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廊桥的结构原理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332.00 KB
- 文档页数:3
周键宇 ZHOU Jianyu 胡文超 HU Wenchao温州大学,浙江温州 325035(Wenzhou University,325035 Wenzhou Zhejiang)19摘要: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面临着价值的重新诠释和传承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归纳总结,分析非遗廊桥的价值以及价值重塑的必要性,探讨传统廊桥价值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行设计实践。
研究表明,非遗廊桥价值重塑可以实现其在社会需求、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关键词: 非遗活化;廊桥价值;重塑路径Abstract: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 covered bridge faces the problem of reinterpret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value.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vered bridges and the necessity of value reshaping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such as fi eld investigation, case studies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ractice of combining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overed bridges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Studies show that the value reshap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vered bridges can realize its multiple values in social need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Key words: revita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value of covered bridges ; reshaping paths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4.01.019收稿日期:2023-09-03*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3NDJC282YB);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23R451045);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23WSK135YBM);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162023003081) 。
泰顺廊桥介绍总结概述泰顺廊桥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也是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
作为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泰顺廊桥起到了连接两岸并便利人们出行的作用。
本文将对泰顺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和总结。
历史泰顺廊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
根据史书记载,泰顺廊桥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廊桥最初是由木材搭建而成,后来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采用了更为坚固的石材建造。
这座廊桥见证了泰顺县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考验,但仍然屹立不倒。
结构泰顺廊桥位于泰顺县境内一条河流上方,总长约100米,宽度适中。
廊桥主体由石头和木材组成,分为多个桥墩和桥板。
桥墩高耸,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
桥板则铺设在桥墩上方,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整座廊桥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文化价值泰顺廊桥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廊桥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象征,见证了泰顺县的发展和变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其次,廊桥的建造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对后人的建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廊桥还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泰顺廊桥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廊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其基本的结构安全和完好。
其次,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
此外,当地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加人们对廊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措施,泰顺廊桥得以传承并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结论泰顺廊桥作为中国古代私房廊桥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当地的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廊桥承载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廊桥能够继续为人们提供美好的观赏体验,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泰顺廊桥-文兴桥结构残损分析及修缮探讨
淳庆;胡石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1(042)006
【摘要】泰顺廊桥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特有形式,文兴桥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木拱廊桥.文兴桥木材构件的性能退化、强外力的作用、环境及人为因素的作用加速了桥体的损伤.通过对当地匠人的寻访,分析造桥工艺及细部构造,在准确测绘的基础上,建立了损坏前和损坏后的有限元模型,综合分析桥体的残损原因,提出了适用于文兴桥修缮加固的建议.
【总页数】4页(P495-498)
【作者】淳庆;胡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096,南京;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0096,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6.3
【相关文献】
1.泰顺木拱廓桥发展历史探讨 [J], 张俊
2.故宫灵沼轩残损分析及结构性能研究 [J], 淳庆;张剑葳;赵鹏;韩宜丹;孟哲
3.强风作用下木拱廊桥的风振响应分析——以文兴桥为例 [J], 韩宜丹;淳庆
4.应县木塔现状结构残损分析及修缮探讨 [J], 李铁英;秦慧敏
5.故宫同道堂木结构的残损分析及保护建议 [J], 秦术杰;杨娜;曹宝珠;董金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建筑研究】基于浙江泰顺木拱廊桥建筑的实验性设计研究◊孙文鑫施煜庭摘要:文章以编木拱梁结构的谱系发展为主线,分析存在于闽浙地区的木拱廊桥的建筑特色。
以泰顺县的北涧桥为研究对象,从选址、功能、美学、形式、结构等因素探求古人是如何将建筑与环境紧密结合的,最终将现代设计理论结合传统木拱廊桥进行实验性设计,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激活当代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闽浙地区;木拱廊桥;北涧桥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0_0693)研究成果。
一、木拱廊桥的来源与含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已有800余年,作品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市民彼时生动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刻画了虹桥上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虹桥下运输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不断往来的盛况”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对此桥的记录:“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賤,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1]这描述的就是它的结构逻辑”这些绘画和文字相互辅助,印证了这种历史桥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宋代之后,无论是在文字中还是图像中,这种桥梁都消失了”20世纪80年代,当史学家们得知闽浙山区至今仍存在不少此类木桥时,通过调研该地区中存在的木拱廊桥,揭开多年来对于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桥梁史学界著名学者唐寰澄先生曾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将北宋汴水虹桥一类命名为“叠梁木拱桥”,后来在所撰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更名为“贯木拱桥””上海交通大学的刘杰教授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现存的古代木拱廊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撑架式、组合撑架式、编木拱式、编木拱梁式”这四种木拱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利用大小木编织、承压来形成跨度不同的木拱桥梁叫一般来说,现存的木拱桥上绝大多数都设有廊屋,而廊屋的形成又与古代人民的礼教、生活、娱乐等活动息息相关”二、浙江泰顺木拱廊桥的特征从历史文献和现代遗存来看,闽浙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曾广泛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木拱廊桥,而木拱廊桥更集中分布在各个市县乡镇内,如浙江的泰顺县、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等”其中,泰顺县目前遗存的编木拱梁式的古廊桥有三条桥、北涧桥、溪东桥、薛宅桥、文兴桥、仙居桥六座”近年来,筱村、三魁等地仍然在建造新的编木拱梁廊桥|3]”从表面上看,桥梁以交通为主要功能,但泰顺县相当多的桥梁承载着更多的意义。
泰顺北涧桥结构原理
泰顺北涧桥是一座古建筑,它采用了悬索桥结构原理。
悬索桥是一种以悬挂在两端支点之间的主梁为主体,通过悬挂在主梁上的悬索来支撑桥面荷载的桥梁结构。
泰顺北涧桥的主梁是由木材构成的,悬索则是由绳子或链条等材料制成的。
这种结构原理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分散桥面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两端的支点。
悬索作为主要的支撑系统,可以大大减轻主梁的负荷,从而减少主梁的尺寸和负荷,使得桥梁结构更加轻巧而且更具美观性。
但是,悬索桥结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主梁的两端仅仅依靠悬索支撑,所以对支点的要求较高。
同时,由于悬索的长度有限,对于较长的跨度来说,需要增加更多的悬索和支点,从而增加了结构复杂性和成本。
总的来说,泰顺北涧桥采用了悬索桥结构原理,通过悬挂在主梁上的悬索来支撑桥面的荷载,使得桥梁结构更加轻巧、美观,但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
关于泰顺廊桥的研究报告作文一、研究的起因。
朋友们!你们知道泰顺廊桥吗?我呀,一开始对这个泰顺廊桥是完全陌生的。
有一次我在看一本介绍各地奇特建筑的书,里面有一张泰顺廊桥的照片,那古色古香又独特的样子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我就想啊,这桥怎么这么特别呢?上面还有像小房子一样的廊屋,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又有啥特殊的用处呢?于是,我就开启了对泰顺廊桥的研究之旅。
二、研究的方法。
1. 资料搜集。
我首先去了图书馆,在那浩如烟海的书架间,我就像个寻宝的小探险家一样。
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不少关于泰顺廊桥的书籍,有讲它的历史的,有分析它建筑结构的,还有介绍当地文化和泰顺廊桥关系的。
同时,我也没放过网络这个大宝藏,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章,这些资料让我对泰顺廊桥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地考察。
光看资料哪够呀,我得亲自去看看这泰顺廊桥才行。
于是我就跑到了泰顺这个地方。
当我第一次站在廊桥前的时候,那种震撼真的没法形容。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这儿摸摸,那儿看看。
我仔细观察了廊桥的桥身、廊屋的结构,还和当地的居民聊天呢。
这些居民可都是“活字典”啊,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廊桥的传说和故事。
三、泰顺廊桥的基本情况。
1. 外观与结构。
泰顺廊桥啊,那可是相当有特色。
从远处看,它就像是一座横跨在水面上的长房子。
桥身一般是用木头做的,而且是那种特别结实的木材。
它的结构很精巧,不是随随便便搭起来的。
比如说,它的拱架结构,就像一个坚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整个桥身。
而廊屋呢,就盖在桥面上,有一排排的柱子,屋顶也是那种传统的样式,飞檐翘角的,特别好看。
廊屋里还有长椅,供过往的行人休息呢。
2. 历史渊源。
这泰顺廊桥的历史可悠久啦,可以追溯到好几个朝代之前呢。
以前的泰顺啊,山多水多,交通很不方便。
人们为了能过河,就开始建桥。
但是光建个桥还不够啊,泰顺这地方经常下雨,人们在桥上建个廊屋,一方面可以保护桥身不受风雨侵蚀,另一方面呢,也给行人遮风挡雨。
就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修建和完善,泰顺廊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泰顺廊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泰顺廊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被誉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古桥梁博物馆”。
泰顺现存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古廊桥和“仕水碇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之多为全国之最。
以下是关于泰顺廊桥的解说词:
泰顺廊桥是中华廊桥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建筑结构独特,造型优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
这些廊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泰顺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泰顺廊桥的建造采用了传统的木拱廊桥技艺,这种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廊桥的设计巧妙地结合了力学原理和美学理念,既能够承受巨大的重量,又能够展现出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每一座廊桥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北涧桥、溪东桥等,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泰顺廊桥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桥上建造屋檐,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腐蚀,还能起到避风挡雨的作用,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及商铺。
廊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人们交流、贸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泰顺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传统美学,感受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智慧。
泰顺廊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
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也成为了泰顺县的一张重要名片。
从独木桥到木拱桥的代表作——虹桥早在远古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智能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
要生存就要解决交通问题,这时人们不可能象现在一样遇高山劈路、遇江河造桥。
据考证,最原始的木桥梁就是独木桥,如一棵被大风刮倒的大树,恰好横卧在溪流上,就成了人们过溪流的桥梁。
“桥梁”两个字是用木字边旁的,就是一个佐证。
公元前4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就有木桥梁。
西安半坡遗址木桥想象图在大江大河上首先出现的是木浮桥,有文字记载的是公元前1135年周文王建渭河浮桥,公元前307年中渭河上出现了多孔木梁桥,公元前316年出现了栈道桥,三国时期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栈道桥修建的鼎盛阶段。
公元312年,甘肃出现了木伸臂梁桥,扩大了单孔跨径,这是木梁桥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如四川宝兴伸臂梁桥。
四川宝兴伸臂梁桥如何使单孔跨径更加扩大,使受弯拉力的木头象石拱桥那样受压力,于是出现了八字泰顺木八字撑梁桥(桥下的横细条为水管)撑梁桥。
八字撑梁桥受力合理,是拱式桥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如图的泰顺木八字撑梁桥建于清代。
虹桥是八字撑梁桥的进一步发展。
虹桥首创于山东益都地区,历史文献曾有零星记载。
宋朝的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3年),在青州洋水上修建不用中间桥柱的大跨径虹桥,因其结构先进、工艺精良,青州虹桥经历了五十多年尚未毁坏。
《清明上河图》跨越汴河的这座著名虹桥就是模仿青州虹桥而建的,是一座单跨等边折线形的木拱桥,跨径近廿五米,净跨二十米左右,拱矢约五米,离水面净高5.5~6米,从图上可以看出,桥下净空基本满足航行要求。
桥宽足有八米。
矢跨比约1/5。
桥堍和拱背培土垫层,减小了桥面坡度,所以桥上人马车轿往来尚算便利。
至此,我国木桥完成了从从独木桥多孔木梁桥木伸臂梁桥木八字撑梁桥木拱桥的发展过程,虹桥是当时木桥的发展颠峰。
遮住泰顺廊桥的神秘面纱——桥廊正如《<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再现》一文所述:“1979年11月,在由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的编写工作会议中,专门就发现的浙南叠梁拱——虹桥进行了深入研究。
浙江泰顺有“廊桥之乡”的美誉,现存的有达200多座古廊桥。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历史上,许多名人贤士为避祸乱,陆续迁移到泰顺这个群峦起伏、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创造了具有山区田园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泰顺廊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注:廊桥发现、开发在泰顺众多的廊桥中,木拱桥以其梁木穿插的特殊而巧妙的结构形式,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这种结构,使较短的梁木构件,以剪刀叉穿插挤压的形式,横跨较宽的水面,十分稳固。
犹如长虹横跨两岸,壮丽可观。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采用的就是这种木拱桥形式。
然而,与河北赵县安济桥、泉州万安桥、潮州海阳县广济桥总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的汴水虹桥已经不在世上存在了。
80年代初期,古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在日本讲学时曾涉及《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结构。
他用筷子搭出拱桥模型并解释此类桥梁的合理性,还在报上撰文称之为“中国一绝”,在日本引起了轰动。
然而,路先生当时所见到的虹桥只能局限于画面上。
1996年7月下旬,他与刘杰等人到泰顺考察,第一次偶然见到仙居木拱桥时,竟激动地跳入溪水亲近廊桥!北宋末期,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木材紧缺,以及木拱桥远非石拱桥坚固耐久等原因,使得虹桥结构难以在中原立足。
随着以后黄河多次泛滥,昙花一现的虹桥在中原逐渐难见踪影。
许多学者认为,虹桥技术自宋之后,在中国已失传900余年。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物工作者首先在浙江南部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木拱桥。
1979年11月,茅以升主持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工作会议中,专门就发现的浙南叠梁桥(虹)桥进行深入研究,次年10月,经实地考察,确认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
这一发现无异于在浙闽大地上发掘出一座中国古代科技史中的“侏罗纪公园”。
尘封900多年的虹桥结构的桥重见天日。
1986年出版的《中国古桥技术史》共记载拱桥11座,其中泰顺4座。
经继续考察,发现闽东北、浙西南、温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保存着大约近200座木拱桥。
泰顺廊桥分布示意图泰顺廊桥分布示意图泰顺先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至今还保存有各式各样的古桥梁。
根据有关资料,泰顺现有木拱桥、石拱桥、石板桥等各式桥梁近千座,因此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天然古桥博物馆”和“中国廊桥之乡”。
截止目前,泰顺共有46座各个时期的廊桥,其中19座廊桥在200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廊桥于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涧桥,溪东桥,三条桥,仙居桥,文兴桥,薛宅桥,文重桥,南阳桥,霞光桥,池源桥,普宾桥,城水桥,刘宅桥,永庆桥,毓文桥。
■交通贴士北涧桥,溪东桥人称“泗溪姐妹桥”。
“泗溪姐妹桥”是泰顺廊桥的精华所在,而泰顺廊桥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
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北涧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
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
桥长51.7米,宽5.37米,净跨29米。
横跨北溪之上的北涧桥整体结构合理,气势如虹,桥屋灰瓦红身,飞檐走兽,桥旁古树掩映,桥下二水交汇。
青山、碧水、虹桥、古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泗溪镇。
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
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
道光七年(1827)重修。
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
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
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
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三条桥木拱廊桥,位于三魁镇和罗阳镇交界溪上。
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现桥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
关于泰顺廊桥的研究报告作文一、研究的起因。
朋友们!你们知道泰顺廊桥吗?我呀,有一次在看旅游杂志的时候,突然就被这个泰顺廊桥给吸引住了。
那古色古香的样子,就像一个神秘的历史老人在跟我招手,于是我就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这个神奇的廊桥。
二、泰顺廊桥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泰顺这地儿在浙江南部呢,那可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泰顺廊桥就散落在泰顺的各个角落,就像星星点缀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这些廊桥可不是普通的桥,它们可是有着独特的结构。
大部分都是木拱桥,桥上还有廊屋,就像一个个小房子趴在桥上。
从远处看,那造型真是独特极了,就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流之上,又像是一条巨大的毛毛虫趴在水上,当然这是我自己的小玩笑啦。
三、泰顺廊桥的历史渊源。
要说这廊桥的历史啊,那可就源远流长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泰顺这地方山多河也多,人们要过河可不容易。
聪明的古人就想出了建廊桥这个好办法。
而且这些廊桥可不仅仅是为了交通方便,它们还包含着很多文化意义呢。
据说在古代,廊桥是当地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在廊桥上聊天、做买卖,就像咱们现在的商场或者广场一样热闹。
我还听说啊,这些廊桥的建造可是个大工程,全靠工匠们的一双巧手。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工具,全是靠人力。
他们用木头一块一块地拼接,就像搭积木一样,但是这个“积木”可不容易搭,要考虑到力学原理,还要让桥能够经受住风雨的洗礼,历经数百年不倒,真是太厉害了。
四、泰顺廊桥的建筑特色。
泰顺廊桥的建筑特色那可真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就是它的结构,前面提到是木拱桥,这种结构特别稳固。
桥身就像一个拱形的大弹簧,能够分散压力。
你想啊,那么多年了,它还能好好地站在那儿,这结构肯定是有它的过人之处的。
然后就是廊屋了。
这廊屋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
比如说下雨天,行人可以在廊屋里躲雨,就像在一个天然的雨伞下面。
而且在夏天,廊屋还能遮阳呢,走在桥上,那可真是凉爽。
廊屋里的装饰也很精美,有各种木雕,雕着花鸟鱼虫、神话故事什么的。
廊桥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
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100余座。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和聚会等作用。
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
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廊桥之乡,木拱廊桥尚存200余座。
2005年末,浙江泰顺、庆元、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分布于欧洲(中欧)、北美的廊桥风格有别于中国,各具特色,如瑞士小城卢塞恩的卡贝尔桥。
亭桥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给游人以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
廊桥有的与两岸建筑或廊相连,如苏州拙政园“小飞虹”;有的独立设廊如桂林七星岩前的花桥。
苏州留园曲奚楼前的一座曲桥上,覆盖紫藤花架,成为风格别具的“绿廊桥”。
风雨桥,也叫风水桥,是广西侗族建筑的代表。
风水桥博取民间建筑之精华,集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优美。
整座廊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桥下部分是3排12个木柱形、青石垒砌而成的桥墩;中间部分为木质桥面,采用80根粗大、笔直的木柱进行悬、托、架等建筑支梁体系搭建而成,四周设有宽大、结实的木凳,可供游客休息、观看野鸭竞飞表演;桥的顶部采用桦铆连结,将亭、廊结为一体,分叉四个翘角,再用10层飞檐层层覆盖。
无论是从远处还是近处观望,风雨桥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造型典雅、古朴、飘逸,犹如一把敞开的巨伞,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品。
泰顺廊桥的数学运用泰顺廊桥是一座位于中国浙江省泰顺县的著名景点,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老建筑。
这座廊桥以其特殊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同时也展示了数学在其设计和建造中的重要作用。
廊桥是一种用于横跨河流、道路或峡谷的建筑结构,而泰顺廊桥则采用了独特的抱索结构。
这种结构是通过将一条长索环绕在桥墩和横梁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数学在这种结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为设计师提供关于桥梁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精确计算结果。
在泰顺廊桥的设计过程中,数学被广泛运用于桥墩和横梁的力学分析。
通过对桥墩的高度、宽度和承载力等参数的精确计算,设计师可以确保廊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地承载车辆和行人的重量。
此外,数学还能够帮助设计师确定横梁的尺寸和材料,以确保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廊桥的雕刻也是泰顺廊桥的一大特色,它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
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雕刻师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精确测量和计算出不同雕刻元素之间的比例和位置关系,以确保整个廊桥的美观和和谐。
数学的运用使得泰顺廊桥的雕刻精准而精美,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总之,泰顺廊桥展示了数学在建筑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建筑,更是数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过数学的准确计算和精细雕刻,泰顺廊桥成为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杰作,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和探索。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数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学,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美丽和奇迹。
泰顺廊桥的结构原理探析泰顺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别致、典雅大方,同周边的青山绿水和古民居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经许多桥梁专家论证,泰顺廊桥(又称蜈蚣桥,因为造型像蜈蚣)其结构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非常接近,但是其技术远远超过汴水虹桥。
目前泰顺境内现存的各式古桥500多座,其中完好的木结构32座、古石拱桥266座、古平石桥111座、石碇步248条,被誉为“千桥之乡”、“中国桥梁博物馆”。
泰顺廊桥是神奇的桥,最神奇之处在于整桥不用一枚钉子,而是用木头穿插相编织而成。
廊桥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呈“井”字形。
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
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
从力学上分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集中荷载。
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
“虹桥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
为此,泰顺的虹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式,桥上建廊屋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
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试验:材料清单:一次性筷子若干根,硬纸板,钩码一盒活动任务:搭廊桥1、依据示意图用筷子搭建一座木拱廊桥2、在搭好的桥上放一张硬纸板,然后在纸板上放钩码;观察比较廊桥载重量与桥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泰顺廊桥的结构原理探析
泰顺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别致、典雅大方,同周边的青山绿水和古民居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经许多桥梁专家论证,泰顺廊桥(又称蜈蚣桥,因为造型像蜈蚣)其结构与《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非常接近,但是其技术远远超过汴水虹桥。
目前泰顺境内现存的各式古桥500多座,其中完好的木结构32座、古石拱桥266座、古平石桥111座、石碇步248条,被誉为“千桥之乡”、“中国桥梁博物馆”。
泰顺廊桥是神奇的桥,最神奇之
处在于整桥不用一枚钉子,而是用木
头穿插相编织而成。
廊桥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六
根杆件,纵向四根、横向两根,平面
呈“井”字形。
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
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
这种结构,
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
别压穿插,搭接而成。
从力学上分析,
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
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
一根横梁,摩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
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
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受
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
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种
集中荷载。
桥的构件统一,无特殊,
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
人工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装卸
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构件,且
可重复利用。
小杆件便于运输,用小
构件形成大跨度,经济合理。
“虹桥结构”有很好的受压性能,只要两端固定,桥就能很好地承受向下的荷载,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
为此,泰顺的虹桥都采用了廊桥这种形式,桥上建廊屋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
每当山洪爆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木拱桥以较短的木材,通过纵横相贯,犹如彩虹飞架宽阔水面,其巧妙的结构,令人惊叹!
试验:
材料清单:
一次性筷子若干根,硬纸板,钩码一盒
活动任务:搭廊桥
1、依据示意图用筷子搭建一座木拱廊桥
2、在搭好的桥上放一张硬纸板,然后在纸板上放钩码;观察比较廊桥载重量与桥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讨论与交流:观察比较廊桥载重量与桥的稳定性有什么关系。
理解“在一定范围内,拱形廊桥载重越多越稳定的科学内涵”。