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2)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由饮酒引起,可在一次饮酒后发生,也可由长期饮酒成瘾后逐渐出现或突然停饮后急剧产生症状。
精神障碍的表现各种各样,往往伴有躯体症状,酗酒与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如慢性酒精中毒与高离婚率、分居率;酒与暴力犯罪等等。
因此,酒精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为人重视。
酒精中毒可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大类。
(1)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又分为普通醉酒和异常醉酒。
后者包括复杂性醉酒及病理性醉酒。
①普通醉酒又称单纯性醉酒。
为 1 次过量饮酒后出现的中毒状态。
绝大多数醉酒状态属此种情况,系酒精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症状的轻重与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和代谢的速度密切相关。
兴奋期由饮酒开始逐渐发生,由于抑制控制功能的削弱多出现情绪兴奋,无论主观或客观几乎都无疲劳状。
患者欣快,话多,对熟人更加融洽,对陌生人也无拘无束,表情满意,精力充沛和幸福感。
同时伴有心率加快,面潮红,呼吸急促及各种反射亢进。
此时意识无改变,某些社交饮酒者几乎到此微醉即结束。
这种微醉不影响社会功能。
有的学者认为只微醉状态不属于普通醉酒。
典型普通醉酒是由麻痹期开始,麻痹期开始后患者意识逐渐进入混浊状态,思维进一步脱抑制,兴奋明显,欣快并联想加快。
还可出现知觉、表象与情感相结合的类情感高涨。
患者无忧无虑,易于激惹和情绪不稳,自我中心,有神秘的夸大体验,说话声大,态度傲慢。
②异常醉酒(abnormal alcoholic intoxication)又称病理性醉酒(pathological drunkenness)。
系酒精引起的特异质反应。
多见于对酒精耐受性很低的人,往往在 1 次少量饮酒后突然醉酒,并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如朦胧和谵妄),同时有紧张恐惧,或惊恐、极度兴奋或有攻击行为;并可有错觉、幻觉及片段妄想(被害妄想多见)。
和被害妄想以及痉挛发作,由于患者不能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正确判断,常发生暴力行为。
无口齿不清、共济失调等麻痹症状。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饮酒使得大脑功能协调,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或个性方面的改变。
可是一次性相对大量饮酒后出现急性酒中毒的精神障碍,也可是长期不断反复饮酒后出现慢性酒精中毒的精神障碍。
酒精中毒的发病原因酒精是一种亲神经物质,又是一种麻醉剂,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中毒。
一次的急性酒中毒可以完全恢复。
长期反复饮酒,躯体和精神的各方面,都发生病理改变,就可产生慢性中毒。
慢性酒精中毒是器质性损害已波及整个机体,并伴发自身中毒现象。
酒精中毒时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所以酒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严重和广泛的。
急、慢性酒中毒产生的躯体和精神方面的症状和体征都比较严重,进入组织的酒精排除体外很缓慢,所以不少酒中毒病人经常处于中毒状态。
慢性酒精中毒不仅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易引发酒精性心肌炎,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等,而且导致酒精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幻听、抑郁、焦虑、狂躁等)。
酒精中毒的发病机理众所周知酒精又名乙醇,进入人体以后由胃和十二指肠吸收,主要经肝代谢酶系统氧化生成乙醛,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
饮酒后酒精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在全身,使酒精在各组织器官分布不均,以脑组织,脊髓和肝含量最高,均超过血浆酒精浓度的三分之一以上。
因此,酒精对神经和肝损害最为严重。
易并发大脑病理改变,如脑组织炎症、脑血管硬化、脑萎缩、酒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
据俄罗斯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长期大量反复饮酒对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脑部神经产生一种类吗啡物质。
另外,还有以下三种因素:①生物学因素。
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人具有对酒精依赖的先天遗传倾向;酒的代谢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可感到身体不适,因此不会大量饮酒,也就难以产生酒精依赖。
②心理因素。
性情抑郁、羞怯、焦虑、紧张、不善交际的人,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饮酒,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酒精依赖。
③社会因素。
如地区、种族、习俗、环境、职业以及公众和政府对酒的态度等,对酒精依赖的发生肯定是有影响的。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1月第17卷第3期作者简介:刘寰,女,本科,护师。
E-mail:Liuhuan82918@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及护理对策刘寰(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太原030045)酒精是亲神经物质,被吸收后广泛分布到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中枢神经是最敏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胃肠道、肝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酒生产量及人均消耗量有明显的增加,由于饮酒造成的各种危害、酒精依赖住院率也随之增加[1]。
下面以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因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科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8例,年龄32岁 ̄58岁,平均44.2岁。
其中,急性酒精中毒10例,慢性酒精中毒8例。
1.2临床分类急性酒精中毒分为单纯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
慢性酒精中毒分为酒依赖、戒断综合征、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妄想症、酒中毒性脑病[2]。
2临床症状18例患者中有10例为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且10例也属于单纯性醉酒,即由一次大量饮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由于个体差异及饮酒量的不同,他们有的表现为情绪极其不稳,言语紊乱,甚至出现嗜睡等症状,生命体征检查可伴有心率增快至13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8/70mmHg;有的患者则出现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
其余8例均属于慢性酒精中毒中的酒依赖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妄想症病例。
酒精依赖是由于长期反复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患者表现无法控制对酒精的渴求,频繁饮酒,饮酒量远远超出的本身负荷,当饮酒量减少时,即出现手、足、四肢震颤,如若再次饮酒,以上症状便消失,由此引发患者不自主反复饮酒。
在入住我科初期,此类患者反复、强烈要求医护人员为其提供酒精,表现出对酒精的强烈依赖。
酒中毒性幻觉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凭空闻声,多听到别人辱骂自己,本病例中患者陈述:听到有人骂他“变态”,认为他无能,声称他是一个无用之人,活着是在给社会增加负担等等一系列责骂声,令患者焦虑、情绪低落,此症状最长曾持续3周。
酒厥(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诊断标准,根据文献拟订):“酒厥”,又称“酒风”、“酒孛”、“酒客”,是由于无节制地过度饮酒,导致不能自控,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一次性大量饮酒导致意识或行为障碍,或每日不间断地饮酒,一旦停饮则出现颤震、自汗、不寐,甚至昏不识人等,或见身体羸瘦、面色苍白等,存在上述表现即可诊断为酒厥。
本病的病机及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过量饮酒之初,以强制性饮酒,面部油垢,胸膈痞塞,肢体困重为主要表现。
中期:纵酒日久导致情绪低沉,两胁胀满,善太息,头晕无力,纳差,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等主要表现。
晚期:依然纵酒导致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四肢颤抖,面色红赤、油垢,形体消瘦,眼珠内陷,头部、肢体颤摇,妄见妄闻等表现。
最后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肝积、鼓胀、出血等危重症候,此时可参照中医肝积、鼓胀、血证等病证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1]和第5版《精神病学》[2]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一次大量饮酒,可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如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若长期饮酒可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损害,以内脏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
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分为急性酒精中毒、酒依赖综合征、酒精戒断状态和酒精相关的精神神经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①最近饮酒②在饮酒过程中或饮酒后不久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适应不良行为或心理改变(例如,不适当的性行为或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判断损害、社交或职业功能损害)③饮酒过程中或饮酒后不久出现下列一项症状或体征a.言语含糊或不清;b.共济失调;c.步态不稳;d.眼球震颤;e.注意或记忆损害;f.木僵或昏迷。
(2)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依赖综合征的诊断应具备下列症状两项或三项以上,病期超过12个月的,均可诊断①对饮酒具有强烈意愿或带强制性愿望;②主观上控制饮酒及控制饮酒的能力存在缺损;③使用酒的意图是接触解酒产生的症状;④出现过生理阶段症状;⑤出现了耐受状态,只有增大饮酒量才可达到先前少量饮酒产生的效应;⑥个人饮酒方式的控制能力下降,不受社会约束地饮用;⑦不顾饮酒引起的严重躯体疾病、对社会职业的严重影响及所引起的心理上的抑郁继续使用;⑧饮酒逐渐导致其他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的减少;⑨中断饮酒产生戒断症状后又重新饮酒,使依赖特点反复出现,并且饮酒行为重于没有产生依赖特征的个体。
35例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酒精是一种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如1次饮用大量酒精或长期饮酒均可引起中毒。
临床见到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患者,多数病情比较严重。
现将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35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63岁,平均(44.6±18.5)岁;嗜酒史最长的30年,最短的5年,平均(15.2±8.7)年;每例患者均为白酒量0.5~1 kg/d。
其中,住院2次的16例,19例为首次住院。
2 临床表现2.1 醉酒状态:35例患者均以在家酗酒闹事为主诉,由家属强制带来住院。
住院时患者主要表现为语言极度兴奋、重复,并有夸大色彩,情绪高涨,失去自控能力;一会儿大声辱骂人家,一会儿又嚎啕大哭,走路不稳,手、唇震颤、口齿不清,伴有心率加快,面部充血,时有呕吐。
2.2 震颤谵妄:24例患者住院治疗1周,在突然停止饮酒后,因为精神激动,发生震颤谵妄,出现丰富多彩的幻视、幻触、幻听。
幻视,患者认为有昆虫在身上蠕动,有针在刺他、刀在割他。
另外也可见幻嗅、幻味、错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更有甚者产生嫉妒妄想,怀疑配偶对自己不忠。
在这些幻觉基础上产生了被害妄想,认为自己处于敌人包围之中,因此睡不好觉,常在夜间多次起床,寻找暗害他的人,并有攻击行为。
2.3 慢性中毒症状: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中毒,患者除了手、舌及全身震颤外,还有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患者渐渐变得自私,孤僻,衣冠不整,对家属来探视无动于衷,情绪易激动,情感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降低,思维缓慢,回答简单化,对酒有强烈的依赖性,甚至千方百计偷拿病友的钱吵闹买酒喝,对周围环境定向障碍。
3 主要护理问题(1)生活自理能力差。
(2)水和电解质平衡功能失调。
(3)有发生摔伤、坠床的可能。
(4)有冲动伤人的可能。
4 护理措施4.1 一般护理:(1)环境应舒适、整洁、安全、肃静。
一、酒精所致精力障碍护理通例
(一)不雅察要点
1.不雅察有无高兴话多.情感不稳.手指发抖.步态蹒跚等,有无伴
发错觉.幻觉或被害妄图,有无进击和损坏行动.
2.不雅察戒断症状,如粗大震颤.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掉眠焦炙.
震颤谵妄(活泼幻觉或错觉.全身肌肉震颤和行动杂乱三联
征)等.
3.不雅察有无恶心吐逆.食欲降低.厌食拒食.腹泻腹痛等.
4.不雅察有无掉眠.嗜睡.日夜颠倒等.
5.不雅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响.
(二)护理措施
1.按精力科一般护理通例.
2.增强安全物品的治理及安然检讨,置患者于易不雅察.安然的房
间.
3.留意患者的性命体征变更,尽早精确发明戒断症状,实时报告请
示大夫,按医嘱处理,安插患者卧床歇息,防止激烈运动,指点迟缓转变体位.
4.包管药物治疗的顺遂实行,静脉输液时留意实时调剂液体的滴
速.
5.增强基本护理,协助洗漱.如厕等,留意患者的进食情形,赐与充
足养分,须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养分支撑;掉眠者做好睡眠护
理,遵医嘱合理用药.
6.赐与心理护理,懂得剖析他们的心理状况,赐与安慰和指点,帮
忙患者精确看待疾病,协助抑制心理上的苦楚和心理上的依附.
7.做好健康教导,讲授疾病相干常识及嗜酒的伤害性,应用行动契
约,帮忙患者改正不良行动,引诱患者查找优越的社会支撑体系.。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指长期滥用酒精或过度饮酒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症状和表现,可以影响个体的身体、心理和社交功能。
根据《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诊断标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和表现。
1. 酒物隐匿,即个体继续饮酒,或者无法制止或控制饮酒。
这可能表现为频繁的酗酒行为、无法预估的饮酒量或未能履行对自己所定制定的饮酒限制。
2. 个体对酒的渴求,即对酒精的强烈欲望和渴望。
这种渴望可以在期待饮酒、饮酒过程中或酒物暴露后出现。
3. 酒精耐受性,即个体对酒精逐渐产生耐受,需要增加饮酒量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耐受性的形成可能表现为反应减退或需要增加饮酒剂量才能获得与初始剂量相同的效果。
4.戒断综合症,即饮酒者停止饮酒或大幅减少饮酒后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包括焦虑、失眠、抑郁、震颤、恶心等症状。
5. 不可抑制的饮酒,即个体试图控制或戒断饮酒,但未能成功,并持续发生再吸收酒精的行为。
6. 预期到的时间或活动受限,由于酒精使用而导致个体不能履行工作、学习或社交活动。
7. 重要活动减少,个体由于酒精使用而丢失兴趣和参与社交、工作、学习或者娱乐等与酒精无关的活动。
8. 饮酒持续时间延长,即个体饮酒的时间逐渐加长。
这可能表现为个体不再有短暂的喝酒,而变成持续不断或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饮酒。
9. 忽略重要活动,酒精使用导致个体忽略重要事情,如健康问题、工作或家庭职责等。
10. 继续饮酒,尽管个体饮酒带来了明显的社交、心理或者身体问题。
此外,如果一个人在同时饮酒和先前有其他心理障碍的情况下,一般需要根据该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做出评估,以确定是否同时具有其他精神疾病。
综上所述,以上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一些常见症状和表现。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通常会结合个体的病史、自述和体格检查等综合评估来进行诊断,并参考DSM-5和ICD-10的诊断标准。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酒精伴发的精神障碍由饮酒引起,可在一次饮酒后发生,也可由长期饮酒成瘾后逐渐出
现或突然停饮后急剧产生症状。
精神障碍的表现各种各样,往往伴有躯体症状,酗酒与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如慢性酒精中毒与高离婚率、分居率;酒与暴力犯罪等等。
(1)
典型普通醉酒是由麻痹期开始,麻痹期开始后患者意识逐渐进入混浊状态,思维进一步脱抑制,兴奋明显,欣快并联想加快。
还可出现知觉、表象与情感相结合的类情感高涨。
患者无忧无虑,易于激惹和情绪不稳,自我中心,有神秘的夸大体验,说话声大,态度傲慢。
②异常醉酒(abnormalalcoholicintoxication)又称病理性醉酒
(pathologicaldrunkenness)。
系酒精引起的特异质反应。
多见于对酒精耐受性很低的人,往往在1次少量饮酒后突然醉酒,并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如朦胧和谵妄),同时有紧张恐惧,或惊恐、极度兴奋或有攻击行为;并可有错觉、幻觉及片段妄想(被害妄想多见)。
和被害妄想以及痉挛发作,由于患者不能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正确判断,常发生暴力行为。
无口齿不清、共济失调等麻痹症状。
一般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是非常强烈而持续长久的精神兴奋和高级精神活动突发的严重障碍,常
(2)
A.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是长期饮酒引起的幻觉状态。
大多数病人在酒依赖状态下,习惯性持续饮酒后或突然停饮或显着减少饮酒量后24~48h之内发生,也可在饮酒的情况下出现的以幻觉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病状态。
其幻觉以幻听为主,也可有幻视常为原始性或各种小动物幻视。
幻听内容大多对病人不利,常表现为原始性幻听或内容充满不愉快和敌意的幻听。
在幻觉的基础上可产生嫉妒妄想或被害妄想,因而
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冲动行为,常伴有表现恐惧或出现攻击行为。
幻觉多在晚上加重,一般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
不包括醉酒状态下由于意识状态的改变所产生的错觉、幻觉或妄想。
B.痉挛发作:是指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在急剧中断饮酒或大量饮酒等情况下出现的痉挛大发作,也称之酒精性癫痫。
其发生是由于严重躯体依赖,断酒后血中酒精浓度急剧发生变化,引起血清镁、钾离子浓度降低,动脉血的pH值上升,这时光诱发肌
C.
可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激动、恐怖和失眠。
患者在强烈不安、兴奋躁动及幻觉的影响下,对周围产生敌意,有时会出现攻击行为。
粗大震颤可出现于躯干、手、舌及全身。
自主神经症状有:瞳孔扩大、脉频、血压上升、发烧、出汗,腹泻或便秘,恶心,潮红等。
出现痉挛伴有高烧、出汗、运动性兴奋剧烈的患者有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
D.酒精中毒性嫉妒妄想(alcoholicdelusionofjealousy):指慢性酒中毒患者意识清晰,以嫉妒妄想为主,出现的坚信配偶对己不贞的妄想,可能与长期饮酒引起的性功能低下、性生活不满意有关,是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
也可见被害妄想,常伴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行为。
E.柯萨可夫精神病:1887年KopcakoB首先报道,大多数病人是震颤谵妄的后遗症,也可是酒精中毒性幻觉症的后遗症。
也有由于严重嗜酒数十年后缓慢发展而成。
障碍。
本症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弥漫性皮质性脑萎缩,出现脑的毛细血管与小静脉增生,内皮或外皮细胞增多,海绵状组织松散,纤维性星型细胞增生,严重者病变可涉及乳头状体、第三脑室、导水管及四叠区。
本症可以在酒精性korsakov综合征的基础上产生,也可由其他的非酒精性因素引起。
Wernicke病是指急性或亚急性的,部分患者可紧接在震颤性谵妄之后出现三联症:
嗜睡,眼肌麻痹及共济失调。
有时可出现瞳孔反射障碍(缩瞳、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绝对迟钝或凝滞),有时可出现痉挛发作。
G.酒精中毒性痴呆(alcoholicdementia):在长期大量酗酒的患者中,有的出现脑器质性痴呆。
它可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反复发生震颤谵妄、痉挛发作出现急性或慢性进行性人格改变、智力低下,记忆力障碍的痴呆状态。
痴呆的发生,除了酒精直接作用脑组织外,还有酒精中毒导致的痉挛、低血糖以及维生素B族缺少等对大脑综合
H.
2
与机体内的5羟色胺相互作用生成5羟色胺酸,它有类似利血平的作用,促进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和代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是产生不眠与抑郁的原因。
对于健康人,适度饮酒,可阻断体内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使其在脑内增加,有与抗抑郁剂类似的作用。
I.人格改变:此类病人对饮酒的需要超过其他一切活动,个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
私、孤僻、不修边幅、无责任感、不关心他人,行为标准下降。
为了获得酒喝,往往不择手段,不诚实,好欺骗,甚至偷窃和诈骗。
任何劝告或惩罚均无济于事。
丧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