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33
桃源十中九年级语文科导学案编写人:姚洪审核人:使用时间:课题诗词五首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查找资料,了解相关作者及背景。
3、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学习重点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学习难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学习方法课前预习一、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
问边:属国:胡天:商女:百花残:晓镜:无多路:殷勤:探看:把酒:宫阙:琼楼玉宇:婵娟: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作家作品。
查阅工具书,独立完成知识链接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字摩诘。
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早年善边塞诗、万年善山水田园诗。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有《王右丞集》杜牧(803—约852),字牧之,。
晚唐诗人。
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常流露感伤情调。
有《樊川文集》。
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
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课前自由阅读,并搜集更多资料,深入了解每一位作家。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诗词五首《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教学目标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王维一、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
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思考下列问题: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