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11 历史文献学 作业(专升本)
- 格式:rtf
- 大小:8.49 MB
- 文档页数:9
文献学自考试题文献学自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查古籍丛书最理想的书目是( C )A、《丛书举要》B、《丛书集成初编目录》C、《中国丛书综录》D、《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2、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D )A、侧重揭示文献内部特征B、内容新颖,连续出版C、著录内容标明出处D、所收资料侧重基础知识,注重实用性3、《十三经索引》是( C )A、逐字索引B、逐词索引C、逐句索引D、篇名索引4、查本学科重要专业期刊的最佳工具是( B )A、《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B、《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总》D、《中国期刊大全》5、查词藻典故的主要类书有( C )A、《册府元龟》B、《太平广记》C、《佩文韵府》D、《艺文类聚》6、我国第一部体裁完备的政书是( D )A、《十通》B、《通典》C、《文献通考》 D《政典》7、查古代汉语词汇的主要工具书是( C )A、《辞海》B、《辞通》C、《辞源》D、《词诠》8、书目数据库主要提供的是( B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9、进行中西历年月日换算所用的主要工具书有( D )A、《中国历史纪年表》B、《公元干支推算表》C、《中国历史大事年表》D、《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10、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伟止的检索方法是( A )A、倒查法B、顺查法C、追溯法D、抽查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1、布尔逻辑运算符主要有( ABC )A、+或;B、—非;C、*和;D、=12、年鉴的基本特征如下( ABCD )A、信息密集B、连续出版C、材料准确D、内容新颖13、查古代重要典籍中的字句可利用( ABD )A、《史记索引》B、《春秋经传引得》C、《食货志十五种综合引得》D、《十三经索引》14、以部首法编排的工具书有( AC )A、《康熙字典》B、《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C、《汉语大词典》D、《联绵字典》15、追溯检索法主要有( AD )A、扩展法B、倒查法C、顺查法D、追踪法16、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ACD)A、集中性B、系统性C、专指性D、直接性17、三次文献主要包括(ABCD)A、年鉴B、述评C、综述D、百科全书18、二次文献主要包括(ABD)A、文摘B、索引C、手册D、书目19、根据文献的不同载体,社会科学文献可划分为(ABD)A、视听文献B、印刷文献C、灰色文献D手写文献20、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可概括为(BCD)A、定性化B、应用性C、综合性D、定量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献学: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分类、鉴定、整理、利用和保护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和价值,为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
2. 古籍版本学:古籍版本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古代书籍的各种版本及其差异、源流、价值等问题,旨在确定古籍的真伪、年代、作者和内容等信息。
3. 校勘学:校勘学是文献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文本的错误和遗漏,通过比较不同版本和史料,进行文字修正和补充,以恢复原文的真实面貌和意义。
4. 编纂学:编纂学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编排和出版文献资料的方法和原则,包括选题策划、素材搜集、体例设计、编辑加工、审稿出版等环节。
5. 档案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性质、分类、管理和利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档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填空题1.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书籍、手稿、碑刻、档案、电子文献2. 古籍版本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鉴定版本、研究版本源流、评价版本价值3.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校法、他校法、理校法4. 编纂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题策划、体例设计5. 档案学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内容?A. 文献的产生和发展B. 文献的分类和鉴定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D. 文献的整理和利用答案:C. 文献的创作和构思2.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A. 稿本B. 刻本C. 抄本D. 印刷本答案:C. 抄本(抄本也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3. 下列哪种校勘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来发现和纠正错误?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答案:A. 对校法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素材搜集B. 内容创新C. 体例设计D. 审稿出版答案:B. 内容创新5. 下列哪一项不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答案:C. 创作和发表档案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书籍B. 手稿C. 碑刻D. 档案E. 电子文献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校勘学的基本方法?A. 对校法B. 他校法C. 理校法D. 综合法E. 归纳法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编纂学的工作环节?A. 选题策划B. 素材搜集C. 体例设计D. 编辑加工E. 审稿出版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档案学的主要功能?A. 收集和保管档案B. 整理和编目档案C. 鉴定和评价档案D. 利用和开发档案E. 创作和发表档案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内容?A. 鉴定版本B. 研究版本源流C. 评价版本价值D. 比较不同版本的文字差异E. 分析版本的装帧艺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文献学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与实际应用无关。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又叫典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上资料。
(按内容分为: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民族文献、政治文献、方志文献、语言文字文献,科技文献。
村代上著,可分为古典文献[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又:文献包括古典文献、现代文献、多指古典文献。
包括清代及清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目的),辑录各门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检索或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起源于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类书始祖。
现存较早而又较完整的一部类书是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3. 帛书:写在绢帛等丝织品上的书叫帛书。
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主要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文字文献的总称。
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古籍图书数量最大,是古典文献的主体。
在古籍图书中,又以汉语言文字文献最多,所以,古典文献主要研究和讨论汉语言古籍文献的有关问题。
5.四部分类法:是指我国历史上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它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再分若干大类。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对古典文献分类的主要方法。
6.经折装:经折装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装帧方式。
它是把一幅长长的卷子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加上一硬纸作为封面,这样就可以从头至尾翻阅,比卷轴装翻阅起来就方便多了。
7.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它是把每张印好的书叶,以有字的一7面为准,面对面地折齐。
集数叶为一叠。
一、填空:(10分)1、明焦竑有《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当代人物传》)。
2、明代的《永乐大典》其原书的装订方式是(包背装)。
3、我国文献由翻译而来者为数甚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方面:佛典翻译、(学术翻译)、文学翻译。
二、判断(10分)1、中国古代印刷术普及后抄写仍是文献的重要流布方式。
(√)2、清代帝王重视藏书的程度高于前代,清代藏书最盛时是乾隆时期。
(√)3、《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类书。
(×)4、丛书的主要功用是查找辞藻。
(×)5、当年伯希和劫走大量敦煌文献现存英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三、选择(1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典籍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整理发生在(B )时代。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清朝2、清代的四库七阁仿自著名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其主人范钦是(C )代人。
A 宋B 元C 明D 清3、线装大约明中叶兴起,沿用至清末民国间,基本上被(D )书取代。
A 经折装B 蝴蝶装C 包背装 D 洋装4、我国古籍经史子集四分法的制度定型于(B )。
A 汉书艺文志B 隋书经籍志C 隋书艺文志D 四库全书总目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中与《史记》并称西汉最伟大的两部著作的是(A )。
A 《七略》B 《别录》C 《汉书》D 《世说新语》四、名词解释(20分)五厄:(5分:每一要点1分)隋代牛弘所总结的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
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伪书:(1)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这书就称之为伪书。
(2)不能清晰地判断一书的真伪,往往会给我们阅读研究利用古籍带来误解。
《文献学》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与三方面内容。
2.西汉大历史家司马迁著《史记》时,实行“厥协异传,整齐殊语”之作法,对古典文献进展考辨整理。
3.东汉著名学者著有和《说文解字》,世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4.唐太宗命孔颖达等撰为唐代最重要的儒家文献整理著作。
5.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6.清代章学诚的为唐代刘知几的之后又一部史学理论名著。
7.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优点最多而缺点最少的为。
8.古书序、跋的主要区分一般在于在前而在后。
9.佚书一般分为三种状况,即、和散佚之书。
10.20 世纪90 年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一批楚简,经整理,其中包括著名的,对《诗经》争论极具价值。
11.清代辑佚大家中,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者为。
12.敦煌遗书中,觉察有失传已千年的唐末诗人韦庄的著名长篇叙事诗,使文学史上一千年悬案得以圆满解决。
二、名词解释1.总集2.巾箱本3.丛书4.反切5.马王堆帛书三、简述题1.试简述古典文献的根本载体形式。
2.试简要介绍《四库全书》后“四库”系列丛书的整理出版状况。
《文献学》复习资料〔一〕答案一、填空1.名目;版本;校勘2.六经;百家3.许慎;五经异义4.五经正义5.欧阳修6.文史通义;史通7.梵夹装;线装8.序;跋9.全佚之书;缺佚之书10.诗论〔孔子诗论〕 11.严可均 12.秦妇吟二、名词解释1.总集是集合两人以上作品的合集,它可以为一个朝代或多个朝代作品,可以是一种文体或多种文体,可以为作家全部作品或局部作品。
一般以诗、文或诗文合集为多。
2.巾箱本指那些版式较小、便于携带的本子。
3.丛书即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依据确定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总名,以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
4.反切:用两个字合注另一个字的读音,取前一个字声母和后一个字韵母及声调,拼成被注音之字。
此法注音即反切法。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的学科性质是()。
A. 历史学B. 文学C. 信息学D. 管理学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献学的研究范畴?()A. 文献的收集B. 文献的整理C. 文献的编辑D. 文献的创作答案:D3. 文献的分类方法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分类方法?()A. 主题分类法B. 作者分类法C. 年代分类法D. 地区分类法答案:B4. 下列哪一项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目的?()A. 促进文献的传播B. 促进文献的保存C. 促进文献的利用D. 促进文献的创作答案:C5. 文献检索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检索工具?()A. 目录B. 索引C. 摘要D. 书评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答案:收集、整理、利用2. 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书籍、期刊、档案3. 文献分类的依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主题、年代、地区4.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较法、统计法、分析法5. 文献检索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确定检索词、选择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献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
答案: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学科,而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学科。
文献学为图书馆学提供了文献分类、编目和检索的理论基础,而图书馆学则为文献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
2. 说明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献学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其次,文献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文献学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最后,文献学支持了学术研究和决策制定。
1:[填空题]孔子的文献整理成就:主要是对《》《》《》《》《》《》等"六经”的整理。
经孔子整理出来的六经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可以说"六经”的整理,是我国历史文献学的萌芽,孔子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
参考答案:《尚书》《周易》《诗》《春秋》《礼》《乐》开山之祖2:[论述题]解释:《七略》目录学古史辨派《太平寰宇记》类书善本辨伪学《太平御览》丛书版本学参考答案:《七略》:是西汉末年的学者刘歆在刘向所撰写的叙录汇编《别录》的基础上,撮其要而撰成的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
它将西汉一代的藏书分为6略,38种,是一部有书名、有序、有简略解题的分类目录。
其组织比较严密,系统比较完整,为后代编辑图书目录在原则、体例、方法上,打下了基础。
目录学:就是研究图书的分类编目整理和图书目录的利用以及目录工作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古史辨派:是指我国"五四”时期,以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为首提倡大胆疑古辨伪,吸引众多学者围绕其疑古观点参加讨论,并在学术界形成以他为主将的疑古辨伪学派。
这一疑古学派讨论文章辑集共出版了《古史辨》7册,对于20世纪学术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太平寰宇记》:200卷,目录2卷,是记述宋代疆域版图的一部全国总志。
作者乐史从东京开封写起,然后分卷记述各州、军的建臵沿革、境界、户数、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名胜古迹。
我们提供了宝贵史料。
特别是注明材料出处,为作进一步研究指明线索。
类书:我国古代一种采辑或杂抄古籍中各类或某一类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按照一定方法加以编排,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历代官修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册府元龟》1000卷等。
善本:凡是内容较好、流传较少,刻印较精,无错讹脱漏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研究参考价值的古籍,无论旧椠近刻、新旧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均可称为善本。
具体地说,凡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三性之一的版本,均可称为善本。
《史学概论》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19世纪美国历史主要学派的是()。
A.浪漫主义学派B.废奴派C.盎格鲁-撒克逊学派D.边疆学派2、《长征记》的作者是()。
A.色诺芬B.老伽图C.波利比阿D.希罗多德3、属于凯撒的史学作品的是()。
A.《高卢战记》B.《日耳曼尼亚志》C.《罗马历史源流》D.《罗马古物考》4、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
A.生动性B.广泛性C.民主性D.真实性5、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
A.《历史》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希腊史》D.《罗马帝国衰亡史》6、提倡总体史学,从下往上看是学,问题史学的史学流派是()。
A.年鉴学派B.边疆学派C.浪漫主义学派D.废奴派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是()。
A.鲁迅B.郭沫若C.钱学森D.胡适8、1845-1846年,马恩合著的()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成立。
A.《德意志史》B.《德意志国家》C.《德意志意识形态》D.《德意志国家》9、计量史学史是历史与哪一学科的结合()。
A.化学B.物理学C.数学D.语言学10、《资治通鉴》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北宋B.五代C.南宋D.南北朝11、《历史的终结》时谁的作品()。
A.亨廷顿B.斯宾格勒C.福山D.汤因比12、《春秋》是谁的作品()。
A.老子B.孔子C.屈原D.左丘明13、孔子晚年,在鲁国打伤麒麟的是()的家臣。
A.叔孙氏B.孟孙氏C.季孙氏D.鲁哀公14、“史学两司马”指的是()。
A.司马迁、司马光B.司马迁、司马相如C.司马相如、司马光D.司马相如、司马懿15、第一部断代史()。
A.汉书B.春秋C.论语D.七略16、第一部兵书()。
A.汉书B.孙子兵法C.春秋D.论语17、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18、西方史学之父是()。
A.赫卡泰俄斯B.希罗多德C.修昔底德D.波里比阿19、()是蒙古族的第一部重要文献。
A.蒙古秘史B.元史C.宋史D.史集20、盛唐时期出现“史”的含义是“()”之义。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诗、书、礼、义、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汲冢周书)。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金刚经》。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典通》、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青铜器;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总集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1899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辑佚——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历史文献解读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历史文献最早记录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A.《资本论》B.《论语》C.《史记》D.《西游记》2.以下哪本历史文献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纲目”?A.《庄子》B.《左传》C.《史记》D.《红楼梦》3.《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行录?A.孔子B.柳宗元C.韩愈D.王阳明4.以下哪本历史文献是描述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A.《资本论》B.《红楼梦》C.《西游记》D.《山海经》5.以下哪本历史文献是西方古希腊的哲学著作?A.《尚书》B.《论语》C.《共和国》D.《红楼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标注“√”,错误的请标注“×”。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资本论》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3.(√)《山海经》是我国古代顾问著作之一。
4.(×)《论语》主要记录了西方古希腊的哲学思想。
5.(√)《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请简述其特点。
2.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顾问著作,请简述其内容和作用。
3. 《资本论》是哪位思想家的重要著作?它主要探讨了哪些问题?四、论述题就你所了解的历史文献,选择一本进行论述。
请分析该历史文献的主要内容、作者及其影响,并阐述你对该历史文献的看法和评价。
(这里以《史记》为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司马迁。
它以纪传体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纲目”。
该书分为十二本,涵盖了历史、传记、经籍、志书等不同内容。
其中的纪传部分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史记》不仅在当时对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历史著述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我看来,《史记》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著作。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艺文类聚》5.十通6.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本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答案杨帆整理编辑一、名词解释1.郭店楚简: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
当时发掘的竹简804枚,有字的730枚,约13000多字。
其主要是道家和儒家著作,如道家的古本《老子》,儒家的《五行》、《忠信之道》等。
郭店楚简的出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近20年来影响中国学术界最大的一件事,它不仅要改写经学史和儒学学术史,而且要动摇中国学术思想的不少有关定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史学价值。
2.隶书: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字体。
其先导被认为是渐趋草率的六国古文,到秦朝,民间流行一种比较通俗、草率书写小篆的写法,称为隶书。
到了汉代,隶书成为正式文字。
隶书在早期只是简捷的篆书,到汉代笔画形体逐渐整齐,汉隶的最大特点是笔势发扬舒展,有波势挑法。
隶书的创造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变革,此后两千年间都不曾有过很大的改革,汉字的字体和字式都基本固定下来。
3.《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明末清初顾炎武撰。
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然后根据明朝行政区划,叙述舆地沿革,涉及服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诸多方面,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被梁启超称为“政治地理学”,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史必读的书。
4.石经:中国古代刻于石碑上的重要经典,是碑刻的一种。
主要分为儒家经典刻石和佛经刻石两大类,分别以熹平石经和房山石经为代表。
石经对于保存古代典籍,纠正经典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重要意义。
5.居延汉简:20世纪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金塔县境内出土的汉代简牍,因出土地在汉代称为居延,因而被称为居延汉简。
这批汉简分为两次出土,1930年到1931年出土的汉简称为旧简,约1万多枚;1972年到1974年出土的称为新简,约2万余枚。
居延汉简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
重庆文科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红楼梦》是明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C.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志D.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话集答案:A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五四运动答案:A3.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A4.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B5.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C。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C6.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D。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D7.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A8.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B9.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C。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C10.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正确答案是D。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根据题目所给的空白处,填写正确的答案。
(请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答案:唐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文学艺术的繁荣、宗教文化的多元发展等。
2. 描述一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展现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
(第一章)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
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
五鸠,鸠民者也。
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
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左传·昭公十七年》(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
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
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
(第一章)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
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
五鸠,鸠民者也。
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
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左传·昭公十七年》(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
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
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时间: 分钟 共 分)年级: 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考试科目:《文献学专题》试题类别: 考试形式 闭卷 开、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清代私刻丛书,各具特色。
如其中( )的《士礼居丛书》、孙兴衍的《岱南阁丛书》,就专以仿宋、元旧本文献为主。
.张海鹏 卢文弨 鲍廷博 黄丕烈魏明帝正始年间,用( )三种字体,刻写了《尚书》《春秋》两经,故称“三体石经”。
古文、篆书、楷书 篆书、楷书、草书古文、篆书、隶书 楷书、草书、隶书“卷子”是古代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之一,由以下哪四部分构成?( ) .轴、卷、褾、带 轴、牙签、褾、带卷、牙签、帙、邺架 轴、卷、帙、邺架隋朝牛弘提出书有“五厄”,明代( )又接其说法,补论“十厄”。
.冯梦龙 袁宏道 胡应麟 李开先抄本的分类,从纸格的颜色来看不包括( )。
.红格抄本 蓝格抄本 青格抄本 黑格抄本浙刻本用的字体是( )。
.颜体 欧体 柳体 赵体版本从狭义上来说专指( )?.抄本 雕版印本 批校本 手稿本在版本的整书结构中,附于书皮内的空白纸页叫做( )。
扉页 封面 书口 书脑著名藏书家多半会有自己的藏书处,清代黄丕烈有( )。
述古堂 汲古阁 知不足斋 士礼居以下哪一部书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被张之洞称为“良师”,也是先秦至清初学术史的系统总结?( )《郡斋读书志》 《四库全书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 《七略》二、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唐代类书,多已亡佚,今存者仅四大类书:虞世南撰写的 、等编写的(《艺文类聚》)、徐坚等编写的(《初学记》)、白居易编写的(《白氏六帖事类集》)。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 、碑。
古代典籍屡遭厄运,隋朝 提出书有“五厄”,明代又补论“十厄”。
著名藏书家多半有自己的藏书处,比如:明代祁承有淡生堂、毛晋有 、清代钱曾有述古堂、赵昱有小山堂、鲍廷博有 。
在版本内容结构中, 是出版者的专用标记,刻印年代、地点、姓名、堂号等。
历史文献学考试试题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概念:“文”在古意中指典籍文章,“献”指古代耆旧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也包括耆旧先贤的事迹经历。
现代广义的文献个概念是它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
从情报学角度的概念是:以一定方式将人类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记录于一定载体之上所形成东西叫做文献。
内涵变化:文献一词,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关文献概念的描述,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至元代,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马端临,首次以“文献”一词命名的专著《文献通考》面世。
自孔子至元·马端临均把“文献”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可作叙事、论事佐证的古今典籍及圣贤的言论,即文献兼指书和人。
此说至今仍有影响。
后来,文献概念的内涵偏指著述或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如:历史文献。
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如医学文献。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和资料性。
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献著录总则》,对文献概念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知识。
凡是能耳闻、目睹到的并记录在一定的物质上的知识载体,均称之为文献。
《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将文献定义为:“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内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该定义强调了文献是可以进行加工处理的“单元知识”;存贮(记录)“单元知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存贮声音、图像、文字、符号等知识的磁性载体(磁带、磁盘、光盘)文献等。
在国外,文献一词首先由法国保罗·奥特勒于1905年提出,随后流传于世。
其中英语的“文献”与“情报”的最初含义交叉,后来才分开。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文献概念则是《汉俄英情报学词典》中的解释:文献是“包括固定情报以及用于传递和使用情报的物质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