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与酒精性精神障碍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10
大量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导读: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有产生酒依赖症的人最好及时就医,以免发展成更严重的酒精导致精神病性症状。
……据《京华时报》报道,一厨师醉酒后与同时发生争执,后感觉同事不服他,遂持刀将对方扎死。
经了解得知,该厨师自称是老实人,但是一喝酒就控制不住自己。
后经鉴定,该厨师被被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评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大量饮酒为何会导致精神障碍据了解,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
除精神障碍之外,常出现躯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有关专家也表示,长期喝酒的人本身具有冲动性、攻击性的特点,容易控制不住情绪。
长期喝酒所致的精神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酒精所致的幻觉症。
长期喝酒有可能产生幻觉,如幻听,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幻视,比如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相对恐怖的画面,造成极度的恐惧或者愤怒。
这些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也有。
二是酒精所致的嫉妒妄想症。
怀疑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够忠诚、有外遇,会跟踪、监视配偶及其怀疑的与配偶有不正当关系的人。
三是酒精所致的柯萨可夫精神病。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力障碍,还会产生错构、虚构,会把不相干的事情整合到一起,分不清自己在什么地方,记忆力很差,别人告诉什么都记不住。
四是酒精所致的韦尼克脑病。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病,有可能导致死亡。
五是酒精所致痴呆。
长期喝酒以后,有可能出现认知功能的全面缺损,算数算不清楚,记忆力比较差,性格也会发生改变。
“比如原来比较有责任感的人会变得没有责任感,容易发脾气。
”六是酒精所致的心境障碍。
主要是以抑郁的情绪为主。
长期喝酒后,一部分患者会心情特别不好,情绪低落,更愿意用酒精麻醉自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
*产生酒依赖应及时就医专家建议,产生酒依赖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为更严重的酒精所致精神病性症状。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例临床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因酗酒所导致的一系列精神和行为异常,包括酒精依赖症、酒精中毒、酒精谵妄、Korsakoff综合征等。
这些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位典型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分析。
患者张某,男性,42岁,因出现幻觉、妄想和行为异常于2018年11月住进我院,经详细检查和询问得知,患者长期酗酒,每天饮酒500毫升以上。
患者家属表示,在1年前患者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收入和社交圈,随着日复一日的酒精摄入,患者的摄入量逐渐增加,症状却不断加重。
在入院初期,患者表现为严重的谵妄状态,失去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粗无心性,口齿不清,呈现出典型的酒精谵妄症状。
在治疗期间,医生对其同伴、家庭成员和患者自己进行教育,提醒其每日限制饮酒量,维持清醒状态。
同时通过药物治疗,将患者症状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为病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口齿清晰,谵妄症状减轻,但其患有Korsakoff综合征。
该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注意力、记忆、思考和理解能力受损。
患者无法对以前的经历进行回忆,对新经历的记忆也很淡薄。
同时,患者的行为异常显示出显著的喜剧化或怪诞化趋势。
在治疗上,医生通过语言和记忆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一些记忆和思考能力,同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逐步调整剂量,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谵妄症状和记忆缺失症状均已消失,患者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患者家属表示,他们将患者安排回家,为其提供支持和照顾,同时提高自我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并限制患者的饮酒量,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总的来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社会稳定。
通过权威医疗机构的治疗和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我们呼吁,广大市民应正确认识酒精的危害,同时在自我管理酗酒行为方面有所提高,以减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也被称为酒精中毒或酒精依赖,是指因长期滥用或大量饮用酒精而导致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障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酗酒、酒瘾、酒精性精神障碍等。
这些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因此,对于怀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应该进行尽早的诊断和治疗。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DSM-5和ICD-10。
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是一本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用于精神障碍诊断的权威参考书。
它提供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具有广泛的可靠性和信度。
根据DSM-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基于以下七个标准:1.反复滥用酒精的行为,无论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单独饮酒。
2.出现对酒精的耐受性,即需要更多的酒精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
3.出现戒断症状,例如手颤、幻觉等,当患者停止喝酒时。
4.出现反复的病态渴求酒精的欲望。
5.酗酒行为已经损害了个人重要职责的履行能力,例如不能工作或不能照顾自己。
6.出现重要领域的社交或个体职能受损。
7.规定年份内,居多时间内有饮酒。
若满足上述其中两项及以上,即可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除了DSM-5,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也提供了关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根据ICD-10,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应该有以下特征:1.行为上、心理上或身体上的问题与饮酒有关。
2.饮酒行为会导致对某个药物的耐受性。
3.出现明显的戒斗症状,例如手颤、惊厥等。
4.出现反复的病态渴求酒精的欲望。
5.小型或大型智昏转状。
6.行为对人类重要职责的履行产生严重妨害。
7.出现严重的社交和人际交往问题。
8.对酒精有较高的耐受性。
以上标准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确诊非常重要。
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得到医学干预和心理治疗的帮助,从而减轻酒精所致的身体和心理损伤,并最终戒掉酒精成瘾。
因此,如果您有饮酒问题,应该及早寻求医疗帮助,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相关标准确定的。
下面是DSM-5对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
1. 酒精中毒:
- 经过饮酒后的异常行为或精神状况,是因为酒精的急性作用。
- 这种状况发生在酒精摄入后的短时间内,持续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
2. 酒精中断综合征:
- 长期、大量饮酒者在停止或减少饮酒后,出现明显的身体和精神抑制症状。
- 这些症状包括出汗、手抖、不安、易怒、心动过速、失眠、幻觉等,而且在饮酒后引起这样
的症状得到缓解。
3. 酒精相关的精神障碍:
- 对于经长期、大量饮酒者,酒精与某种精神和行为障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这些障碍包括酒精相关的神经精神障碍和酒精相关的认知障碍。
4. 酒精依赖症:
- 酒精使用障碍的严重形式,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依赖。
- 这种依赖表现为对酒精的强烈渴求、无法控制饮酒、对酒精耐受性的发展、出现戒断症状如
焦虑和颤抖、对酒精的大量使用以避免或缓解戒断症状。
以上是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的一般诊断标准。
要获得确诊,需要在临床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个体的症状和病史。
请注意,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才有资格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
酒精使用所致障碍诊疗规范酒精是最常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饮酒者超过20亿,7630万人可以被诊断为酒精使用所致障碍。
一、临床特征(一)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指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
初期表现为脱抑制兴奋症状,如兴奋话多、言行轻佻,随后出现共济失调、语言不清,甚至嗜睡、昏迷等。
严重者损害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二)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是指当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并出现如下一系列特征性症状。
1.对饮酒渴求,强迫饮酒,无法控制。
2.固定的饮酒模式,有晨饮、发作性狂饮(每间隔一段时间就狂饮一次至酩酊大醉)、定时饮酒。
3.饮酒高于一切活动,不顾事业、家庭和社交活动。
4.耐受性增加和出现戒断症状。
(三)酒精戒断一般在停饮或减少饮酒量数小时后出现,症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状。
1.单纯性戒断一般在停饮数小时后,出现手、舌、眼睑震颤,恶心、焦虑、心悸、出汗、血压升高、失眠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停饮后48~72小时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4~5天后基本消失。
2.重度戒断包括以下状态:(1)癫痫发作:突然停饮后6~48 小时内发生,通常为癫痫大发作,可反复发作。
(2)震颤谵妄:通常在停饮 48 小时后出现,72~96 小时达高峰,是最严重和威胁生命的酒精戒断形式,表现为粗大震颤、发热、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和激越,幻视多为恐怖性场面。
可以发展为高热和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效果较差可能转为慢性谵妄、Korsakoff综合征等。
(四)酒精所致其他精神障碍1.酒精所致其他精神障碍包括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等,可发生在酒精依赖期间或停饮之后,也常存在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情况。
2.Korsakoff综合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虚构和错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概述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长时间、过量地饮酒所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包括酒精中毒、酒精依赖、酒精病和酒精性脑病等。
这些疾病都有病情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差异,且有时可以互相转化。
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饮酒不当,酒精在身体内的浓度过高,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的一种急性中毒状态。
当人体内酒精摄入量居于人体代谢能力之上时,就会出现醉酒状况,表现为心情愉快、语言紊乱、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症状。
严重的酒精中毒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昏迷和死亡。
中毒后及时解除酒精的影响,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有助于酒精中毒恢复。
酒精依赖酒精依赖是一种长期、慢性饮酒所形成的药物依赖。
酒精的长期作用会影响身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导致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交上的一些负面影响。
严重酒精依赖者可能出现饮酒时无法控制、戒酒时有症状反应等表现。
酒精依赖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干预。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使用药物有助于控制一些身体症状,促进戒酒,而通过心理治疗有助于缓解情绪不稳定和对酒精的依赖。
酒精病酒精病是指由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肝脏和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症状是神经系统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肢体末梢的感觉和运动神经损伤。
同时还有精神症状的表现,例如精神错乱、妄想、幻觉、情感淡漠等。
酒精病的治疗与预防主要是饮酒较量和频率的控制。
体检、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治疗酒精病的有效方法。
酒精性脑病酒精性脑病是由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选区性的、弥漫性的损害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脑器质性病变。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Wernicke-Korsakoff综合症,它通常伴随着眼肌麻痹、共济失调等症状。
预防酒精性脑病关键在于适量饮酒和知道自己的饮酒量。
患者一旦出现病症,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是酒精性脑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由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在社会上非常普遍。
如何避免饮酒过量和及时发现和治疗酒精依赖和酒精相关的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酒精成瘾、恶心与呕吐、嗜睡、昏迷、口齿不清、颜面潮红、幻觉、意识障碍酒精是1种麻醉剂,为亲神经物质。
长期饮用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但1次大量饮酒,也可出现急性神经精神症状。
1.酒依赖酒精依赖(alcoholdependence)又称为酒精成瘾,是指由于反复饮酒引起的对酒渴求的1种特殊心理和生理状态,表现为对酒精强烈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
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停止饮酒常出现戒断症状,恢复饮酒则这类症状迅速消失,因此酒依赖者存在对酒精的精神或躯体依赖。
酒依赖者为了谋求饮酒后的精神效应或避免停酒产生的戒断综合征而不断饮酒。
有的酒依赖者常在清晨饮酒(晨饮),或随身带酒频繁饮用。
他们对酒精往往耐受性高,饮酒量大,为了饮酒常影响社会功能。
大多数酒瘾者都曾多次试图戒酒却以失败告终。
酒精依赖综合征(alcoholicdependencesyndrome)首先由Victor及Adams(1953)所描述,是指这类人有强烈和迫切的饮酒渴求,在完全或部分停止饮酒后所出现的一组症状。
如感到坐立不安或出现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恢复饮酒这类症状消失。
Edwards等(1977)指出酒精依赖综合征有下述特点:①饮酒的强迫感,一经开始饮酒则不能停止。
②固定的饮酒模式,正常饮酒者的饮酒可因时因地而异,而酒精依赖者必须定时饮酒,以解除或避免戒断症状的出现。
③饮酒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如饮酒已影响事业、家庭、社会和娱乐等。
④耐受量增加,对正常者有影响的血酒精浓度,酒依赖者可不受影响,故还继续饮酒。
耐受性增高是依赖性加重的重要标志。
在依赖性形成后期,耐受性会下降,只要少量饮酒也会导致精神和身体损害。
⑤戒断症状反复出现。
长年累月的超量饮酒和1周数次大量饮酒,每当血浓度下降,戒断症状即出现。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急性震颤,涉及手、腿、和躯干,以致不能举杯,扣衣扣。
科普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酒精属于精神活性物质,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摄入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精神效应,且长期使用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
这类物质对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
1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1)酒类:酒精是最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
饮酒过量会导致意识模糊、情绪波动、协调能力下降等精神和行为问题。
长期饮酒可能引发酒精依赖和戒断综合征,甚至导致酒精相关的精神疾病。
(2)阿片类:阿片类药物包括海洛因、吗啡等。
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镇痛和欣快效应,但同时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依赖,长期使用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和社会适应障碍。
(3)大麻类:大麻中的主要成分是THC,具有改变感知和思维的效应。
长期使用大麻可能导致记忆和学习能力下降,影响心理健康,并增加精神疾病的风险。
(4)镇静催眠药: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出现戒断症状,并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
(5)可卡因和其他中枢兴奋剂:这些物质会增加神经递质的浓度,产生欣快和兴奋的效果。
长期使用可导致严重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6)致幻剂:这些物质可以引起幻觉和意识改变,但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风险,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和心理障碍。
(7)烟草:尼古丁是烟草的主要成分,具有精神活性效应,长期吸烟会导致身体上的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8)挥发性溶剂:这些化学物质常用于工业和家居产品,吸入或接触挥发性溶剂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和行为异常。
长期使用这些精神活性物质可能导致上瘾和依赖,影响个人生活和社会功能。
同时,这类物质也可能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病性疾病。
因此,预防和控制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是保障人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科普对精神活性物质的危害,提高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诊断依据(1)有明确的饮酒史:患者有明确的长期饮酒史,经常或频繁地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酒精依赖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导语:饮酒是中国人的习惯,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习俗。
特别是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人与人的交往,应酬中饮酒就变得更加的重要。
但是,长期的嗜酒是会
饮酒是中国人的习惯,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习俗。
特别是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人与人的交往,应酬中饮酒就变得更加的重要。
但是,长期的嗜酒是会造成酒精依赖症的,必须清楚酒精依赖症的症状表现。
那么,酒精依赖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精神症状,长期饮酒的患者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1.酒精的躯体依赖性
酒精精神依赖是指对酒的渴求,早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当发展严重时,患者恐惧戒断症状出现,表现强烈的饮酒渴求,导致不可控制即酒瘾。
2.戒断综合征
震颤是酒精依赖患者典型的戒断症状之一,通常在患者停止饮酒后7~8个小时出现,这种震颤会随着情绪的激动加重。
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一次大量饮酒后产生的正常反应,患者出现情绪兴奋、话多、精神充沛、运动失调、震颤等,随着酒醒后上述症状就会消失。
(2)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长期饮酒后出现精神方面的异常,常见幻觉、幻听、震颤、妄想、人格衰退。
严重者出现痴呆等。
反复大量饮酒常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XXXXXX医院
酒依赖和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告知书
尊敬的患者家属:
一次性大量饮酒或慢性酒精中毒是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过度饮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多方面的严重损害,特别是内脏系统、神经系统损害既广泛又严重:
1、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癫痫、视神经萎缩、基底神经节中央灰质
出血神经胶质细胞坏死、小脑改变、脑萎缩、共济失调、痴呆等。
2、内脏系统损害: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肝肾硬
化、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3、营养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B缺乏等等,会导致贫血、骨质
疏松,血钾、血镁、血糖低下等等。
4、人格改变:
长期过度饮酒产生精神和躯体依赖,中断饮酒、一次性大量饮酒后或者精神刺激易出现戒断综合症、意识障碍、震颤、谵妄、惊厥发作、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出汗、发热、血压上升等。
同时,运动性兴奋可致心衰。
另一方面,可伴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等。
长期过度饮酒易产生酒精性精神障碍:可出现痉挛大发作、幻觉、妄想、科萨夫综合症(严重记忆障碍、虚构、错构、遗忘、定向障碍)、痴呆等等。
综上原因,患者极易出现跌倒、脑外伤、骨折致残、自伤自杀、冲动伤人、走失等意外,极易出现为出血、脑出血、脑梗塞、心梗、癫痫大发作、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极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猝死。
我院要求家属24小时留陪负责监护。
以上内容我作为监护人已全部了解并同意遵守。
患者姓名:_________监护人姓名_________与患者关系_________ 医院代表签字____________ 年月日时。
精神科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最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肝脏等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当少量饮酒时,可使人产生欣快、健谈、控制能力下降及轻度的行为障碍;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酒精中毒分为单纯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
①单纯性醉酒是由一次大量饮酒引起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兴奋话多、情绪不稳、步态不稳、言语凌乱等。
②病理性醉酒是个体特异性体质引起的酒精过敏反应,表现为意识障碍、定向力受损、多伴有紧张性恐慌、片断的幻觉妄想、突然产生目的不明的攻击性行为。
③复杂性醉酒是介于单纯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慢性酒精中毒包括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
①酒精依赖是指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其特征为对饮酒的渴求、强迫饮酒、无法控制;固定的饮酒模式,定时饮酒;饮酒高于一切活动,不顾事业、家庭和社交活动;耐受性逐渐增加,饮酒量增多;但酒精依赖后期耐受性会下降,每次饮酒量减少,饮酒频数可增多;反复出现戒断症状(当患者减少饮酒量或延长饮酒间隔时,就出现手、足和四肢震颤,出汗、恶心、呕吐等)。
若饮酒及时,戒断症状迅速消失反复出现成酒后重新饮酒,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再现原来的依赖症状。
②戒断综合征是指停用或减少饮酒,可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
戒断综合征包括单纯性戒断反应、震颤谵妄等。
单纯性戒断反应是指长期大量饮酒者停止或骤然减少饮酒量,数小时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出汗、心动过速与血压升高,双手粗大震颤,失眠,厌食,焦虑,头痛,恶心,呕吐,短暂的视、触、听幻觉或错觉。
震颤谵妄是指在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酒精依赖的基础上,突然停酒或减少酒量时,引发的一种历时短暂并有躯体症状的急性意识模糊状态,经典的三联征包括伴有生动幻觉或错觉的谵妄、全身肌肉震颤和行为紊乱。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还包括酒精性幻觉症、酒精性妄想症(如嫉妒妄想、被害妄想等)、酒精性脑病【长期(大于5年)大量饮酒引起严重的脑器质性损害,临床以诱妄、记忆缺损、人格改变、痴呆为主要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