 5.4.6 应急物资及装备 (38) 5.4.7 预案管理 (39) 5.4.8 预案修订与完善 (39) 6 劳动力计划 (40) 6.1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介绍 (40)

. . .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为A市,本工程为地上四层的框架结构,室外高差 150mm,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为19.950m。本工程共有27 套粘滞阻尼器。 1.2 阻尼器布置介绍 表1 阻尼器用量表 1.3 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1.3.1 施工管理要求为了有效地对阻尼器安装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等 方面进行控制,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目标,我们将在本工程施工中组建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管理部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从设计施工图的协调、施工场地的综合安排、施工工序搭接协调、施工质量的控制监督、施工全过程监控等方面进行全面项目管理,其管理容和要求如下: (1)项目总体管理体系及其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必须确保各种资源(技术、人员、设备、原材料等)的充分满足和及时到位,为此,项目经理及项目部有关人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来综合管理本工程的业务、设计、技术、制作加工、运输、安装、质量保证等工作。具体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资源、工艺、加工、运输、安装、质 量、工期、安全等的计划、控制、协调工作。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控制工厂和工地的所有有关本工程业务,包括设计、材料采购、机械设备、制作加工、运输、安装、质量控制、验收等工作。 (2)阻尼器及预埋件等运输及堆放要求 ①垂直运输:本工程垂直运输是直利用塔吊、升降机等设备将阻尼器及预埋件等大型材料垂直提升,摆放到相应楼层处。其它材料使用楼梯人力运输。起吊要平

粘滞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黏滞阻尼器分为建筑消能器和桥梁黏滞流体阻尼器两种。 两种阻尼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结构组成:主要由缸体、端盖、活塞、阻尼介质和连接体及左右两侧的连接耳板所组成。 工作原理:活塞将缸体一分为二,活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过程中,阻尼介质在两个分隔腔体 内迅速流动,介质的分子间,介质与活塞产生剧烈的摩擦,介质在通过活塞孔时产生巨大的 节流阻尼,这些作用的合力成为阻尼力。流动中产生的阻尼力,将地震动能,通过活塞在阻 尼介质中的往复运动转化为热量耗散掉,使活塞运动速度逐渐降低,达到阻尼耗能的目的。 特点:黏滞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型阻尼器,工作时不会改变结构的固有动力特性,只 对结构提供附加阻尼,阻尼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近似矩形,使其具有稳定的动力特性和很 强的耗能能力。黏滞阻尼器可以用于建筑结构的基础隔震层,也可用于上部结构,因此在建 筑减震结构中应用极为广泛。 以上是对粘滞阻尼器的介绍,如有生产设计安装方面的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厂家河北宝力工 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注册资金人民币25700万元,总占地面积 40万平方米。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检测设备齐全,具备建筑、桥梁减隔震产品生产能 力的主要机械设备572台(套),检验设备(仪器)37台(套)。公司在职员工2600余人,中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拥有专利技术132项,年生产能力达到40亿人民币。 公司主导产品涵盖粘滞阻尼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屈曲 约束支撑、调谐质量阻尼器、速度锁定器及速度锁定器支座、公铁路桥梁支座、桥梁伸缩装置、桥梁结构件和水利、隧道防水材料、通讯光缆护套、土工格栅、机车轨道减震器材以及 工业胶辊、橡胶护舷等,涉及九大类3000余个品种规格。 公司已于1998年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9年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多年运行当中坚持了持续改进和运行有效。 二十多年中,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了《桥梁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建筑摩 擦摆隔震支座》、《公路桥梁盆式支座》等行业标准和《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橡胶支座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等国家标准的编制起草工作。 目前,公司的减隔震产品已被应用到全国各地的建筑、桥梁中,为中国的建筑、桥梁更加安 全保驾护航。

粘滞性阻尼器安装施工工法

粘滞阻尼器安装施工工法 完成单位名称:XX 公司主要完成人:XX XX 1 前言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尤为严重的当属地震带来的危害,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备受关注。在这种大条件下,阻尼器应运而生。阻尼器是一种通过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来达到吸能减震目的的抗震减震设备。自阻尼器用于建筑工程之后,地震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阻尼器发展非常迅速,并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粘滞阻尼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在经历大量实验以及地震的考验之后,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昆明新机场距小江断裂带只有12 千米,该断裂带为世界上活动级别最高的断裂带之一。为了提高新机场工程的抗震能力,新机场航站楼前中心区8 万m2 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整个前中心区共六层结构全部由1810个叠层橡胶隔震垫托起,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基础底板完全断开,同时,为限制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过大水平位移,设置了108 个粘滞性阻尼器,这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隔震建筑,其中所采用的粘滞性阻尼器由上海材料研究所研发,其使用年限为30年,具有的最大阻尼力为160T,误差控制由国家规定的± 20%提高为± 15%。 2 工法特点 粘滞性阻尼器安装施工,目前在我国运用时间较短,尚属新工艺、新技术范畴。而我局更是未曾应用过该项技术,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兼之阻尼器安装施工过程须仔细、精确,耗时耗工,同时,阻尼器的安装对于本工程来说,还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阻尼器耳板预埋件定位施工; (2)阻尼器耳板定位测量施工; (3)阻尼器安装施工偏差控制; (4)阻尼器的运输机吊装施工。 为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做到阻尼器安装施工既快又经济,我们对阻尼器的安装施工进 行研讨,最终明确了阻尼器安装施工工艺。经过不断实施及改进施工工艺,

液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减震器主要有弹簧和阻尼器两个部分组成,弹簧的作用主要是支撑车身重量,而阻尼器则是起到减少震动的作用。 阻尼”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现象”。阻尼器就是人造的物体运动衰减工具。 为了防止物体突然受到的冲击,阻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的减震系统,还有弹簧门被打开后能缓缓地关闭等等。 阻尼器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器、电磁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等等。我们车上使用的是液压阻尼器。 大家知道,弹簧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立即缩短,在外力消失后又会立即恢复原状,这样就会使车身发生跳动,如果没有阻尼,车轮压到一块小石头或者一个小坑时,车身会跳起来,令人感觉很不舒服。有了阻尼器,弹簧的压缩和伸展就会变得缓慢,瞬间的多次弹跳合并为一次比较平缓的弹跳,一次大的弹跳减弱为一次小的弹跳,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液压阻尼器利用液体在小孔中流过时所产生的阻力来达到减缓冲击的效果。 图一红圈中是活塞,它把油缸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当弹簧被压缩,活塞向下运行,活塞下部的空间变小,油液被挤压后向上部流动;反之,油液向下部流动。 不管油液向上还是向下流动,都要通过活塞上的阀孔。油液通过阀孔时遇到阻力,使活塞运行变缓,冲击的力量有一部分被油液吸收减缓了。

下面是压缩行程示意图,表示减震器受力缩短的过程。图二为活塞向下运行,流通阀开启,油缸下部的油液受到压力通过流通阀向油缸上部流动。 图三为活塞向下运行,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压缩阀开启,油缸下部的油液通过压缩阀流向油缸外部储存空间。图中红色大箭头表示活塞运动方向,红色小箭头表示油液流动方向。

摩擦型阻尼器工作原理

随着国内外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摩擦阻尼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开发出普通摩擦阻尼器,还开发出Pall摩擦阻尼器及Sumitomo摩擦阻尼器等多种摩擦阻尼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摩擦阻尼器进行减震的方法能够有避免对建筑物结构本身的破坏。 原理: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通过结构本身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其实质就是把结构本身及构件作为“消能”元件,这样必然使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产生严重的破坏和倒塌。结构控制,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装置,由控制机构和结构一起来抵御地震等动力作用,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 优点: 在结构上附加耗能减震装置的减震方法是结构被动控制的一种摩擦阻尼器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荷载大小、频率对其性能影响不大,且构造简单,特别是在控制结构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机理是:阻尼器在主要结构构件屈服前的预定荷载下产生滑移或变形,依靠摩擦或阻尼耗散地震能量,同时,由于结构变形后自振周期加长,减小了地震输入从而达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的目的。

构造: 主要包括中间钢板,两外侧钢板以及钢板之间的摩擦材料,由中间钢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相对滑移产生摩擦力,将建筑物的振动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目的。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求,可咨询专业的生产厂家: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以市场为导向,提供专业的工程减隔震技术咨询、各类减隔震产品的生产、试验、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拥有专利二十余项,拥有丰富的减震产品研发制造经验,参与过奥林匹克工程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方案设计、产品制造、安装、售后等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