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748.00 KB
- 文档页数:1
解读泰顺廊桥中文1202 丁舒婷201208580206 摘要:泰顺被称为“世界廊桥之乡”,在这里,廊桥保存的最为完整,也最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廊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泰顺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俗色彩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泰顺廊桥民俗色彩泰顺位于浙南边陋,东北接文成,西北接景宁,南邻福建;洞庭山脉和南雁荡山脉双脉交叉,形成“浙南屋脊”,索有“九山半田半溪水”之称。
此处群山叠加,沟壑纵横、山清水秀、水系资源丰富,山和水的自然地理位置因素决定该区域内以山径和桥梁为主要交通道路形式。
正因如此,泰顺人自古以来执着于修建桥梁。
泰顺廊桥的形态艺术不仅仅呈现的是桥本身单纯的“过渡”功能,其造型和纹样还隐含着深刻的泰顺当地文化与人文精神。
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也闪烁着人民的智慧结晶。
无论是从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是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
一、廊桥的历史廊是中国建筑组成部分之一,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通常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挡阳光、躲避雨水、休息嬉戏等功能。
它既是古代建筑外观特征的一种外在形式,也是用来区分空间区域的重要设计手段。
在园景布局中,廊的设计会让人产生曲径通幽的空间延伸,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廊桥作为一种桥梁形态类型,本身的直接作用是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但它与一般的桥梁差异性在于廊桥的艺术形态是桥身建有桥顶,除了方便人们通行外,其间接作用是能够提供给路人遮阳避雨、供人休憩等作用。
廊桥除了自身的“渡人”作用外,还兼具房屋建筑的作用,能够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
廊桥根据其材质和造型特点可分为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泰顺境内现有200余座廊桥,被当之无愧的誉为中国“廊桥之乡”。
其中木质廊桥是泰顺廊桥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艺术形态。
浙江泰顺有“廊桥之乡”的美誉,现存的有达200多座古廊桥。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注:廊桥发现、开发在泰顺众多的廊桥中,木拱桥以其梁木穿插的特殊而巧妙的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结构,使较短的梁木构件,以剪刀叉穿插挤压的形式,横跨较宽的水面,十分稳固。
犹如长虹横跨两岸,壮丽可观。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采用的就是这种木拱桥形式。
然而,与河北赵县安济桥、泉州万安桥、潮州海阳县广济桥总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的汴水虹桥已经不在世上存在了。
80年代初期,古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在日本讲学时曾涉及《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结构。
他用筷子搭出拱桥模型并解释此类桥梁的合理性,还在报上撰文称之为“中国一绝”,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然而,路先生当时所见到的虹桥只能局限于画面上。
1996年7月下旬,他与刘杰等人到泰顺考察,第一次偶然见到仙居木拱桥时,竟激动地跳入溪水亲近廊桥!北宋末期,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木材紧缺,以及木拱桥远非石拱桥坚固耐久等原因,使得虹桥结构难以在中原立足。
随着以后黄河多次泛滥,昙花一现的虹桥在中原逐渐难见踪影。
许多学者认为,虹桥技术自宋之后,在中国已失传900余年。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首先在浙江南部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木拱桥。
1979年11月,茅以升主持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工作会议中,专门就发现的浙南叠梁桥(虹)桥进行深入研究,次年10月,经实地考察,确认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
这一发现无异于在浙闽大地上发掘出一座中国古代科技史中的“侏罗纪公园”。
尘封900多年的虹桥结构的桥重见天日。
1986年出版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共记载拱桥11座,其中泰顺4座。
经继续考察,发现闽东北、浙西南、温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保存着大约近200座木拱桥。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简称“沈海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15,起点在沈阳,途经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终点在海口,全长3642公里。
浙江段经过的地(市县)有:嘉兴(平湖市、海盐县)—宁波(慈溪市、江北区、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台州(三门县、临海市、黄岩区、温岭市)—温州(乐清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
路线分为四段:浙沪界至海盐枢纽路段与杭浦高速并线使用,海盐枢纽至宁波绕城宁波北枢纽(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接线)路段与杭州湾环线高速及宁波绕城高速并线使用,宁波北枢纽至姜山北枢纽与宁波绕城高速重线,姜山北枢纽至浙闽界分水关与甬台温高速并线使用。
※风景点对应的出口为从温州出发最近或最佳出口,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高速公路里程数的标注规则为:如里程数为四位,则取后三位。
本文内里程数为高速路牌标注数字,其实际里程数应为1000+里程数,如宁海服务区(552)的实际里程数为1000+552=1552公里,即沈海高速1552K。
★★出行宝鉴大宝奉献★★名称标示牌(里程数) 著名风景点·连接高速公路★★杭浦高速(杭州—浦东)路段★★山阳枢纽山阳枢纽(332) S4沪金高速亭卫公路亭卫公路(332)金山新城金山新城(336)金山卫枢纽金山卫枢纽(342) S19 新卫高速(原A6) 服务区金山服务区(344)收费站浙沪南主线(345)新仓互通新仓·独山港·全塘(351)服务区平湖服务区(355)独山互通独山·广陈(358)乍浦互通·乍浦·平湖(369) 九龙山度假区,东湖景区,莫氏庄园海盐枢纽海盐枢纽(374) S7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北线(杭浦)S11乍嘉苏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接线路段★★嘉兴港区互通 ·嘉兴港区·海盐(377)服务区 北岸服务区(378) 收费站 观景平台(395) 海天一洲服务区南岸服务区(413)庵东互通庵东·周巷(416)大桥生态农庄,天元古旧家具,杭州湾湿地公园慈溪互通杭州湾新区东·慈溪·新浦(430)滨海度假区,上林湖,越窑遗址观海卫互通观海卫·附海(445)掌起互通·掌起·龙山(451)鸣鹤-上林湖,达蓬山景区,五磊山-杜白湖服务区 慈城服务区(464)慈城互通·慈城·余姚(466)慈城古县城,绿野山庄,保国寺宁波北枢纽 宁波北·江北(473)G1501宁波绕城高速G9211甬舟高速★★宁波绕城高速路段★★高桥枢纽高桥枢纽(476)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南线)S5杭甬高速宁波段横街互通 鄞县大道·横街·集士港(482)宁波西 宁波西枢纽(488) G1512甬金高速·宁波机场朝阳互通朝阳·姜山北(494)姜山北枢纽姜山北枢纽(501)G1501宁波绕城高速S1甬台温高速★★甬台温高速(宁波—台州—温州)路段★★姜山互通天童南路·姜山(507)奉化互通·奉化·西坞(519)溪口旅游区,滕头生态旅游区,四明山森林公园服务区奉化服务区(523)宁海北互通·西店·宁海北(542)服务区宁海服务区(552)宁海互通·宁海·象山(554) 十里红妆,伍山石窟,国家登山步道,宁海温泉,第一尖雪山欢乐谷,雁苍山,象山景区宁海南互通宁海南·桑洲·岔路(579)浙东大峡谷,前童古镇,梁皇山,天河生态景区麻岙岭隧道(2272M):台州(三门)·宁波(宁海)地界三门互通·三门(593) 蛇蟠岛,,多宝讲寺,,亭旁红色景区,青蟹基地吴岙枢纽吴岙枢纽(602) G15w常台高速(上三)猫狸岭隧道(3616M):台州(三门)·台州(临海)地界临海北互通·临海北(616) 江南长城,桃渚古城服务区台州(临海)服务区(621)临海南互通·临海南(632)水洋枢纽水洋枢纽(637) S28台金高速黄土岭隧道(1910M):台州(临海)·台州(黄岩)地界台州互通台州(黄岩·椒江)(644) 柑橘博览园,一江山岛,台州海洋世界台州南互通台州南·路桥(657) 路桥十里长街,日用品商城塘岭隧道(935M):台州(黄岩)·台州(温岭)地界大溪互通·温岭·玉环(666)方山-南嵩岩,长屿洞天,石塘景区,玉环大鹿岛,玉环漩门湾农业观光园湖雾岭隧道(4116M):台州(温岭)·温州(乐清)地界雁荡山互通·清江·雁荡山(686) 雁荡山(国家5A),西门岛,南阁牌坊服务区清江服务区(693)蒲歧互通虹桥·蒲歧(708) 乐清湾渔家乐,中国鲨鱼加工基地,南宋王十朋墓(乐清至玉环滚装轮渡)玉环漩门湾农业观光园·湿地公园黄檀硐古村落乐清互通·翁垟·乐清(721)中雁荡山,东塔山,灵山,水飞谷北白象枢纽北白象枢纽(738) S10温州绕城高速大桥北互通·北白象·乌牛(740) →东瓯大桥·过江通道(过江大桥) 七都互通七都(743) 七都大桥(与温州市区学院路连接)温州东互通温州东·洞头·机场(748) 百岛洞头,江心寺南白象枢纽南白象枢纽(755) G1513温丽高速服务区温州服务区(755) 与【温州南】互通合建温州南互通温州南·大学城(755) 温州乐园,三垟湿地,仙岩景区,泽雅塘下互通·塘下·瑞安北(764)瑞安互通瑞安(771) 玉海楼飞云互通·飞云·文成(775) 铜铃山、百丈漈,龙麒源,寨寮溪平阳互通·平阳(788) 南麂列岛萧江互通·萧江·龙港·水头(803)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渔寮大沙滩,南雁荡山,炎亭沙滩苍南互通·苍南(807)服务区苍南服务区(814) ※往温州方向需在此领卡措施已取消※观美互通··观美·桥墩(819) 渔寮大沙滩,碗窑古村落,蒲壮所城,玉苍山森林公园※往温州方向互通曾因故关闭,已于2013年底复通※收费站浙闽收费站(822) ※往浙江方向已恢复发卡※分水关互通·分水关·泰顺(830) 飞云湖,泰顺廊桥,乌岩岭,承天氡泉收费站闽浙收费站(841)。
设计一条旅游线路作业泰顺第一天:南浦溪库村——南浦溪景区——筱村文兴桥——徐岙底古村——墟里第二天:廊桥文化园——胡氏大院——仕水碇步——仕阳梯田——入住民宿第三天:东溪采茶舞曲纪念馆——茗石龟湖——返程这条路线以观光为主题,观日出云海,漫步最美生态绿道,体验畲乡风情,探秘原始森林。
让游客的体验更加的多样化,需求更加个性化。
胡海淼介绍,这条线路主推的特色就是体验泰顺的畲族风情,以及感受泰顺的自然山水,包含百丈镇的飞云湖,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库村始建于晚唐,经五代、宋、元、明、清,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具唐宋遗风的古村落,又因为街巷、山墙等皆用鹅卵石砌造,被称为“石头村”、“鹅卵石的城堡”。
是泰顺古民居建筑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
传统建筑达37000平方米,多数建筑墙体用泥土夯筑或鹅卵石堆砌成,与温州众多的古村落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要想玩完南浦溪景区的全部景点至少需要花上3天的时间,一路上山水叠转,怪石嶙峋,你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彻底征服。
初见南浦溪,会有种“这里竟然是浙江”的感觉,因为这里的山水瀑布,实在是太“野”了。
险峻的峡谷“一线天”,“挂”在崖壁上的玻璃桥,深不见底的碧潭,还有落差百米的三重漈,这的景色看一眼便被震撼。
文兴桥结构奇特,因为左右不对称而广被关注。
关于左右不对称,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说。
一说师傅带的新徒弟怕自己造的桥不够牢固,偷着多打进去了几筐螺钉,导致重量不一产生了倾斜;又一说是建桥的两个师傅意见不一,分别从两边建桥,建到中间发现不对称也已经来不及了。
具体是因为什么,也许现在也只有桥自己知道了。
赴一场金秋之约,看一次金稻古桥。
又到了文兴桥稻海翻腾的季节,金色的稻田和溪水、古桥相辉映,微风吹过,喜看稻田千层浪。
谷子都很饱满,压得稻杆直不起身来,柔韧的茎条轻拂着皮肤,滑滑的,痒痒的,一阵阵舒坦与惬意带来了秋天所独有的味道。
徐岙底古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多方面的文物研究价值。
泰顺廊桥游记浙江的印象,历来都是西湖断桥的凄美,可是原来还有另一种古朴真实的存在在经历了昨天崎岖山路的颠簸之后,我们的身体开始变得麻木起来。
尽管,离我们后来一上车就开始谐称的“松骨活动”还有段距离,但是,已然是适应了。
汽车在驶过了山涧,穿越了若干个小村小镇后,开始行驶在一条较为平坦的土路上。
突然间,给我们一种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
天,晴朗起来;路,开阔起来;空气,清新起来;绿色,更加浓烈起来。
“泗溪”这个在历史上被称誉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向我们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强烈地吸引住了我们的心。
一座造型优美的廊桥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我们惊喜之余,邱师傅并未停车,而是一路奔进了镇子。
正在疑惑中,车停靠在一座廊桥的桥头。
下车观望:哦!这是溪东桥。
有历史记载:“此桥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重修。
整个桥长41.7米,宽4.86米,高10.35米,桥屋15间,中央三间是宫殿式主楼,构架飞檐翘角。
桥栋上面塑造“螯鱼双吐水”,栋下塑造“唐僧取经”及梅、兰、竹、菊等诸多工艺,形态栩栩如生。
桥头飞挑,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桥面檐下,三间藻井,构造工艺精致古朴,使桥身显得更加秀丽堂皇。
”的确,当溪东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感觉不是“惊艳”而是一种“富丽堂皇”。
大气磅礴的飞檐,气宇宣昂的桥身,一抹青山为屏障,一弘清流桥下行。
真不愧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世界桥梁之典型”。
我们到达十分,整条街上静悄悄的,连溪东桥仿佛也才从睡梦中醒来。
由于没有游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景、拍摄,大摆POSE。
桥上,桥下走过几个来回后,我站在泗溪中学门前的那棵大数下,透过茂密的树叶看着眼前的溪东桥,回想着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溪东桥掩映在一片花海中的美态,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离开溪东桥,上车行几百米,停在有着田埂小路的一边。
我们向着司机邱师傅对我们摆手的方向望去,一条清澈的溪流,几棵绿荫数亩的古树,隐约可见暗红色的桥身。
自驾泰顺廊桥游攻略刚结束泰顺廊桥自驾游,来这里晒晒游记攻略,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先报一下流水账吧:Day1: 上海出发->沪杭高速->过杭州湾大桥->宁波绕城温州方向->甬台温高速分水关出口下->新58省道泰顺方向->北坑底右转,沿路直行到达三魁汽车站,宿美华宾馆。
去程大约以110km/h 的速度,加上中间休息加油,约9个小时到达终点。
当天熟悉环境,休息。
Day2: 晨起游览三魁镇的刘宅桥、薛宅桥和永庆桥。
刘宅桥在三魁往仕阳去的老58省道上,离汽车站车程仅几分钟而已。
右手路边有指示牌,车可以开进去一小段路,停在民居门口下车,沿小路走即可。
薛宅桥则在相反的方向,需要穿过相对热闹的街道,在路的尽头左转就可以看到了。
去薛宅桥同一条路继续往前大约2-3km的地方,右手过水泥桥,过桥之后走左手的路大约200m就是永庆桥了。
那条路上有很多水泥桥,需要问路才行。
问路可以问“下溪坪的古廊桥”,因为当地人并不熟悉“永庆桥”,图片和现貌也有很大区别。
下一个目标是罗阳的仙居桥。
游览完永庆桥回到过水泥桥前的主路继续前行大约3km就可以驶上新58省道了(这段路比较窄,而且是在民居中穿行,要小心路边的小孩和小狗)。
上了新58省道右转就是泰顺方向,车程大约30分钟就到了罗阳,选择老城区/南院方向,经过中石化加油站(可加油,泰顺加油的地方很少),直行经过老泰顺汽车站,一直沿右手的路前行,之后会进入山路。
从泰顺老汽车站开始计时大约是20-30min 可以看见仙居桥。
希望仙居桥的出现可以给你惊喜。
游览完仙居桥可以原路返回去罗阳镇,也可以继续前行走52省道回罗阳镇。
我是早晨7点不到开始我的游程的,所以这个时候正好可以在罗阳镇用午餐。
下午就去筱村吧。
从罗阳镇出发走新58省道在筱村方向左转直行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在葛洋站牌处有2个方向,不要走葛洋方向,右手才是筱村方向。
山路上会经过下村站、翁家山站和五蒲站,到了筱村汽车站如果直行可以到文兴桥,如果右转可以去徐岙底和文重桥。
,• >■^?雜:少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的浙江泰顺,境内保存有30余座唐、宋、明、清四代的占廊桥。
泰顺廊桥建造工艺之独特,桥梁造嘲之精巧,为世界桥梁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清明上河图》中汴水虹桥的再现”。
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出了风格各异的桥梁。
泰 顺廊桥作为中国桥梁中独具特色的一脉,散落在浙闽 交界的一隅山地上,它们或雄伟壮观,或精致小巧,但都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
泰顺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浙南重要的生态 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因境内河流众多,且村落分散,村民们在河上架起桥梁,在桥上修风雨亭,供行人歇 脚,渐渐地便形成了独特的泰顺廊桥。
泰顺廊桥造型 古朴,廊屋是其一大特点,复杂多变的屋脊结构,飞 扬流畅的线条,轻盈灵动的檐角,形成了别具一格的 美。
而在泰顺的众多廊桥中,一些代表性廊桥又颇具 特色。
左右页图:廊桥又叫作“虹桥”“蜈蚣桥”等,是一种有顶盖的 桥,可以保护桥梁,同时也能遮阳避雨、供人休憩聚会。
位于闽浙 边界山区的泰顺,因廊桥众多、造型别致,被称为“中国廊桥之 乡”。
北涧桥:“中国最美廊桥”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的北涧桥,被誉为“中国最美廊桥”。
北涧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嘉庆/V年(1803年)重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
51.7米的拱形长桥横跨于北溪之上,净跨29米,上有廊屋29间。
我站在溪滩上仰望北涧桥,朱红色的桥体倒影在溪上,形成上、下两道长弧。
桥正中有一座重檐歇山顶廊屋,正脊反曲,产生大幅度的凹面,垂脊高高翘起,形如大鹏展翅,充满了张力之美。
屋脊上还塑着一对浑雄苍健的青龙,双龙神态灵动,栩栩如生,眼珠格外清亮,须发一毫不乱,鱗甲细腻真切,一副跃跃欲飞的模样。
两侧廊屋则大幅度倾斜,呈现出饱满的几何形状,气贯■^41。
088泰顺廊桥的廊屋内部多设有神龛,用以供奉神明,如观音菩萨、平水大王、土地神、文昌君等。
每逢祭祀,廊桥人往,格外热闹。
介绍泰顺廊桥的作文嘿,大伙儿,今儿咱们来聊聊泰顺廊桥那点事儿,保证让你听了跟走了一遭似的,心里头美滋滋的。
说到泰顺,那地界儿山清水秀,美得跟画儿似的,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得数那几座廊桥。
你瞧,一踏入泰顺的地盘,远远地就能看到它们,横跨在小溪上,就像是村里的老大哥,稳重又亲切。
记得第一次去,我是跟着几个朋友一块儿去的,那时候正是秋天,满山的枫叶红得跟火似的,映衬着廊桥的木色,那叫一个和谐。
咱们一行人,边走边聊,那叫一个惬意。
走到桥边,我第一个冲了上去,结果差点儿被门槛绊了个趔趄,惹得大伙儿一阵哄笑。
“哎,你这急性子,得悠着点儿!”老李头儿在后面慢悠悠地说,他可是个老泰顺通,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熟得很。
我站稳了脚跟,仔细打量起这座廊桥来。
这桥啊,全是木头搭的,但结实得很,走在上面,还能听到木头特有的“吱嘎”声,那声音,听着就让人心安。
桥两边是长凳,坐上去,凉凉的,正好可以歇歇脚,看看风景。
“看那边,溪水多清啊!”小张指着桥下说。
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溪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好像也在欢迎我们似的。
“是啊,这桥可不光是走路用的,还是咱们泰顺人乘凉、聊天的好地方呢。
”老李头儿边说边找了个位置坐下,我们也跟着坐下,一边享受着微风拂面,一边听老李头儿讲廊桥的故事。
他说啊,这廊桥啊,历史悠久,每一座都有它的故事。
有的桥是为了纪念某位英雄而建,有的桥则是为了方便村民出行。
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的日子,人们在这座桥上忙碌、欢笑、相遇、别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夕阳西下,我们该走了。
回望那座廊桥,它依旧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我暗暗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还要再来这儿,再听听那些关于廊桥、关于泰顺的故事。
咋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泰顺廊桥心动了呢?那就赶紧收拾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A Lounge Bridge is an ancient Chinese type of bridge with a roof. This type of bridge does not appear in any other part of the world and was thought to have disappeared from China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手動播放Hand play•廊橋亦稱虹橋、蜈蚣橋等,為有頂的橋,可保護橋樑,同時亦可遮陽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會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橋、石拱廊橋、木平廊橋、風雨橋、亭橋等。
其中木拱廊橋分布於閩浙邊界山區,尤其在浙江泰順,泰順因此被稱為「中國廊橋之鄉」,古廊橋目前尚存30餘座。
2005年末,浙江泰順、慶元、景寧和福建壽寧、屏南、福鼎等縣市聯合將廊橋向國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縣、壽寧縣、周寧縣和浙江省泰順縣、慶元縣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外分布於歐洲(中歐)、北美的廊橋風格有別於中國,各具特色,如瑞士小城琉森的卡貝爾橋(Kapellbrücke)。
•廊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漢朝已有關於「廊橋」的記載。
虹橋盛行於北宋時中原地區,以汴水虹橋為代表。
但汴水虹橋只留在了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
但有專家認為這種虹橋技術目前依然存於閩浙邊界的木拱廊橋,並未失傳。
摘自維基百科•木拱廊橋分布在閩浙邊界山區,包括浙江溫州的泰順,浙江麗水的慶元、景寧和福建寧德的壽寧、屏南、福鼎等地,木拱廊橋現存200餘座。
其中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縣、壽寧縣據傳設於明朝景泰年間,為祝皇帝壽慶,合稱「景泰壽慶」。
廊橋在各地外觀上存在著差異,泰順、景寧的廊橋相橋凳窄、橋身側板為半封閉;慶元、壽寧的板凳則為寬的,坐、臥兼可,側板則為全封閉,上開各式小窗用以採光。
泰顺廊桥解说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泰顺廊桥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廊桥之一,位于浙江省泰顺县的溪口镇,始建于明代。
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廊桥之一,被称为“八百里廊桥第一桥”,也是中国四大古廊桥之一。
泰顺廊桥跨越着泰顺县的泰顺江,连接着东西两岸,是泰顺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廊桥全长约138米,宽5米,有11个翘檐式八角亭。
廊桥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湛,虽然历经风雨,但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当地的重要景点和历史遗迹。
泰顺廊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是中国廊桥建筑的典范之一。
廊桥由数十根长桥墩支撑,桥面上铺设着青石板,两侧有栏杆,整个桥体以木梁为主要结构,整体呈弧形,显得优美大方。
廊桥的墩台上还建有翘檐式八角亭,形态各异,独具特色。
廊桥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方水乡的传统特色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廊桥的设计巧妙,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木桥建筑的杰作之一。
泰顺廊桥历史悠久,传承文化深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廊桥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泰顺县的兴衰发展。
廊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和文化传统,是明清时期木桥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廊桥还曾经是泰顺县的交通要道,起到连接两岸的重要作用。
廊桥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历史的长卷,记录着泰顺县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四大古廊桥之一,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廊桥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成为泰顺县的重要景点和地标。
廊桥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木桥建筑的魅力,还体现了泰顺县的历史人文风貌,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廊桥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第二篇示例:泰顺廊桥,又称为泰顺廊桥或者是泰顺古廊桥,是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古老廊桥。
它始建于清代的光绪年间,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成为了当地的一处著名景点。
泰顺廊桥的建造历史悠久,其风格优美、结构精巧,被誉为中国工艺建筑的杰作之一。
廊桥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100余座。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和聚会等作用。
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廊桥之乡,木拱廊桥尚存200余座。
2005年末,浙江泰顺、庆元、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分布于欧洲(中欧)、北美的廊桥风格有别于中国,各具特色,如瑞士小城卢塞恩的卡贝尔桥。
亭桥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给游人以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
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
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风雨桥,也叫风水桥,是广西侗族建筑的代表。
风水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
整座廊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是3排12个木柱形、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80根粗大、笔直的木柱进行悬、托、架等建筑支梁体系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可供游客休息、观看野鸭竞飞表演;桥的顶部采用桦铆连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分叉四个翘角,再用10层飞檐层层覆盖。
无论是从远处还是近处观望,风雨桥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古朴、飘逸,犹如一把敞开的巨伞,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品。
廊桥之乡泰顺旅游景点嘿,朋友们!今天可得跟你们好好唠唠泰顺这个廊桥之乡呀,那可真是个宝藏旅游地呢!我记得那次我一到泰顺呀,那心情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老激动了。
下了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往那些个有廊桥的地儿奔。
走在泰顺的路上,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路边的小花小草都像是在跟我打招呼呢,风一吹,它们就晃晃悠悠的,仿佛在说:“欢迎你来哟!”我第一个瞧见的廊桥就是北涧桥啦。
好家伙,远远望去,那桥就稳稳地横跨在河面上,就像个老当益壮的长辈,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地方。
走近了看呀,廊桥的木头透着一股子古朴的味道,摸上去糙糙的,可那就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呀,每一道纹理好像都在讲着过去的故事呢。
我站在桥头,看着那桥上人来人往的,有本地的大爷大妈慢悠悠地走着,还有像我这样的游客,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都想把这廊桥的美给留下来呢。
我跟着人群走上桥,那桥顶的飞檐可太有意思了。
我仰着头看了半天,那飞檐翘得高高的,就像鸟儿展翅欲飞一样,檐角下还挂着些小铃铛呢。
风一吹,铃铛就“叮当叮当”地响,那声音可清脆了,就像是给这廊桥配上了独有的背景音乐,听着让人心里格外舒坦。
这桥上呀,两边还有供人坐着休息的长凳呢。
我找了个空位坐下,就开始细细打量这桥上的一切。
我瞧见有个小孩子呀,估计是第一次来,兴奋得不行,在桥上跑来跑去的,一会儿摸摸这柱子,一会儿瞅瞅那栏杆,他爸妈就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别摔着咯!”那场景可太有爱了,把我都给逗乐了。
从北涧桥再往前走一段路,就到了溪东桥啦。
这溪东桥呢,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它的造型看着更加大气,桥身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越发深沉有韵味了。
我站在桥这头,看着桥那头,感觉就像要穿过时光隧道似的,满脑子都在想象着以前的人在这桥上走过的画面,是去走亲访友呢,还是背着行囊去外面闯荡呀。
沿着河岸边走呀,还能看到不少当地人在河边洗菜、洗衣服呢。
那河水清凌凌的,能瞧见底下的石头和小鱼。
我凑过去跟一个大妈聊了几句,大妈可热情了,跟我讲着这廊桥的历史,说她们从小就在这廊桥边长大,这桥对她们来说呀,那就是生活里离不开的一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